他們曾是台灣富豪藏家,破產後古董珍品紛紛散盡...
上世紀70年代,
蔣經國大搞「十大建設」,
使台灣成功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物質的富足自然要
上升到精神層次的追求,
所以在1978年之前的台灣,
就出現了幾位財團收藏家。
70年代台北街景
其中有兩位藏家的故事最為精彩,
一位是做國泰信託投資起家的蔡辰男,
另一位是著名的房地產商張秀政,
他們二人投入大筆資金
收藏千萬件文物,
但最為驚奇的是,
二人也因經濟原因,
最後將幾千件藏品紛紛散盡。
破產後藏品被台北故宮收購
1977年,台灣收藏團體還未出現,
台北就興建了第一座私人美術館,
即蔡辰男的國泰美術館。
1971年這位富二代
成立國泰信託投資公司,
在短短几年就涉足了各個領域,
蔡氏財團也成為台灣的巨富。
蔡辰男
蔡辰男是位書畫愛好者,
在美術館開館當年,
他就展出了吳昌碩、齊白石
等人的85件作品,
並出版了畫冊,
在台灣產生了重大影響。
2013年 上海馳翰拍賣公司曾將國泰美術館的出版書籍進行拍賣
然而,1985年的一場「十信風暴」,
卻使蔡辰男瀕臨破產,
所屬企業不得不變賣,
曾經藏品大多抵押給銀行,
2010年美術館的文物部分被拍賣,
另一部分被台北故宮收購。
國泰美術館藏品 銅太平有象三足爐
台北故宮收購的這批古董,
共有書畫1864件,
以及304件器物,
曾有報道稱,
這批書畫大概估值10億台幣,
雖然台北故宮予以否認,
但他的藏品質量精優,
估值不能太少。
蔡辰男藏品 清代紅木細雕嵌銅胎琺琅彩山水閣樓掛屏
破產後鴻禧美術館移到地下
台灣的地產富商張秀政,
是位名副其實的藏二代,
他的父親張添根最大的愛好
就是收藏、鑒賞文物。
1984年,他的子女為圓父親心愿,
籌辦了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1991年鴻禧美術館開幕。
張添根與張政秀父子
鴻禧美術館館藏文物多達30000件,
堪稱世界級的私人美術館,
藏品分為陶瓷、佛像、書畫、
雅趣品錄等四大類。
其中,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乾隆時期,
時間跨度近5000年的
3000多件陶瓷精品是該館的最強項。
現在的鴻禧美術館
然而禍不單行,
90年代末,鴻禧集團出現了財政危機,
張秀政不得不把他的部分藏品分散出去,
大多賣給了清翫雅集的幾位成員,
其中曹興誠購買的最多。
鴻禧美術館移到地下
儘管現在的美術館依然以基金會形式存在,
館址也從原址的巷子內移到地下室,
規模上當然不能與往昔相比,
但剩下的藏品仍很豐富。
鴻禧美術館藏品
蔡氏家族在拍賣會上買獸首
蔡氏家族雖然遭遇國泰「十信事件」,
但依然屹立不倒,
蔡辰男10後東山再起,
其三弟蔡辰洋受到影響沒了興來集團,
卻在1986年創辦了寒舍集團,
專門經營自己酷愛的古玩事業。
蔡辰洋最牛的拍賣事迹,
就是在國外將圓明園的獸首帶回中國,
1987年,他在紐約蘇富比
預展上看見了猴首,
通過電話競拍,以13萬美元買下。
隨後在1989年的倫敦蘇富比
拍下了虎首、馬首和牛首。
2000年,蔡辰洋將牛首、虎首及猴首
送拍到香港,這三件被保利集團拍下,
其中虎首以1400萬港元成交,
牛首和猴首分別為700萬和740萬港元。
剩下的馬首早就被義大利的老闆看中,
他願以高價收購,卻被蔡委婉拒絕。
2007年,澳門的風流賭王
何鴻燊以6910萬買下馬首。
至此,這四件國寶才從台灣流入大陸。
寒舍旗下喜來登飯店的藝術空間
從大學教授變為古玩教父
清翫雅集的創始人徐政夫,
曾在此團體中擔任兩屆秘書長,
他為眾多博物館收購了海外文物,
近幾年常往來於台灣大陸之間,
被業界稱為古玩教父。
徐政夫
讓人意外的是,
這位教父曾經的身份竟是一位大學教師,
他原來教授攝影和心裡學,
因為喜好郊遊,
