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史
06-24
第一編先秦的中國哲學引 言?中國哲學是文明凝聚的產物,也成為了這種文明的一部分。 ?文字產生之前的神話傳說和習俗,是先民們的最初哲學形態。?神話傳說與宗教信仰是先民們精神世界的兩大支柱。 ?文字的產生使先民們可以保存智慧,認識自己、認識自然和創造發明。?夏、商、周三代,中國文明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 ?春秋時期,天文學、數學、農學、醫學的發展為哲學探討奠定了基礎。?戰國時期,思想文化蓬勃發展,「百家爭鳴」。學術文化空前繁榮。 ?哲學就在這樣的氣候下拓展了空間,擴大了影響。第一編 先秦諸家思想第一章 中國原始社會思維形態與商周宗教變革?【學習目的】 通過原始宗教信仰問題的考察,了解先民在自然問題上的基本態度,進而探討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的關係、特點;再從原始宗教信仰與上古神話之糾葛問題切入,就宇宙起源與天地開闢、種族起源與文明開端、人與天地自然諸方面,追蹤先民的神話思維;透析殷周宗教變革的文化背景及其所包含的哲學理趣。 一、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維形態 ?早期人類的知識既簡單又缺乏系統。 ?原始宗教便是早期人類知識的總框架。(一)自然崇拜?埋少勞於泰昭,祭時也。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壇,祭四方也。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變也,七代之所更立者。 (《禮記·祭法》)?《舜典》稱: ? ? 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類肆類於上帝,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群神。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群牧,班瑞於群後。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後。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土地及穀物崇拜?《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 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土為社;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國語·魯語》: ?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 ?思維特點: ?第一,簡單的類比思維 ?第二,實用的混沌思維(二)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圖騰崇拜 ?祖先崇拜 ?思維特點: ?第一,尋根思維 ?第二,強化思維 二、上古神話母題及思維特點(一)宇宙起源與天地開闢神話?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故天去地九萬里。 (《三五歷記》)?《述異記》: ? 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聲為雷,目瞳為電。」古說:「盤古喜為晴,怒為陰。」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二)種族起源與文明開端神話?王維的「詠花詩」: ?漁舟逐水愛山村, ?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 ?行盡清溪不見人。?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 ? 太皋氏庖羲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羲於成紀,蛇首人身,有聖德。(三)人與天地自然關係神話「夸父逐日」:?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大荒北經》)?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海外北經》)(四)上古神話思維的哲學蘊含?(德)恩斯特·卡西爾: ? 只要哲學力圖確立一種理論的世界觀,那它所面對的,與其說是直接的經驗實在,不如說是這種實在的神話變形。哲學並沒有發現它在後期所獲得的(並非沒有哲學反思的關鍵性作用)那種形式的自然,其特徵是高度發達的經驗意識,相反,整個物質世界掩蔽在神話思維和神話幻想之中。(德)謝林說:? 並不是神話受自然影響而產生,因為它寧可說是使人類的內在生活擺脫這種影響;而是神話過程根據同樣的規律,經歷了那些自然界最初經歷的階段……。因此它不只具有宗教意義,而且具有宇宙意義,因為在它之中所重複的是宇宙的進程;因此,包含在神話過程中的真理就是宇宙真理,無一例外。我們不能像人們通常所做的那樣,否認神話的歷史真實性,因為它的產生所經歷的過程本身本身就是真實的歷史,一個實實在在的事件。我們也不能排除自然真理,因為在神話進程中如同在宇宙進程中一樣,自然是一個必然的轉變階段。 ? 神話是一種象徵符號體系。 三、殷周宗教變革及其哲學理趣殷周宗教變革時期:? 及少暤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蒸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其後三苗復九黎之德,堯復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以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敘天地,而別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後也。當宣王時,失其官守,而為司馬氏,寵神其主,以取威於民,曰:重實於天,黎實於地。(《國語·楚語》)?「天」在殷商是很重要的概念 ?《詩經·商頌·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尚書·周書·召誥》:? 王乃初服。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歷年;知今我初服,宅新邑。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殷周之際的宗教變革的哲學意義:?首先,促進了大一統思維形態的逐步形成 ?其次,反映了包含了哲學上的規整平衡理念【本章提要】 ?道家思想淵源於黃帝;姜太公、彭祖也是在先秦道家學派之中經常被言及的上古人物 ?道家的理論創始者乃是老子。《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第一部系統的著作 ?老子之後,由關尹子、列子、莊子繼承和發揮,形成了一個影響巨大的思想流派 ?稷下黃老學派是先秦道家的又一特出的理論代表【概念與術語】?道家、老莊學派、黃老學派、黃帝、姜太公、彭祖、可道、常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萬物之母、反者道之動、自然、無為、功成身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貴虛、太初、太始、太素、太極、六極、上善若水、內聖外王、心齋、坐忘、同於大通、稷下學宮、太一生水。 【複習與練習】? 1.如何看待道家學派的思想淵源? ? 2.《道德經》辯證法思想有哪些主要內容? ? 3.《道德經》養生與治國是否具有一致性?如果有一致性,其表現何在? ?4.從老子《道德經》的言辭可以發現他的什麼思維特點??5.試說明莊子是怎樣繼承老子的道論及其修養方法的。 ?6.稷下黃老學派的思想與老莊學派思想之異同。 ?7.有人說道家是沒落奴隸主階級思想的反映,其特點是消極避世。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麼?【參考讀物】 ? 1.《莊子·齊物論》等篇。 ? 2.王明:《論老聃》,見《道家與道教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 3.陳鼓應:《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見《老莊新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二章 周易的思想體系與歷史影響 一、《周易》的名義與由來(一)從伏羲氏的傳說到六十四卦 l l l 《周易》略稱《易》。它是以一套特殊的符號為其基本框架的。八卦,乾、坤、坎、離、震、巽、艮、兌,又稱作「經卦」,每卦各有三畫,稱作「爻」。而最基本的「爻」有兩種:陰爻(――)與陽爻( - )。 ?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繫辭下傳》)? 關於八卦向六十四卦的推演,古來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l或謂神農重卦 l或謂夏禹重卦 l或謂周文王重卦? 