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天罡:老子的歷史影響

除了寫就了一部經書,老子的歷史影響,正如我前面概括的,還有創立了一門學說,影響了一批先哲,啟蒙了一個宗教,結構了一種文明,惠及了整個世界。


創立了一門學說

說老子創立了一門學說,自然是說老子創立了道家學說。

道家學說的學脈傳承、學派關係比較複雜。如果我們來說道家學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題目,不是我這個半專業的研究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說清楚的,但有一點是我們公認的,那就是,老子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和首席代表,《道德經》是道家學說的核心經典和巔峰之作。

如果想要稍微了解一下道家學說,我覺得,除了它的思想內容以外,我們可以記住四句話:源於黃帝之世,出於史官之流,循於上古之道,雜於百家之學。什麼叫「源於黃帝之世」呢?是說道家的很多思想淵源是從黃帝的修身言行和治國方略那裡來的,所以才叫黃老學說。但是何新等一批學者認為,黃老學說不應該是指黃帝和老子的學說,而應該是指黃帝和老彭(即彭祖)的學說,這個也是有爭議的。說它起源於黃老之世,也是在說道家起源之早遠、之久長。說它出於史官之流,來源於班固的說法。在《漢書·藝文志》中,班固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是說道家的很多人大部分都出於史官。接下來他說:「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這句話是說道家的源流之一史官主要是記錄古今成敗存亡禍福之道,然後告訴君主怎麼辦,教給人怎麼樣去面南背北做皇帝的。這段話成了後世批評老子是陰謀家、老子學說是教導統治者怎樣統治人民的一個依據。這個說法,不僅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裡很盛行,就是在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也有痕迹。你看,《西遊記》里那個太上老君,不就是個在天上偷偷摸摸用金剛圈砸孫悟空,幫助玉皇大帝鎮壓造反天庭的齊天大聖的「陰謀家」和「卑鄙」之徒嗎?當然,讚譽者也從這角度評價老子和道家學說可以為帝師和教材。說到循於上古之道,我們可以看一看《道德經》原文,大約有十幾處提到古書、古言語、古聖人和他們的道術。可惜我們看不到像現在的學者著的書那樣,有那樣多的註解來說明出處。但是,老子《道德經》中提到的很多言語、觀點,在上古的典籍當中都能夠找到相對應的內容。何謂雜於百家之學呢?司馬遷在《史記》中引述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說道家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什麼意思呢?道家是採用了儒家墨家的精華,提煉了名家法家的要理,所以叫做雜於百家之學。紀曉嵐對道家有八個字的評價:綜羅百代,廣博精微。我喜歡這句話。



影響了一批先哲

我們先看道家。除了老子,道家的最高代表當屬莊子。莊子稱老子為「古之博大之人」。司馬遷在評價莊子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說「其學無所不窺,然其本要歸於老子之言。」說莊子的學問無所不涉及,無所不探究,但是他的本要歸於老子的言說,所以也才有老莊之說。

其次,我們來看儒家。孔子是儒家的始祖,孔學是儒家的核心內容。《史記》、《禮記》等都記載,孔子曾經向老子求道問禮,不止一次向老子學習,可見老子對孔子的影響。荀子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以天道言人事」的思想顯然也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響。在《史記》中,司馬遷記載了孔子問禮於周后對自己的學生髮出的感嘆:「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孔子說,我今天看到老子,覺得他像龍一樣啊!這句話我們至今還可以在一些歷史名觀看到匾額。司馬遷在《老子·韓非列傳》中還說了一句話:「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就是說學習老子往往排斥儒學,學習儒學也往往排斥老子。接下來他又說到:「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道不同不相為謀,難道就是這樣嗎?司馬遷的感嘆值得我們反思。

孔子向老子問道圖

我們再來看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是最早解注老子《道德經》的人,有《解老》《喻老》兩篇存世。司馬遷說:「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也是說韓非所代表的法家,其本源也還是黃老學說,當然韓非和法家受荀子的影響也比較大。

正因為老子和他的思想對諸子百家有這樣大的影響,所以才有人又說,不僅《道德經》可以稱為「萬經之王」,老子還可以稱為「百家之祖」。這個說法,還會有爭議,還會有人不舒服,姑且聽之。



啟蒙了一個宗教

一提到老子,我們就會想到道教。實際上,道教不是老子創立的。老子那個時候沒有道教,歷史上除了道教的經典以外,其他史書中也沒有記載過老子創立道教。道教是東漢末年的張陵,也叫張道陵、張天師創立的。傳說他從小就非常聰明,七歲的時候遇到河上公,河上公傳給他一本《道德真經》。很奇怪,在別人看來很難讀懂的《道德真經》,到張陵手裡很容易就讀懂了。後來他又學習了《河圖》、《洛書》,還做了巴蜀的江州縣令。但他志向清遠高潔,便辭官隱居深山,創立了道教。

