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發展史-寫作素材
06-24
中國瓷器發展史 凡是用瓷土燒制而成的器囗就叫瓷器。但目前對瓷器的具體定義,還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一般人認為,必須具備以下幾條才能稱之為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須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嶺土,並含有長石、石英石和莫來石成分;含鐵量低。經過高溫燒成之後,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體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體必須經過1200℃~1300℃的高溫焙燒,才具備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燒成溫度也有差異,要以燒結為準。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須是在高溫之下和瓷器一道燒成的玻璃質釉。 第四,瓷器燒成之後,胎體必須堅硬結實,組織細密,叩之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金屬聲。 經陶瓷工作者的認真研究和對出土實物進行的科學測定證明,在我國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末期,我們的祖先就用瓷土為原料,燒制出胎質灰白、器表無釉、火候較低的器皿,即所謂的灰陶。約在奴隸社會初期的夏代,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工藝水平的提高,人們又在瓷土中摻入一定數量的長石、石英石等成份,燒制出了一種胎質呈白色、質地比較堅硬的器皿,就其燒結性能和堅硬程度而言,已不同於陶器,而接近原始青瓷。由於器表無釉,所以稱之為「原始素燒瓷」。 在商周時代,又能普遍地製造一種青釉器物。這種青釉器,胎色灰白,結構堅密,火候高,硬度大,叩起來能發出鏗鏘的金屬聲;特別是器表施有一層青色或黃綠色的玻璃質高溫釉,看起來它與一般陶器很不相同,而與瓷器頗多一致處。經化學分析,其胎質、釉料、燒成溫度、吸水性能及物理性能等各項數據都說明它已具備瓷器的標準條件,是瓷而不是陶。因此,這種青釉器就是我國最早的青瓷。但是由於當時的工藝技術水平較低,原料的處理和坯泥的練制比較粗糙,沒有經過精細的過濾、淘洗、捏練、陳腐等工藝過程;而且胎料的可塑性較小,造型比較單調;同時胞料中的雜質尚多,胎體頗多裂紋,釉色也不穩定等等,與後期成熟的瓷器比較,便帶有明顯的原始性,所以稱之為原始青瓷。 從戰國到西漢,是從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青瓷,在燒結性能和器表施釉等各個方面,都比原始青瓷有了較大的進展,但與成熟的青瓷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別。 經過原始青瓷和早期青瓷的漫長道路,到一千八百年前的東漢時期出現了青瓷器。在浙江上虞、寧波、慈溪。永嘉等地先後發現了漢代瓷窯遺址;在河南洛陽的中州路、燒溝、河北安平逯家莊、安徽亳縣、湖南益陽、湖北當陽劉家家子等東漢晚期墓葬和江蘇高郵邵家溝漢代遺址中,都曾發現過瓷製品,而尤以江西、浙江發現的更多。其中有東漢延熹七年(164年)紀年墓中所出土的麻布紋四系青瓷罐,熹平四年(175年)墓內出土的青瓷耳杯、五聯罐、水井、熏爐和鬼灶,熹平五年(176年)墓中發現的青瓷罐,還有與朱書「初平元年」(190年)陶罐同墓出土的麻布紋四系青瓷罐。這些有確鑿年代可考的青瓷器的發現,使我們確信,我國瓷器的發明不會遲於漢末,把它定為東漢晚期,不僅有大量的考古資料作為依據,也是比較確切的。 浙江地區有著十分豐富的瓷土礦藏,而且瓷石礦的埋藏一般距地表不深,易於開採。浙江的瓷土,主要是一種含石英——高嶺——絹雲母類型的偉晶花崗岩風化後的岩石礦物。風化程度低的含有部分長石,風化程度高的則含有較多的高嶺石礦物。這就形成了天然有利的條件,只要用這種瓷石作為主要原料就可以製成瓷胎,這類礦物的含鐵量較高,適宜用還原燒成。在還原氣氛影響下,高價鐵被還原為低價鐵,低價鐵的助熔作用很強,有助於瓷胎在較低的溫度下燒結。 瓷窯工在長期的制瓷實踐中,對原料的選擇,胚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燒成等技術,在東漢晚期都有了較大的改進和提高,為瓷器的出現創造了必要的技術條件。從瓷窯遺址周圍的自然環境觀察,一般都具備著較為充足的水力資源,加上當時已普遍採用腳踏難和水碓的情況,所以這時很有可能已用水碓粉碎瓷土,以提高坯土的細度和生產效率。在上虞帳子山東漢窯址的發掘中,發現了陶車上的構件——瓷質軸頂碗。這種軸頂碗內作臼狀,壁面施以均勻的青釉,十分光滑;它的外壁成八角形,上小而下大,鑲嵌在輪盤的正中部位,加於軸頂上,一經外力推動,即可使輪盤作快速而持續的旋轉。這種相當進步的陶車設備與熟練的拉坯技術的緊密配合,使瓷器的器型規整而功效提高。這一切說明,浙江成為我國的青瓷發源地不是偶然的。上虞縣小仙壇東漢晚期窯址出土的青瓷,質地細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溫燒成;器表通體施釉,胎釉結合得相當牢固;釉層透明,螢潤光澤,清澈淡雅,秀麗美觀。 此外,在上虞、寧波的東漢窯址中還發現有燒制黑釉瓷器。在湖北、江蘇、安徽等地的漢代墓葬中也曾出涼 謨源善鰨 乇鶚前不帳『料亟 輳?70年)等紀年墓中黑釉瓷的出土,證明它的燒造時間應在東漢的中晚期。很顯然,這種創新產品,是在青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黑瓷和青瓷的呈色劑都是鐵元素,經高溫燒制後,呈青綠色或青黃色,所以稱為青瓷。在工藝技術上設法排除鐵的呈色干擾,就是白瓷;相反,加重鐵釉著色,便成為漆黑閃亮的黑瓷了。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江南瓷業迅速發展壯大的時期。東起東南沿海的江、浙、閩、贛,西達長江中上游的兩湖、四川都相繼設立瓷窯,分別燒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其中以越窯發展最快,窯場分布最廣,瓷器質量最高。 從西晉八王之亂到十六國混戰的一百多年間,北方一帶兵連禍結,經濟凋敝,手工業極端衰落。因此,這一段時間,制瓷工藝一直獨讓南方專美。 439年北魏太武帝統一了中國北部, 450~451年侵宋失敗,從此確立了南北分立的局面。458年北魏孝文帝實行均田制,扶助依附農民立戶分田,限制普通地主使用奴隸,使得農業得以恢複發展,從而也使手工業的復興有了可能。 從河北、河南出土的青瓷來看,河北、河南一帶,很有可能成為北朝青瓷的中心產區。白瓷最早出現於北朝的北齊。早期的白瓷,胎料細白,顯然經過淘練,但未上護胎釉;釉色乳白,釉層薄而滋潤;釉厚處呈青色,而且器表普遍泛青。白瓷的出現,為制瓷業開闢了一條廣闊的道路。有了白瓷,才有影青、青花、釉里紅,才有鬥彩、五彩、粉彩……等等琳琅滿目、色彩繽紛的彩瓷。所以白瓷的發明,是我國陶瓷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黑瓷的產地源於南方,東晉之後,北方開始了黑瓷的燒造。河北平山縣北齊崔昂墓出土的一件黑釉四系缸,標誌著北齊時期已經出現了比較成熟的黑瓷。 1975年在河北贊皇縣東魏李希宗墓里,曾發現了一塊黑釉瓷片,器型雖無法了解,但釉色漆黑光亮,瓷胎也堅硬細薄,製作也規整。這塊黑瓷片,比崔昂墓出土的黑瓷缸要早十二年,可以推知東魏時期北朝已有黑瓷了。 青瓷、白瓷、黑瓷的出現,標誌著北方制瓷手工業的迅速發展,從而為唐宋北方名窯的普遍出現,奠定了基礎。 隋以北朝為基礎統一全國,隋初的文化面貌也帶有較濃重的北朝色彩。隨著南北的政治統一,也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合流和交融,開始了一個新的時期。這一新時期體現在制瓷工藝上有二個方面: 第一,在隋以前,燒瓷的窯場都主要在長江以南和長江上游的今四川境內,北方沒有發現值得重視的窯場。但入隋以後,改變了這個面貌,瓷業在大河南北發展起來。全國已發現的隋代瓷窯有河北磁縣賈壁村窯、河南安窯、鞏縣窯、安徽淮南窯、湖南湘陰窯、四川鄧崍窯等六處,就有四處在大河南北。這是未來唐宋瓷業大發展的先導。 第二,青瓷雖說仍然是隋代瓷器生產的主流,從河南、陝西、安徽出土的白瓷來看,與北朝相比,有較大的進步。胎質更白,釉面光潤,胎釉均無泛青、閃黃的現象。 唐代燒造的白瓷,胎釉白凈,如銀似雪,標誌著白瓷的真正成熟。目前已發現的有河北臨城邢窯、曲陽窯,河南鞏縣窯、鶴壁窯、登封窯、郟縣窯、滎陽窯、安陽窯,山西渾源窯、平定窯,陝西耀州窯,安徽蕭窯等都燒白瓷。其中邢窯白瓷成為風靡一時、「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的名瓷。因此,人們通常用「南青北白」來概括唐代瓷業的特點。邢窯白瓷與越窯青瓷分別代表了北方瓷業與南方瓷業的最高成就雖是事實。但實際上,北方諸窯也兼燒青瓷、黃瓷、黑瓷、花瓷,也有專燒黑瓷與花瓷的瓷窯。北方諸窯中,很多瓷窯燒瓷的歷史較短,沒有陳規可以墨守,因而敢於作各種嘗試和探索。釉色不厭棄青、白、黃、黑、綠、花,制胎可以兩色重疊拉坯,形成紋理,不薄雅素,更喜富麗。這代表了一種新的自信和進取的時代風格。