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一種需要叫做「不需要」
漫畫中寫道「學校的職能是:你想幹嘛就不讓你幹嘛」,這是對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專制」教育與「灌輸」教學的寫照。相反,明智的教師就會「迎接」學生的需要來規劃教育和設計教學。這樣,漫畫中的語句大致就可以改成「學校的職能是:你想幹嘛就讓你幹嘛」,不過,這種「讓」是有原則、是有尺寸的,必須在能讓師生雙方在自主活動中獲得「雙贏」的前提下進行開放教育。
反過來,這一幅漫畫還可以讓我們聯想到「學校的職能是:你不想幹嘛偏讓你幹嘛」,教師的這一種「霸道」,卻往往被我們忽視。在教育教學中,學生的「需要」常常得不到滿足,學生的「不需要」常常得不到尊重,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教育的民主,侵蝕著教學的真實,消解著學生和教師的幸福感。
一、從學生的「不需要」反思教學
1.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不需要。
一天,一位富豪和朋友在酒店小聚,酒店老闆頻頻上前敬酒。事後,一位小夥子叫住了老闆:「他們不會再來這裡吃飯了!」之後,那個富豪還真再也沒來過。
小夥子問疑惑的酒店老闆:「你認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盡量滿足客人的需要啊。」老闆說。
「說得很對。但你有沒有想過,客人們的需要當中,有一種需要叫做『不需要』?你只知道客人需要什麼,卻不知道客人不需要什麼。了解客人不需要什麼與了解客人需要什麼一樣重要。」小夥子說,「你們一見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不斷去敬酒,但他們是來參加他們自己的聚會,而不是來接受你的敬酒,你去敬酒實際上是在打擾他們,這絕不是他們需要的。」
這位小夥子,後來則成了著名的成功學家,他的名字叫陳安之。
同理,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了解學生不需要什麼與了解學生需要什麼同樣重要。如果不厭其煩地硬是給予學生並不需要甚至是反感的東西,則可能導致學生對教師越來越疏遠。例如,不了解學生是否已經了解了知識而硬把學生看作「白紙」,不了解學生是否喜歡開展的活動而硬讓學生成為「角色」,不了解學生是否需要合作式學習而硬給學生拉來「夥伴」……教師的教學熱情恐怕只是自作多情,教師的良苦用心也就難以轉化成學生有效的發展。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需要,不把學生不需要的東西硬塞給他們,才是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學生的需要。
2.教師應捨得學生不需要的。
法國哲學家丹尼斯?狄德羅,朋友送給他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圖案高雅的紅色睡袍。他非常喜歡,穿著它在家裡找感覺。他發現傢具的風格有些不對,於是,為了與睡袍配套,他把舊的東西先後更新,傢具終於都跟上了睡袍的檔次。然而,他越想越覺得不舒服了,因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指揮了,甚至是脅迫了。
「狄德羅效應」給我們一種啟示:對於那些非必需的東西盡量不要。因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麼外界的和心理的壓力會使你不斷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東西。「狄德羅效應」也普遍存在於教育教學之中。我們的教育教學原本就已經屬於「簡單的複雜」,足以讓教師為教好書費盡心思。說其「簡單」,因為教育只是人與人之間心靈與知識的交流;說其「複雜」,因為教師難以搭准學生的心思與認知的脈搏,從而難以使用相同的教育方式與學生心心相印,難以使用相同的教學模式與學生息息相通。也就是說,學生的不同、環境的不同、內容的不同甚至教師的不同,種種「不同」是教育教學複雜的最大變數。然而糟糕的是,除了這種教育本身的「複雜」之外,教育教學的複雜還更多地來自外加的形式,例如:本可以用板書與動手演示就能輕鬆解決問題的偏偏使用多媒體教學,以示現代化手段;本可以用思考或想像就能清楚理解教學內容的偏偏使用操作或遊戲,以示活動化過程;本可以從知識內部就能自然延伸的偏偏還要回到生活,以示生活化情境;本可以用語言、眼神或手勢就能激勵學生的地方偏偏還要使用紙質或物質獎勵,以示過程性評價……種種附加的外在形式,人為地讓教育教學更加複雜,加重學生學習的負擔。
如何才能擺脫「狄德羅效應」的擺布呢?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處理方式或許對我們的教育有一定的啟發。
學生慫恿蘇格拉底去逛集市:「有很多好聽的、好看的和好玩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東西應有盡有。您一定會滿載而歸!」第二天,他看著大家說:「此行我很大的收穫是發現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那麼多我並不需要的東西。」