老子是怎麼樣被道教尊為聖祖的呢?《道德經》又怎麼成了道教聖經的呢?這點我們需要稍微講一下。道教創立之初,張陵著了一本書,叫做《老子想爾注》,第一次把《道德經》註解成了道教的經典,從此就開始把老子推為道教先祖。後來,經過道教徒眾的長期塑造,從漢末到魏晉,老子的教主地位逐漸確立和鞏固,終於成了道教的尊神。從這個這個角度看,老子不是道教的創始者,而是道教的啟蒙者,是道教的精神領袖。老子一天老道也沒有當過。誰說老子當過老道?沒有這個歷史真實,但卻有這個宗教形象。老子是被道教後期追奉為先祖的。如果在現在,道教是應該給老子形象代言費的。

道家經典《道德經》

可為什麼道教非要選中老子為自己的先祖呢?這有很深的歷史原因。第一,道教成立之前,很多神仙方術之人就開始推崇黃老之學,道教的產生跟黃老之術、魏晉玄學和神仙方術是緊密相關的,是他們共同推動道教創立和發展的。第二,老子和《道德經》,他的人、他的書、他的學說有一種神秘玄虛的色彩,符合宗教創立的神秘性要求。第三,更重要的是,道教在創立初期,需要拿一個神,拿一個自己的宗主來跟當時佛教的釋迦牟尼和儒家的孔子抗衡。找誰呢,選來選去,覺得還是老子的力量比較強大、影響比較深遠,而且身世還神秘玄虛,說也說不清楚,妥了,那就他了!道教就是從這幾個角度把老子和老子的思想逐漸推崇為自己的先祖和自己的聖經的。所以,今天我們講《道德經》,不是講道教意義上的。老子是中國思想文化上最有影響的一個人物,他不僅僅屬於道教,也不僅僅屬於道家,他的思想屬於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屬於我們整個中華文明。

此外,老子及其思想、道家和道教,對佛教的傳播也有一定的影響。先講一個故事。道教有一部失傳的經書,叫做《老子化胡經》,是西晉時一個叫王浮的人寫的。這個人是道教的一個祭酒,也就是領導。他在佛道相爭之時,寫了這部《老子化胡經》。說老子西出,去幹什麼了呢?到胡虜之地去教化胡人了,然後胡人的佛教才又倒傳入中國的。還有人據此說釋迦牟尼就是老子的化身。當然,這個《老子化胡經》是道教和佛教爭鬥過程中的產物。不過《三國志》和《後漢書》中也有相關的記載,可見在當時,這件事情還是很有影響的。從歷史上看,佛教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在民間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是靠當時道家的很多人對佛教經典的解讀注釋,慢慢才流傳開來的。反過來,佛教的很多高僧,像僧肇、慧觀、慧嚴、德清等都曾經注釋過《道德經》。禪宗也曾經在初期使用過和「道」相關的名詞和概念,比如我們熟悉的「入道法門」等。



結構了一種文明

結構了一種文明,是說老子和《道德經》及道家學說對中華文明的影響。

前面我們講的老子、《道德經》和道家思想對中國諸子百家和宗教的的影響,這是一種思想文化的影響,實際上老子和道家思想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影響也是巨大的。南懷瑾說,道家就像是一個藥店,每當社會上出現病亂的時候,大家就要到藥店里抓幾副葯,來醫治社會的創傷。

我們看中國歷史,一般在兩種情況下,道家都會受到推崇,一種是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衰退敗亂的時候,都是道家的人出來收拾殘局;第二種就是當開國之君重整山河的時候,往往都採用道家的思想去休息養生,簡政安民,以穩定和發展社會。從先秦到漢朝,到唐宋元明清,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商朝的伊尹、傅說、周朝的姜太公、漢朝的張良、陳平、曹參、三國時的諸葛亮、唐朝的魏徵、明朝的劉伯溫等,這些人都是道家人物,他們都在自己所服務的、所屬的政治組織和國家當中,在動亂或者開國之初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國歷史上有兩大盛世與老子思想和道家學說密切相關。一個是漢朝的「文景之治」,一個是唐朝的「貞觀之治」。

秦王朝暴政垮台後,漢朝便採用黃老之術,開始簡政安民,休息養生。漢惠帝、文帝和景帝祖孫三代采「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謀略, 使大漢王朝空前強盛,出現了「文景之治」。即使到漢武大帝的時候,也從沒有離開過黃老學說、道家思想。儘管漢武帝劉徹採納了大儒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但其君臣仍然以道解儒、內道外儒,在其政綱中提出「為人主者,以『無為』為道……」,「居無為之位,行不言之教」等,這顯然屬於老子的思想。