在南方的唐墓也發現了相當數量的白瓷,只是沒有發現白瓷窯址,但這是一個白瓷向傾向於保守的青瓷進行衝擊的跡象。 評詩家說唐詩有所謂盛唐氣象。陶瓷藝術最能表現這種盛唐氣象的則是唐的三彩釉陶。在制瓷工藝上,唐人的貢獻也是不少的。留給後世的一份厚禮是在燒成工藝中普遍使用了匣缽裝燒,匣缽創製和使用可能要早於唐,但大量使用並作為工藝的常規,則是在中唐以後。唐人燒出了高質量的邢窯白瓷與越窯青瓷,也為宋代名窯的出現準備了工藝條件。 五代時期,白瓷的生產仍以北方地區為主。唐代的窯址,大多仍在繼續燒造,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曲陽窯、鶴壁窯、耀州窯系的黃堡鎮窯和玉華宮窯等。曲陽澗磁村窯址出土的五代白瓷器皿就有碗、盤、燈、碟、盒、罐、瓶、枕各種用具。每一器類的式樣繁多,如碗的式樣竟達八種,可見當時生產的發達。但也正因為在全國分裂、割據的形勢下,各地瓷窯之間借鑒、仿製以至市場競爭不太可能,這種進步與發展又是有限度的,瓷業的新發展與繁榮還有待於北宋統一全國。 宋代是我國瓷業發展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自1949年以來,陶瓷考古發現的古代瓷窯遺址分布於我國十九個省、市、自治區的一百七十個縣,其中分布有宋窯的達一百三十個縣,佔總數的75%,可以說遍布各地。宋代瓷業的繁榮,一方面是宋代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又是宋代社會、經濟、文化繁榮的反映。 瓷系與窯系的形成,是我國古代各地制瓷工匠互相學習,不斷創新的結果;也是制瓷工藝在傳播和發展過程中,受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生活習俗的影響而產生的。瓷器在東漢早期浙江出現後,很快地在長江下游一帶傳播開來,井逐漸波及長江中游、上游地區,以及福建、廣東一帶。約在6世紀初葉的北朝時期,中原地區也出現了自己的燒造瓷器。從此我國的制瓷業便形成了南北兩大瓷系。 南方瓷系產品的特點是: 一、造型比較秀氣,胎色瓦灰,胎質顆粒較細,有的略呈紅色或黃色;氣孔細,孔隙度小,胎中黑點少。 二、瓷器胎料的化學組成是:三氧化二鐵的含量一般在2%左右,高於北方。二氧化鈦和三氧化二鋁的含量都較低;而二氧化硅的含量則較北方為高。 三、釉層青綠髮翠,有的略帶暗黃色,有羊木光。 四、瓷器燒成的溫度較低,一般為1200℃左右,甚而還達不到這個溫度就出現過燒現象。 北方瓷系產品的特點是: 一、器物造型新穎,粗獷雄偉;胎體比較厚重,胎色淺灰,顆粒結構粗糙,胎內有黑點和氣孔,孔隙度大。 二、胎料的化學組成接近於質量差的粘土原料,三氧化二鋁含量較高,一般都在26%以上,最高的達32%;二氧化鈦含量超過1%,二氧化硅的含量普遍都低於南方,所以胎的呈色較南方偏深一些。 三、釉層較薄,玻璃質感強,顏色灰中泛黃。 四、瓷器燒成溫度較高。如河北省景縣封氏墓出土的青瓷,在1200℃的燒造溫度下還是生燒。 南方瓷系在隋以前的主要窯址有:上虞窯、宜興均山窯、肖山上董窯、成都青羊宮窯、福建天山馬嶺窯等。北方瓷系在隋以前的窯址發現得不多,僅河南安陽窯、河北賈壁窯、山東淄博窯數處。而到了宋代,則形成了多種瓷窯體系。宋代瓷窯體系的區分,主要是根據各窯產品的工藝、釉色、造型與裝飾的同異,根據它們之間的同異可以大致看出宋代形成的瓷窯體系有六:北方地區的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磁州窯系;南方地區的龍泉青瓷系、景德鎮的青白瓷系。 定窯系以定窯為代表。定窯始燒於唐,它的燒白瓷是受鄰近的邢窯影響,當時邢窯盛名滿天下。但後來定盛邢衰,至宋時人們已知有定而不知有邢了。而定窯系諸窯到北宋時也確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制瓷工藝與制瓷風格,並為各窯所仿效。定窯系產品以白瓷為主,兼燒黑釉、醬釉、綠釉及白釉剔花器。釉汁比較瑩潤,釉色白中發黃,常有淚痕。胎料加工很細,胎質堅硬,胎色潔白。器物造型穩定,裝飾工整素雅。早期的產品以劃花、刻花為主;北宋晚期以印花為主。花紋布局嚴謹,題材豐富多彩,以各種花卉最多見,其中又以牡丹、蓮花為多,菊花次之。其餘動物、禽鳥、水波游魚紋也有一定的數量,嬰戲紋則比較少見。在北宋中期則出現了覆燒工藝,即把盤碗之類器皿反過來燒。這種裝燒方法的優點在於用同樣的窯爐,耗用同樣的燃料,燒一次窯比用普通匣缽產量為高,缺點是有芒,即口部無釉。生產定窯系瓷器的窯場,則分布在漳河、汾河流域的廣大地區。代表性窯場除河北曲陽定窯外,尚有山西的平定窯、孟縣窯、陽城窯、介休窯和四川的彭縣窯。 磁州窯系是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這個窯系的窯場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而以河北省邯鄲市觀台鎮為典型代表。磁州窯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北方燒制白瓷的諸民窯。 磁州窯繼承了唐代南北民窯的特點,燒瓷品系繁多。觀台窯的產品品系、種類,可以說是集本窯系各窯之大成。這裡燒制的瓷器以白瓷、黑瓷為主。裝飾豐富多彩,白地黑花,對比鮮明。紋飾題材多取之於民間的生活內容。河南修武縣的當陽峪窯的成就也很大,它的制瓷工藝的獨特性則在於釉下施一層極白的護胎釉,再在上面畫黑花,或用剔地的手法作出剔花。裝飾以黑白或赭白對比,十分強烈;花紋的製作手法既活潑又嚴謹。 磁州窯系的其他代表性窯址還有:河南鶴壁集窯、禹縣扒村窯、登封曲河窯,山西介休窯和江西吉安吉州窯。 耀州窯系是北方一個巨大的燒造青瓷的窯系。耀州窯系以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為代表,包括陳爐鎮、立地坡、上店及玉華宮等窯在內。銅川舊稱同官,宋時屬耀州,因此稱耀州窯。黃堡鎮位於漆水西岸狹長小盆地上,東北距銅川市十五公里,南距耀縣十三公里。漆水從鎮內穿過,流經耀縣與沮河匯合。鎮東西均有大道,水陸交通便利,附近出產煤與坩子土,有良好的燒瓷條件。耀州窯系的早期歷史也可以追溯到唐代,到明嘉靖以前還在繼續生產。產品種類有青瓷、白瓷、黑瓷;北宋時期以燒造青瓷為主。耀州窯青瓷顏色深沉,邊沿部分發褐黃,人們稱之為「薑黃色」。 耀州窯系最突出的成就是圖案裝飾。宋元的花紋有折枝牡丹、纏枝菊花、水波三魚、鴛鴦戲蓮、雙鴨戲水、水藻紋、忍冬紋、回紋、松林戲嬰、龍鳳花紋等。裝飾手法以印花、刻花為主;刻花剛勁有力,紋樣生動活潑,在宋代諸窯系中算是出類拔萃的。 耀州窯系範圍很大,東邊影響到河南的臨汝窯,西邊發展到陝西、甘肅交界的旬邑窯。代表性的窯址還有河南的宜陽窯、寶豐窯、新安城關窯、禹縣均台窯、內鄉大窯店窯和廣東的西村窯、廣西的永福窯。 鈞窯系以河南禹縣的鈞窯為代表,始燒於北宋,金元時期繼續燒造。其突出成就是在釉里摻有銅的氧化物,用還原焰燒出絢麗多採的窯變釉色。鈞釉主要特點是通體天青色與彩霞般的紫紅釉相互錯綜掩映,釉汁肥厚潤澤,極為美觀。此外還有月白色、天藍色、海棠紅等。 鈞窯系瓷器的燒造地點很廣,河南禹縣、郟縣、登封、新安、湯陰、安陽以及河北的磁縣等都有燒造。 龍泉青瓷窯系屬南方青瓷系統。南宋時為應付宮廷。官府的需要,開始生產一種以施粘稠的石灰鹼釉為特徵的瓷器。到南宋中期以後,終於形成了有自身特點風格的梅子青、粉青釉等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窯系的迅速發展,除了龍泉地區自然條件的優越,還因入金以後,北方瓷業衰落,南宋立國水鄉、海隅,水上交通發達,有利於商業、貿易的發展。南宋政(蟹)府又以發展海外貿易為國策,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為防金銀外流,「命有司止以絹布、錦綺,瓷器之屬博易」(《宋史·食貨志》)。這更刺激了瓷器的出口,龍泉青瓷在東亞和東南亞及東非、阿拉伯諸國都是很受歡迎的商品,這種情況到了元代仍有盛無衰。在國內,龍泉青瓷也和景德鎮的青白瓷一樣,它的產品的國內市場很大。近年發現陝南與四川的青白瓷與龍泉青瓷的窖藏就是很好的證據。 在宋代民窯諸窯系中,龍泉青瓷的興起是最晚的,但由於有海外市場的支持,終於迅速發展為一個窯場眾多的龐大窯系。到了南宋晚期,浙江省龍泉縣窯場星羅棋布,還旁及鄰近的慶元、遂昌、雲和等縣。江西吉安的吉州窯、福建泉州碗窯鄉窯也有燒造。入元以後,燒制龍泉窯風格的青瓷窯場範圍更為擴大,僅浙南的甌江兩岸就發現窯場遺址一百五十餘處。 景德鎮青白瓷窯系屬南方瓷系。青白瓷又稱影青,是宋代以景德鎮窯為代表燒製成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其釉色介於青白二色之間,青中有白,白中顯青,因此稱青白瓷。青白瓷釉色的硬度、薄度、透明度以及瓷里莫來石結晶的發達,都達到了現代硬瓷的標準,代表了宋代瓷器的燒造水平。特別是採用覆燒方法之後,產量倍增,對東南沿海地區的影響極大。自宋迄元,青白瓷盛行不衰,形成了一個著名的青白瓷窯系。 景德鎮燒青白瓷的窯址已發現有湖田、湘湖、勝梅亭、南市街、黃泥頭、柳家灣等;江西南豐白舍窯、安徽繁昌柯家沖窯、福建閩清窯及湖北武昌金口窯等都燒造青白瓷。屬於這個窯系的還有江西吉安吉州窯、廣東湖安窯、福建德化窯、泉州碗窯鄉窯、同安窯、南安窯等。 以上的瓷窯系之所以能形成,固然是唐代「南青北白」的瓷業布局與發展趨勢的合乎邏輯的發展;另一方面又是宋代歷史條件下瓷業市場競爭的結果。它們在歷史淵源上和某些工藝特徵上都可溯源於唐代,但它們又大大不同於唐瓷。它們的進步與發展不僅使唐瓷膛乎其後,而且還使得一代名窯如邢窯與越窯從此都漸漸湮沒無聞,成為歷史的陳跡。 