對台灣的原住文化產生興趣,
於是開始收藏藝術品,
後來恰逢蔡辰洋籌備寒舍,
他被邀請擔任總經理。
北齊 大理石雕佛頭 徐政夫收藏
陽差陽錯的機會讓他進入古董業,
興趣所致,他投入大量時間
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的訓練,
一年時間他至少要看二、三十萬藝術品,
當時古董店的十六萬件藏品,
都由他親手購買。
明早期鎏金佛,最早以前向瑞士的古董商請得,成交價高達1200萬港幣
佛像是徐政夫喜愛的種類,
90年代他參觀世界博物館時,
一直對擺放大廳的中國古代佛像好奇,
後來當他得知西方對待佛像,
是從藝術的角度出發的,
於是才決定收藏高古佛教藝術品。
徐政夫的觀想藝術中心藏品
而徐政夫敏銳的古玩經營嗅覺,
也為他帶來了第一桶金。
1996年,一批山東青州出土
的石雕佛頭流入香港,
價格極為便宜,
一尊南北朝佛頭只要四五萬港元,
他一次買了十幾個。
徐政夫的觀想藝術中心藏品
後來在紐約的拍賣會,
3件石雕以250萬港元被藏家拍得,
這個行情傳出後,
香港的石雕立即價格暴漲,
在短短一年間,漲幅高達10倍,
使得他的身價在幾年內猛增。
徐政夫的觀想藝術中心
如今,徐政夫的資產已達幾億元,
大都會、大英博物館、台灣故宮等
重大博物館都找他提供藏品。
1993年他創辦的觀想藝術中心,
現已在北京開了分部。
蘇富比主席首肯的當代華人藏家
在美國學習半導體技術的曹興誠,
回台灣後成為聯華電子的董事長。
沒曾想一位工科男因為
一次走眼事件竟成為收藏家。
1984年,他想買件禮物送朋友,
打聽到朋友喜歡古玉,
於是就到一家古董店買了4塊玉,
回來後他查閱相關資料,
結果發現它們都是仿造的,
於是都退了回去,
正是這次打眼,
讓曹興誠點燃了收藏的熱情。
曹興誠居所,日本藝術家千伯住的水墨和青州銅像
因為有古玩朋友也經營青銅器,
時常叫他一起鑒賞,
漸漸地曹興誠對青銅器特感興趣。
於是,他從玉器開始,
進而研究青銅器,再到瓷器,
後來又延伸到雕塑佛像和當代油畫。
總之他買的東西,涉面太廣。
青銅象紋帶蓋觥 商代 曹興誠藏品
因為他是拍賣會上的大買家,
經常遇到棋逢對手。
2006年,在香港蘇富比的秋拍中,
他與澳門賭王何鴻燊經歷一次交鋒。
一件明朝的田黃石瑞獅鎮紙
並附有鏤雕花卉紋象牙蓋盒座,
成為曹與何爭奪的至寶,
最後還是曹以3932萬港元成功拿下。
明嘉靖青花五彩魚藻紋蓋罐 曹興誠藏品
曹興誠曾擔任過清翫雅集5屆會長,
他的藏品包羅萬象,
有人堪稱為「小故宮」,
他在收藏界的名氣遠
不止在中國範圍內。
曹興誠居所 戴爾·奇胡利所作玻璃吹製品與陶狗
2007年,前蘇富比英國主席
出版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收藏家》,
曆數了1945年以來
最重要的100位收藏家,
其中包括三位華人:仇燚之、
趙從衍,以及曹興誠。
其中前二位已作古,
曹興誠能獲得國際拍行的首肯,
作為當代收藏家實在難等可貴。
台灣的財團藏家遠不止這幾位,
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
加上台灣濃厚的收藏氛圍,
很多企業家都被這樣的氛圍所侵染,
紛紛加入收藏陣營。
但他們雖為商人,
卻都不願意以商人的標準來收藏,
正如曹興誠所說:「做買賣的
不能算是收藏家,收藏家如果不是
真的喜歡,談成了就把東西賣掉,
就好比把自己心愛的女人賣掉一樣。」
版權聲明:版權歸屬由易拍全球發布,古玩元素網僅做轉發,如涉及到版權問題及時聯繫我們處理,同行轉載請署名!
推薦閱讀:
※關於讓未來破產的10條建議
※「冷戰未動 破產先行」原油打響看不見的戰爭
※世界再無賈跑跑
※2017最新破產法全文(最新版本)
※謝賢是怎麼破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