《封神演義》中有寫周文王在監獄裡推演卦象,詩云: l七載艱難八里城, l卦爻一一變分明。 l玄機參透先天秘, l萬古流傳大聖名。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紂時為西伯,曾被囚禁於今河南省湯陰北。後來,他推翻商朝的統治,任用賢人,國勢強盛。 l 他所任用的賢人中,有著名的姜子牙,據說也是一個精通八卦學問的高手。(二)六十四卦排列與三《易》 l l l ?古代歸入《易》類的書,有三種,分別稱作《連山》、《歸藏》、《周易》。? 「經卦」,就是以陰陽爻重疊而成的最初的八個「三畫卦」; l 由八個「三畫卦」再重疊,就演化出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等等六十四卦。 l 古代的三種《易》類專書就是由這些卦組成。? 關於《周易》之名,前人所論亦不盡一致。最有代表性的是四種意見: l 第一種意見就是以《繫辭上傳》所謂「生生之謂易」為準。 l 第二種意見,以日月交替為易之本義。「字從日下月」。l 第三種意見,「三義說」,即簡易、變易、不易。 l 第四種意見,乃以蜥蜴為其本義,蜥蜴之「蜴」古或作「易」,故可通。此外,尚有以「宇宙之本體為易」。黃壽祺先生追根溯源,以為其義乃以變易為主。二、《周易》體系及整體功能 ? 從內容上看,《周易》一書大要所在就是「象數」與「義理」。所謂「象數」就是卦象,在概念上含有徵象、形象、象徵旨趣。數就是筮數。義理就是根據象數而引發出來的道理。? 《周易》的結構由兩大部分組成: l l 一是卦爻圖象系統; l 一是文字解釋系統。 l 兩個系統諧調復轉,形成了有機整體。? 《周易》古經的文字就是卦爻辭,據說是周公所作。 l 《傳》的部分,由十篇組成,具有「羽翼」的輔助作用,稱作「十翼」。? 分析《周易》思想要把「經」與「傳」分開來考察 l 任繼愈將《易經》哲學思想概括為三個方面: l (1)觀物取象的觀念; l (2)萬物交感的觀念; l (3)發展變化的觀念。 ? 《周易》的整體功能或價值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 l (1)建立了一個包羅萬象的符號系統,表現了中國先民運用象徵的自覺意識。 l (2)設置了一個具有初步辯證特色的信息處理系統,表現了中國先民由數取象的決策行動趨向。 (3)提供了一個認識世界、解釋世界的基本框架,為後人的思想發揮、理論建構開闢了通道,留下了充分餘地。必須指出: l 《周易》卦爻辭關於宇宙統一性的認識以及矛盾、發展、變化觀念還出於一種構架階段,受到占筮活動的限制,卦爻辭作者不可能對某些重要思想進行深入闡述,更不可能進行嚴格論證。與 卦象的系統性相比,卦爻辭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語言解釋學。 解釋言辭是與卦象符號互相對應,為宇宙之描述與符號表達提供了一個模式, l言辭之簡略為後人的進一步開發留下了廣闊天地,隱藏著無窮的吸引力。三、《周易》與陰陽五行思想(一)從《周易》體系本身看陰陽五行l l l 首先,《易經》的八卦包含陰陽五行思想,這一點到此可以成為定論。 l 其次,在陰陽五行思想發生的時代問題上帛書本明確地表達了八卦和陰陽五行的密切關係。(二)陰陽五行思想的歷史發展及其方法論意義l l 從文字學角度看,「陰」的本義是「暗」,「陽」是「高明」 。 l 陰陽起初指雲蔽日而暗及太陽之明。《國語》記載周幽王時期伯陽父以陰陽概念解釋地震的原因。在這個解釋中,他所使用的陰陽概念已具有對立的意義。l五行 l《尚書·洪範》載有水火木金土五行。 l「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檣。」 l對五行的解釋尚未有抽象的意義。後來五行就被抽象為事物關係的代表,彼此之間具有相生相剋的關係, l在天文、曆法、農學、醫學等諸多方面廣為應用。陰陽五行 l 「陰陽」說與「五行」說本是兩個不同的思想體系,而後相互匯合。 l 陰陽與五行,有論者根據思維的發展規律,認為五行的思維比較具體,應該在前,而陰陽已經有比較高的概括,應該在後。陰陽五行的合流應該在《周易》中已經完成,後來這個學說成為人們對宇宙與社會現象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 l 我國古代的中醫學以及天文曆法都以陰陽五行作為基本理論指導,說明其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四、《周易》「尚中」思想與歷史地位 關於《周易》的思想考察,還應該提及的是「尚中」的思想。 l 它實際上成為「中國」之「中」的觀念根據。 在《周易》里,黃色象徵中土,得中則稱為吉。 l《坤卦》六五爻辭: l「黃裳,元吉。」 l這種思想幾乎貫穿全書 l天地人「三才」 ,以「人」居天地之中。《周易》在中國歷史上向來具有很高的地位 l蘇聞寬博士把《易經》等同於《聖經》: l「沒有一本書像《易經》這樣能夠滲透於人們生活如此眾多領域……尤其令人注目的是,易理規則成為中國哲學、星占、卜筮、相宅、玄修以及其它學說的根基。」閱讀書目l1、 宋朱熹:《周易本義》前言、筮儀、卦歌、讀《易》術語簡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l2、 詹石窗:《易學體系之建立》,見詹石窗、連鎮標著《易學與道教文化》第一編第一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主要思考題l1、 你對八卦的形成問題有什麼新的解釋? l2、 古代神話思維與易學有關係嗎?如果有關係,這是一種什麼關係?具體表現何在? l3、 試探《周易》基本原理對於現實社會管第三章 道家以「法自然」為本色的思想系統「道家」之名最早見於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先秦道家的主要代表是老子、莊子。 一、老子其人及主要哲學思想 (一)老子其人其書《史記》: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隱居」。 到了函谷關的時候,因關令尹喜之請求而寫下五千言《道德經》。關於孔子問禮於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二)老子的政治思想1.對現實暴政的反抗 2.對現實問題的深入思考 首先,提出解決政治弊病的主張; 其次,要求統治者要有很好的德性; 再次,要求統治者持守虛靜。3.對老子政治思想的幾點分析 第一,一個最大膽的思想。「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五十七章》) 第二,「無為」不是什麼也不做。 第三,「小國寡民」思想的破產。(三)老子以「道」為核心的本體論(1)道的本原性與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2)道的實在性與超感官性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運動規律性 w 「反者道之動」之 「反」 :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發生轉化; 事物的運動總是要回復到本初的狀態。 (三)老子「自然無為」的方法論 「無為」是《道德經》的一個基本概念。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順自然」。 「無為」 的方法論意義: (1)在行動之初形成一種冷靜的態度,「損之又損」,去掉那些干擾的因素。 (2)在行事過程中更注意認識客觀規律,以「百姓心為心」,公正地為民辦事。(3)保持大海的胸懷和謙卑品質,像聖人那樣,「以其病病」,不斷走向完善境界。(四)老子「理身理國」的聖人論和人生哲學 1. 老子 「自然無為」之道,目的是引導人們成為「聖人」。 老子聖人論的核心思想是塑造一種理想人格,其中包含著「理身理國」的基本精神。2.老子的人生哲學------緩解精神緊張的良藥其一,提倡無欲,淡泊名利,保持內心的寧靜與睿智。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老子.三章》)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老子.十章》)其二,老子的不爭主義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之與爭。」(六十六章)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六十七章)其三,老子的守柔居弱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七十八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其四,老子的「順其自然」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七十九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五)關於老子哲學的缺點 (1)「返本復初」思想濃厚,「有礙於事物的向前推展」; (2)循環論「會導致一種退縮的態度」; (3)忽略了「知」和「學」可以引人向上。 (4)忽略了主觀能動性。 (5)理想國是不現實的。 (6)「柔弱處下」的主張將會侵蝕人的奮發精神。