正是因為競爭,一種瓷器在市場上受到歡迎,首先鄰近瓷窯的相繼仿製,繼之就是瓷窯的增加與窯場的擴大,形成瓷窯體系。同時在這種瓷的銷售地也引起當地瓷窯仿燒,擴展到他處。銷售地和主產地可以相距很遠,廣州西村宋窯燒制陝西耀州窯風格青瓷出口外銷,就是其例。同時,因為要保持傳統市場和爭奪新市場,也促使宋代的制瓷工藝有很多的革新與創造,一方面是提高產量,另一方面是降低成本,例如宋代瓷窯普遍應用火照檢查燒制過程中窯爐的溫度與氣氛,以保證儘可能高的成品率。北宋中期由定窯創始的覆燒工藝,是用一種墊圈組合匣缽,可以一次裝燒多件碗類瓷器,能夠充分利用窯爐空間,擴大生產批量以降低成本。這種覆燒工藝後來也為其他瓷窯所採用。 各個瓷窯間都有競爭,不論是一個瓷窯系之內,或一個瓷窯系之外,競爭的結果就是名瓷名窯的出現。宋代名窯中的官窯是專為宮廷生產的。它的產品不是用來交換的商品,似乎與瓷業市場競爭無關。但官窯的工匠卻是來自民窯,至於汝窯可能最初本來就是民窯,後來才在官督下為宮廷燒瓷,產品為宮廷官府所專有。隨後也如汴京官窯一樣,因靖康之變,北宋朝廷的傾覆而衰竭。 宋代制瓷工藝在我國陶瓷史上的最大貢獻是為陶瓷美學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鈞瓷的海棠紅、玫瑰紫,燦如晚霞,變化如行雲流水的窯變色釉;汝窯汁水瑩潤如堆脂的質感;景德鎮青白瓷的色質如玉;龍泉青瓷翠綠晶潤的梅子青更是青瓷釉色之美的極致。還有哥窯滿布斷紋,那有意製作的缺陷美、瑕疵美;黑瓷似乎除黑而外無可為力,但宋人燒出了油滴、兔毫、鷓鳩斑、玳瑁那樣的結晶釉和乳濁釉。磁州窯的白釉釉下黑花器則又是另一種境界,釉下黑花器繼承了唐代長沙窯青釉釉下彩的傳統,直接為元代白瓷釉下青花器的出現提供了榜樣。定瓷圖案工整嚴謹的印花,耀瓷犀利瀟洒的刻花都是只知有邢窯白瓷與越窯千綠翠色、秘色、如冰似玉的唐和五代人所不及見、不及知和不可想像的新的儀態和風範。 宋瓷的美學風格,近於沈靜雅素一路,鈞瓷雖燦如晚霞,但也不屬唐三彩的熱烈華麗。宋瓷所創造的新的美學境界,主要在於宋瓷不僅重視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質地之美。鈞瓷、哥瓷、龍泉、黑瓷的油滴、兔毫、玳瑁等都不是普通浮薄淺露、一覽無餘的透明玻璃釉,而是可以展露質感的美的乳濁釉和結晶釉。北宋的汝瓷與南宋的官窯、龍泉窯青瓷都是玻璃釉,但它們的配方已不再是稀淡的石灰釉而是粘稠的石灰鹼釉,因而汝瓷「釉汁瑩厚如堆脂」,官窯及龍泉青瓷經多次施釉,利用釉中微小氣泡所造成的折光散射,形成凝重深沉的質感,使人感覺有觀賞不盡的蘊蓄。唐人稱讚越窯青瓷的「如冰似玉」,還只是修辭學上的比喻和理想,但是宋人燒造的龍泉青瓷和青白瓷卻是巧奪天工的實際。宋瓷的這些作品都是我國陶瓷歷史畫廊中的傑作與瑰寶。它們的儀態和風範也是後世陶瓷業長期追仿的榜樣,千載之下,至今仍然使我們讚歎和傾倒。 遼朝是10世紀初我國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契丹族是古代北方民族鮮卑族的後裔,晉末始稱契丹。南北朝以來,契丹在今遼河上游西拉木倫河流域一帶游牧,與中原的關係逐漸密切。唐朝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並任契丹首領為都督。唐朝後期,契丹已成為我國北方民族中最強大的一支。唐末,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及鄰近各部,於五代後梁貞明二年(916年)建立了遼朝,遂先後與五代和北宋並立。隨著契丹人由畜牧、漁獵生產為主轉向以農業、畜牧業生產為主,由游牧生活轉向定居生活,手工業也隨之發展起來。在手工業中,制瓷業則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唐、五代以來,在我國北方的邢(今河北邢台市)、磁(今河北磁縣)、定三州內,先後出現了制瓷業。定州在最北方,與遼接近。遼代的手工業各部門主要是由戰爭中俘獲來的漢人和渤海人發展起來的,遼代的制瓷業當然也不例外。據《遼史》記載,從太祖至世宗這一期間,遼對定州曾進行多次的掠奪。而定州所屬的曲陽縣境,是定窯窯址所在地。所以遼代制瓷的工匠,大多是來源於中原的磁窯鎮和定州的定窯。遼代的瓷窯,已知者共七處,其分布情況是:上京地區有林東遼上京窯,林東南山窯,林東白音戈勒窯;中京地區有赤峰缸瓦窯;東京地區有遼陽冮(gang剛)官屯窯;南京地區有北京龍泉務窯;西京地區大同市西郊青瓷窯村也發現了窯址,所燒器物為黑釉雞腿壇等。由此看來,契丹人在其未立國以前,主要是以游牧、漁豬為業,瓷業是沒有根基的。遼的瓷業成就主要是華北地區漢族燒瓷工人的貢獻。遼瓷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皮囊壺(因形如雞冠,又稱雞冠壺)、雞腿瓶的造型而聞名於世,並且受到收藏者的珍愛。遼瓷除了某些器物造型特異,燒瓷品系與工藝也大體與華北白瓷系統諸民窯相同。 金朝是我國女真族於12世紀初,在東北、華北地區建立的一個地方政權。金代陶瓷器在我國陶瓷史上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由於歷史文獻有關金代陶瓷的記載很少,實物資料又所見不多,所以對金代的陶瓷,過去沒有人作過系統的研究。50年代以前出版的一些陶瓷史著作,也沒有金瓷之說。人們即使見到了金代的陶瓷,也往往把它視為宋元之物。 5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文物考古工作的開展,金代陶瓷資料不斷發現,才使我們知道了金代陶瓷器的生產,大致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即海陵王完顏亮遷都燕京以前為前期,遷都以後為後期。從遼寧省撫順大官屯窯和遼陽江官屯窯這兩個代表來看,金代瓷器釉色很是單調、造型樸拙、缺少裝飾。瓷器原料加工粗糙,胎骨厚而色雜,釉面不均缺乏潤澤感。成型工藝粗糙,器型不規整,無定式。裝飾簡單,僅見有白底繪黑花的,其他如刻、劃、雕、加彩等技法極其少見。這些情況都說明,金代早期的陶瓷器,其生產水平較關內地區為低。從1127年的「靖康之變」到1153年的金海陵王遷都,在這近三十年間,金兵每次南犯,都把掠奪人口、財富、土地作為主要目標。今河北、河南省境是北宋瓷器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有高度發展的陶瓷手工業,但長期的戰爭,使它受到空前的破壞。後二十多年間,金代中原地區的陶瓷生產,可能由於戰爭的破壞和窯工的南逃,基本上處於荒廢的狀態,到金世宗完顏雍「即位五載而南北修好」。在他在位的近三十年間,據《金史·世宗紀》載:「群臣守職,上下相安,家給人足,倉廩有餘……號稱『小堯舜。』」金朝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必須會刺激陶瓷業生產。目前發現的帶有紀年的金代瓷器和墓葬出士瓷器,有大定二年(1162年)磁州窯系白釉黑花烏紋虎形枕、佛光普渡大安二年(1210年)白釉黑字罐、大安二年(1210年)耀州窯青瓷片標本、金明昌三年(1192年)白釉砂圈瓷碗、大定十七年(1177年)和廿四年(1184年)金墓出土的許多定窯瓷器。但很少發現金大定以前的產品。顯然它是中原地區的陶瓷業在大定年間得以恢復和發展的反映。 金代中原地區在大定年間及其以後發展起來的陶瓷窯,根據目前的發掘和調查,有河北曲陽定窯、磁縣硯台窯及河南禹縣鈞窯、陝西銅川耀州窯等。很顯然,金人南侵,滅遼侵宋,一方面繼承了遼與宋的瓷業根基,另一方面則造成了北方熟練窯工逃亡、南遷。致使北方瓷業的衰落。北方几大窯區入金以後不久雖又恢復燒造,但產品粗劣,金瓷並未有出色創造,戰亂之餘,人們也以享受粗劣為滿足,與北宋時酒樓茶坊都懸掛名人字畫,以器皿精潔為號召,飯店用耀州青瓷碗,飲食擔子也用定州白瓷瓶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因戰爭和商路的斷絕,市場大大縮小,已失去了發展的勢頭,產品也失去了精彩。 但是在南方則相反,南宋立國水鄉、海隅,交通發達。南宋朝廷為了充實財力又以發展海外貿易為國策,瓷業得到發展。 陶瓷為我國獨有的商品,海外有廣大市場。我國瓷器的外銷,大致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通過對外國使者、元首的賞賜和饋贈輸出的,二是通過貿易形式由陸路、海路運出的;三是由外商來我國收購、訂購、訂造等直接經營方式而銷往國外的。 從隋唐開始,我國的瓷器就已輸出國外。當時越州窯的青瓷,邢窯和定窯的白瓷,以及長沙窯的瓷器,便已隨著交通和貿易的發展,運往亞洲、非洲各個區域。東達朝鮮、日本,南到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南亞的印度、巴基斯但、斯里蘭卡,西至西亞、西北亞的伊朗、伊拉克,遠抵非洲的蘇丹和埃及,在這個廣大的地區里,都有隋唐瓷器的足跡。 唐代瓷器的輸出路線,除了由新疆到波斯,由波斯抵敘利亞,以達地中海各國(如腓尼基、巴勒斯但等)商埠的這條「絲綢之路」外,還通過交州、廣州、泉州、揚州四大港口由海路運往國外。只是隋唐瓷器的輸出,主要是作為禮品賞賜來使和饋贈外國王室的。通過貿易渠道而出口,大概始自晚唐,特別是五代時期。 到了宋代,我國瓷器已是大量地運銷到外國。出口的通道主要是海路。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貿易港十分繁榮。宋朝廷於開寶四年(971年)就開始在這些地方設置市舶司,專門管理進出口事務,而瓷器便是大宗外銷商品。