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領導學
《鬼谷子》這本書是真實的,至少在中國存在兩千多年了。我在這裡引用的是四庫全書里,乾隆54年,翰林院編修,充內廷國史館籑修武英殿籑修,文源閣詳校官,秦恩復撰的本子。秦本的開頭,列舉了歷代對《鬼谷子》一書的來歷和真實作者的考證,來龍去脈說得很詳細,但並沒有作出肯定的結論。因此《鬼谷子》的作者姓甚名誰,到底還是一個謎。近代有不少學者,根據秦恩復,再加深了探討,有的主張《鬼谷子》這部書的作者是戰國時,有名的政客――蘇秦,託名鬼谷子寫的。有的卻引經據典堅決的反對。有的認為《鬼谷子》就是鬼谷子自己寫的,不過不肯顯露自己的真實姓名而已。大家花費無數的精力,時間和筆墨,爭論得發張呰裂,還是得不到肯定的結論。
其實,古代很多名著的作者都不願顯示真實姓名,這是他們的意願,也是古代作家的一種習慣和風格,我們應該尊重!因為他們寫書,既不為名,又不圖利。如果把自己姓名放在前頭,至少就脫不了「賣弄」的嫌疑。古人寫作,一則是興之所至;或則是為後人著想,希望有緣的人能從而獲得一些智識上的幫助。所以有「藏之名山,傳諸其人。」的說法,根本也不急著出版。這是多麼瀟洒的作風。我也希望能效法古人,因為我寫文章,既不為出名,也不為評職稱或賺稿費,但是我不得不用真實姓名,是為了生活在現時代里要自負法律上的責任,表示我所寫的不是隨便胡扯或是竊取別人的成果。因此讀古人的書,只需問這本書好不好,讀了對自己有沒有進益,至於是誰所著,即使弄不清,也並不非常重要。譬如《紅樓夢》是不是曹雪芹所寫?沒有《紅樓夢》本身重要。恐怕這也是《紅樓夢》的作者當初不肯顯示自己真實姓名的緣故吧。同理,只要《鬼谷子》這本書好,到底是誰寫的,不如還是尊重作者的意願,把精力集中在受益上的好。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肯定過:鬼谷子是蘇秦和張儀的老師,而鬼谷子是當時的一位很有學問,卻不願顯示真實姓名的「隱士」。蘇秦和張儀都是非常好學、上進的學子。自古以來,就有人主張《鬼谷子》這本書的真實作者是蘇秦,我想即使真是蘇秦後來編撰的,裡面的內容少不得有當年在鬼谷子門下聽講時的筆記。即使蘇秦寫入他自己的見解在內,也是從老師那裡所獲得的啟發。即使是蘇秦以老師的名義寫書,也充分顯出了蘇秦不忘本的厚道。這樣說來,鬼谷子,蘇秦和張儀之間的關係和在當時社會發生過什麼影響,在讀《鬼谷子》這本書之前,似乎有必要了解一下大概。
根據《東周列國志》,有比較通俗而生動的故事記載(《東周列國志》關於蘇秦、張儀故事部分是根據《史記》《論衡》《太平御覽》《說苑》《意林》《拾遺記》等書整理出來的通俗化而比較完整的敘述。)。故事大致是這樣的:蘇秦和張儀是鬼谷子眾多學生中,比較用功突出的兩個。畢業考試時,先生叫人挖了一個大坑,用梯子把應考的學生放下去,抽掉梯子。考生在坑裡說,先生在上面聽。考生如果說得好,先生令人把梯子放下去,學生爬上來,就算畢業了。如果學生在下面說得不好,感動不了先生令人放下梯子,就是不及格,不能畢業。