二、莊周與《莊子》的哲學思想莊周是老學的繼承者,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卒年不可詳考,大約在公元前355年至前275年。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附《莊子傳》載: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慧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犀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綉,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遊戲污濁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今存《莊子》一書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莊周自著,一部分為其後學整理。 特點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一)莊子對老子「道論」的繼承與發展 w 第一,自本自根,自古固存。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大宗師》) 第二,行於萬物,無所不在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 第三,莫得其偶,謂之道樞南海之帝為倏(shu),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莊子.應帝王》)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莊子.齊物論》) (二)莊子的相對主義1.莊子的《齊物論》首先從事物發展轉化的角度論證其相對主義。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曰:狙公賦芋,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為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2.莊子從空間角度說明事物的相對性。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僪怪,道通為一。(《莊子.齊物論》)3.莊子從時間角度說明事物的相對性今日適越而昔至。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莊子.逍遙遊》)「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這是他物我齊同精神境界的寫照。4. 莊子反對「獨斷」的認識論與相對主義 人的認識對象和能力是相對的,反映的是相對主義的認識方法與立場。 在當時有解放思想的作用。魯侯養鳥,「正處、正味、正色」 (三)莊子的人生哲學1.安時處順,不悲友亡。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游) 2.保身全生,珍視生命。 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莊子.駢拇)3.無待無己,超脫現實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莊子.天下》)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4.思慮俱寂,道我合一。(四)莊子的意境理論庖丁解牛 輪扁 呂梁丈夫蹈水 句僂承蜩 閱讀書目1、《莊子·齊物論》等篇 2、王明:《論老聃》,見《道家與道教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 3、陳鼓應:《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見《老莊新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主要思考題1、 從老子《道德經》的言辭可以發現他的什麼思維特點? 2、 試說明莊子是怎樣繼承老子的道論及其修養方法的。第四章 儒家以仁道為核心的思想系統?儒家在秦漢居於「九流十家」之首。《漢書藝文志》說: ?「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以道為最高。」 ?儒本是一種職業,是給富貴人家相禮的一批人。 ?《論語·子罕》說:「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一、儒家思想淵源?(一)堯舜之道 ?堯,名叫「放勛」,屬陶唐氏,所以又稱「唐堯」。 ?「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余位,讓於虞舜,作《堯典》。」 (《堯典》)?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 流露出讚美之情。 ? ——(《孟子·滕文公上》)?舜,姓姚,名重華,屬有虞氏.《舜典》稱舜帝命夔為樂官。 ?「教胄子,直而溫,寬而粟,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其時,「百獸率舞」。 (二)文武之道? 「文」指周文王。 ?崇侯虎贊西伯於殷。 ?紂曰: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於帝。 ?帝紂乃囚西伯。 ?文王出,乃陰行善而興周.?「武」指周武王。 ?《史記·周紀》云:武王伐商,乃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乃尊文王,東伐紂。 ?《尚書·武成》:「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賢,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喪祭。淳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 (三)儒者宗師 ?「天下君子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曲阜孔子《神道碑》稱: ? 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 三、 孔子生平與哲學思想(一)生平事迹 ?《史記·孔子世家》載: ?「孔子生魯昌平鄉陬(zou)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生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早年當過管理倉庫和畜生的小官;中年時做了三個月司寇;晚年從事教育。 ?孔子思想主要保存在《論語》一書中。 (二)孔子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 (1)「仁道」學說 ?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 子曰:苟志於仁者,無惡也。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孔子「仁」學的意義: ?1.仁是生活準則; ?2.仁具有很大作用; ?3.修仁道要從心地上做功夫; ?4.真正懂得仁道就是死了也在所不惜。?孔子「仁「學的內容: ?1.親親觀念; ?2.愛人思想; ?3.殺身成仁; ?4.利國為仁; ?5.克己復禮為仁; ?6.以恭、寬、信、敏、惠為要事。?(2)「德政」思想 ?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德政」思想的表現: ?1.行為規正。因為北辰居中就是「正」。 ?2.免除內心的惡念頭。 ?3.「正名分」。 ?4.孝是德政的路徑。? (3)「祭教」理念 ?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音chan,巴結之意)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可禱也。?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xi)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祭」 的大體內容有: ?1.祭祀與宗法制度相聯繫。 ?2.祭祀是通過天神的監督來控制人的行為。 ?3.祭祀要有心儀。?(4)天命觀念 ?孔子遇險於「匡」: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尚「天」: ? 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泰伯》)?畏「命」: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四、從孟子到荀子: 先秦儒學的弘揚(一)孟子及其哲學思想?1. 師承。《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稱之「受業子思之門人」。 ?《史記·孔子世家》謂:「伯鯉生及,字子思,年六十二。嘗困於宋。子思作《中庸》。」 ?2.孟子的盡心、養氣、知天論。 ?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也。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1)「盡心」是「收其放心」。 ?(2)「養性」一是「反身而誠」;二是「氣」的培補。 ?(3)「事天」 從而達到「萬物皆備於我」。 ?(4)「立命」是使自己的浩然正氣「充塞於天地之間」,「上下與天地同流」。?3 .孟子的性善論——「四端說」 ?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仁義禮智的「四端」,它們是人與生俱來的。 ?通過修養擴展「四端」就可以保持人的本性善良。? 4. 孟子的仁政學說 ?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ou),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可使制梃,以撻(ta)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政無敵。(《梁惠王》) ?孟子對梁惠王談了四件事情: ?1.省刑罰,這與法治有關; ?2.薄稅斂,這是屬於財政問題; ?3.深耕易耨,這是屬於經濟建設; ?4.文化教育,以孝悌忠信為大要。(二)荀子對儒家思想的繼承與改造? 1.荀子的生平。 ?荀子,名況,又稱之孫卿,趙國人,生卒年不詳。 ?《荀子》是我們研究他的思想的主要依據。 ?2.荀子思想述要 ? 隆禮重法的政治思想 ?天行有常的自然觀 ?「化性起偽」的性惡論 ?「虛一而靜」的認識論四、先秦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 ? 首先,先秦儒家注重個人修養,對於當今社會造就理想人格是有借鑒意義的。 ? 其次,先秦儒家主張經世致用、推崇教化,對於國民團結奮進以建設繁榮富強的國家來說是有裨益的。 【本章提要】 ? ?1.儒家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堯舜,「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是儒家的思想特?2.儒家創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以「仁」為核心,提倡「為政以德」,充分重視社會道德教化的作用;他繼承傳統的「神道設教」思想和方法,其天道、天命觀念具有兩重性。?3. 戰國時代,孟子與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子向來有亞聖之稱,提倡盡心、養性、修身、立命,主張性善論,倡導「仁政」。 ?荀子推崇儒家理想中的聖人。主張「明於天人之分」,性惡論, 「我王者尊」、「隆一而治」,「法先王」。?4.先秦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在於注重個人修養、主張經世致用,推崇教化和德治。【概念與術語】?儒家、堯舜、文武、六經、論語、里仁為美、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克己復禮、為政以德、聖功、剛柔得中、孝道、天道、天命、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人文、天文、盡心知性知天、安身立命、反身而誠、四端、不忍人之心、小體、大體、性善、性惡、仁政、天人之分、法先王、法後王、吾道一以貫之。 【複習與練習】 ? 1.有人說「儒家是一種宗教」。你的看法如何? ? 2.如何認識先秦儒家「仁」的精神? ? 3.為什麼同是儒家學派,孟子主張「人性善」而荀子則主張「人性惡」呢? ? 4.孔子「仁道」觀與「德政」思想及其相互關係。 ? 5.荀子「天人關係」說的主要內容【參考讀物】 ? 1.《尚書》中的《堯典》與《舜典》。 ? 2.《論語》中的《里仁》、《為政》等篇。 ? 3.《孟子》中的《梁惠王》等篇。 第五章 墨家、法家和兵家 一、 墨家與墨家思想(一)墨子生平與著述 ? 墨子名翟,戰國初魯國人,活動年代約在孔孟之間。 ?墨子熟悉木工和多種手工業技術,其技藝之高堪與古代的魯班相媲美。《墨子·公輸》載: ?「須臾斫(zhuo)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 ? 以墨子為代表的一派學人,史稱墨家。 ? 《墨子》現存五十三篇。其中《尚賢》《兼愛》等十一篇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墨子的思想,其它則是其後人記錄墨子言行或者發揮其思想的作品。 ?(二)墨子的十大主張 ?1.尚賢 ------「為政之本」、「賢者三端」、「賢者三本」 ?2.尚同 ?3.兼愛 ?4.非攻(三)儒墨異同? 1.儒家親親,墨家兼愛。 ? 2.儒家尊尊,墨家尚賢。 ? 3.儒家繁飾禮樂,厚葬久喪;墨家非禮非樂,薄葬短喪。 4.儒家重動機,墨家重效果。 ? 5.儒家敬天遠鬼,不言禍福;墨家尊天明鬼,專言賞罰。 ? 6.儒家主有命,墨家則非命。(四)墨子的認識論? 子墨子曰: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雖至士之為將相者,皆有法。雖至百工從事者,亦皆有法。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直以繩,正以懸,平以水。無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雖不能中,放依以從事,猶逾己。 故百工從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國,而無法所度,此皆不若百工也。……天之所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聖王法之,既以天為法,天之行作有為,必度於天,天之所欲則為之,天之所不欲則止之。?「三表法」: ? 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謂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於何用之?廢(發)以為刑政,觀在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三表法表達了判斷是非的標準: ?1.要以廣大人民的親身經驗為根據; ?2.要以前人的經驗作根據; ?3.要以其言行是否符合國家人民利益為根據。 二、法家的思想?法家在先秦可分為三期:早期、中期、晚期(一)早期法家?1.時間:春秋時期 ?2.主要人物:子產、鄧析、管仲(二)中期法家?1.時間:戰國時期。 ?2.主要代表: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 ?3.早中期法家的思想特點(教材第88-89頁).(三)晚期法家____韓非子?1.韓非子生平與著述 ?2.矛盾觀、性惡論和歷史進化論 ? (1)是邏輯矛盾還是辯證矛盾; ? (2)將荀子的性惡論作了極端的發展; ? (3)歷史進化論。3.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思想?(1)韓非法、術、勢的含義 ?(2)韓非的「法」 ?(3)韓非的「術」 ?(4)韓非的「勢」 三、孫子與《孫子兵法》?1.生平與影響 ?2.古代的軍事奇書:《孫子兵法》 ?(1)《孫子兵法》的成書 ?(2)《武經七書》 ?(3)從世界範圍看《孫子兵法》 ?(4)從內容上看《孫子兵法》有四個方面。四、後期墨家的主要思想理念?戰國中期以後,墨家隊伍不斷壯大。 「徒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 ?一般把戰國中後期的墨者稱為後期墨家。主要資料有《墨子》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六篇。 1.後期墨家的宇宙觀 ?(1)時空問題。 ?時間稱「久」,久者,「有窮無窮」,即有限與無限。 ?空間稱「宇」,宇者,「蒙東西南北」。 ?(2)物體與屬性的關係。 ?主張「堅白不相外」。 ?(3)辯證法方面也有一定建樹 ? 「同」與「異」 : ? 二名一實,重同也;不外於兼,體同也;俱處於室,合同也;有以同,類同也。 (《經說上》) ?一個對象,兩種名稱是「重同「; ?內部各部分之間的聯結是「體同」; ?兩物共處一所就是「合同」; ?屬性可以歸為一類,稱作「類同」。2.後期墨家的認識論與邏輯學 ?認識論: ?肯定人類在獲取外部知識方面的能力,闡述了人類知識的相對性以及知與行的關係等。? 在真理觀問題上,人類可以通過「明辨是非」而獲取正確知識與見解。以邏輯學為武器來駁斥相對主義真理觀。? 墨家邏輯學謂之「墨辯」。研究辯論的形式、規律個方法等。 ? 《墨經》中《大取》討論了許多邏輯學的具體問題。《小取》是後期墨家邏輯學的簡明綱要。? 居於國則為居國。有一宅於國,而不為有國。桃之實,桃也,棘之實,非棘也。問人之病,問人也,惡人之病,非惡人也。人之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祭人之鬼,非祭人也,祭兄之鬼,乃祭兄也。五、名家的「合同異」、「離堅白」與墨辯邏輯 ? 