朱彧在《萍州可談》中描述說:「舶船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佔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物,夜卧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中國瓷器就從這些港口運銷南洋,並轉運到波斯、印度西岸和非洲的一些國家。但噶尼喀沿海一帶,有四十六處古代遺址都發現有我國的瓷器。宋朝廷在靖康以後,統治區域日益縮小,稅源日益減少,因此大力開展對外貿易,以增稅收而助國用。據《宋會要輯稿》記載,高宗趙構多次下達「上諭」,說「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動以百萬」(紹興七年、 1137年),「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貨賄」(紹興十六年、 1146年)等等。並且採取授與在外貿上有成績的商人以官職的辦法,進行鼓勵。據南宋趙汝適《諸蕃志》記載,南宋嘉定十六年(1224年),僅與泉州有通商貿易關係的,就達五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瓷器的出口,也隨著外貿的擴大而增長。 宋代出口的瓷器,主要是江西景德鎮窯、吉州窯和浙江龍泉窯以及福建沿海地區德化、同安諸窯的產品;也有廣東湖安、廣西西村、陝西耀州、河南臨汝等地燒造的瓷器。由於景德鎮的青白瓷與龍泉窯等地的青瓷大量輸出國外,再加上窯工的南遷又帶來了北方形成的新工藝,於是南方的青瓷白瓷的工藝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前進和發展,而形成了後來元朝瓷業中心南移的新局面。 元代在我國歷史上只存在了九十多年。由於當時蒙古族落後的生產方式,給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一度帶來了逆轉。但元初就提倡農業,詔修《農桑輯要》,主張推廣種棉。育蠶繅絲也相當發達。農業原料的大量生產,必然會產生一批獨立於原料生產的加工者。元政(蟹)府對於具有一定技能的工匠是比較重視的,官匠兔除其他一切差科,其地位可以世襲,這在客觀上對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元帝國的建立,結束了宋、金、西夏三分對峙的分裂局面,國內市場的統一,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繁榮,這就刺激了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元政(蟹)府特別重視對外貿易,元在未建國前,早就與西域、阿拉伯國家有貿易往來。統一全國後,即設立泉州等處市舶司。至元廿一年(1284年)以後,政(蟹)府欲將海外貿易變為官辦。由政(蟹)府備船隻,出資金,招人經營,所得官取十分之七,經營者得十分之三。禁民間私自貿易,但根本無法禁絕。因此終元一代,官營和民營的海外貿易都十分發達。外貿商品需要量的增加,必然會促使各類手工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遊記》中說「元朝瓷器運銷到全世界」,可見其外銷之廣。據元代汪大淵所著《島夷志略》一書中記載,我國瓷器外銷地,包括印度支那、印尼諸島、馬來亞半島、巴基斯但、菲律賓群島和阿拉伯半島的麥加、波斯沿岸的甘埋里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元代的瓷器生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元代瓷器是被忽視的。自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由於地下、地上的元瓷不斷被發現,才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其實元代制瓷工藝在我國陶瓷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元代的鈞窯、磁州窯、霍窯、龍泉窯、德化窯等主要窯場,仍然繼續燒造傳統品種。而且因為外銷瓷的增加,生產規模普遍擴大,大型器物增多,燒造技術也更加成熟。景德鎮窯在制瓷工藝上有了新的突破。 首先是制瓷原料的進步,景德鎮窯採用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法,提高了燒成溫度,減少了器物的變形,因而能燒成頗有氣勢的大型器。 其次是青花、釉里紅的燒成,使中國繪畫技巧與制瓷工藝的結合更趨成熟,具有強烈中國氣派與風格的釉下彩瓷器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所謂的青花是指應用鈷料在瓷胎上繪畫,然後上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呈現蘭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的優點,一是青花的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窯內氣氛對它影響較小,燒成範圍較廣,呈色穩定。二是青花為釉下彩,紋飾永不褪脫。三是青花的原料是含鈷的天然礦物,我國雲南、浙江、江西都有出產,也可從波斯進口,有充裕的原料可供使用。四是青花瓷的白地藍花,有明凈、素雅之感,具有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效果。五是具有實用美觀的特點,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青花瓷的這些優點,是其它瓷窯各類品種的瓷器無法與之匹敵的。它一經出現,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發展起來,使景德鎮出現了空前的繁榮。青花瓷器成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產品運銷國內外。所謂釉里紅是指以銅紅料在胎上繪畫紋飾後,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焰氣氛中燒成,使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的瓷器。釉里紅和青花同為釉下彩,唯呈色紅、藍各異。它們同樣是用筆在胎上繪花,但用料銅、鈷有別。它們同需在高溫下燒成,但對氣氛要求不同。釉里紅對窯室中氣氛要求嚴格,銅非得在還原焰氣氛中才呈現紅色,而青花對窯室中氣氛要求稍寬,窯室氣氛的變化對鈷呈藍色的影響不大。因此青花的燒成比較容易,至今尚有較多的元青花器出土和傳世品種的保存。釉里紅由於燒成難度大,產量低,傳世與出土的元代釉里紅器數量不多。特別是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出土物更是屈指可數。國外僅見菲律賓出土了一批元代釉里紅瓷器,國內則有北京丰台出土的釉里紅玉春壺、保定窖藏的一對青花釉里紅蓋罐以及元大都和景德鎮湖田窯址的少量殘片。此外,江蘇省吳縣收藏有一件釉里紅龍紋蓋罐,罐身刻劃紋飾三組,腹部釉里紅為地,襯出白龍,紅色艷麗,極為難得。這裡值得特別指出的是,江西省「至元戊寅」款青花釉里紅器,不僅出於元代中期紀年墓,並且也是元代釉里紅器中唯一帶紀年的瓷器。它證明在至元戊寅(1338年)已經有了釉里紅瓷器的生產。從傳世與出土的元代釉里紅瓷器來看,在器型、胎、釉和燒造工藝上與同時期的青花瓷一樣,不同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紋飾比較簡單,不像青花瓷紋飾那樣繁密細緻。 (二)紋飾題材相應減少,不及青花瓷題材那樣豐富多樣。 (三)銅在高溫下容易發揮,因此元代釉里紅瓷器無淡彩,只有一個比較濃的色階,並且紋飾線條常見暈散。 (四)銅彩料在燒成過程中十分敏感,窯室氣氛稍有變異,便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所以元代釉里紅瓷器呈純正紅色的很少。 最後是顏色釉的成功。高溫燒成的卵白釉、紅釉和藍彩,是景德鎮的燒瓷工人熟練掌握各種呈色劑的標誌,從而結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類銀的局面。元代景德鎮窯取得的各種成就,為明、清兩朝制瓷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景德鎮並因此在日後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贏得了瓷都的桂冠。 明朝建立以後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對工商業採取了降低商業稅率等政策。改變了元代對手工業工人採取的工奴制度。明洪武時規定「凡工匠二等:曰『輪班』,三歲一役,役不過三月,皆復其家;曰『住坐』,月役一旬」(王鴻緒《明史稿》第五十四卷)。「住坐之匠月上工十日,不赴班者輸罰班銀月六錢,故謂之輸班」(《明史》第七十八卷)。這種「輪班」和「住坐」的封建性超經濟的剝削制度,對於明朝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起了很大的阻礙作用。