漢文帝:開啟「文景之治」的英明君主

到了唐朝,李氏王朝認老子為宗主,老子和《道德經》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道教成為唐朝的國教,老子被奉為道教的宗師,並規定三教以道為先,《道德經》也被定為科舉考試的經典。從唐太宗到唐玄宗,均以老子的道學作為治國方略和指導思想,國家進入了輝煌的鼎盛時期。唐朝有一個很重要的人,叫魏徵,這個人非常耿直,他本身就曾經是一個道士。唐朝還個重要人物也算是道家的,就是楊貴妃,她曾經到太景觀中做道士,還取名叫太真。你看,連皇帝的大臣、老婆都是道家的人啊。

老子思想和道家學說,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還遠遠不止如此。它對中國的天文地理、農林漁牧、化學醫學、物理製造,乃至生命科學的貢獻也很大。所以有人說,在人類的宗教中,道家是最不反科學的,或者說是最崇尚科學的。比如說,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火藥,就跟道家的煉丹術有關。道家對武術和文學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在座的年輕人都知道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吧,其中有一部奇書叫做《九陰真經》。《九陰真經》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呢?對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道德經》第七十七章的一句話。大家還知道,華山論劍誰贏了?周伯通贏了,他是誰啊?王重陽的師弟,是個道士。我們還知道,在桃花島上,周伯通被困之時,遇到郭靖,教給郭靖一套拳法,叫空明拳。周伯通給郭靖講空明拳的時候,用的就是老子《道德經》的內容。丘處機說服成吉思汗的時候,也用的是《道德經》的思想和內容,而且告訴他《道德經》是中原的奇書。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卷》(局部),元宵節日里人們以火藥製作的煙花爆竹娛樂

我們大家都熟知,只有道家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道家的思想是中國人自己的思想,外來文明影響的痕迹不多,還恰恰還影響了很多外來文明。所以魯迅說「中國的根底全在道教。」 這句話在魯迅那裡原本有批評的意思,但也足見道家道教對中國歷史文化和民族信仰的影響。

道家和儒家、釋家一道,是中華文明深層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要素,它們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正如少室山上的一幅對聯所說: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



惠及了整個人類

最後一點,我們說它惠及了整個人類。

黑格爾曾經說,老子其人及其思想,實際是創造了一種與哲學相關的生活方式。他還說,它和古希臘哲學一樣是人類哲學的源頭。黑格爾這個評價,足以代表世界哲學界對老子的認可和推崇。

尼采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就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還有托爾斯泰,。有人問他說:先生,你覺得歷史上哪些作家、哪些學者對你的影響最大呢?他說,我認為是中國的孔子和孟子對我的影響很大,但是老子對我的影響更大。

英文版《道德經》

前面說過,《道德經》是中國的典籍被翻譯成外國文字最多的一部書。它在西方流行到什麼程度呢?據說歐洲人大都知道《道德經》和老子。有學者考證,在1788年的時候,羅馬的傳教士波捷才第一次用拉丁文把《道德經》傳到了歐洲。一戰以後,《道德經》開始在歐洲流行,因為人類要通過各種思潮來反思自己的行為和社會發展的進程。還有人說,在德國幾乎是每家每戶都有一本不同版本的《道德經》,還有人說,在奧地利、瑞士等國家,很多有文化的中上層階級會把《道德經》作為給自己孩子生日或婚禮的禮物。這些說法我沒有考證,但西方的大學裡研究老子、道家和道教這倒是不爭的事實。

1988年,里根在給國會的國情咨文當中,用了老子的一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這經常被中國人引以自豪地去述說。還有一個資料說,1993年,《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老子的忠告:致柯林頓》,這篇文章共有576個單詞,13處用到《道德經》。

近些年,習近平、梅德韋傑夫、潘基文等也都引用過老子《道德經》的語句來詮釋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潘基文引用的是,「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道德經》通行本的最後一句話。

蘇聯著名的漢學家李謝維奇說過「老子是世界」,美國著名學者浦克明說:「《道德經》肯定會成為未來大同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

信為道源功德母。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作者簡介

於天罡,全國社科普及名家、老子研究專家、吉林大學政策研究室主任、吉林省老子學會副會長、吉林省孔子學會副會長、吉林省國學研究會副會長、吉林炎黃國學書院副院長、中國人才研究會婦女人才專業委員會委員,《說文解字》《職業指南》電視頻道主講嘉賓。


推薦閱讀:

施食感應問答:吃魚吃肉影響皮膚美容(圖)
日地震對國內汽車業影響加深 關鍵零件供應短缺
【?·小哥】易經解密:究竟是什麼在影響我們運氣?
隔代撫養對孩子的影響
影響力書抄

TAG:歷史 | 影響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