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首詩看古代的「一獻之禮」
從一首詩看古代的「一獻之禮」 |
時間:2013-10-22 10:07:14 | 來源:華夏藏酒網 | 點擊:1645 |
《詩經·小雅·瓠葉》從客人的角度敘寫了周朝時貴族宴飲、賓主酬酢的情形。原詩如下: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 (瓠:還叫扁蒲、葫蘆。也有人認為是冬瓜、葫蘆等總名。幡幡:猶翩翩,葉片翻動。亨:烹) 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酌:斟酒。言:語助,無義。君子指主人)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炮:裹泥火上煨熱。燔:放火上烤熟。斯:白色;或語助。首:頭、只) 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獻:主人初次向客人敬酒)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炙:把肉串起來架火上熏熟) 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酢:客人飲畢主人敬酒,再以酒回敬主人) 有兔斯酋,燔之炮之。 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酬:主人將客人酒飲畢又自飲後,再次斟酒敬客人,至此禮盡) 從詩中可以看出,獻、酢、酬是古時飲酒的一套禮節,即一獻之禮,賓主各兩爵而禮成。一獻之禮,即古代饗(款待)士之禮,主人禮賓一度獻酒稱一獻。《儀禮·士冠禮》記載:「及醴賓以一獻之禮。」漢鄭玄註:「一獻者,主人獻賓而已……士禮一獻,大夫三獻。」《禮記·樂記》中說:「是故先王因為酒禮。一獻之禮,賓主百拜,終日飲酒而不得醉焉。」鄭玄註:「一獻,士飲酒之禮。百拜以喻多。」唐孔穎達疏:「一獻之禮,賓主百拜者,謂士之饗禮唯有一獻,言所獻酒少也。從初至末,賓主相答而有百拜,言拜數多也,是意在於敬不在酒也。」《儀禮·士昏(婚)禮》載:「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又云:「舅饗送者以一獻之禮。」即士之婚禮時,舅姑饗婦或舅饗送親者也用一獻之禮。 具體來說,一獻之禮即遵循這樣的獻酒程序:主人在斟酒之前,先要下堂到庭中凈手、洗爵,以示潔凈;客人也隨之前往,以避役使主人之嫌。之後,雙方一起上堂,主人先斟酒以敬賓客,客人拜謝後接爵;然後客人入席做食前祭祀,祭畢還要稱讚酒之甘美,待主人答拜後再將爵中之酒飲盡;以上是主人向客人敬酒,稱為「獻」。客人飲畢主人的敬酒,再以酒回敬主人,稱為「酢」。主人將客人的敬酒飲畢又自飲後,再次斟酒回敬客人,稱為「酬」。至此禮盡。 正獻之後,為眾賓按長幼次序相酬之禮,稱旅酬。旅酬之後,賓主飲酒不計數量,至醉而止,稱「無算爵」。 |
推薦閱讀:
※古代漢字的造字法——六書簡介
※【史海鉤沈】古代「避諱」的笑話
※中國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選官制度
※古人睡覺穿什麼?
※在沒有高科技的古代,玉石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TAG: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