但和元代的工奴制相比,則輪班匠三四年中除了為官工業服役三個月外,可自由經營手工業,而住坐匠戶若能每月交納六錢罰班銀後,也能從事自己的業務,這對於當時手工業生產的發展,無疑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明朝初年,社會相對安定,洪武、永樂年間,除了原有的城市繼續有所發展外,南北各地又出現了一批新的商業中心。明成祖朱棣把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以後,疏浚會通河,修整自濟寧至臨清的一段運河,暢通潛運,使運河沿線的一些城市也繁榮起來。城市的繁榮,增加了對手工業產品的需求。 明朝洪武年間,曾一度實行海禁,使外貿受到一定的影響,但瓷器的出口並沒有停止,只是限制政(蟹)府對外國的贈予。永樂年間以後瓷器輸出的途徑更多:政(蟹)府的對外饋贈、入貢國使節的回程貿易、鄭和的大規模遠航貿易和民間的海外貿易等等。通過這些渠道,明朝的瓷器不僅繼續暢銷亞洲各國,而且也大量銷售到歐洲。同時外商還根據本國的生活習俗和民族習俗,在造型、紋飾等方面提出要求,訂購所需瓷器;我國許多窯場也適應西方市場的需要,生產專供外銷的瓷器。明代瓷器不僅從海路輸出,而且還從陸路對外銷售。據萬曆年間刊刻的《野獲編》記載,阿拉伯各國來我國進行貿易的商人,回去時所帶的瓷器多達數十車。出口的瓷器,既有官窯的產品,也有民窯的產品。在品種上,不僅有青花瓷,也有釉上紅綠黑三彩瓷。從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六年(1431年),尤其是鄭和八次出使西洋,既促進了海外貿易的發展,更刺激了瓷器生產的繁榮。 到16世紀,明代的社會經濟中資本主義因素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當時的重要手工業,如紡織、冶鐵、採煤、印刷和瓷器製造業,都有一部分進入工場手工業的發展時期。明代的瓷器生產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明代的日用瓷器,除了宋元時期的大窯場如磁州、龍泉等地仍有燒造外,不同程度的粗、細陶瓷器生產遍及山西、河南、甘肅、江西、浙江、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其中,山西的法華器、德化的白瓷和江蘇宜興的紫砂器更是這一時期的特殊成就。 法華又稱琺華,是明代中期以後在晉南一帶盛行的具有特殊裝飾效果與獨特民族風格的日用器皿。法華器的胎與琉璃器完全一樣,釉的配方也和琉璃器大體相同,只是助熔劑有差異:硫璃以鉛作助熔劑,而法華所用的助熔劑是牙硝。《南窯筆記》說:「法藍、法翠……本朝有陶司馬駐昌南,傳此二色,雲出自山東琉璃窯也。其制用澀胎上色,復入窯燒成者。用石末、銅花、牙硝為法翠,加入青料為法藍。」這裡的法藍、法翠很可能就是指法華的藍色和孔雀綠色。在古代華和花是一個字。為什麼在色彩上要加一個法字,它的最早記載見於何時,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法華的裝飾方法,是「採用彩繪中的立粉技術,在陶胎表面上用特別帶管的泥漿袋,勾勒成凸線的紋飾輪廓,然後分別以黃、綠、紫釉料,填出底子和花紋色彩,入窯燒成」(高壽田:《山西琉璃》,《文物》1962年4、5期)。山西所制的法華器,一般都是小件的花瓶、香爐、動物之類。景德鎮在嘉靖前後也仿製法華器,但它和山西法華不同。首先是景德鎮用瓷胎而山西法華用陶胎,因而燒成的溫度就不一樣。景德鎮的器物有飾以花鳥、人物的瓶、罐、缽等。在器物的底色上,琉璃一般是黃、綠二色,但法華則以紫或孔雀綠為主,綴以黃、白、孔雀藍的花紋,就更能突出藝術效果。 德化窯的白瓷在宋代已有生產,但成為全國制瓷業中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品種,是在明代開始的。萬曆十四年(1612年)刊刻的《泉州府志》說:「磁器出晉江磁灶地方,又有色白次於饒磁……又有白瓷器,出德化程寺後山中,潔白可愛。」關於德化的古代窯址,福建省博物館於1976年再次調查,據現有資料,明代的窯址計十八處:在潯中公社的有祖龍宮、屈斗宮、嶺兜、後窯、西門頭、大草鋪、後所;在三班公社的有內坂、新乾寨、窯壠山、桐嶺、舊窯、新窯、啤壩窯;在刈坑公社的有石坊、雙溪口、蘇田;在上涌公社的有許坑林等。 明代德化白瓷有其獨特的風格,它不僅與唐宋時期其他地區的白瓷不同,而且與景德鎮同時期的白瓷也不一樣。它有如下的特點: (一)瓷胎細密,透光度極其良好,為唐宋其它地區白瓷所不及。唐宋北方白瓷,是用氧化鋁含量較高的粘土燒制的,粘土內含助熔物質少,故器胎不夠緻密,透光度較差。而德化白瓷則用氧化硅含量較高的瓷土製成,瓷土內氧化鉀含量高達6%,燒成後玻璃相較多,因而它的瓷胎緻密,透光度好。 (二)就釉面來看,德化釉為純白色,而北方唐宋時期的白瓷釉則泛淡黃色,元明時期景德鎮的白瓷卻白里微微泛青,與德化白瓷有明顯的區別。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不僅與原料的化學組成,特別是氧化鐵、氧化鈦的含量有關,也與燒成氣氛的性質有關。北方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TiO2、Al2O3含量比較高,胎中的Fe2O3含量亦較高,燒成時採用氧化氣氛。故瓷器呈現白里泛黃的色調;景德鎮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Fe2O3、TiO2、 Al203含量均較適中,燒成時採用還原氣氛,故瓷器呈現白里泛青的色調;德化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的Fe2O3含量特別低,K2O含量特別高(周仁、李家治:《中國歷代名窯陶瓷工藝的初步科學總結》、《考古學報》1960年第1期),燒成時採用中性氣氛,所以德化白瓷就比唐宋北方白瓷和景德鎮同期生產的白瓷釉色更純凈,從外觀上看,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因此有「豬油白」、「象牙白」之稱。流傳歐洲後,法國人又稱為「鵝絨白」、「中國白」等等。 明代德化白瓷的品種,宋應星《天工開物》說:「德化窯,惟以燒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適實用。」德化的瓷雕和供器,如一些仿古的尊、鼎和香爐等明代製作確實較多,但日用器皿也還是有的,而且從屈斗宮窯址的調查來看,除了傳世多見的梅花杯外,更發現了「杯身呈八角形,器身外壁棱面印有八仙的八仙杯,這種輕巧玲瓏的小杯胎薄,特別是腹部,能映見指影。在燈光或日光下顯出肉紅色。這與文獻記載的『以白中閃紅者為貴』是一致的」(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德化屈斗宮窯址的調查發現》,《文物》1965年第2期)。此外,如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閩山記》中提到的:「德化瓷蕭笛,色瑩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無一二合調者。合則聲凄朗,遠出竹上。」這種瓷製樂器,目前尚有實物傳世。 明代德化的瓷雕是頗負盛名的,一般說來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能於各種雕像中見性格,如達摩的莊嚴,觀音的溫柔,壽星、羅漢之類的詼諧。 (二)能充分運用對比的手法,裝飾性很強,如雕像的衣服多取迎風飄舉之勢,一舉一動,對比強烈;面部刻劃細膩,衣紋則深而洗鍊,主次分明。 德化瓷質地優異,它的佛像大都追求單純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質地美,摒棄彩飾,因而有獨特的風韻。這些瓷雕背部往往有小小的「何朝宗」、「林朝景」、「張素山」等印記,其中以「何朝宗」最為著名。上海博物館所藏帶有「明朝天啟肆年歲次甲子秋吉日賽謝」青花題字的白釉鋪道瓶,是明德化窯稀有的記年器。 明代外銷瓷的生產主要在福建,廣東也有著相當大的規模。但是,就整個制瓷業來說,代表明代水平的是全國制瓷業中心江西景德鎮。 明代景德鎮所產的瓷器,數量大,品種多,質量高,銷路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說:「合併數郡,不敵江西饒郡產……若夫中華四裔。馳名獵取者,皆饒郡浮梁景德鎮之產也。」從品種和質量來說,景德鎮的青花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成為全國瓷器生產的主流。明代釉上彩瓷的盛行,是我國陶工數千年實踐的結果。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已認識到某些天然礦物如鐵礦石、赭石、瓷土等,可以作為赭紅、黑、白等彩色,在陶器表面繪成各種圖案花紋,這就是著名的彩陶。漢代盛行的鉛釉,是以銅和鐵為著色元素製成的低溫釉。到唐代,又進一步利用某些含鈷、鐵、錳的礦物在鉛釉中的著色作用,從而製成了具有藍、黃、綠、白等多種色調的唐三彩。宋代,我國北方磁州窯,採用毛筆蘸彩料,在已燒成的瓷器釉面上描繪簡單的花紋,然後置於800℃左右的爐子中加以燒制,使彩料燒結在釉面上,這種彩稱「宋紅綠彩」。上述這些工藝上的發明,大部分首創於北方,後來陸續傳入景德鎮。景德鎮的工匠們吸收了這些技術,並加以綜合、改進和提高,在明清兩代,他們對釉上彩的配方作了重要的改革。釉上彩是在低溫色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低溫色釉的化學組成屬於PbO—SiO2二元系統。