蘇秦和張儀在坑裡把先生說得「淚下沾襟」,趕忙放下梯子,讓他們上來,是畢業的前兩名,張儀的成績比蘇秦又略勝一籌。蘇秦畢業臨走的時候,先生拍著他的肩膀說:你出去後,如果求職不順利的話,我這裡有一本書,叫做:《陰符經》,你必須要好好的讀它,等到你讀懂了,必能幫助你成大功。蘇秦拜謝流涕而別,回到家裡,置辦行裝,穿著紫貂皮的大衣,坐著高車駟馬,帶著僕從,到秦國去謀職。以這種高姿勢,本想一擊而中,不想耗了一年,也沒有找到職業。只得把皮大衣,車馬,僕從都當賣掉,徒步挑著擔子回家。家裡人看他這般潦倒的衰相,父母佯瞅不睬,嫂子不為炊,不給他飯吃,妻子坐在織布機上不搭理他。他傷心至極,要去投河自盡。猛然想起老師的話來,就回去翻箱倒櫃,找出了《陰符經》來。日夜苦讀。由於難懂,就頻打瞌睡。於是他把頭髮吊在屋樑上。還是打瞌睡,就用錐子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滿地。清醒了再讀。苦磨一年有餘,自覺有所領悟。就把心得和他兩個弟弟討論(他兩個弟弟蘇代、蘇厲後來也成為國際上知名人物),弟弟們也覺得是這麼個道理。於是在弟弟們的經濟支援下,再度出發,去到最受秦國威脅的趙國。向趙王提出非常有力的建議,趙王聘他作代表,去拉攏其他五國一起聯合抗秦。他在六國所陳的計劃和說辭,都大略可以在《戰國策》這本書上讀到。六國同時都給他相國的名義,締結合縱盟約,聘他為縱約長,主持抗秦的大業。就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六國大封相」。他衣錦還鄉,父母到十里以外去迎接,妻子跪在地下,不敢抬頭看他。嫂子在他面前用膝蓋走路。他調侃他嫂子說:你為什麼「前踞而後恭」啊?嫂子沒臉沒皮地說:是因為弟弟您現在「位尊而多金」啊。蘇秦嘆口氣說:「大丈夫真是不能不富貴啊!」。歷史留下了他這句名言。他參透時勢的需要,出售他的聯合六國抗秦「合縱」的計劃,自己雖然當上執行計劃的「縱約長」。不過,他心知肚明,這樣的一個虛空的盟約,實際上六國各存私心,現實解不開的矛盾重重,只要秦國出兵攻打一國,〔縱約〕必然立即土崩瓦解。如果要使這個〔縱約〕能夠繼續存在一段時期,就必須能有辦法阻止秦國採取行動。而秦國一旦知道六國合縱的消息,必定不能坐視不管。當時,秦國一面後悔當初沒有錄用蘇秦,一面又痛恨蘇秦公然與秦國作對,阻礙了秦國的發展,立即就要採取行動打散縱約。蘇秦非常著急,非得馬上想出一個好辦法不可。
這時蘇秦的老同學張儀,畢業後雖然也找到工作,但很不如意。又無辜被人陷害,差點喪命。正在走投無路之際,一天恰巧遇見一個過路商人,彼此相識後很談得來。張儀把他當成好朋友,向他暢述自己的不幸遭遇,這位朋友就立即穿唆他去找老同學蘇秦。張儀還有顧忌和猶豫,又沒有盤纏,穿著,怕在老同學面前現眼。這位朋友一力承擔路費和一切開銷,說是正要去同樣的地方做買賣,一路同行,不費之惠,就一同來到蘇秦開府的所在地。張儀去見蘇秦,那位朋友自行去做買賣。蘇秦耀武揚威的接見了張儀,冷冷地說:哼,你不是比我高明的嗎?我以為你早就高就了,不想卻還如此寒酸。念在是老同學份上賞你一頓飯吃吧。