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比爾蓋茨巴菲特慈善之旅

《楊瀾訪談錄》節目組

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這兩位聯手稱霸福布斯財富榜榜首達14年之久的財富傳奇,如今一同來到中國,自然要掀起一陣不大不小得風波。

周圍有很多從事金融的朋友,聽說巴菲特要來中國,激動不已。一個朋友跟我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巴菲特能活到100歲,這樣他有足夠的時間成為一個夠資格和他對談的人。還讓我一定要在採訪結束後,向巴菲特表達這樣一個普通中國投資人的美好祝福。

對於狂熱的崇拜者而言,巴菲特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在他們的書桌上擺滿了各類巴菲特傳記以及有關巴菲特投資法則的書,對他所有的言論和故事都瞭然於心。所以當巴菲特本人真正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反倒有些大跌眼睛。套用某本巴菲特傳記里的形容,他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美國西部大叔。雖然穿著筆挺的西裝,但是腦袋後頭的白髮翹起兩撮,一見到主持人就像大孩子似的提高嗓門連叫兩聲:早上好!早上好!你從早到晚都在工作啊!

而另一旁的蓋茨卻要溫文爾雅得多,一直保持著溫和的笑容和優雅的舉止。很難想像,性格差別如此巨大的兩個人竟然能成為忘年交的好友。蓋茨說到巴菲特給他上過的最難忘的一堂課:兩人第一次見面便相談甚歡,於是約定下一次見面的時間,這時巴菲特從口袋中掏出自己的日曆,令人驚奇的是,上面一片空白。蓋茨說,這讓他學會了如何更好的規劃自己的時間。而與巴菲特相比,蓋茨更像個工作狂,他說自己每年52周有50周都在工作,剩下的2周會拋開工作去思考;巴菲特卻說,他每年有50個思考周,只有2周拿來工作,而且這兩周也都是極其混亂、沒有條理的。

他們之間最大的相似之處大概是「聰明」和「財富」。財富的相似毋庸置疑,根據福布斯排行榜最新的數據,蓋茨和巴菲特的個人資產分別為530億和470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和第三。而「聰明」也是二人的共性的。曾有媒體評論二人的友誼,像他們這樣的聰明人,在世界上大概很難找到能夠對談的人,於是二人便有相間恨晚的感覺。

在經歷了最初的個人創業和財富積累之後,二人不約而同、也是相互影響地將財富捐獻給慈善,也各自承諾將在死後將99%的財富捐出,去幫助更需要他們幫助的人。而相對於財富積累而言,他們的「聰明」用於慈善,似乎是一種更大的貢獻——他們運用在商業領域的智慧和經驗,讓慈善變得更有效率。對巴菲特而言,這意味著把錢投給正確的人,而對蓋茨而言,就是拿這些錢去做正確的事。

蓋茨基金會算得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也是最為專業的組織,商業在其中扮演者關鍵的角色。以基金會最主要的全球健康項目為例,他們尋找那些對發展中國家人口健康造成最大危害、而政府和市場都不願或者沒有能力防治的疾病:艾滋病、小兒麻痹症以及瘧疾。他們聯合大學及其他研究機構,研究最新的疫苗。同時向疫苗生產商提供經費及訂單,鼓勵他們降低成本與價格。通過這些措施,蓋茨基金會從創造了一個市場,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疾病的防治問題。

儘管如此,蓋茨基金會仍然會有很多失敗的項目,比如他們認為小規模高中教育質量相對較好,於是在基金會的支持下,丹佛市的一所高中被拆分成為3所學校,結果生源流失嚴重,2006年就關門大吉了。2008年11月,蓋茨公開承認,僅靠將現有大學校拆分成小學校的做法並不能帶來預期的效果。

然而,作為最大捐贈人的巴菲特卻對這樣的失敗有著極其的寬容。他說,當然不是我們所有領域都能做到成功,但是如果有一個領域成功就可能會讓數百萬的孩子免受瘧疾帶來的痛苦。所以每個人都會經歷酸甜苦辣,人人都要忍受無法實現既定目標的煎熬。那麼就滿足於自己能做到的,他認為這也是培育慈善事業的應有之意。

這一態度和他買入後極少賣出的投資理念一致。一方面來源於對自己眼光的自信,另一方面也來源於他對遠景的重視,和對當下的寬容。對於中國慈善而言,儘管現在民間慈善規模較小、制度也相對不健全,富人的慈善觀也需要更多的改善。但是這是一個從小到大的發展必經之路,我們需要的正是巴菲特所有的那份「寬容」,更多的從自身做起,去關注和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這才是中國慈善進一步發展的基石。


推薦閱讀:

誰才是最偉大的慈善家
如何評價郎朗公益影響力獲力贊?
古天樂的默默慈善說明了什麼?
紅色iPhone7 很好,但我不會買
為什麼人願意給小動物捐款,而不願意給人捐?

TAG:慈善 | 巴菲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