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糖尿病治療新希望
2010年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文介紹了中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情況,糖尿病患者約9千萬,40歲以上的發病率超過10%,其中90%為2型糖尿病。高發病率和高併發症已經嚴重威脅到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因此,尋求有效降低和穩定血糖的治療方法,以及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意義非凡。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很複雜,血糖控制不好,容易累及多器官病變。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病理改變在於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的積累增多。AGEs形成後,通過介導胞內線粒體呼吸鏈蛋白的糖基化,產生過多的活性氧簇(ROS),氧自由基損傷胞內的內質網,同時損傷細胞膜,從而引起慢性炎症反應。AGEs導致廣泛性慢性炎症反應是糖尿病併發症的病理基礎,微血管病變引起的供血供氧不足則是導致視網膜病變、腎衰竭和下肢潰瘍的主要原因。
幹細胞的出現,其獨特的功能特性迅速被應用於糖尿病的治療研究。較早時候的動物實驗證明,經過體外誘導培養,幹細胞能分化為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樣的細胞,降低糖尿病老鼠的血糖水平。隨後進一步發現,還能改善胰島β細胞的微環境,比如抑制局部的免疫反應和改善缺血缺氧,能保護胰島β細胞免受進一步的損傷]。因此,在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中存在兩種狀態:①經過誘導培養,能分泌胰島素,②不經過誘導培養。目前的臨床研究中常用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胰島素用量這兩個指標來判斷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療效。
I型糖尿病的幹細胞治療研究
I型糖尿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由自身的T細胞異常激活,不斷攻擊胰島的β細胞,使得β細胞凋亡或壞死,從而引起胰島素不足而出現高血糖。阻斷T細胞對β細胞的破壞和促進β細胞的再生,是治癒I型糖尿病的兩個策略,也是I型糖尿病研究的重點方向和巨大的挑戰。
5例I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健康異體幹細胞和對症處理,其中幹細胞靜脈輸入:1例患者在3個月內無需依賴胰島素,2例患者在2年內胰島素用量減少;幹細胞治療有效的患者3年內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均能維持較低的水平。
28例單純的I型糖尿病患者納入一個隨機對照雙盲臨床研究,所有的患者均給與常規基礎治療,其中的15例患者給與2次臍帶幹細胞靜脈輸入治療,中間相隔一個月,整個臨床研究觀察了2年,治療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低於對照組,而且胰島素的使用量下降約50%。
從上述的臨床研究的報道來看,可以得出結論:①幹細胞輸入治療可以降低胰島素的使用量,說明胰島β細胞的數量或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復;②另有Meta分析顯示臍帶幹細胞治療I型糖尿病的效果較優;③診斷明確後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Ⅱ型糖尿病的幹細胞治療研究
動物實驗證明了幹細胞可以治療II型糖尿病,提高胰島素和C-肽的分泌量,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和幹細胞治療其他適應症一樣,多次注射幹細胞能維持較長的療效時間,療效優於單次注射。
II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複雜,病情進展到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之時,需要額外注射胰島素治療。目前,幹細胞治療II型糖尿病的出發點在於,經過幹細胞治療後,患者是否能擺脫胰島素依賴。當然,治癒糖尿病依然是一個未來的終極目標。
大部分臨床研究均顯示,幹細胞輸入治療後,患者胰島素的使用量下降比較明顯,而且效果能維持數月甚至一年半。
61例(18-60歲)II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給與臍帶幹細胞治療,每月一次,連續2次,外周靜脈輸入,觀察評價時間為3年;幹細胞治療組患者的胰島素使用量同樣下降約50%,同時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下降明顯,但是1年半以後胰島素使用量和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開始緩慢升高;在3年的時間點,治療組的胰島素使用量依然低於對照組,但是糖化血紅蛋白(HbA1c)已經沒有差異。
6例不伴隨併發症的難治性胰島素依賴性II型糖尿病患者(27-51歲),每2周一次,連續2次,給與臍帶幹細胞外周靜脈注射;觀察周期為2年,1例患者在3個月、2例患者在6個月擺脫胰島素治療,而且C-肽水平隨著升高;剩下3例患者的胰島素使用量在6個月後開始恢復到治療前的水平。
10例胰島素依賴性II型糖尿病患者(48-82歲),均有嚴重的心腎血管疾病併發症接受胎盤來源的幹細胞治療,每月一次,連續3次,外周靜脈輸入;6個月後,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升高,提示胰島β細胞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而且4例患者胰島素的使用量減半,所有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均顯著下降。
總結
從目前的臨床研究的結果來看,都支持幹細胞可以應用於糖尿病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護胰島β細胞的功能,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胰島素依賴,減少併發症。也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在未來的臨床研究中解決。
推薦閱讀:
※普熱斯勒:車身減重新希望
※男性不育新希望:與陌生伴侶易產生高質量精子|男性|精子|質量
※71次整形術後,史上最強換臉術男「有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