「名家」是戰國時期以辯論名實關係問題為中心的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孫龍等。 1.惠施與「合同異」之論 ?惠施(約前370年—前318年),戰國時期宋國人。曾任魏國相15年。 《莊子·秋水》稱: ?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倐、shu)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歷物十事」(「惠施十事」): ? 1.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 2.「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 3.「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5.「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 6.「南方無窮而有窮。」 ? 7.「今日適越而昔來。」? 8.連環可解也。」 ? 9.「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 10.「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2.公孫龍的「白馬」論與「離堅白」論 ?公孫龍(約前 325年—前250年),趙國人。 ?現存《公孫龍子》一書中《白馬論》、《指物論》、《通變論》、《堅白論》和《名實論》5篇為公孫龍的著作。?公孫龍作《白馬論》,有三點: ? 其一,白馬是白和馬的結合。 ? 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 (《公孫龍子·白馬論》)?其二,求馬不等於求白馬。 ? 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是白馬乃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者不異馬也,所求不異,如黃黑馬有可有不可,何也?可與不可,其相非明。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 ?其三,具體的白馬不是抽象的馬,所以白馬非馬。 ? 馬固有色,故有白馬。使馬無色,有馬如已耳,安取白馬?故白者非馬也。白馬者,馬與白也。馬與白,非馬也,故曰白馬非馬也。?堅白論。 ? 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公孫龍子·堅白論》) ? 得其白,得其堅,見與不見離。一一不相盈,故離。離也者,藏也。(同上)?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堅焉,不定其所堅。不定者兼,惡乎其石也?……堅未與石為堅而物兼,未與物為堅而堅必堅。其不堅石物而堅,天下未有若堅,而堅藏。(同上)3.「辯者二十一事」 ?「卵有毛。」 ?「雞三足。」 ?「郢有天下。」 (ying,荊州) ?「犬可以為羊。」 ?「馬有卵。」 ?「丁子有尾。」 ?「火不熱。」 ?「山出口。」 ?「輪不蹍地。」 ?「目不見。」 ?「指不至,至不絕。」 ?「龜長於蛇。」 ?「矩不方,規不可以為圓。」?「鑿不圍枘。」 ?「飛鳥之景未嘗動也。」 ?「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 ?「狗非犬。」?「黃馬、驪牛,三。」 ?「白狗黑。」 ?「孤駒未嘗有母。」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4.墨辯邏輯學 ?後期墨家對名家論題有不同意見 ?針對「離堅白」,《經上》說: ? 「堅白不相外也」《經說下》說:「無(撫)堅得白,必相盈也。」又說:「於石,一也。堅白,二也,而在石。故有智焉,有不智焉,可。」認為堅白都包含於石之中;但就知覺而言,堅白可以分離。?針對「白馬非馬」,《小取》說: ?「白馬,馬也。乘白馬,乘馬也。驪馬,馬也,乘驪馬,乘馬也。」這是明確將「白馬」與「驪馬」都看作是馬,表現了以具體歸屬一般的認識。 ?針對所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的,《經下》說: ?「非半弗斱則不動,說在端。」 ?後期墨家也提出了一些與名家類似的命題,形成了特有的墨辯邏輯學。?《小取》說: ?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焉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以類取,以類予。有諸己不非諸人,無諸己不求諸人。?辯論的邏輯原則: ?一要摹寫各事物之真實情況,將各方言論進行比較; ?二用概念摹寫客觀事物,用判斷表達其意義,用論證說出其理由; ?三要遵守類概念的原則,以同類事物相比相推; ?四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概念分為三類: ?「達」為最一般的類概念; ?「類」為同類事物的概念; ?「私」為某一具體事物的概念。 ?要提出正確的判斷: ?必須有根據, ?必須按照正確的推理規則, ?必須遵守類概念的原則。?推理的形式: ?「效」,就是建立一個標準或法式,作為推理過程中的參照系。 ?「辟」,就是類比,用它事物來說明此事物。?「侔」,就是用同類命題直接對比類推。 ?「援」,引對方與自己相同的論據進行類比。 ?「推」,是一種歸謬法的類比推論。?《小取》: ?效者,為之法也;所效者,所以為之法也。故中效則是也,不中效則非也,此效也。辟也者,舉它物而以明之也。侔也者,比辭而俱行也。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獨不可以然也?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於其所取者予之也。 【本章提要】 ?1. 墨家學派淵源可以遠溯於大禹。與「儒者之業」也有一定的關係。 ?墨家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墨家是指墨子在世時所組成的學派;後期墨家則是指墨子去世之後其弟子所組成的學派。 ?2.墨子是前期墨家的主要奠基人,最關心的依然是社會政治問題,倡導「兼相愛,交相利」;主張「尚賢」、「尚同」,「非攻」、「節用」、「節葬」、「非樂」;在認識論上,提出「三表法」,這就是以歷史經驗、耳聞目睹、社會功利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指出是非問題的終極標準,這就是所謂「天志」;同時,墨子還是一個有鬼論者。?3. 後期墨家發展了前期墨家的「兼相愛,交相利」思想,,並且發展成為功利主義,從功利角度解釋所謂「孝功」、「仁愛」; ?後期墨家在自然觀上有許多可貴思想,對於時空、運動等問題都有自己的理解; ?在認識論上,後期墨家注意到知行關係問題的探討。 ?4.後期墨家曾與當時的名家就名實關係問題展開討論,形成了墨辯邏輯學。 ?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惠施與公孫龍,他們的代表性論題是「合同異」、「白馬非馬」、「離堅白」;所謂「辯者二十一事」 ; ?後期墨家與名家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意見,針對公孫龍的「離堅白」論提出了「堅白不相外」的看法;針對「白馬非馬」,提出了「白馬」是馬的看法。 【概念與術語】 ?墨家、前期墨家、後期墨家、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葬、地道、三表、非命、天志、明鬼、孝功、五路、名實、合同異、離堅白、白馬非馬、名達類私、效、辟、侔、援、推。 【複習與練習】 ?1. 墨子的兼愛與儒家的仁愛有什麼區別? ?2. 墨家為什麼崇尚大禹?從墨家對大禹的讚賞言論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精神? ?3. 墨子所謂的「三表」指的是什麼? ?4. 墨子是如何講「天志」的? ?5. 公孫龍是如何證明白馬非馬、離堅白的? 【參考讀物】 ? 1.《墨子》,(清)畢 沅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 2.龐 朴:《公孫龍子今譯》,巴蜀書社1990年版。 ? 3.孫詒讓:《墨子閑詁》,中華書局1986年版。 ? 4.詹劍峰:《墨子的哲學與科學》,人民出版社1981版。 ? 5.孫中原:《墨者的智慧》,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版。 第六章 管仲學派一、 管仲學派與《管子》 管仲(?-- BC645年)為姬姓之後。為相輔佐齊桓公四十年。管仲之學,乃「學在官府」。《荀子·榮辱》謂: 「循法則、度量、刑辟、圖籍,不知其義,謹守其數,慎不敢損益也。父子相傳,以持(侍)王公,是故三代雖亡,治法猶存,是官人百吏所以取祿秩也。」 《管子》一書,戰國時已流布。現存《管子》一書當也保留了管子本人的某些思想資料。《管子》一書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其哲學特色是把哲學思想與當時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結合在一起,哲學觀點與自然科學知識融為一體,形成了當時所特有的科技哲學思想。