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氏家族書法大全

王羲之(303—361)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游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書令,世稱「王大令」。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獻之幼學於父,從小就顯露出超人才華,才氣勃發,咄咄逼人,獻之不為其父所囿,別創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歲就過早病卒。

王珣(350-401)字元琳,小字法護。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出身於東晉王氏一族。祖父王導、父王恰均精於書法,「書聖」王羲之是其堂叔。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王珣,他的墨跡自然倍受重視,何況他的《伯遠帖》是東晉時十分難得的名人法書真跡,且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一直被書法家、收藏家、鑒賞家視為稀世瑰寶。

王志(460—513)字次道,琅琊臨沂人。王僧虔子。《梁書》卷二十一《王志傳》:「志善草隸,當時以為楷法。」

王慈(451—491)字伯寶,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僧虔子。少與從弟儉共學書。善隸,行書。王慈草書運筆圓渾,含蘊凝重,然體態十分靈動,縱橫姿肆,使人聯想到王獻之書作風格。書作有《栢酒帖》、《尊體安和帖》等存世。 謝鳳子超宗詣慈,慈正學書,未即放筆。超宗曰:「卿書何如虔公?」慈曰:「慈書比大人,如雞之比鳳。」超宗狼狽而退。卒年四十一。

王薈(464-549)字敬文,王導第六子,王珣之叔。歷官吳國內史、會稽內史、鎮軍將軍、散騎常侍,一生恬淡虛靜,不競榮利。善書,書法筆鋒挺秀,與其恬虛守清、不競榮利的人品相近,遼寧博物館藏有其書法摹本《癤踵帖》、《翁尊體》。

王徽之(343-386)字子猷,羲之子,弟王獻之,文章為世人所推崇,善書畫。子猷生性卓犖不羈,性好竹。時人欽其才而穢其行。後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

王僧虔(426—485)琅琊臨沂人。南朝齊書法家。字簡穆,王羲之四世族孫。官至尚書令。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書。書承祖法, 豐厚淳樸而有骨力。《齊書》本傳稱:「僧虔善隸楷書, 宋文帝見其書素扇,嘆曰:『非惟跡逾子敬,方當器雅過之。』」唐代張懷瓘《書斷》稱:「祖述小王,尤尚古直,若溪澗含冰, 岡巒被雪, 雖極清肅,而寡於風味。」竇臮《述書賦》稱其書:「致豐富,得能失剛。鼓怒駿爽,阻負任強。然而神高氣全,耿介鋒芒。髮捲伸紙,滿目輝光。」墨跡有《王琰帖》。著有《論書》、《筆意贊》等。

僧智永本姓王,山陰永欣寺僧人,名法極,人稱「永禪師」,陳、隋間著名書法家,是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孫。


推薦閱讀:

毛氏家族的形成與發展
曾公亮、曾鞏、曾國藩…曾氏家族人才輩出就因為做到了這一點
呂大臨家族墓出土的精美絕倫的青瓷
北宋名門的悲與喜,呂氏家族墓園發掘記
江西陳姓家族曾3900多人聚居一堂皇帝頒旨分家

TAG:書法 | 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