吩咐為張儀設座,從人把張儀的座位設在堂下,馬虎給他一些粗茶淡飯。蘇秦自己卻坐在大堂之上,前呼後擁的許多人伺候著大享盛宴。張儀羞愧難當,肚裡實在餓極了,只好忍辱下咽。心中暗想,且看他飯後怎樣行事。不想蘇秦卻仍舊對他不理不睬,於是他忍無可忍,拂袖而去。回到下處,那位朋友也剛好回來。問起情由,非常替張儀不平,大罵蘇秦負義,要幫張儀報復出氣。並且一再自責,說悔不該當初硬勸張儀來投蘇秦,如今一定要補償張儀。問張儀可有什麼計劃?張儀說如今若要報復甦秦,就非要到秦國去不可,他定能說動秦國,破壞掉蘇秦現有的一切。那位朋友說,自己正要到秦國做生意,一路同行,一切盤纏使費還是由他負擔。就這樣他們來到秦國。那位朋友更替他出重資,賄賂秦國上下,為張儀謀得一個相當出色的職位。一切安排妥當,朋友要告辭了。張儀要報答他,不肯放他走。於是此人對張儀說明自己的身份,原來他是蘇秦所派的幹員,替蘇秦執行幫助張儀出頭的計劃,所有的使費全由蘇秦備辦。見面時蘇秦故意冷淡張儀,是不希望張儀安於小就。要刺激出張儀報復的心志,算著張儀必定要到秦國。然後為他在秦國買名譽、買地位。因為秦國恨蘇秦,就必定會重用反蘇秦的人。張儀是鬼谷子的高徒,對蘇秦的底細最清楚,重用張儀是必然的。張儀如夢初醒,自嘆不如。問蘇秦這樣做,要什麼回報?他說蘇相國說:只要您能阻止秦國發兵,就算回報。張儀立刻答應承諾下來。接著找到合適機會晉見秦王,說:大王對六國合縱之事,請完全不必煩心。六國之間矛盾重重,合縱絕對難成氣候。但是,如果秦國逼得太緊,他們必然暫時放下彼此的嫌疑,同仇敵愾,反而促使他們團結起來。秦國若暫時放鬆一把,他們也必然鬆弛下來。外邊壓力一旦緩解,立刻就會因爭權奪利而自己打將起來。他們自相殘殺對秦國最為有利,故此袖手,坐觀其敗,乃為上策,何必勞兵傷財?秦王採納張儀的建議,對〔縱約〕不採取積極行動。蘇秦也保住了面子。張儀後來在國際上還有許多建樹,遂成為重要的人物,太史公在《史記》里特別給他不同凡響的贊語,稱他為:大丈夫。說他:大丈夫一怒而天下懼,一息而天下安。是一位舉足輕重的國際性大人物。
以上是故事的大略,鬼谷子的這兩個學生不僅有輝煌的事迹,兩人的關係也多采多姿。雖然是詭計多端,卻也有著溫馨的、心照不宣的互助。
《東周列國志》還記載了兩個名人,也是與鬼谷子有密切關係的。蘇秦張儀是鬼谷子文科中兩個出色的弟子;孫臏和龐涓則是鬼谷子武科中兩個出色的弟子。下面是孫臏、龐涓的故事大略:孫臏和龐涓從鬼谷子修習兵法戰陣之學。在眾弟子之中,孫臏的人品最好,寬容厚道,溫文爾雅,又加資質聰穎,努力發奮,所以先生對他特別寵愛。背著其他學生,特別傳授他許多知識。鬼谷子手上有孫臏祖父孫武子寫的《兵法十三篇》秘笈,也秘密的傳授給孫臏。龐涓的為人非常巧便,神采英武,雖然也用功勤奮,聰明伶俐,老師看透他虛浮。龐涓因孫臏受到殊遇而得到老師的真傳,心中存著嫉妒。不久魏國出榜招賢,龐涓是魏國人,就去應招。臨走的時候,先生送給他一句話:「不可以欺騙為得計,欺人者還被人欺。」他口說:謹記,就走了。魏王見他是鬼谷先生的高徒,又聰明伶俐,想是學問也高,就聘任他為軍師,繼續招賢。