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毛德西教授善用經方,辨證「八要」

發大慈惻隱之心,救病人於苦厄  周一上午,在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傳統醫學診療中心的診室里,毛德西教授在為患者把脈看病,77歲的他一連看了48個患者。其實他的門診號正常情況下是25個,但慕名求醫者太多,毛教授每次都超負荷工作。  毛教授說:「很多病人是經濟條件不好的農民、下崗工人,有個病人找我看病前賣了3袋麥子——面對他們,晚會兒下班算啥?而且還要用最便宜、最有效的葯把病治好!」  來自杞縣的一名老太太,患胃病多年,來找毛教授看病時,她不好意思地說:「我只有50塊錢……」毛教授診斷完,為其開出3劑加味桂枝湯,1劑葯不到3塊錢。之後患者兒子來,說母親吃完葯再沒犯過病。  吉林一位下崗工人患冠心病伴膽囊炎,一直沒有系統治療。他從一本書上看到毛教授的經驗方「五參順脈膠囊」,就照著書花280塊錢配了一個月的葯,服用一周後病痛明顯減輕,就下決心要找毛教授。等他攢夠2000塊錢便趕到鄭州。毛教授為他開了14劑湯藥,每劑僅十幾塊錢。他服完葯來信說病情大好。  類似的病例,不勝枚舉。正因為毛教授看病「方精、葯少、價格低、療效好」,他的粉絲遍布海內外。  今年,毛德西教授被評為「全國名中醫」。他謙虛地說:「在中醫這條道路上,我只是個學生。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揮毫送我四個字——『鐵杆中醫』。意在既善於繼承又勇於創新,還能將中醫和最新西醫技術相結合,只有這樣,中醫才能發揚光大。」  B  想開出小而精的方子,必須學經典  先看毛教授診治過的兩則病例。  一男子暑天開窗睡覺,半夜覺得冷,蓋上被子,第二天渾身難受。  一年輕女子,每次例假後錯且量少,平時怕冷,食慾減退。  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病例,毛教授竟同樣開了「桂枝湯」。毛教授說,「桂枝湯」堪稱經方中調和陰陽之總方,桂枝為君,辛溫發散為陽;白芍為臣,酸寒收斂為陰。男子是外感,服藥後能解肌和營衛;女子是內傷,服藥後能化氣調陰陽。所以,病雖不同但證同,都能用「桂枝湯」治好。  在毛教授看來,要想開出小而精且療效好的方子,沒有捷徑,必須熟記經典,遣方選葯時才能運用自如。「比如我當學生時就知道『達原飲』能治瘟疫,但不理解為何用辛溫葯(草果、厚朴、檳榔)治熱性病,這豈不是火上澆油?直到2003年,我看到『達原飲』對『非典』很有效,重讀了《溫疫論》,才真正理解這三味葯的奧妙。」毛教授說。  C  善用經方,辨證「八要」  毛教授善用經方,他的方子通常只有幾味葯,只需幾塊錢,且有良效。  以「小柴胡湯」為例,組方如下:柴胡、黃芩、人蔘、半夏等,一劑葯不到7塊錢,加減應用於慢性胃炎、膽囊炎等多種疾病,療效甚好。毛教授將心得寫成《小柴胡湯應用二十法》。  用經方,絕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關鍵在思路。毛教授總結成辨證論治「八要」:明理、識病、辨證、立法、擬方、鑒葯、養生、思誤。  以「思誤」為例。一位女士在做了人流手術後,漸覺頭暈目眩、體力不支、飲食不香。毛教授用當歸、黃芪、山萸肉補之,她走路有勁了,但胸腹脹滿。後又找其他中醫治療,服20劑葯後,下肢酸軟,胃脹更重,西醫診治無效。她又來找毛教授,最終被診斷為「胃痞」,用了半夏瀉心湯加味,3劑後,其食慾大增。毛教授後又調整方子,她一個月後痊癒。  毛教授分析道,他最初開出補劑是調中有補,不能蠻補,所以患者出現胸腹脹滿。可惜第二個醫生竟將「虛滿」誤斷為「實積」,妄用下法,才導致她下肢難以站立,終成虛痞。痞者,氣不和,最適合用半夏瀉心湯。即使選對了葯,如果劑量不對也不能起效。此方用的半夏、乾薑不過5克,黃連、黃芩不過3克,党參不過10克,大棗不過3枚,意在微辛以利氣機,微苦以清虛熱,微甘以扶中氣。過辛,會嘔吐;過苦,大便會稀;過甘,影響食慾。  D  愛看書,手不閑  採訪中,毛德西教授頻頻說:「我沒什麼比別人高明的地方,唯愛看書、手不閑。」他從小就愛好文學,後來陰差陽錯,成為一名中醫。幸運的是,師從諸多名家的經歷讓他終身受益。他的老師——張文甫先生對經典與歷代醫家如數家珍。毛教授深受影響,堅持每天讀書學習。  最可貴的是,毛教授從不固守經驗,他堅持辨證思維,最終形成一套獨特的臨床組方。截至目前,他發表學術論文143篇,出版專著30部,並總結出一系列「對葯」和「三味方」,創新經驗方百餘首。他研製的五參順脈方、安胃清幽方等,至今仍是醫院的保留葯。
推薦閱讀: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李燕 作品欣賞
北大教授與新青年
[摘]雪公李炳南老教授佛七開示
腫瘤科教授: 寒性體質更易得癌, 6個癥狀可自查!
港獨教授在台灣剛說完這句話,一回香港就翻臉不認了

TAG: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