二、管仲學派的「道」「氣」論與「因應」說 (一)道氣論 「道」更具有本體的意義: 夫道者,……其往不復,其來不舍;謀乎莫聞其音,卒乎乃在於心;冥冥乎不見其形,淫淫乎與我俱生,不見其形,不聞其聲,而序其成,謂之道。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內業》說: 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 是故此氣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聲,而可迎以意。敬守勿失,是謂成德。心靜氣理,道乃可止。 修心靜意,道乃可得。 靈氣在心,一來一逝,……所以失之,以躁為害;心能執靜,道將自定。(二)因應說 《心術上》: 「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 虛其欲,神將入舍;掃除不潔,神乃留處。夫心有欲者,物過而目不見,聲至而耳不聞也。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故曰心術者,無為而制竅者也。去欲則宣,宣則靜矣;靜則精,精則獨立矣;獨則明,明則神矣。神者,至貴也。故館不辟除,則貴人不舍焉。故曰不潔則神不處。無為之道,因也。因也者,無益無損也。以其形,因為之名。此因之術也。君子恬愉無為,去智與故,言虛素也。其應非所設也,其動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為法者也,感而後應,非所設也;緣理而動,非所取也。……因者,因其能也,言所用也。君子之處也若無知,言至虛也,其應物也若偶之,言時適也,若影之象形,響之應聲也。三、管仲學派的陰陽五行理論《四時》既說「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又論及氣配以五方、四時產生五行; 《五行》既要求「通乎陽氣」、「 通乎陰氣」,又要求按照五行的屬性施政。 第二,氣化流行理念貫穿於陰陽五行說體系之中。 《五行》說: ?「通乎陽氣,所以事天也……通乎陽氣,所以事地也。」 《四時》說: 東方曰星,其時曰春,其氣曰風,風生木與骨。 南方曰日,其時曰夏,其氣曰陽,陽生火與氣。 中央曰土。……土生皮肌膚。……此為歲德……歲掌和,和掌雨。 西方曰辰,其時曰秋,其氣曰陰,陰生金與甲。 北方曰月,其時曰冬,其氣曰寒,寒生水與血。第三,陰陽為「天地之大理」。《四時》說: 「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時者,陰陽之大經也。」 《乘馬》說: 「春秋冬夏,陰陽之推移也;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陰陽之化《形勢解》說: 春者,陽氣始上,故萬物生;夏者,陽氣畢上,故萬物長;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冬者,陰氣畢下,故萬物藏;故春夏生長,秋冬收藏,四時之節也。 第四,五行、五方、四時彼此融通為一個描述的符號體系: 東、春與木相配; 南、夏與火相配; 中與土相配; 西、秋與金相配; 北、冬與水相配。為了能使四時與五行相配,一年被分成五個時節,每一時節為七十二日: 日至睹甲子木行御,……七十二日而畢。 睹丙子火行御,……七十二日而畢。 睹戊子土行御,……七十二日而畢。 睹庚子金行御,……七十二日而畢。 睹壬子水行御,……七十二日而畢《幼官》把一年分為五個時節,與五色、五音相配: 五和時節,君服黃色,味甘味,聽宮聲,治和氣,用五數,飲於黃後之井,以倮獸之火爨。 八舉時節,君服青色,味酸味,聽角聲,治燥氣,用八數,飲於青後之井,以羽獸之火爨。七舉時節,君服赤色,味苦味,聽羽聲,治陽氣,用七數,飲於赤後之井,以毛獸之火爨。 九和時節,君服白色,味辛味,聽商聲,治濕氣,用九數,飲於白後之井,以介蟲之火爨。 六行時節,君服黑色,味鹹味,聽徵聲,治陰氣,用六數,飲於黑後之井,以鱗獸之火爨。五大時節,君主所服之色有黃、青、赤、白、黑的變化,而所聽的聲音也有宮、商、角、徵、羽的輪轉。第五,管仲學派依據五行的屬性,進一步把天地萬事、萬物分為五類,而與五行、五方、四時相配。依照《管子》的陰陽五行說,在世界的萬事萬物之中,同一類事物之間按照五行的內在關係而互相聯繫;這樣,整個世界也就被描繪成一個以陰陽五行為核心、處於一定時間空間之中的萬事萬物相互聯繫的有機整體。管仲學派的陰陽五行說體系是在當時的科學水平條件下對世界萬事萬物所作的一種整體思考,是先秦哲學關於世界統一性研究的重要成果。事實上,陰陽五行說一直是中國古代科學的基礎。甚至有人認為,陰陽五行說提出了一個描繪世界的構成和發展的系統模型,充滿了系統思想。可以認為,陰陽五行說所包含的世界有機聯繫的思想,至今依然是科學思想的基礎。在《管子》書中,「水」被置於本原的地位,認為水對人的品質具有影響。不僅屬於自然哲學,而且具有人文道德方面的意味。3.《管子》在本原論上《管子》以「氣」或者「精氣」、「道」作為本原; 在認識方法論上,提出了「靜因之道」 。 陰陽五行理論在管仲學派之中占居相當重要的地位。5.「人與天調」是《管子》的重要思想。管仲學派重視科技與科技人才,要求各級官員應該具備相應的科技知識。【概念與術語】管仲學派、管子、雜家、五害、宙合、因應、修心靜意、心術、內業、人與天調、人君天地。 【複習與練習】1.《管子》在天人關係上的觀點是什麼? 2.《管子》是如何證明「水是萬物之本原」的? 3.《管子》的陰陽五行說結構是怎樣的? 4.《管子》的精氣說包括那些內容?【參考讀物】 1.《管子》,四部叢刊本。 2.郭沫若等:《管子集校》,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 3.趙守正:《管子通解》,北京經濟出版社1989年版。 4.王德敏等:《管子十日談》,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第七章 法家的法治思想【學習目的】 了解法家的思想發端和主要著述,結合其先驅人物的有關事迹著述,認識其基本特點; n了解戰國前期與中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掌握法家的集大成學者韓非子的法治哲學思想,正確認識法家的歷史教訓與影響。 一、法家的思想發端、基本特點與先驅人物「法家」以重視法治而見稱。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指出:「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漢書藝文志》說:「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 n《易》曰:先王以明罰飾法,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 (一)關於法家研究的文獻十種n 1、《李子》三十二篇。名悝,相魏文侯,富國強兵。 n2、《商君》二十九篇。名鞅,姬姓,衛後也,相秦孝公。、《申子》六篇。名不害,京兆人,相韓昭侯,終其身, 諸侯不敢侵韓。 n4、《處子》九篇。《史記》云:趙有處子。 n5、《慎子》四十二篇。名到,先申韓,申韓稱之。6、《游棣子》一篇。 n7、《韓子》五十五篇。名非,韓諸公子,使秦,李斯害而殺之。 n8、《晁錯》三十一篇。 此為西漢晁錯所著。、《燕十事》十篇。不知作者。 n10、《法家言》二篇。不知作者。(二)法家的思想淵源 n早期法家思想都可以追溯到姜太公望。 n管子也對後來的法家思想造成一定的影響。 n法家學派與道家也有密切關係。 (三)法家先驅人物 n《韓非子·南面》說: n「伊尹毋變殷,太公毋變周,則湯、武不王也。管仲毋易齊,郭偃毋更晉,則桓、文不霸矣。」韓非子這裡所涉皆是歷史上變法的積極提倡者與實施者。關於伊尹、太公以及管仲,前已略敘及。今就郭偃其人略作稽考。 郭偃 n《商君書·更法》稱: n「郭偃之法曰: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 《國語·晉語四》載: n「(晉)文公問於郭偃曰:『始也吾以國為易,今也難。』偃對曰:『君以為易,其難也將至矣。君以為難,其易也將至矣。』」 趙盾 n趙盾乃衰之子,襄公時代,趙衰將中軍,為政既成,以授陽處父、賈陀,使行諸晉國以為常法。襄公卒,使先蔑,士會迎立公子雍於秦,後背先蔑以敗秦師,立靈公。賈季嘗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 趙盾掌晉之國政,所施行變法措施有:制事典、正法罪,辟獄刑,董逋逃,由質要,治舊污,本秩禮,出滯淹等。趙盾行此諸項於晉國,「以為常法」(《春秋左傳》文公六年)。子產 n子產,姓公孫,名僑。 n《春秋左傳》襄公三十年載,當簡公時,子產為政 n「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大人之忠儉者,從而與之,泰侈者陰而斃之。」 又載: n「從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及三年,又誦曰:『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二、戰國前期至中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一)從李悝到商鞅: 變法的勃興與法家思想的發展 n 李悝,戰國初期人,嘗任魏文侯上地之守、後升國相。 