龐涓自心明白肚裡有多少貨色,怕魏王更招到賢才,自己就要大打折扣。琢磨著補救的方法。心想同學孫臏是個貨真價實的,不如把他引薦給魏王,他必定心存感激,同時就好乘機探取他的學問,只要有孫臏在後面撐腰,就必可諸事大吉,豈不是一舉兩得。(孫臏和龐涓在同學時期,彼此十分友愛,龐涓曾指天發過誓,說:對孫臏生死不負心,否則萬箭穿身。)於是寫了一封信給孫臏,叫他立刻下山,說:自己在魏國,事業非常得意。憑他的舉薦,和孫臏的才學,來到魏國不是封爵就是拜相,說得天花亂墜。孫臏收到此信,高興非常,就拿著來見老師。老師看信後,心裡嘀咕,因為信內寫得太好太虛,並無一句問候老師的話,可見他為人險薄。要想阻止孫臏前往,因見孫臏喜上眉梢,去心已動,硬欄反而不好。就命孫臏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孫臏不知何意,就遵命寫了「孫賓」兩個字。孫臏的原名是孫賓。鬼谷子拿起筆來,在「賓」字旁邊加了一個「月」字,說:你以後就叫孫「臏」吧。並叫他動身前再來見他。孫臏高高興興來辭別先生,先生交給他一個錦囊,叫他隨身攜帶,不到生死關頭不可拆看。鬼谷子愁眉不展,孫臏也不曾深加體會。
孫臏來到魏國,龐涓熱烈迎接,邀他住在自己的家中,可以每日歡會,特別照看。隔日帶他去見魏王。魏王覺得他非常好,人品好,學問好,立刻就要封他為副軍師。龐涓隨後即來晉見魏王說:孫臏雖然是我的同學,也是我舉薦的,的確很有學問,但有一個難處:他是齊國人,齊國是魏國的敵國,知人知面不知心,萬一他心向著齊國,就對魏國非常不利。不如先拜他為客卿(顧問),仔細觀察他一陣子,如果真的可靠,再封他軍師都不遲,我情願讓位給他,魏王照準。賜給孫臏府邸一所,其他的賞賜不亞於龐涓。不久校場演習,魏王要看兩人的本事。龐涓演的陣勢,孫臏都會,而孫臏演的陣勢,龐涓茫然不知。只好低聲問孫臏。孫臏對他解釋後才明白。這樣矇混了魏王,以為兩人旗鼓相當,很高興。可是龐涓心裡另有盤算。
有一天客卿府外來了一個山東口音的漢子,說是山東的客商,帶著孫客卿叔父孫平的家書要見孫客卿。呈上書信,信中先說彼此失散後的思念,然後說現在已經返回祖國,重整家園,希望孫賓回鄉祭祖,共同為國家效力。原來因為動亂,孫臏在孩提時父母雙亡,跟著叔父逃亡到周,中途失散,不知下落。孫臏自謀生存,長大後聽到鬼谷先生名聲,就來到鬼谷,蒙先生收留,在門下攻讀。現在忽見叔父尚在,大哭一場。然後拿著書信來見龐涓。龐涓表示十分同情,並極力主張孫臏告假回齊省親。孫臏當著龐涓寫了回信,打發那漢子去訖。第二天就向魏王上表告假。而龐涓前一天卻拿著一封仿孫臏筆跡偽造的回信和他叔父的來信給魏王看,首告孫臏通敵,因為回信中有龐涓加添的:「身在魏國,心存祖國,得有機會必定報國。」等句。魏王看了說:難道我對孫臏不夠優遇,還留不住他呀?意思還要重用孫臏。龐涓見狀,就一再陳說,孫臏不值得信任。萬一回歸齊國,賢才資敵後患不淺。建議嚴加處分,魏國留不住他,叫齊國也永遠得不到他,永絕後患。魏王心裡還是喜歡孫臏,關照龐涓:僅憑這樣一封書信,難以定罪,懲戒可以,但不得傷他性命。龐涓不敢違背魏王旨意,就說:他若上表告假,就請下旨發在軍師府懲戒。