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子中和之氣

古今中外頻道為您提供老子中和之氣的相關資料記載,更多有關老子中和之氣的歷史事迹,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古今中外專區。

老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五千言《道德經》,論述廣泛,無所不及,可謂博大精深。哲學思想囊括整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為渦水文化寶庫,亳文化之寶藏。

道是老子給自然界所起的名字。言及自然萬物從無到有,皆道本體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有物混成,道也。先天地生,道也。為天下母,道也。道從無到萬物,無者無聲、無相、無色無形,就是老子所說的氣,這種氣就是中氣、和氣,合稱中和之氣。有者有聲、有色、有相、有形的物,即萬物。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但無與有是不可分離的,精神與物質是一體的。所以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是有它的運動規律,而永不止息的。道如何從無到有的?而萬物又是生生息息的?下面談一下個人多年學習老學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以求教於諸方家。

道生中和,中和孕育萬物

中和之氣為道所生,又為萬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段話是老子所言道最早的本體運動。所謂道生一、二、三者,指道從無到有,從無形到有形的全過程。「道生一」一者何?《莊子·天下篇》曰:「主之太一」。主,指道。《易經·繫辭》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應是所指的一,都是道的另一名詞。又如《呂氏春秋·太樂》篇說「道也者,至精也。不可有形,不可名,強為之,謂之太一。」說明道之無形無名,稱它為「太一」或「太極」。老子本人怎樣解釋「一」呢?「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老子在這裡講的一,是至高的,太極之數,說一切都是從一開始,沒有一,就不會有二,有三。有了一,才有億萬數字。所以一是元始,是從無到有。所以天原來是混沌一團的,得一之後才得以清明,有了日月星辰。「地得一以寧」,寧,固也。所以氣清者上升為天,渾濁者下降為地,成為固體。「神得一以靈」,神者何?即上面說過的精神世界也,看不見的氣也。靈者,活也。「谷得一以盈」,谷者,江河大海謂之谷,盈,滿也,水之盈也。有了天地、空氣、水,萬物有了生命的條件,因此「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貞」,人為萬物之主宰,故王也。貞者,正也,正大長治也。故老子所謂「一」,囊括天地萬物之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說明了道是至高、至大、至極的。

萬物如何形成?道既「一生二」,二是什麼?《易經》說二為兩儀,兩儀者,陰陽二氣也。有了陰陽而天地分,天為陽,地為陰。而分日月,而分晝夜,而分寒暑,天地形成。地又有五種物質形成,金木水火土,稱為五行。「二生三」者,三所指即中和之氣也。有了中和之氣,萬物得孕而生焉。所以說:「三生萬物。」不過在這一段下面還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在這句話中有一個字必須先作一說明,就是沖氣的「沖」字。今天所能見到的《道德經》版本,都是「沖氣以為和」,沖應作何解釋呢?沖即衝動、衝突,皆表現情緒不穩定也。衝動之氣怎能達到和呢?無奈,今天不少老學專家只好把沖氣解釋為激蕩之氣。當然激蕩之氣比衝動要緩和一些,但是要達到和諧也是不行的。

據說最古的《道德經》上用的是「盅氣以為和」,按《說文解字》釋盅:「器虛也,從皿中聲。老子曰『道盅而用之』」。盅,器皿也,什麼時候把盅改寫為沖,不得而知。但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道德經》帛書甲種本上寫的清清楚楚,是「中氣以為和」。足以證明原意應是「中」字。故這裡的沖字應作為中字解釋。《說文解字》釋中:「內也,從口,上下通。」這樣,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以上下貫通之氣,使陰陽達到和諧,而生萬物。故中和之氣,孕育萬物之氣也,所以我們認為它是道之核心,中和之氣也是道的長存之氣。

道之一為太極,道之二分陰陽,道之三中和之氣而生萬物,說明天地從無到有,循序漸進,充分說明老子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因此,中和之氣是老子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先哲們對中和之氣評價極高,如《莊子·田子方》篇說:「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於天,赫赫出於地,兩者交通而物生焉。」《淮南子·道應》篇說:「陰陽不及和。」《汜論》:「積陰則沉,積陽則飛,陰陽兩接,乃能成活。」又說「天地之氣,莫大於和。」道的中和之氣,充滿天地萬物之間,使天地萬物共存共榮,生生不息,成為一個偉大的和諧體。