而釉上彩的化學組成則屬於PbO—SiO2—K2O三元系統。這是人們為了適應工藝上的需要,又在上述二元系統的組成中以硝的形式引入了K2O的緣故。此外人們還將釉上彩和當時已經比較成熟的釉下彩結合起來,創造成功了別具一格的鬥彩。以成化鬥彩為代表的彩瓷,是我國制瓷史上的空前傑作;永樂、宣德時期的銅紅釉和其他單色釉的燒製成功,則表明了當時景德鎮制瓷工匠的高度技術水平。 明代景德鎮成為瓷都,在元代已經打下了基礎。元代青花、釉里紅新品種的燒製成功,以鈷為著色劑的霽藍和銅紅高溫單色釉的出現,以及描金裝飾手法的運用,都為明代彩瓷和單色釉的輝煌成就創造了技術條件。但是,景德鎮在元代的全國制瓷業中,還不能居於盟主的地位,因為當時的龍泉。磁州和鈞窯等各大窯場仍具有相當大的規模。入明以後,情況就有顯著的變化。景德鎮以外的各大窯場都日趨衰落。首先是鈞窯系的各種產品全部停止生產。龍泉青釉瓷器雖在明初仍繼續大量燒造,但它已無法和景德鎮的釉下彩、釉上彩、鬥彩以及多種多樣的高低溫色釉相匹敵,所以在明中期以後它們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磁州窯系的白地黑花器雖然仍為民間所喜愛,但是和景德鎮的青花瓷器相比較,在胎、釉和製作工藝上都望塵莫及,最後亦歸於沒落。隨著各大窯場的衰落,各種具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自然會向瓷業發達的景德鎮集中,形成了景德鎮「工匠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局面。 優越的自然條件,是使景德鎮能成為瓷業中心的一個重要因素。景德鎮位於昌江與其支流西河、東河的匯合處,四面環山。明代,浮梁縣境內的麻倉山、湖田及附近的余干、婺源等地,都蘊藏著豐富的制瓷原料。浮梁和附近地區,懷玉山脈綿亘起伏其間,山區多產松柴,可經昌江及其支流航運到景德鎮,為燒窯提供了豐富的燃料。當時的民窯很多設於昌江及其支流沿岸,河水不僅可供淘洗瓷土,而且可以設置水碓,利用水力粉碎瓷土。 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熟的技術條件,在國內外市場需要的刺激下,明代景德鎮的制瓷業在元代的基礎上突飛猛進,它不僅要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而且還擔負了宮廷御器和明政(蟹)府對內、對外賜賞和交換的全部官窯器的製作,成為全國的瓷業中心。 清代前期和中期,從整個社會來說,是處於封建制度沒落和資本主義因素髮展時期,清初,由於明末農民大起義的衝擊,土地實行了再分配。清政(蟹)府為了有利於它的長期統治,採取了一些措施,諸如興修水利、臨時性地蠲免一些賦稅和對於部分手工業工人廢除「匠籍」的束縛等等。在廣大農民和手工業工人的艱辛勞動下,清代前期的瓷業生產在明代的基礎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他從小就努力學習漢文化,而且對西洋的科學、技術、醫學和藝術都有愛好。當時用西洋進口的琺琅彩料繪製的瓷胎畫琺琅器,對粉彩瓷器的創造有直接影響。雍正在位十三年,他也十分愛好瓷器,而且直接干預瓷器的生產,決定瓷器的造型和裝飾。乾隆對各類藝術的愛好,達到了狂熱的程度。他的君主地位,使他能獨佔全國最佳的能工巧匠,以及他們所製造的藝術珍品。這些因素對於瓷器生產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清代前期,我國瓷器的外銷,主要是通過正常的民間貿易來進行。清代前期,我國瓷器的外銷,主要是通過正常的民間貿易來進行。清朝歷代帝王雖然還對各國入覲的使節饋贈瓷器,但數量很少。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開放之後,便允許江南、浙江、福建、廣東一帶沿海地區,用五百石以上船隻出洋貿易;隨之而來的,便是瓷器的大規模外銷。當時美洲、非洲和澳州各國都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中國瓷器;而東南亞、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以及馬來亞等地,更是中國瓷器的外銷重要市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瓷器在歐洲市場的暢銷。 由於歐洲對中國瓷器的需求日益增長,經過清廷的允許, 18世紀初葉,英國、法國、荷蘭、丹麥和瑞典都先後於廣州設立了貿易機構。有些國家的船舶獲得了直接到廣州的通航許可,將中國瓷器直接運輸到歐洲。有的還與清廷官商簽訂瓷器貿易協定。所有這些,都大大促進了中國瓷器的外銷。與此同時,在歐洲一些城市出現了經銷中國瓷器的專門商號,僅在倫敦就有五十二家之多。 在這期間,使用中國瓷器,在歐洲已蔚然成風。不僅在上層社會以此為榮,在普通民眾中也以此成為時髦。在王室貴族把擁有中國優質瓷器作為誇耀豪富的手段。甚至普魯士皇帝選皇后,也不惜代價地用六百名撒克遜龍騎兵組成的四隊近衛軍與鄰近的君主換取十二個巨大的中國瓷花瓶,為他的婚禮增輝。這就是所謂的「近衛花瓶」,現在還陳列在德累斯頓博物館。一些國家喜慶典禮,也紛紛使用中國瓷。為了適應歐洲人的種種要求,一方面,國內為外商提供各種彩飾、花紋的樣品,供他們選購;另一方面,外商也根據本國顧客的喜愛,規定造型和紋飾,以便訂購。清代劉子芬的《竹園陶說》中寫道:「清代中葉,海舶雲集,商務繁盛,歐土重華瓷,我國商人投其所好,乃於景德鎮燒造白器,運至粵垣,另僱工匠,仿照西洋畫法,加以彩繪,於珠江南岸之河南,開爐烘染,製成彩瓷,然後售之西商。」中國外銷瓷器的這種繁盛局面,對清代瓷器的發展,無疑是起了促進作用的。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社會經濟的一個繁榮時期。中國瓷器的生產,也在這個時期達到了高峰,進入了制瓷業的黃金時代。凡是明代的已有的工藝和品種,這時大多有所提高或創新。例如康熙青花的色彩鮮艷純凈,別具風格;康熙五彩因發明釉上藍彩和黑彩,比明代的彩色更豐富,而且由於燒成溫度較高,比明代更透徹明亮;鬥彩的品種增多;單色釉中雍正青釉的燒制達到了歷史上最成熟階段;黃、藍、綠、礬紅等色釉也有很大的提高;明代中期一度衰落的銅紅釉和釉里紅,在康熙和雍正時期都已恢復並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同時還創製了許多新的彩釉和品種,例如粉彩、琺琅彩、釉下三彩、墨彩、烏金釉、天藍釉、珊瑚紅、松綠釉以及採用黃金為著色劑的胭脂紅等。乾隆時期發展了很多特種制瓷工藝,當時仿古、仿其它工藝和仿外國瓷的製品都極為精緻。康熙五彩、雍正粉彩和琺琅彩的突出成就,是和當時白瓷胎、釉的高度精細分不開的。當時白瓷胎中的高嶺土的用量比明代更高,而釉中的CaO的含量則進一步降低,原料的選擇和加工比以前更加講究,燒成溫度已達到現代硬質瓷的要求。此外在窯具和窯爐的改革、燒成和氣氛的控制技術等方面也在明代的基礎上益加精進。從技術角度看來,我國傳統的制瓷工藝在清代達到了它的成熟期。清代高級白瓷的質量,無論在外觀上或是在物理——機械性能方面都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清代瓷器的產地是比較廣泛的。但是和明代一樣,代表整個時代水平的,仍然是瓷都景德鎮。入清之後,青花瓷器還是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但民窯比官窯的燒造技術要高,釉上彩民窯亦比官窯豐富多采。其他的產地如福建德化窯、廣東石灣窯也很活躍。 嘉慶朝的前階段,基本上仍保留著乾隆朝的遺風,但從整體上說,已遠遜於乾隆盛世了。當時的粉彩和青花器也還有一些精品,特別是珊瑚紅地粉彩、描金器較為突出。顏色釉中霽紅、霽藍、醬色釉、黃釉、瓜皮綠、豆青、雲霞釉和石綠等都有一定的數量。仿哥、官、鈞窯及茶葉末的品種也在繼續生產。其時,士大夫階層風行鼻煙,瓷製鼻煙壺除粉彩外,青花和白釉摟雕的數量也不少。在圖案上,更盛行名勝山水圖,人物中仕女的形像,較以前更帶有清代的裝飾特徵。 道光朝的青花和顏色釉製作,都已趨衰落。粉彩瓷器的數量雖多,但品種、造型亦已大為減少,產品中以蓮花型的盤、碗為突出。有少量「慎德堂」款和「囗竹主人」款的粉彩、霽藍描金和抹紅描金器則較為精緻。此外,有陳國治所制的黃釉仿象牙器,是這一時期的優秀作品。 咸豐朝是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和國內太平天國革命的戰爭中度過的,官窯瓷器生產的數量和質量更趨低落,但民間日用粉彩瓷器卻還有一定數量。 同治、光緒兩朝,整個社會陷於動亂和衰敗。在這段時期,景德鎮制瓷業中,窯雖然沒有停止生產,但所制大多是一些宮廷婚喜、壽慶的應酬、賞賜之品。民窯所產,雖無特殊精緻之作,但數量卻是巨大的。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民窯中,制有一些比較好的仿古瓷,但這並不是當時制瓷業的主流。 隨著歐洲瓷器的發展和日本瓷器的競爭,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後,我國國內製瓷業漸趨衰落。20世紀上半葉,制瓷業更加衰敗。進入5O年代以後,瓷都景德鎮才開始蘇醒,一些名窯中斷了一段時期後,也獲得了新生。中國的瓷業又開始再度出現了百花爭艷的局面。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將超越康、雍、乾的黃金時代,而煥發古老瓷國的青春。 