魏王准奏。第二天孫臏告假表章果然來到,魏王就批交軍師府。孫臏被帶到軍師府,龐涓一見,假裝不知,說一切都包在他的身上,立即進宮為孫臏求情。他假意在外轉了一圈回來,說:魏王以他通敵,大怒,非要斬首不可,經他以繳還官爵力保,才答應免死,判處刖刑。就是臏(削)去一雙膝蓋骨,令他從此殘廢,不便行走。不由分說立即上綁,把孫臏的一雙膝蓋骨剝掉了。孫臏痛極昏厥,等到慢慢蘇醒,龐涓抱著他痛哭,吩咐留他在府中醫藥調養,每天好酒好飯款待。孫臏感激不盡,全然不疑有他。
孫臏成為廢人,同時又是罪犯。客卿府第和資產繳回充公,仔身一無所有,承蒙龐涓收留,並且好生款待,每天酒宴和他歡會,一心感激龐涓,想好好要報答他。自覺雖然受了「臏刑」,想必也是命中注定,鬼谷先生不是早就替他改好了名字的嗎!龐涓為他排遣他的寂寞,建議要他從事著作,把「兵法」寫出來,傳世救人。孫臏為了報答他的恩情,就每天書寫,由於身體虧損,慢慢休整,進度比較慢。有一天,送茶飯的僕人照例送來茶飯時,忍不住就掉下淚來。他在孫臏一再盤問下,就把一切旁觀聽到的龐涓的計謀和盤托出。並說,一旦寫書完成,必然就是大人的死期。孫臏由一切都不懷疑突然轉到冷水澆頭,如夢初醒,急切無計可施,猛然想起老師臨行給他的錦囊,叫他生死關頭才可打開。此時不開,更待何時?遂立即取出錦囊,打開一看,只有三個字:詐瘋魔。他就取火將寫好的竹簡,一概焚毀,滿口胡言亂語起來。僕人報告龐涓,說孫客卿突患瘋癲之疾。龐涓自己來看,孫臏抱住他,哭喊:鬼谷先生救命。龐涓為測試他的真假,叫人把他放在豬圈裡,將飯菜和了豬屎,看他吃下,才信以為真。為著要使他寬心療疾,放他自由出入。於是孫臏到處遊盪,時哭時笑,時喜時悲,胡言亂語。民眾可憐孫客卿,都搶著給他飯吃。龐涓仍不放心,敕令地方,隨時具報孫臏的行蹤情況。
過了一段時期,一天孫臏坐在一個僻巷裡,有人叫孫客卿的名字。在他身旁低聲說:你莫害怕,我是禽華,是鬼谷先生的朋友墨子墨翟的弟子。墨子現在齊國,與齊王和相國田忌都已計議停當,由齊國客卿淳于髡為齊國獻茶專使,我扮作他的隨從,來到魏國名為獻茶,實是專來搭救你的。請你這兩天就在此處,千萬不要挪動地方,到時自然有法子使你脫險。兩天過後,淳于髡與禽華「公事」完畢,在傍晚令一個從人以泥塗面,把孫臏的衣服穿上,裝作孫臏模樣。把替換下來的孫臏,裝在專使專車的夾板中,混出城去。然後給孫臏沐浴更衣,另換乘溫車,馳往齊國去了。這邊地方照常具報,孫臏尚在,因此龐涓不疑。又過幾天,在河邊發現孫臏的衣服,以為他瘋病轉厲,投河而死。雖然打撈屍首不得,也不敢太張揚,奏報魏王孫臏畏罪自盡了事。
孫臏到了齊國,田相親迎於十里之外。齊王傳旨,命孫臏乘蒲車入朝,賜坐,叩問兵法。即欲拜為軍師。孫臏奏道:臣以刑餘殘廢之人,寸功未立,決不敢受爵,況且若被龐涓得知,恐怕又別生枝節。不如等待他日為國立功,再受恩賞不遲。齊王准奏,孫臏就在相府住下,每日暗中為齊國排兵演陣,訓練士卒。要去尋找墨子師徒道謝,他們卻早已悄悄離去,孫臏嗟嘆不已。後來齊魏戰役中,孫臏屢獻奇策,大顯智謀,重創魏國。又用「減灶」示弱之計,引誘龐涓猛追,追到馬陵道,伏兵齊出,亂箭齊飛。龐涓大敗,魏太子被擒,龐氏子侄也都戰死。龐涓自度不能脫身,自刎而死。孫臏親手割下龐涓的首級,放在自己的車上,帶回齊國。魏國稱臣納貢,齊國成為當時天下第一強國。孫臏卻看破世情,不受封賞,只求齊王賜他閑山一片,自己隱居。並呈送齊王《兵法》一部,說:臣之所學,盡已寫在此書,臣以朽廢之軀,難為大王奔走於廟堂。臣在荒僻,同叨聖恩。可是隱居不久,孫臏忽然失蹤,不知所終。有人說,看見他和鬼谷先生在海外一個島上居住。
