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醫的根源及古今中醫的差距
孫思邈說明了醫道是創始於黃帝、岐伯與雷公,而後世醫道的傳承者有春秋的醫和、醫緩,戰國的扁鵲,漢朝的倉公、張仲景與華佗。本文將以下列三個論點來探討:
(1)中醫根源於黃帝的醫道,而黃帝的醫道來源於「上帝」。
(2)中醫是「道家醫學」。(3)中國古代的中醫是相當發達的。
胡乃文醫師主講節目劇照
中醫根源於黃帝的醫道,而黃帝的醫道來源於「上帝」
《黃帝內經》是歷代醫家所公認的聖經,其內有許多篇章敘述醫道的根源與傳承:
(1)醫道根源於上帝。(2)醫道傳承的順序:上帝→先師→岐伯→黃帝→雷公。
(一)醫道根源於「上帝」,後傳於黃帝。
(1)上帝傳醫道於先師,先師再傳醫道於岐伯。
岐伯是黃帝的老師(黃帝稱其為天師),岐伯多次談到他的老師(先師),而岐伯的老師則是師承上帝。所以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上帝是天界的皇帝(主宰者),經文中沒有詳細說明,或許也是秘中之秘。在《素問·六節藏象論》中,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願聞何謂氣?請夫子發矇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
(2)岐伯傳醫道於黃帝。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大多數篇章(112篇)是黃帝請問天師岐伯的問答經文,《素問》後幾篇從《著至教論》到《解精微論》是黃帝教誨雷公的經文,另有些經文是黃帝問醫學於伯高(太師)、少俞、少師、鬼臾區,有少數經文沒有對話。
另有《黃帝外經》,即《外經微言》(傳於清代《陳士鐸醫書》中),是岐伯回答伯高、鬼臾區、雷公、少師、容成、鳥師等黃帝其他臣子的醫學問答錄。在《外經微言·陰陽顛倒篇》中,帝曰:「俞哉,載之《外經》,傳示臣工,使共聞至道,同游於無級之野也。」所以《黃帝內經》是黃帝與岐伯及其他臣子的對話,而《黃帝外經》則是岐伯與黃帝其他臣子的對話,兩者是有區別的。
(3)黃帝傳醫道於雷公,成為後世中醫傳承的根源。
「醫道」之名首見於《素問·著至教論》,黃帝問雷公是否能通曉醫道?雷公回答說能背誦也能了解一些,但是不能融會貫通。黃帝就告訴雷公醫道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並傳授醫道予雷公。帝曰:「善。無失之,此皆陰陽表裡上下雌雄相輸應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以教眾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雷公曰:「請受道,諷誦用解。」
胡乃文醫師主講節目劇照 (二)醫道的傳承
(1)儀式:割臂歃血之盟
《靈樞·禁服》描述黃帝傳醫道給雷公(醫道傳承)的儀式,是非常莊嚴隆重的,必須行割臂歃血之盟:
①齋宿三日。②正陽受盟。③入齋室,雷公割臂歃血為盟。④黃帝祝曰:「今日正陽,歃血傳方,有敢背此言者,必受其殃。」⑤雷公再拜曰:「細子受之。」黃帝乃左握其手,右受之書,曰:「慎之慎之,吾為子言之。」
(2)秘傳方式:口傳心授
「口傳心授」是道家的一種秘傳方法,鮮為外人所知,是師父將經文的「心法」傳給弟子的方式。心法是最為關鍵的部分,不知心法,即使知道經文也不知如何使用。《黃帝內經》有關口傳心授的記載如下:
①《靈樞·口問》有「口傳」的記載:
黃帝閑居,辟左右而問於岐伯曰:「余已聞九針之經,論陰陽逆順,六經已畢,願得口問。」 岐伯避席再拜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口傳也。」
②《靈樞·師傳》有「心藏」(心授)的記載:
黃帝曰:「余聞先師,有所心藏,弗著於方。余願聞而藏之,則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於後世,無所終時,可得聞乎?」