n著有《李子》三十二篇,今不見;《法經》。《晉書·刑法志》稱: n「是時(指三國魏明帝時)承用秦漢舊律,其文起自魏文侯師李悝。悝撰次諸國法,著《法經》,以為王者之政,莫於盜賊,故其律始於《盜》、《賊》。盜賊須劾捕,故著《網》、《捕》二篇。其輕狡、越城、博戲、接假不廉、淫侈逾制,以為《雜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減。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 吳起 n(?-BC381年),衛國人,少時「家累千金」,破產求仕而未果。鄉黨笑之,吳起憤而殺其謗者凡三十餘人,出走它方,臨行與母訣,曰:「不為卿相,不復入衛」。師事曾子(曾參之子),復學兵法以事魯君。終因受嫉而離開魯國,奔魏而赴楚。楚悼王「素聞吳起賢」,遂任為相。吳起「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 著《吳起》四十八篇,亡佚。 n今存《吳子》六篇。商鞅 n(BC390-BC338年),複姓公孫,因封於商邑,故稱之商鞅。為相十年。思想以重農、重戰、重法、重君權為其大要。謂「聖人不法古,不修今。」 「法古則後於時,修今則塞於勢。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異勢而皆可以王。故興王有道而持之異理。」(《商君書·開塞》)又稱: n「國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權。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權者,君之所獨制也」(《商君書·修權》)。(二)齊國法家的學術活動與法治思想 n齊國素有變法傳統,齊桓公(前375-前357)時,稷下學宮之建立,繁榮文化學術。徐幹《中論》云: n「昔齊桓公立稷下之官,設大夫之號,招致賢人而尊寵之。」 n齊威、宣王時,稷下學宮有七十六人為上大夫,學士數百千人。(1)慎到,趙國人,於齊「學黃老道德之術」,著《十二論》。《漢書·藝文志》著錄《慎子》凡四十二篇,入法家類; n慎到先當是道家,後來則鑽研法家,逐步形成自己的法家思想。亂世之中,亡國之臣,非獨無忠臣也。治國之中,顯君之臣,非獨能盡忠也。治國之人,忠不偏於其君;亂世之人,道不偏於其臣。然而治亂之世,同世有忠道之人。臣之欲忠者不絕世,而君未得寧其上。無遇比干、子胥之忠,而毀瘁主君於暗墨之中,遂染溺滅名而死。由是觀之。忠未足於救亂世,而適足以重非。何以識其然也?曰:「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將治亂,在乎賢吏任職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澤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國。(《知忠》)(2)申不害 n鄭國京(河南滎陽東南)人,生卒年不可考。《史記》: n「鄭之賤臣,學術以干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隋書·經籍志》謂: n「梁有《申子》三卷,韓相申不害撰,亡。」 申子力主以君言正天下,重君術、刑名、法令。謂: n「名者天地之綱,聖人之符。張天地之綱,用聖人之符,則萬物之情無所逃之也。」(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三)n「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號,臣如響。君設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詳。君操其柄,臣事其常……故善為主者,倚於愚,立於不盈,設於不敢,藏於無事,竄端匿疏,示天下無為,是以近者親之,遠者懷之,示人有餘者人奪之,示人不足者人與之。」三、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韓非子的法治思想 (一)韓非子生平事迹與著述 n韓非(?-前233年),韓諸公子出身。 《史記·老莊申韓傳》: n「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具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非見韓之削弱,書以書諫韓王,王不能用。於是韓非疾治國不務修明其法制、執勢以御其臣下、富國強兵;而以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實之韓非「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 n書成流布,秦王見之,驚嘆:「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 n《韓非子》五十五篇。(二)韓非子的法治思想 n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荊庄王並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荊以亡。齊桓公並國三十,啟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齊以亡。燕襄王以河為境,以薊為國,襲涿、方城,殘齊,平中山,有燕者重,無燕者輕,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今皆亡國者,其群臣官吏皆務所以亂,而不務所以治也。 (《有度》)法、術、勢三者結合 n所謂「法」,在韓非子看來就是編纂於圖籍,設立於官府、並且在民間公布的成文法; n「術」是君主駕馭臣民的權術; n「勢」就是國君的威勢。n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故虛靜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主道》)所謂有國之母,母者,道也,道也者生於是以有國之術,所以有國之術,故謂之有國之母。夫道以與世周旋者,其建生也長,持祿也久,故曰「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樹木有曼根、有直根,根者,書之所謂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德也者,人之所以建生也;祿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今建於理者其持祿也久,故曰「深其根」。體其道者,其生日長,故曰「固其柢」。柢固則生長,根深則視久。故曰:「深其根,固其柢,長生久視之道也。(《解老》) 不提倡使法變動得太過於經常: n 工人數變其業則失其功,作者數搖徙則亡其功……凡法令更則利害易,利害易者民務變,務變之謂變業。故以理觀之,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傷敗,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解老》) (三)韓非子「說林」故事與哲學思維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東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楊朱之弟楊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楊布怒,將擊之。楊朱曰: n「子毋擊也,子亦猶是。曩(nang)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來,子豈無怪哉?」 衛靈公之時,彌子瑕有寵,專於衛國。 n侏儒有見公者曰:「臣之夢踐矣。」公曰:「何夢?」對曰:「夢見灶,為見公也。」 公怒曰:「吾聞見人主者夢見日,奚為見寡人而夢見灶?」對曰:「夫日兼燭天下,一物不能當也。人君兼燭一國,一人不能雍也,故將見人主者夢見日。夫灶一人煬焉,則後人我從見矣。今或者一人,有煬君者乎?則臣雖夢見灶不亦可乎?」 四、法家流變教訓與歷史影響 首先,法家「一斷於法」,忽略意識形態教育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可抹煞。 n其次,法家思想對當時及後世都有重要影響。 【本章提要】 n1. 法家出於古代的「理官」,即司法官;法家與道家具有部分共同的淵源,他們的思想都可以追溯到周初的姜太公那裡;伊尹、郭偃、趙盾、子產都是法家的先驅人物;重視法治、主張變革和君主集權,倡導耕戰,這些是法家的主要思想特色。 2.戰國前期與中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戰國時代的齊國,法家與黃老之學相結合,形成了黃老刑名之學,慎到、申不害的著述反映了這種特點。3. 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韓非子,所著《韓非子》55篇,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主張。韓非子的法治思想強調法、術、勢三者結合。在韓非子的著述之中,作為其哲學支撐的是「道」、「德」、「理」以及辯證法思想;韓非子有《解老》、《喻老》,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解釋和發揮,表明法家與道家有密切關係。 