「道生之,德畜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長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這章說的是天下萬物得道而生,都有其貌,其象,其色,其聲,形成了物質世界,物既形成,其勢亦成。萬物應由誰來撫養、教育、管理,德也。故德和道是同體,用現代話說,道德一元化論也。所以芸芸眾生應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老子認為而不是自尊自貴,雖然施惠於萬物,並非有心命萬物尊道貴德,而是無心於彼,這種功能謂之無為而為,純屬自然。故曰「夫莫之命長自然。」這段下面有兩字須解釋一下:一是「亭」字,《倉頡篇》說:「亭,定也。」一字是「毒」字,郭象注《莊子》雲「毒,治也。」道德生化萬物,長育萬物,安定萬物,覆養萬物;但道生而不為己,德畜而不為所能,更不為所主宰,這種玄奧的道理,稱為玄德。所謂玄德者,不可講明之德也。何謂不可講明之德?就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也是德之性也。第四章曰:「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沖仍作中用,道是無,中乃虛無之氣,這種氣是用不完的。「大道若沖,其用不窮。」說明中和之氣,用之不盡,是一個意思。「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和之至才能長久,常了才得以光明。要知道道之陰陽二氣遍於天地間,萬物之間,人類社會之間,乃至人體之內。然陰陽二氣又是對立和統一的,陰盛則沉,陽盛則飛,人身如果陰陽失調,輕者病,重者亡。用中不盡用和久而明,所以中和之氣又是陰陽二氣所必須,中和人之德性也。人和萬物生存之德性,所以德畜養之。中和之氣又是道德之魂也。

人和芸芸眾生如何尊道而貴德?老子首先講了他的三寶,「吾有三寶,持之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老子對他提出的三寶,用持之保之來對待,說明這三寶應是人類德性的最高準則。尤其是第一寶「慈」,可釋為慈愛、慈善或仁慈。《三字經》首語:「人之初,性本善。」善也是慈,所以也說「人之初,性本慈。」除了老子最早提出的慈,古代中外聖哲無不都以慈為核心,佛主講大慈大悲,耶穌講慈愛愛心,先行者孫中山也提倡博愛,可見慈愛是人類德性生存的根本。有了慈愛,才能有勇,例如見溺水者奮不顧身去搶救,勇發於慈也。第二寶「儉」,可釋為嗇、節約。儉是否就是所指日常生活中的簡樸節約呢?當然不能排除這層意義,還有一層更重要的意義,儉是指人對體內精氣神的節約,因為精氣神是德性修養的關鍵部分,注意儉約,不能浪費,保滿才可令人心地廣寬,使生命延長,才是「儉能故廣」。第三寶「不敢為天下先」,不少人懷疑,既不敢為天下先,只有事事落在後面,批評老子是落後論者。這是對老子最大的誤解。不為先者,謙讓之意也,如汽車司機有句醒言「寧停三分,不爭一秒」,既愛護了自己,也為了他人的人身安全,表現出不爭先的高貴品德,這才是後退一步海闊天空。中國一貫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不稱霸,多次聲明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不都是「不敢為天下先」最好的例證嗎!所以老子說不為天下先者能成大器。

關於尊道貴德,老子講了許多。諸如「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生萬物之後,人類有了肉體,肉體內有一團氣,就是常說的精氣神,也就是與德並存的中和之氣。但因為有了肉體,也就有了物質要求,所以有些人就會拋棄先天的德性,背道而馳,產生後天惡性。所以老子提出了警世之言,「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由於人類的進化,五顏六色天花亂墜的東西,雖然好看,但它會傷害你的眼睛,使你目盲。五言,指動聽的音響,令你愛聽,但它可以致你耳聾。山珍海味,雖然好吃,吃多了會傷害你的腸胃。騎馬打獵,令人心狂。金銀珠寶、錢幣貨物積累多了,令你時時不得安寧。所以聰明人認為只要能飽腹就行了,其它都是身外之物,貪多了就亂了本性,也就是先天的德性。拋棄這些身外之物,回到自然的德性上來,就是「去彼取此」了。「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水滿了就要四溢,恃權勢而鋒芒四射是不會長久的。金玉滿堂,豪富之至,但要想長久守住是不容易的。特別是有了錢勢就驕傲自大,目無他人的人,必然要自取其咎。有了錢財,有了地位,就自滿,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只有功成了,名就了,身退了,才合乎天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對那些貪得無厭的人發出警告:最大的禍招之於不知足,引咎都是因為勒搶豪奪他人的財物,咎其結果引火燒身。唯有知足者才能常樂。《道德經》其它章節,老子也是用正反兩方面說明他的道理。老子所要發揚的就是真正的慈愛、善美,拋離假醜惡。這種美德的產生是源自與德長久共存的中和之氣,中正,貫中,和平,和諧的先天之氣才是人類美德,生命之源。中國有句名言:「天地人和」,用《道德經》的話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和說明天地人都要法道,道之中和之氣達到天地人和相互和諧的目的。

推薦閱讀:

道家鼻祖老子莊子的無欲論
太上老子傳
《老子本義》初謄本(未校)魏源 著
《老子天道論》講解提綱
品味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之三)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