孫臏的事迹,太史公記載在《史記·吳起列傳》之中。說:龐涓的大軍,急速追趕齊軍,追到馬陵道峽谷之中,天色已暗。前面一棵大樹,寫有字跡,卻看不分明。龐涓命令舉火,在火光中,看見樹上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八個大字,還落了款:軍師孫示。龐涓正在觀看,齊國伏兵以見火光為號,萬箭齊發從四面八方射來。龐涓說:「遂成庶子之名」,就自刎而死。龐涓臨死時說:唉,讓這個小子成名了。還很幽默,記掛著孫臏成名的事,並無十分怨毒之意。1972年在山東省臨泝縣銀雀山漢墓出土文物中,發現有孫臏著的《兵法》三十篇。可惜竹簡殘缺,漏誤許多。不過在第一篇中,孫臏寫道:「孫子弗息(埋伏)而擊之桂陵,而擒龐涓。」好像他的自述是「在桂陵生擒龐涓」。與太史公所記「兵敗自刎」有些出入。其實,龐涓在中箭後,是否還能從容「自刎」?如果他從中箭,自刎,到被帶到孫臏面前時,還沒有斷氣,也都可視為「生擒」。孫臏自己說,龐涓被擒,當然比任何別人說的都更可靠。但也不能據此說太史公的記載完全錯誤。至於孫臏怎樣處置生擒的龐涓,孫臏自己卻沒有說明。根據《史記》,孫臏親自割下龐涓的頭,帶回齊國。一路之上,面對著那顆頭顱,一定是感慨萬千。他倆最後的相聚,一個失去雙腳,一個失去身軀。在回齊路上,孫臏面對著龐涓的頭顱,一切的榮與辱,愛與恨,恩與怨,得與失,都隨著車子的搖晃,越來越模糊了。孫臏對自己的餘生,也做下最後對決定。
從表面上看,龐涓真是罪大惡極,不該這樣毒害無辜的孫臏。可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無疑的孫臏是一個很可愛的小夥子,因為鬼谷先生特別喜愛他,同學龐涓更喜愛他,友愛到對天發下毒誓,這個關係非比尋常。魏王一見孫臏就喜愛他,齊王和相國田忌也都喜歡他,連墨子都喜歡他,為他擔心操勞,甚至那個送飯的僕人。恐怕龐涓心裡最怕的就是孫臏要離開他,他對孫臏有特強的佔有慾,他使用的方法雖然太狠,卻也只不過想叫他不方便行走,目的是要孫臏永遠不離開他。臨死還想到孫臏成名的事。如果這樣分析有理的話,對整個故事的看法就會大不相同的了。在大家爭取一個可愛的孫臏,最後的勝利者,還是鬼谷先生。真是高明!因勢而利導之,無為而無不為!《呂氏春秋》說:「忠臣,人人願其為己臣;孝子,人人願其為己子。」一個人在世做人,如果做個很不可愛的人,必然受人擯棄,到處碰壁。如果很可愛,不免也招惹禍殃。那麼怎麼辦呢?論者或謂:「必也,介乎可愛與不可愛之間!」這是套莊子:「周也,居於材(才)與不材(才)之間」的話。如何能拿捏得恰到好處?那就必要好好讀《鬼谷子》了!