(3)醫道後世的傳承
王勃是唐朝初年人(有名的《滕王閣序》是其作品),曹元是王勃的好友,當時住在長安。根據《新唐書·王勃傳》,王勃與曹元交友,從曹元學習許多醫學的秘術,所以才在《黃帝八十一難經》的序文中透露醫道傳承的譜序:岐伯→黃帝→歷九師→伊尹→商湯→歷六師→姜太公→文王→歷九師→醫和→歷六師→扁鵲→歷九師→華佗→歷六師→黃公→曹元。
胡乃文醫師主講節目劇照
中醫是「道家醫學」
《黃帝內經》是以「陰陽五行」解釋人體醫學之理,稱其為醫道,為治病、養生的聖經。老子《道德經》是以「道」為中心,解釋宇宙運行之理,為道家修鍊的聖經。兩者共同構成「道家」的核心。
(一)治病、養生、修鍊
依照道家的層次,下層是卜卦看風水(屬小道),中層是治病(屬醫道),上層是修鍊(屬大道)。
(1)治病
古代修道的人大都兼修醫術,因為醫道與修鍊原理是相通的;此外,行醫不僅可以濟世救人,還可積德行善。古代著名醫家修道的相當多,有葛洪、陶弘景、楊玄操、楊上善、孫思邈、王冰、王懷隱、劉完素、馬丹陽、崔嘉彥、李時珍、孫一奎、張景岳、傅青主、陳士鐸等。也因為修鍊更能參透天、地、人之理,因而締造出偉大的醫學成就。
(2)養生
治病是治「已病」,能力更高的(上工)治「未病」;而養生則是使人長壽,是進入修鍊的必要階段。《素問.上古天真論》對道家的養生,有下列兩個要點:
①養生之道:陰陽調和、形神並重。
人體是由形體(有形)與元神(無形)所構成的,養生必須形與神並重。道家的原理是陰陽,老子曰:「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四十二章》)人體亦由陰陽組成,養生是要使人體的陰陽調和。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②養生之道:精神內守、清心少欲。
道家稱形體為「臭皮囊」,是後天得到的;而道家養生的精髓是要保有先天的真氣,養生首重精神的修養(清心少欲,重德守真)。所以《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3)修鍊:道家修鍊成真人。
道家修鍊是要修成真人,其修鍊的要旨是「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通過修鍊,將有形的「精」轉化成更高能量無形的物質(「氣」、「神」、「虛」),也就是將「有形」轉變成「無形」。《素問·上古天真論》具體描述道家修鍊得道的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煉虛合道就可以修成真人,真人是與道合一的。莊子曰:「道者,……生天生地。……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南華經·大宗師》)天地為道所生,而真人則與道合同,所以真人能掌握天地,壽命更超過天地,長生而不滅。真人因為能與道合一,所以能修鍊成「無形」之體,有「無形」之體就不會有「有形」之患,所以無病無痛,不生不化,而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
相傳黃帝拜見廣成子(為道家真人)於崆峒山,廣成子授予《陰符經》(為修道之法),後黃帝潛心修道,於一百二十歲時,得道成仙,乘龍白日升天。黃帝是中國歷史上修道得道升天的第一人,所以被尊為道家的始祖,與老子並稱「黃老」。
胡乃文醫師主講節目劇照
(二)「神醫」有「神跡」
古代許多著名的醫家是修道的,就是因為道家有完整的治病、養生、修鍊原理,而經由修鍊可以修出特異功能,因此展現出許多的「神跡」,其中最為人稱道的「神醫」是扁鵲與華佗。
(1)扁鵲的「洞垣之術」與華佗的「神目」
①扁鵲的「洞垣之術」:
明代孫一奎在《醫旨緒餘》中論述三焦是無形時,就提出扁鵲和華佗的特異功能作為證據。當時醫界流行南宋陳無擇的「三焦如手掌大」的「三焦有形說」。孫一奎就提出反證,舉出歷史記載扁鵲有「洞垣之術」(隔牆看人臟腑),為何扁鵲不說三焦如手掌大,反而說三焦是「無形之氣」呢?