從初創於商代、到真正創製於東漢時期的中國瓷器,是中國人為世界文明史的又一重要貢獻。唐代瓷器的製作技術和藝術創作已達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業蓬勃發展,名窯湧現;明清時代從制坯、裝飾、施釉到燒成,技術上又都超過前代。我國的陶瓷業至今仍興盛不衰,質高形美,其中比較著名的陶瓷產區有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廣東石灣和楓溪、江蘇宜興、河北唐山和邯鄲、山東淄博等。 商周至兩漢的瓷器 隨著制陶工具的逐步改善,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制陶原料的深入了解,人們漸漸燒制出一些初步達到瓷器標準,但在一些方面又不夠完善的器物,這就是原始青瓷。 商周時期是從陶器過渡到瓷器的漸進階段,也是原始青瓷的發生髮展階段。當時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嶺土做胎子的原料,這一方面提高了燒成溫度,使胎質堅緻,不滲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顏色由深變淺,提高了潔自度。器表施一層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溫釉,經過1200.c以上高溫燒制後,胎釉結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備了瓷器的條件。但當時製作工藝水平低下,胎中還是有一定量的鐵成分,在略低的溫度中燒結,顏色較深,透光性較差。因工藝不穩定,鐵含量和燒成氣氛不能自如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商周到西漢這一時期的原始青瓷所塗的釉是用石灰石加粘土配製而成的,在氧化氣氛中燒成,由於含鐵元素,所以呈青綠、黃綠。灰綠、褐綠等顏色。器表多拍印米字紋、方格紋,麻布紋,圓圈紋,曲折紋、葉脈紋,篦紋,水波紋,雲雷紋等紋飾。主要器型有:尊。豆。葫,盂、罐。蓋罐,提梁壺,鼎,瓮,算簋,酹、杯。缽等,絕大部分器型仿當時的青銅器器型而作。 東漢時期原始青瓷製作精細,胎多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如碗,盤。罐。盤口壺等成為主流。東漢青瓷在造型和裝飾上與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學組成以及燒成溫度等方面則有本質的不同。東漢青瓷胎質緻密堅硬,胎色多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較高,敲擊聲音清脆。釉層均勻,胎釉結合緊密,僅個別有剝釉,積釉現象;釉色青綠,也有些為青黃,但釉面勻凈。 口微侈,溜肩、斜腹、圈足。肩部飾有弦紋、斜方格紋,並堆貼繩索形耳,胎灰白,體施青釉。此酹為仿當時青銅器的造型,端莊古樸,胎質較細且堅實,施釉較均勻,刻劃花紋精緻,反映了西同時期原始瓷的發展不平,是早期青瓷的代表作,保存完好。 圓口、溜肩、鼓腹、圈足,肩部堆塑交錯排列的繩索紋樣。通施青釉,釉面光潤,胎釉結合緊密,瓷化程度已接近於現代瓷器水亞。它是東漢晚期瓷器由原始瓷向近代瓷器過渡的一個標誌. 江西青江吳城商代遺址出工。胎質灰黃,堅緻細密,造型工整,製作精細,是研究江西商代文化的一件珍品。 青瓷水注 三國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動蕩時期,南北制瓷業的發展也不平衡。在比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窯為中心,繼承並發展了東漢青瓷的成就,這些青瓷習慣上被稱為"六朝青瓷"。北方則由於連年戰亂影響,瓷器的生產起步較晚,直到6世紀初期的墓葬中才有隨葬青瓷發現,但晚期的墓葬中卻出現了白瓷。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青瓷的生產以浙江地區最為發達,窯場廣泛分布在浙江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區,分別是唐代德清窯,越窯,甌窯和婺州窯的前身,其中以位於寧紹平原的早期越窯水平最高。屬於北朝晚期的青瓷與南方青瓷相比差別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北方青瓷胎料中氧化鋁的含量高,因此往往有因溫度不足而瓷化程度稍低的現象,但瓷胎的顏色比南方要稍淡一些,多為白色或白色;其次,北方青瓷釉的光澤性好,玻璃質強,釉面常有開片,流動性較大,沒有南方青瓷那種失透的感覺;第三,北方青瓷胎體厚重,與六朝青瓷相比顯得形體碩大;第四,北方青瓷的裝飾方法較多,有堆貼、模印,雕鏤,刻劃等,紋飾中受佛教影響的紋樣如蓮花紋,忍冬紋等較為多見。 長江三角洲地區有著豐富的瓷土,在東漢中晚期,這裡的瓷器燒制工藝已基本成熟,至三國時期更有提高,並大量生產。這件蛙式青瓷水注,造型生動形象,釉色勻稱,顯示了當時高水平的燒瓷技術。 估價:RMB2O000一30000 此碗敞口,深腹,假圈足,胎體上薄下厚。外壁飾雙層蓮瓣紋。假圈足也稱餅形足,即看似圈足實際是平底,底足一般無釉,直接放在窯具上燒成。器物下部厚重,是為了防止燒窯時坍塌。早期瓷器造型是由當時的工藝水平決定的。 直口,短頸,頸最大處偏下,平底。肩部置6個橋形紐,前後兩對,左右各1個。蓋面略鼓,蓋紐作長方形,中有一小圓孔。此罐腹部和蓋面剔刻雙重蓮瓣紋,蓮瓣上覆下仰。此蓋罐為越窯系產品。 盤口外侈,束腰,長頸,圓肩,深腹,底略凹。肩前端向上直伸,並排兩個長頸雞首形流,雞首頂部有高冠,圓目凸起,作昂首啼鳴狀,後端為並排兩個曲圓形柄。上端龍首與盤口銜接,龍首雙目前視,作飲水狀。下端與肩相連。柄上端略細,下端略粗,肩左右兩側各有1個橋形紐。施青色釉,有細小冰裂紋。此器造型精美生動,為當時常用的水器。 隋代瓷器 隋代瓷器仍以青瓷為主,也有一定數量的白瓷。隋瓷的胎子普遍較厚,胎質堅硬,釉子無論青綠、青黃還是黃褐,均為玻璃質,施釉不到底,大多數都有垂流現象。隋瓷多光素無紋,部分帶紋飾的主要以印、劃貼為主。所謂印花,是把模子上的紋飾壓印到瓷胎上,使紋飾凸起,再施釉入窯;劃花是用尖狀工具在胎子上划出紋飾,施釉入窯;貼花是將用手捏或模印等做成的小紋飾片貼到胎子上,再進行燒制。常見紋飾有團花,草葉、蓮瓣。卷葉、波浪和弦紋等,個別的也有加飾黑褐彩的。 隋代白瓷是從青瓷轉化而來的,最早的白瓷是由北朝的制瓷工匠創燒的,但這時的白瓷釉不是真正白色的,而是透明的玻璃釉罩在白胎上。器物胎質較白,釉面光潤,已基本上看不到如南北朝白瓷中白中泛青或閃黃的痕迹。隋代制瓷技術的重要成就之一,是成功地在瓷胎上採用白色化妝土。上釉之前,精選含鐵成分少的白瓷土細密地掛在坯上,可以避兔瓷器燒成後胎體表面粗糙、坯面出現孔隙及胎體顏色不好等弊病,增強釉色透明瑩潤的質感,特別是對白瓷釉色透明度的提高和呈色的穩定,起著重要作用。 隋代瓷器器型主要有四系或六系盤口壺和罐、龍柄雞首壺、唾壺、多格盤、五盅盤,高足盤,瓶、硯、盤和碗等。這時的壺、罐造型比南北朝時更加瘦高,講究曲線美,肩部大多塑?quot;U"字形系,也有橋形系。雞首壺的雞頭挺胸聳冠,手柄一端的龍首探進盤口,非常生動。除了雞首壺。還有數量極少的其他動物形壺,這一時期還出現了雙龍柄盤口壺。碗多為直口深腹,假圈足稍高。盤有大有小,有深有淺。高足盤的足上小下大呈喇叭狀。 估價:RMB480000-640000 成交價:RMB635979 瓶作盤□,細頸,鼓腹,通體施白釉,釉面光潤,釉色透明瑩潤,具有質感。 此罐直口,肩部飾有4個方形耳,方形耳問又各飾4個U字形耳,共有8耳。深腹,腹壁向下內收,至底部又外侈,工底。肩、腹各有弦紋3周。肩刻有覆蓮瓣一周,腹部飾圓、方相間的花紋一周,圓形為八瓣蓮花形,萬形框內為豎條紋。胎灰黃色,器表內外均施青釉,釉不到底,器身冰裂紋。此罐出土時內盛核桃,但已炭化。 壺作盤口,細頸,頸部飾凸弦紋兩周。肩部豐滿,自肩以下腹壁逐漸內收,至底部又外侈,平底。肩部向前伸出一雞首,高冠圓目,張口作啼鳴狀,頸上有印痕以飾羽毛。肩的後部向二伸出一把手,把端作璃首,張口銜壺之盤口,把為兩條形合成。肩的左石各有一系,作雙瓣重合形,下作一圓餅飾。肩與頸相交處有凸弦紋一周,腹部飾凹弦紋兩周。胎灰,施白色化妝土,透明釉。近底部及底無釉,器身有細小冰裂紋。 唐、五代瓷器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為普及,瓷器燒造技術迅速發展。瓷製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樂器以及實用的瓶,壺,罐等各種器皿,幾乎無所不備。五代時的陶瓷造型則較多地沿襲了唐代風格。青瓷 唐代青瓷在隋朝基礎上又有進一步的發展,這一時期以越窯和長沙窯最為著名。唐代早期越窯瓷器胎子淡灰色,緊密堅緻;釉汁很薄,均勻縝密,溫潤似玉,青綠色,有的略閃黃。器型還有隋代的鳳格,立型器多瘦高,碗多大口淺腹,口、腹垂直,下腹斜折內收,平底。唐中晚期的越窯瓷,胎子比前更緻密,灰白色,釉子勻凈光潤,有鱔魚黃、淡青和青綠等色,通體施滿釉。這時的碗、盤多撇口,底足寬矮,像玉璧,中間小圓內凹中施釉。底足有三、五、七個不等的方形或條形支釘痕。晚唐時出現了荷葉式或花口式盤和碗,瓷器裝飾以光素為主,也有劃、刻、堆貼和鏤空紋飾的,以劃花為多,常見紋飾是花鳥、水草和人物等,線條流暢簡潔,纖細生動。 長沙窯主要生產一些生活及文房用品,此外還有玩具、瓷俑等,種類很多。長沙窯瓷胎細密堅緻,瓷化程度較高,胎色有灰白、灰黃、青灰、灰紅及肉紅;釉子潤澤,以青色為主,也有藍、綠、醬、褐、黃等顏色。