《史記》肯定孫、龐是同學,但沒有指明是在那裡同的學,也沒有指明是鬼谷門下。野史說他們是鬼谷門下,在沒有資料否定這個說法之前,暫依野史也沒有講不通之處。當時,鬼谷先生的名聲是遠近皆知,最有學問的老師。若非鬼谷先生,恐怕也沒有別人能教得下這麼兩個學生!總之,出名的老師,容易使弟子沾光出名;出名的弟子,也能反襯,使老師更出名。
鬼谷先生不著名姓,兩千多年,卻有許多人衷心的崇拜他,有人「考證」出他姓王名詡(或栩)。既沒有確切的根據,還是尊重鬼谷子自己的意願為是,就尊稱他鬼谷先生好了。大家相信:鬼谷先生精通四門大學問,當時無人能比。第一門學問是政治經濟。第二門學問是兵法戰陣。第三門學問是醫學養生。第四門學問是數學預測。他的教學態度也是非常自由瀟洒,對學生是:「來者不拒,去者不追。」至於《鬼谷子》這本書,儒家的人對他深惡痛絕,以柳宗元為代表,罵他:險盩峭薄,妄言亂世。還一度成為禁書。書越禁,反而助長人們的好奇心,越要讀它。如果讀後,讀到它的好處,並不象那些貶它的人所說的那樣,就禁出了反效果。其實,《鬼谷子》書中教人處世做人,都有它獨到之處,叫人讀後,覺得既實際,又有效,完全沒有那假仁假義、空洞迂闊的感覺。是一本以道義來保家衛國,救亡圖存、強國強族的罕世奇書。讀者一旦深究,自然明白。
用現代的語言來形容,《鬼谷子》是一本管理學的書。管理學是個現代的名詞,是社會科學裡的一個部門。可是「科學」也有自身的局限。《鬼谷子》裡面有許多很紮實的科學部分,但還有許多超科學的部分,就是比現代科學還更科學的部分,與其說《鬼谷子》是管理學,還不如更集中一些說是:一部精湛的《領導學》,專講Leadership領導原理的著作,非常獨特,博大精深。《黃帝陰符經》《老子道德經》都比較「言簡意賅」,而《鬼谷子》則著重於辯證的實際實踐的方法。《方法論》應該是《鬼谷子》的特長。因此,對於理解《陰符經》和《道德經》都有一定的更細緻的補充。從現代世界上極重視的智謀策略學,《鬼谷子》具有一個極完整的智謀策略學體系,可稱為:智謀策略學的鼻祖。作為一個現代的中國人,特別是優秀的管理者們,不可不知!
·在本講中,先把鬼谷子做一個概括的敘述。下一講就開始進入《鬼谷子》的上卷,從捭闔第一章開始往下講。不過從第四講開始,進入《領導者的素質》時,做了一個跳躍,一下子跳到到了《鬼谷子》下卷,《本經陰符七篇》。《陰符經》一連七篇都是講領導者的素質的。這是不得已的寫法,有些不按《鬼谷子》原書上中下卷的順序。但是,說過領導者的定義和職責之後,若不把《領導者的素質》馬上闡明,再寫下去,反而會使讀者發生接不上氣的感覺,到底要什麼樣的領導才夠資格去領導。到第十講,就江完了領導者的素質,第十一講再回頭講管理藝術等各種領導方法,一氣呵成就再沒有跳躍了。在這裡特此聲明。
推薦閱讀:
※《鬼谷子》權篇第九
※《鬼谷子七十二術》全解
※不得不學的鬼谷子九大智慧
※《鬼谷子》第四篇——抵巇術(下)
※鬼谷子大智慧:智者六字真言,格局、布局、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