②華佗的「神目」:
孫一奎又引用何一陽所言說:「世傳華佗神目,置人裸形於日中,洞見其臟腑,是以象圖,俾後人准之,為論治規範。三國時殺人亦不少,華佗之醫,不可謂無精思,豈有三焦如是乃遺而不之載哉?」華佗也有如扁鵲般透視臟腑的能力,三國戰亂,殺人很多,如真有三焦如手掌大,華佗一定會說出,並畫在《內照圖》中。為何華佗也與扁鵲相同,說三焦是無形的呢?
(2)扁鵲與華佗的「外科手術」
《列子》(戰國列禦寇所著,列子為道家真人)曾記載扁鵲的「換心術」,兩個活人(公扈、齊嬰)互相交換心臟,但是換心成功後,兩人走錯家門,公扈回到齊嬰的家,齊嬰回到公扈的家,引來紛爭,告到官府,後來扁鵲告訴其中的原委。《三國志》與《後漢書》都有記載華佗做腹部手術的「神跡」,先用麻沸散麻醉病人,然後剖腹、切腸、取腫瘤(積聚),後縫合、塗以神膏。
(3)張元素的「奇夢」
金代張元素(潔古老人)曾經跟張吉甫(蘭泉老人)講述他有一個奇特的夢。有天晚上張元素在睡夢中,有人用斧頭、鑿子將他的心竅打開,然後放進書好幾卷,看到書名是《內經主治備要》,然後突然驚醒,覺得心口很痛,認為是不吉利的事情,所以不敢告訴其他人。但是從此之後張元素心目洞徹(一種特異功能,包括他心通與天目),完全通曉黃帝、岐伯與扁鵲的學問,並首創中藥的升降浮沉與歸經。這是後來張吉甫為張元素所著《醫學啟源》寫序時透露出來的。
胡乃文醫師主講節目劇照
中國古代的中醫是相當發達的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神醫」扁鵲與華佗治病會有「神跡」呢?這個問題的確很尖銳,但卻是中醫非常關鍵的問題。道家有許多東西都是秘傳的、口傳心授的,經書中雖然有提到,但是都沒有明講,外人很難窺其玄妙的,所以稱為秘中之秘。
(1)在中國古代,中醫大夫基本上都是有特異功能的。
中國古代許多著名的醫家都是修鍊道家的,所以能修出特異功能,因此治病就能顯現出「神跡」,這是相當普遍的情形。
(2)華佗看到曹操腦中有瘤子,要開顱做手術取瘤。華佗為什麼知道?他看到了嘛,這是我們人的特異功能,過去的大醫學家都具備這個本事。
(3)中國古代的醫學是相當發達的,遠遠超過現在的醫學。
《黃帝內經》有許多篇章是論述人體「無形」的部分,例如氣、元神、三焦等,這些都是肉眼所看不到的,是用天目看到的,並不是憑空想像或杜撰來的。這些就是中醫精華的部分,也是超越現代醫學的部分,可惜現代中醫不了解,反而批判它,丟棄它。
結語
古代的大醫學家治病有「神跡」,是因為中醫是神傳文化。「神傳文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醫道有形的醫理(文字)是神(上帝)所傳的,(2)醫道無形的內涵則反映出修鍊的「神跡」(特異功能),因為中醫是「道家醫學」,而道家從治病、養生到修鍊都是以「道」來一以貫之的。經由岐伯及其先師,黃帝受醫道於上帝,後又受《陰符經》於廣成子而修鍊得道,這就是中醫是神傳文化最好的明證。
現代中醫所繼承的只是皮毛(藥方與經驗),反而把中醫精華的東西(醫道)視為迷信,所以治病就顯不出奇效。更有甚者,現代中醫拋棄固有的醫道(《黃帝內經》),卻把現代西方醫學的研究方法尊為圭臬,醫道已經失傳了。 (神州智慧網責任編輯:天行健)
本文來自神州智慧網(http://www.szzh9.com)詳文參考:http://www.szzh9.com/a/shengming/yixue/2012/0615/28738.html
推薦閱讀:
※你可能坐了個假月子 · 之生化湯
※老中醫養生順口溜
※中醫與奇門遁甲科學體系的橫向比較及「八字斷卦法」
※中醫治療高脂血症(血脂稠)的10個偏方
※沒有政府扶持,中醫會消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