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解說:《隨念三寶經》

導言隨念三寶經,是一部讚頌三寶功德的經典,包含<聖隨念佛經>、<隨念法經>、<隨念僧經>三部經典,故稱《隨念三寶經》,分別對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加以稱讚。這三部經文都很簡短,<聖隨念佛經>有二百十五個字、<隨念法經>有八十四個字、<隨念僧經>有三十九個字。凡是皈依三寶的弟子們,都應該時刻隨念憶念所皈依的三寶功德,而起行精進行、出離心、慈悲心,加深自己對三寶虔誠的敬信心,加深對三寶功德的了解和體會,所以憶念三寶功德是佛弟子,堅定信仰,修習佛法的基本法門。在漢傳佛教的《大藏經》中,並無收藏此經,本經是由法尊法師,在1963年農曆的二月,從藏文經典中,翻譯成漢文的。在西藏的出家人,很重視此經,每天飯食前必誦此經,就如我們漢傳佛教的「二時臨齋儀」念誦<供養咒>意義一樣。

<聖隨念佛經>大意佛,即是佛陀,梵文(Buddha),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稱為「佛」。薄伽梵是古印度的音譯,其意就是顯示佛能除四魔(即煩惱魔、蘊魔、死魔、天魔),因佛在菩提樹下,破除魔軍,而成正覺,號薄伽梵。薄伽梵,也因具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而得名。除佛、薄伽梵外,又另有八種名義,顯示佛的功德。1、如來:音譯「多陀阿伽陀」,梵文(Tathagata)。《瑜伽師地論》云:「無言虛妄,故名如來。」又《成實論》云:「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這是顯示諸佛如實說法的德號。2、應供:是阿羅漢的意譯,梵文(Arhat)。佛已經斷盡一切煩惱,應受人天的供養而當之無愧。《成唯識論》云:「謂應永害煩惱怨賊,應受世間微妙供養,應不受分斷生死,故得應名。」3、正等覺:就是「三貌三菩提」的意譯,梵文(Samyaksam˙ buddha)。這是顯示諸佛圓滿的智慧,所以又譯為正等正覺。4、明行圓滿:是「鞍侈遮羅那三般那」的意譯,梵文(Vidyacarana-sam˙ pa-nna)。「明」是指智慧證悟圓滿,「行」是指實踐修行的圓滿,佛於二者圓滿具足,故稱明行圓滿。5、善逝:是「修伽陀」的意譯,梵文(Sugata)。「善」有不退轉,或究竟無餘之義,「逝」是去或到的意思,善逝義指如來離去此世間時,入於涅盤法性,故其離去為善境界。《大智度論》云:「好去者,於種種諸深三摩提、無量諸大智慧中去。」由不退轉義,安穩而逝,故名善逝。6、世間解:為「路迦憊」的意譯,梵文(Lokavid)。也有譯為「知世間」、「世問解」,「世間」分為有情世間與無情世間兩類,「解」是知解義。佛善知器世間,及有情界,一切品類善惡因果雜染凈相,故名世間解。7、無上士調御丈夫:無上士梵語「阿耨多羅」,梵文(Anuttara)意譯「無上」。調御丈夫梵語「富樓沙·曇藐婆羅提」,梵文(」Purus˙a-damya-sarath)也可以譯為「調御師」。這是顯示佛教化有緣有情世間的功德。《瑜伽師地論》云:「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識調心最勝方便,是故名無上士調御丈夫。」正是顯示出佛化有情,隨機設教的功德。又,「調」者調解也,「御」者駕御也。調御亦有開化、教化之義,謂一切眾生佛皆能調伏、教化,令至於善道。8、天人師:是「舍多提婆、 魔?舍喃」的意譯,梵文(Sasta -deva-manus)。在六道諸有情趣中,唯人與天二趣者業障較輕,善根較具足,相對於其它四道而言,比較容易修行佛法,是能堪受佛法的法器,也唯有佛教導後能令其受益者,故佛被稱為天人師,這也是因佛說法利生事業所依止處,唯天與人二趣。

(說明:在此篇經文沒有「世尊」的名號出現,多了一個「薄伽梵」,按照我們漢傳佛教對佛的十號稱謂有「世尊」一說,但此處沒有。出於對經文原典考量和地域翻譯地傳承,大的基本原則並未有多大出入,在此也不做過多文獻文本的研究。)