裝飾品種極為豐富,有釉下彩斑、釉下彩繪、印花、貼花、貼花彩斑、刻劃、雕刻、鏤空等。 圖片 估價:RMB2O00一5000 執壺在唐代最為常見,普遍為撇口,圓柱形頸,略高,肩部有六方或八方小短流,相對處有小泥條或扁平執柄。流、柄之問有二,四不等的泥條系,假圈足,造型矮胖。 圖 瓶為圓口,長頸,圓腹,頸底部飾三周台階形八方弦紋。肩腹部豎向凸飾八條稜線,圈足。秘色瓷因其燒制技術、配方、工藝秘不傳人,其瓷器真品傳世也極少,更增添了一釉神秘之感。"秘色瓷"一名最早見於唐代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中「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清楚地點出了秘色瓷為越窯所產。 圖 估價:RMBlO00一3000 瓶為盛酒或供陳設用器。唐代越窯的青釉瓶工藝精細,釉色純正。 圖 盞托連為一體,為唐至宋時期典型茶具。通體施青釉,釉色瑩潤,光潔如玉,系五代吳越國錢氏秘色窯燒造,奉至蘇州虎丘雲岩寺塔供佛。通體飾大蓮瓣紋,花紋與器型達到完美統一 唐代白瓷 唐代白瓷窯口多集中於北方,主要有河北的邢窯、定窯,河南的鞏縣窯、密縣窯,山西的渾源窯、平定窯,陝西的黃堡鎮窯。五代時期,江西景德鎮也開始燒造白瓷。 邢窯白瓷按其胎、釉的質地,可以分為粗、細兩大類。粗白瓷的胎質又有粗、細之分,粗胎的一類胎色灰白,胎質粗糙;細胎的一類胎體緻密,胎色較淡,但仍不夠白,往往施一層白色化妝土。粗白瓷的釉質較細,有些還有細碎的紋片,釉色為灰白或乳白色,還有黃白色。細白瓷的胎色純白,個別的白中閃黃釉質很細,釉層中有微細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滿釉,釉色純白或白中微泛青色。邢窯白瓷多是素麵無裝飾,唐代中期以後特別是晚唐五代,邢窯常常採用雕塑、堆貼、印花、刻花、壓邊、起棱、花口等裝飾方法。 唐初定窯瓷器胎質較粗,胎色為青灰色,淘洗欠精者呈褐色,瓷胎均己燒結;白釉器物內璧施滿釉,外施半釉,釉面光潤,積釉處呈灰色。唐代中期,胎土經過仔細淘洗,胎質堅硬,胎色純白,釉直接施於瓷胎上,無化妝上,釉色乳白,個別積釉處呈灰綠色或淺青白色,釉質細潔失透。晚唐至五代時期胎土質地此前期更細,胎壁薄而輕巧,釉質細潔,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等接觸面外,均施滿釉。 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定窯還有一種帶有"官"或"新官"款字的精白瓷,其基本特徵是:胎薄輕巧,質地細潔,呈純白色;釉面滋潤,釉為乳白色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滿釉。一般講,"官"、"新官"款宇刻在胎薄細膩、製作精巧,釉色純白或白中閃青器物上的,屬於唐、五代時期;刻在釉色白或白中泛黃或部分微微閃青,有時帶有刻劃花裝飾器物上的,屬於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燒法燒成,口沿無釉並帶有刻劃花裝飾的器物上的,則屬於北宋後期。 圖 估價:RMB8000 口外卷貼壁成唇,斜弧壁,淺寬足似璧,全器光素無紋。胎體堅緻,釉色雪白,有"類雪類銀"的說法。 圖 此瓶盤口,弦紋長頸,長圓鼓形腹,平底。兩隻龍柄連接於盤口與瓶肩之上,龍口緊緊銜住盤口,形成了此瓶最突出的部分,給人以勻稱穩重之感,同時亦便於提拿,集裝飾性與實用性於一身。瓶身通施白釉。此類器物形成於隋代,盛行於唐代。 圖 估 價:RMBl560000一1950000 成交價:RMB2344600 邢窯白瓷在唐代與越窯產的青瓷同時著稱於世,代表了唐代瓷器生產的兩大主流。此壺線條流暢,造型優美,胎質堅硬,釉色潔白瑩透,通體素凈,有 "美銀類雪"的美譽。 圖 唐代其他釉色瓷 唐代生產黃瓷的窯口主要是安徽准南壽州窯、蕭縣白土窯,此外河北內邱窯、曲陽窯,河南密縣窯、郟縣窯,陝西銅川玉華宮窯,山西渾源窯也兼燒一些黃瓷。壽州窯黃瓷可以作為唐代黃瓷的代表,它的基本特徵是:胎體厚重、堅硬粗糙,胎色為白中眨黃或黃紅色,為了掩飾胎質粗惡,往往在胎上施白色化妝土,器物底足多做成平足或底心微凹形狀;釉的玻璃質較強,流動性大,為防止流釉粘連,多是器內施滿釉,器外施半釉;釉色以黃為主,有歸蠟黃、鱔魚黃、黃綠等色;釉與化妝土結合不好,有時有剝落現象;常見的器型有碗、盞、杯、缽、注子、瓶、盤、罐以及玩具等,造型特點與唐代其他窯相似。 唐代黑瓷的一般特點是:胎體厚重,器物多為平底,製作較青瓷、白瓷略為粗糙;釉色有的色黑如漆,也有些因火候把握不好而燒成褐色或茶葉末色。 花瓷是唐代一個新出現的瓷器品種,它是在黑釉或黃釉、黃褐釉、天藍釉、茶末釉上飾以天藍或月白色斑點,一般深色釉飾以淺色斑點,淺色釉則飾以深色斑點,深淺相間,對比強烈,釉斑排列無論是有序或任意,都很工整,這種花斑釉器物在唐代文獻中被稱為"花瓷"。花瓷的造型不多,主要有罐、瓶、碗、壺、腰鼓等。唐代生產花瓷的窯口主要是魯山段店窯、鄭縣黃道窯等,近年來有些假的花瓷行世,這些質品多數製作粗糙,而且彩斑混雜,與唐代花瓷相比有明顯的不同。 唐代還有一個新的陶瓷品種,即絞胎瓷器。絞胎瓷器外壁有的施白釉,有的施青釉,還有的施綠釉。它的造型不多,主要有碗、盤、枕等。由考古資料知,唐代的越窯、鞏縣窯及耀州窯均生產絞胎瓷,唐代晚期開始出現專門生產絞胎枕的作坊。 圖 估 價:RMB3000一4000 直頸,筒狀直腹,短流,上飾有4道弦紋,前後飾U字形系,器身施黃釉,滾印席紋。 圖 生活用品,此枕長方腰圓形體,直身平底,枕面微內凹。胎面貼塑黃、褐兩色紋樣,這種工藝名為絞胎,是以黃、褐兩種胎泥絞合在一起,形成花紋,貼於器物表面,施透明釉,燒成後即為絞胎器。絞胎工藝始於唐代河南地區,盛於宋。所製成品有枕、盤、碗等,多為小件器。 宋、遼、金、西夏瓷器 宋代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宋代著名的窯系有:以生產白瓷為主的定窯系,以生產白瓷和釉下彩繪瓷為主的磁州窯系,以生產紅,藍窯變釉為主的鈞窯系,北方生產青瓷的耀州窯系,南方生產青瓷的越窯和龍泉窯系,及以江西景德鎮為中心的青白瓷系和生產黑瓷及各種黑色窯變釉的黑瓷系等。除了這些為數眾多的民窯外,宋朝宮廷還建立了汝官窯,鈞官窯、汁京官窯,郊壇官窯,"哥窯"等官窯群。與宋朝同時,中國北方並立的三個少數民族政權,即契丹人建立的遼,党項羌人建立的西夏和女真人建立的金,也都有各自的制瓷業。這些地區所生產的瓷器除具有本民族的特點外,還有明顯受到唐,宋北方諸窯影響的痕迹。窯定代宋 定窯是宋代著名瓷窯之一,以產自瓷而馳名。宋代是定窯的發展時期,產量、質量及製作工藝較五代又有明顯提高。定窯瓷器多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醬釉、褐釉、綠釉等品種。宋代白釉顏色偏黃,唐代定窯白釉呈色偏青,在造型曲線轉折變化的積釉處,常呈現較明顯的青白色。這是區別唐宋定窯白瓷的重要依據。宋代定窯白釉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所謂的"淚痕"。這是上釉過程中,釉漿流淌的痕迹,"淚痕"厚處均有明顯的偏黃色。無論是正燒,還是覆燒,"淚痕"流向均是自上往下流淌。這是鑒定定窯瓷器尤其要仔細觀察的重要特徵。 醬釉、褐釉、黑釉、綠釉等品種,在定窯瓷器中占的比例不大,完整的傳世品更是稀少,故收藏價值較高。定窯顏色釉品種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系白胎,即與白瓷所用胎料完全一樣,只是外罩色釉不同。這是紫定、黑定、綠定與其他窯口區別的重要標誌。 圖 定窯刻蓮花紋盤 北宋 口徑16厘米 估價:RMBlO00000一1200000 成交價:RMB1595850 敞口,圈足,芒口覆燒。盤心及內壁刻蓮花紋飾,造型生動,布局疏朗典雅。刻花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裝飾技法,北宋定窯刻花以其線條纖細流暢、刀法嫻熟精湛而為宋代刻花之冠。花紋輪廓線的一側呈單線,另一側呈雙線,雙線由外粗內細的線條組成,這種以複合線組成的刻花是定窯刻花器的一大特徵。 [ 此貼被忘幽谷郡主在2010-12-11 12:55重新編輯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派派幣:+10(灬千ヽ) 素材整理您好,感謝閱讀中國瓷器發展史,把本文推薦給您的朋友,可以增加您在本站的[貢獻值]本文地址: Posted: 2010-12-10 19:02 | 回復 灬千ヽ ZXid:264835什麼和什麼啊 級別: 派派版主From:海南省 電信精華: 1發帖: 9553威望: 1000 點派派幣: 5 PB貢獻值: 30 點在線時間:2319(小時)註冊時間:2007-10-17最後登錄:2010-12-26 1 樓 小 中 大 已審。感謝支持素材區本文來自派派小說論壇 :http://www.paipaitxt.com/r5396203_u10289076/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我的siri是天才:當siri有了思想後
※向George M. Whitesides學習學術寫作(2): 論文中的小黃人們
※莫言:為自己的良心和靈魂而寫作
※講故事套路哪家強?《這樣寫出好故事》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寫作練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