蘇格拉底說:「當我們為奢侈的生活而疲於奔波的時候,幸福的生活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簡單,比如最好的房間,就是必需的物品一個也不少,沒用的物品一個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是啊,當我們為教學的精彩而拚命「添磚加瓦」的時候,有效的教學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有效的教學往往很簡單,就是必需的一點不少,沒用的一點不多。我們的教學需要洗去一些無關的東西。教師應該時刻牢記我們的課是給學生上的,學生需要的才是教學需要的,學生不需要的也是教學不需要的。教學的「肥胖症」不是難在教師不知道,而是難在教師捨不得。所以,教師的捨得需要教學的勇氣和教育的自覺。
二、為學生的「不需要」開放教學
1.給教學留個「缺口」。
一位著名企業家作報告時,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留有缺口的圈。「你們問我為什麼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道理很簡單: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就像畫個句號,一定要留個缺口,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
在教育教學中,學生有時不需要太「圓滿」的知識,「圓滿」的教學反而會讓學生「缺鈣」。因為學生對知識天生好奇,他們的需要就是想探索知識的奧秘。在他們能夠「自力更生」的時候,教師就要引導他們「艱苦奮鬥」。留個缺口給學生,是一種教育的智慧,是一種更高層次上帶有全局性的圓滿。
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一課時,教師通常會事先在平行四邊形紙上幫學生或讓學生畫一條高,然後通過「剪、移、拼」的操作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樣固然容易讓學生摸准操作的入口,節省教學時間,但這是以降低學生思考與探索的力度為代價的。我在教學這一內容時,不給學生畫高的提示或暗示,讓學生自己在實驗中自尋出路。
實際上,留下的這一「缺口」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索的願望,而且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為什麼要沿著高剪」的道理。這一教學的「缺口」,對學生思維發展的挑戰性大大增強,使教學更具活力。
2.給教學打個「活結」。
美國沃克爾禮品公司的連鎖店有個硬性的規章:除機制包裝外,客人接到禮品發現捆紮的繩帶打的是死結,只要投訴,相關員工就要下崗。原因是給顧客增添了麻煩。
打個活結,為客人留下了方便。更重要的,這是一種為學生服務的理念。教學中需要為學生打個「活結」嗎?數學知識是相對確定的,但教學的過程是靈活的。學生不需要「死板」的知識,那種一成不變的教學,容易壓抑學生創造的衝動。學生需要的是「鮮活」的知識,能夠讓他們感受到思維的樂趣。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進「活水」,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例如,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練習留有餘地,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解題空間,讓學生體驗思考的樂趣。
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教師一般按教材編排,給學生提供兩張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紙,讓學生通過拼成一個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來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我在教學這一內容時,就想到,是不是有的學生不需要這樣的方法,他們仍然像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那樣,將一個三角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進而推導出面積公式?於是,我沒有滿足於教材提供的材料——兩張完全一樣的三角形紙,而是同時讓學生探究「如果只有一張三角形紙,能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從而給學生留下了一個「活結」。這樣的教學,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更加開闊。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生的「需要」,而不留意學生的「不需要」。從有效教學的角度出發,教師不妨從「學生不需要什麼」入手,反向思考降低教育教學成本和提高教育教學效益的方法。這可能成為解決一些困擾我們的教育教學問題的有效路徑。
推薦閱讀:
※一位北大學霸母親的20條教育手記,讓孩子優秀並不難!
※孩子在混齡班,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好嗎?(一)
※大家平時都讀書嗎,讀什麼書?
※學術力量,讓愛成長—2018「西部教育·陽光蓓蕾工程」走進雅安大型公益活動
※【半隔代教育】肯定會取得「三贏」效果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