在一切人中,一切天中,一切阿修羅中,一切聲聞,一切緣覺中,一切菩薩中,其慈悲、智慧、功德、威神等等,佛為第一。諸佛世尊,饒益眾生,成就斷德和智德,功德殊勝,難以言表,福慧兩足,而以正智為歸。所以佛是三界的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能拔一切眾生之苦,能給予一切眾生快樂,世間出世間,最為尊上。

<隨念法經>大意所謂的正法,就是指佛所說的圓滿教法,佛所說的正法就是以八正道、三法印、四聖諦為基礎而開展的,八正道是佛的根本法輪,眾生依此修行,能引生戒定慧三無漏學,斷除煩惱,能趣入無上菩提的方便勝行,所以叫做「梵行」。佛如其所證悟之真理而演說,能令有情離妄證真,能引發聞者,斷惑生智,獲得利益安樂,故名「義妙」。佛說法是中道義,顯示正理,不落入常斷見,與外道偏執苦樂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做「純一」,八正道是佛教三乘共法,對外道而言是不共法。佛說八正道法,能概括對治一切煩惱,亦能總攝一切法門中的最勝義理,所以稱「圓滿」。依八正道而修習,生起戒蘊,防護六根,生起定蘊,能伏諸地煩惱,慧蘊能斷除諸地相應煩惱及隨眠。解脫自己本身的煩惱叫「清凈」,解脫根本的煩惱叫「鮮白」。所以經中稱念純一、圓滿、清凈、鮮白。 三乘修行者,只要依佛所說的正法,勤修善護,精進勇猛,能成聖道,能得聖果,能證涅槃,所以叫「正得」。佛說正法如葯,能對治三乘行者煩惱及隨眠諸熱惱病,行者依憑教法,善順奉行正法教導,以三無漏學滅盡三毒害,藥到病除所以叫「無病」。佛所說的一切經教,雖有大小顯密頓漸之分,然其所說皆不違背真理實相。佛說的法,能令聞者生智斷惑,法是真實的,能令三乘行者趣入一乘,如佛所證悟圓滿境界一樣,無二無別。

<隨念僧經>大意聖僧者指已證有學無學聖果與初地以上菩薩,能見理斷惑,才是聖僧。聖僧必須具備四種行為的功德:1、正行:總括三乘行者,善能修習戒定慧學,再予增上善、信、正解脫、實證解脫學處之德。諸聖僧,已住修道位,能與三學中,時起正行。2、應理行:是指初果聲聞,初地菩薩,已斷見惑,已證入真如空理,於修道位中,所修諸行,皆應於理。3、和敬行:三乘行者,和合共處所修「六和敬法」,即慈身業、慈語業、慈意業、利共受用、戒共受持、見共修學。彼此尊重,攝受歡喜。4、質直行:《瑜伽師地論》云:「質直行者,如其聖教而正修行,無諂無狂,如實顯現。」修習八正道,是質直行。諸聖僧,是依佛正法,成就正智諸福德業,所以堪受眾生之廣大福田,是一切眾生福德,應行惠施之處。成就三明(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功德的三乘聖者,堪受人天大眾惠施供養,令行施者心凈莊嚴,能使施捨者,獲得廣大利益,所以眾生見聖者,應禮敬,應合掌、應惠施。結語三寶者就是佛寶、法寶、僧寶,為何堪稱為寶,因世間之稀少珍貴。佛是天人師,是世間出世間最尊重貴者。法是佛的言教身教,在一切有為法無為法中,最清凈、安樂、究竟、破邪顯正者,以佛法為第一。依佛法修習,可以離一切苦,得一切樂。在五濁惡世中,僧寶凈而不染,清凈梵行,僧屬第一,僧能領導與住持弘傳佛法久住世間,帶領一切大眾修學佛法,能令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得一切樂,永得安穩之所。《隨念三寶經》,就是要我們時常憶念三寶功德,以佛法僧,做為我們心靈的依皈處,安樂行處、自在所處、不離不棄之軌!
推薦閱讀:

克妻的面相特徵解說
南京夫子廟導遊解說詞
團體操解說詞
解說《金剛經》里蘊藏的智慧——十六(上)
奇門遁甲的分類與組成解說(輕鬆學奇門系列02)

TAG: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