4.法家因其「一斷於法」而忽略了意識形態教育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是不可抹煞的;對於法家的功過應該辯證地加以分析。【概念與術語】n理官、尊賢尚功、變法、刑名之學、法、術、勢、道、德、理。【複習與練習】n1. 法家與道家學派有何關係? n2. 從法家先驅人物的活動中可以看出法家什麼思想特點? n3.有一種觀點認為,「法家」都是改革派,因此是進步的?你認為這是正確的嗎? 第八章 兵家的軍事思想¨ ¨【學習目的】 了解兵家的思想淵源,認識兵家與道家的關係; ¨掌握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其中包括孫武的「道論」以及「知己知彼」的認識論、軍事謀略辯證法; ¨認識孫臏對於孫武軍事哲學思想的繼承和發揮,了解先秦兵家的歷史影響。 ¨《漢書藝文志》說: ¨「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武備也。」 ¨學術界一般把研究軍事理論和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稱作兵家。 ¨《史記》記載,歷史上「孫子」乃有兩個,一個是孫武;一個是孫臏。孫武在先,而孫臏在後。 ¨《孫子兵法》十三篇,傳為孫武所作。 ¨孫臏亦有兵法,號《孫臏兵法》,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即要《孫臏兵法》。一、兵家的思想淵源¨ 兵家與道家有關係。 ¨姜太公的用兵之道; ¨老子《道德經》有許多關於用兵的精闢論述。 二、孫武的軍事思想¨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紛紛紜紜,斗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三、孫臏對兵家軍事哲學的繼承和發展(一)孫臏生平著述 ¨生於戰國之際,約在孫武去世150後降生。《史記》孫臏本傳稱「臏生阿、鄄之間」。¨《史記·孫子吳起傳》: ¨「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嫉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現。」 ¨孫臏兵法撰著乃在受刑之後。 ¨《史記·太史公自序》稱:「孫子臏腳而論兵法」。司馬遷所言「孫子」即孫臏,所論「兵法」,名曰《孫臏兵法》。¨內容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孫臏自著,每一段之前均冠以「孫子曰」字樣,如《篡卒》、《月戰》、《八陣》、《勢備》、《 兵情》等; ¨二是記述孫臏行事及與他人論兵之言,如《擒龐涓》、《見威王》、《威王問》等,孫臏弟子所編纂。 (二)孫臏對兵家思想的繼承 ¨首先,表現他對用兵意義的認識上。¨《見威王》: ¨「夫兵者,非士恆埶(勢)也,此先王之傅道也。戰勝,則所以在亡國而繼絕世也;戰不勝,則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然夫樂兵者亡,而利勝者辱。兵非也,而勝非所利也。」 ¨孫臏以「道」為本。 ¨「求其道,國故長久。」(《陳忌問壘》) ¨「其利在於信,其德在於道」(《篡卒》)。¨孫臏所謂「道」主要是指修仁義而得人心。 ¨孫臏既吸取了儒家的倫理教化思想,又採納了道家順自然之道的思想。基於「以兵傅道」的觀念。¨辯證法思想 ¨「天地之理,至則反,盈則敗,(日月)是也;代興代廢,四時是也。」 ¨「戰者,以刑相勝者也」;「有名之徒,莫不可勝。」(《奇正》) (三)孫臏對兵家軍事哲學思想的發展 ¨《呂氏春秋·審分覽·不二》稱: ¨「孫臏貴勢。」¨《史記》 : ¨「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卷,……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也。」 ¨「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兵道凡有四: ¨「曰陣,曰勢,曰變,曰權。」以為「察此四者,所以破強敵,取猛將也。」(《埶備》) ¨「八陣」的闡述就閃爍著哲理的思想光輝。《八陣》篇謂: ¨「用八陣戰者,因地之利,用八陣之宜。」 ¨八陣具體如何擺列?古說有二: ¨一謂八陣為八種陣法,其形有方、圓、牝、牡、沖、輪、浮沮、雁行,《武備志》持此說; ¨二謂八陣乃一陣八體,依八卦而有八門九宮格局,天地風云為四正門,龍虎鳥蛇為四奇門,坎離震兌為開門。唐李荃《太白陰經》持此說。 ¨兩種格局都與易學八卦方位有¨孫臏軍事哲學思想的局限性 ¨在應用陰陽五行理論解釋戰爭與地形關係時往往將事物絕對化,他說: ¨「南陳之山,生山也;東陳之山,死山也;東注之水,生水也;北注之水,死水也。」又說:「五壤之勝,青勝黃,黃勝黑,黑勝赤,赤勝白,白勝青。」(《地葆》)¨在許多地方表現出對所謂「聖人」作用的誇大,他說: ¨「聖人以萬物之勝勝萬物,故其勝不屈。」(《奇正》) 四、先秦兵家的歷史影響 ¨中國軍事哲學最具影響力的則應屬先秦以孫子為代表的兵家。¨中國歷史上的軍事文藝作品佔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們非常熟悉的《三國演義》就是這種題材作品的典型。再如《封神演義》、《水滸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楊家將》等都可以看出我國傳統軍事思想的影響。¨《馬陵道》全稱《龐涓夜走馬陵道》,無名氏撰。這齣戲的主要人物有鬼谷子、孫臏、龐涓。作品在楔子的開初就引出鬼谷子上場,誦詩云: ¨ 前身原是謫仙人, ¨ 每誇蒼鸞謁上真。 ¨ 腹隱神機安日月, ¨ 胸懷妙策定乾坤。¨貧道姓王,名蟾,道號鬼谷先生。幼而習文,長而習武。善曉兵甲之書,能辨風雲之氣。不須勝敗,預決興亡。排陣處盡按天文,爭鋒時每驅神將。恐怕人間物色,甘從谷口逃名。在這雲夢山水簾洞,扮道修行,忘其歲月。貧道有兩個徒弟。一個是龐涓,一個是孫臏。此二人來到山中,尋著貧道,拜為師父,學業十年,兵書戰策,無不通曉。(鬼谷子)¨《太平廣記》卷四引《仙傳拾遺》云: ¨「鬼谷先生,晉平公時人,隱居鬼谷,因為其號。……蘇秦、張儀從之學縱橫之術……學成別去,先生與一隻履,化為犬,北引二子,即日到秦矣。先生凝神守一,朴而不露,在人間數百歲,後不知所之。」 ¨以孫子為代表的兵家在中國軍事哲學思想史上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近現代,孫中山、毛澤東等對《孫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本章提要】¨1.兵家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於古代的「司馬」職;兵家思想的形成與道家有不可忽略的關係;上古時期的《司馬法》與《六韜》是研究兵家思想淵源的重要文獻。 ¨2.孫武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孫子兵法》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孫武對於用兵問題抱著謹慎態度;在考慮戰爭勝敗因素時,孫武把「道」放在首位,他所說的「道」兼容儒家與道家的意義;「知己知彼」是孫武用兵戰略戰術的格言;在《孫子兵法》之中,辯證法成為作者分析兵勢的思想方法。 ¨3.孫臏作為孫武的後人,繼承並且發展了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孫臏用兵「貴勢」,而其「八陣」之法也充分體現了孫臏指揮戰爭的謀略與技巧。¨4.兵家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許多文學藝術作品以軍事鬥爭為題材。此類作品可以成為我們認識兵家的參考資料。【概念與術語】¨司馬、六韜、圍魏救趙、暗度陳倉、聲東擊西、瞞天過海、五事、七計、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合、奇正、任勢、八陣、鬼谷子、孫武、孫臏、龐涓、尉繚子。 【複習與練習】 ¨1.兵家與道家兩者之關係如何?為什麼? ¨ 2.有人將孫子兵法應用於企業管理,你在閱覽了有關文獻之後有何感想? ¨3.試闡述孫武與孫臏軍事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4.孫武能夠提出一套深邃的軍事思想,是因為他有天才?這種認識正確嗎?為什麼? ¨5.「孫臏後來能夠打敗龐涓,是因為他以往受到龐涓的迫害」。你對這種觀點是何看法?【參考讀物】 ¨1.《孫子兵法》 ¨2.《史記·孫子吳起傳》 ¨3.《吳子·應變》 ¨4.楊善群《孫子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理與生活的意義。
第三章 道家以「法自然」為本色的思想系統 第三章 道家以「法自然」為本色的思想系統第三章 道家以「法自
推薦閱讀:
※中國式團隊管理共16個視頻講座
※中國佛塔之演變(44)
※怎樣挽救中國人的道德
※劉鴻武:非洲治理與發展難題之破解:中國的視角
※中國第一個烈士紀念日主題閱讀 ——抗日戰爭電影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