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七號最新圖集:垂直轉運全程曝光 文昌發射場露真容

今天,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按計劃將於本月25日至29日擇機發射,這也是新建成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執行飛行試驗任務。

話不多說,先奉上一波精美照片:

△椰林樹影中的長征七號

△美翻了有沒有

△換個角度看「長七」

從上午8時開始,經過平穩行駛約3小時後,運載火箭與搭載載荷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台安全轉運至發射塔架。

據介紹,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採用改進後的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垂直轉場「新三垂」測發模式,縮短了火箭在發射區的射前準備時間,有效提高了發射可靠性。垂直轉運的順利完成,標誌著長征七號運載火箭與搭載載荷組合體正式進入發射階段。

△長征七號在垂直轉運中

關於垂直轉運,你應該知道這些事兒

此次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採用垂直轉運的方式。火箭為什麼要採用垂直轉運?在轉運過程中火箭最怕什麼呢?

所謂轉運,也稱轉場,就是要把已經搭載了載荷的火箭從總裝廠房垂直轉運到發射塔架。火箭組裝測試後,運往發射台可以採取水平運輸和垂直運輸兩種方式。在航天發展的早期,水平運輸方式由於比較簡單,採用得較多。現如今,各國越來越青睞垂直運輸方式。

垂直運輸能夠最大限度地保持火箭及航天器的狀態不變,提高測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果水平轉運,發射時才豎起來,可能會導致可靠性不高,所以火箭組裝後運往發射台,一般採用垂直轉運的方式。

新座駕 會拐彎的活動發射平台

垂直轉運,可不只是光長征七號火箭,而是整個發射平台。

發射平台是火箭登天的起點,可以為火箭提供各種無微不至的照顧。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征七號使用的發射平台並不僅僅是一個用來支撐火箭站立的鐵疙瘩,同時也是一個集納了多套系統的大型精密設備,是火箭成功發射不可或缺的幕後英雄。

△長征七號下面的就是發射平台

火箭從站立起來開始到最終點火升空都跟發射平台緊密相連。這個平台本身重量就達到1800噸,加上長七火箭發射時接近600噸的重量,總重量達到了2400噸,平台的面積相當於兩個籃球場大。

發射平台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火箭從這裡運往將近3公里之外的發射塔架。如何做到的呢?就是靠有點像火車車輪一樣的重型鋼軌,在電源車的驅動下,發射平台可以緩緩向前行駛。

與過去不同,這個移動平台最大的特點是,它不光要會走直線,而且,要會拐彎兒。

△會拐彎的發射平台

設計之初,為了不破壞文昌當地的生態環境,長七火箭行進的路線要跟長五火箭共用一段軌道,這就要求平台要拐4個接近90度的大彎,在中國的航天史上也算是第一次。

和中國過去在發射場使用的發射平台不同,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幾乎把所有的地面支持工作都集中在這個發射平台上來進行,這主要是因為海南氣候多變、颱風頻繁,所以需要最大限度縮短火箭在發射場的停留時間,迅速完成發射。

活動發射平台上精確的細節設計

長征七號火箭使用的發射平台不僅功能強大,在細節上還充分考慮到了噪音、高溫的對發射平台的影響,進行了相應的設計。

噪音

火箭起飛時將會帶來巨大的衝擊和噪音,這使得發射平台中的設備,必須進行專門防護才能正常工作。此次,發射平台專門採用了隔噪技術,滿足任務需求。

高溫

火箭點火時,尾焰溫度將達到2800多度,耐高溫也是發射平台要解決的問題。為此,發射台表面安裝了很多噴頭,在火箭點火的時候呢,先通過一級噴頭噴水,形成地面的一個保護水膜,當火箭升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再開啟二級噴水。據計算,在火箭起飛前後1分鐘左右的時間內,發射平台會將有約250噸的水噴洒在平台表面,相當於一個標準泳池的水量,這項工作由平台兩側的12個閥門共同完成。噴水時間必須精確掌控,12個閥門也必須同時動作,分秒不差。

△發射平台上的噴水閥門

別以為這只是個噴水的工作,裡面也大有學問。早噴了會對火箭造成災難性的破壞,晚噴了也起不到防護作用。所以,設計的時候,整個閥門的一致性以及噴水的可靠性,都進行了充分地討論和實驗,這也是對此次發射台的一個挑戰。

長征七號已經到了箭在弦上的衝刺時刻,祝願它首飛成功!


推薦閱讀:

中國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傳奇
長征七號面面觀
一張表告訴你「長征七號」是怎樣煉成的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TAG:長征七號 | 曝光 | 轉運 | 最新 | 圖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