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級佛學教本 25-27課:讀經錄要 - 諸家的判教 (一)

第二十五課 讀經錄要(一)

大寶積經 (1)

一、佛告迦葉菩薩:求無上正覺時,有所得者,則為著想。若著想者,於佛法外,起有為想,於有為外,起無為想,即於佛法,而生想著,及起解執 (2)。起解執時,於佛法中,堅住不舍,當知是人:不名為無上佛道;何以故?以於佛法,起想執我,而作勤修,則與我執數相應故,而不舍離。

二、 一切諸想,皆不應起,以一切想無所得故。 三、一切諸法,無有分別,了知分別,如實性故。一切諸法,無有所住,亦不可見,無異性故,是故諸法無住無依,但以名字施設而有。彼皆空寂,無有自性,無住而住,是故諸法,無有住處。處無有故,盡故,滅故及變易故,如來但以異名宣說,如是密意,應當了知,不應執著善與不善。

四、如來所說一切諸法,非一性,非異性,諸法無有一異性故,此一切法,非生非有。如是宣示,諸法亦空,法若空者,彼即無相,若無相者,即無願求。若法是空無相無願,則不可知,不可遍知,不應說彼若有若無。言有無者,但是言說,不應於中而生執著。何以故?如來常說若不執著一切法者,是真勝義 (3)。若有著者,如是執著,一切皆空,是敗壞法,但惟虛妄戲論分別。

五、若以言說得一切法本性自性、無有是處,於諸法中,無有少法,名為諸法本性自性。一切諸法,本性皆空,自性無性,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以無相故,彼得清凈,非由染凈之所建立,無住無起。然諸世間,以迷惑故,不能了知彼即清凈。

六、應知諸法真實之相,不來不去,無分無斷,不一性,不異性,到一切法第一彼岸 (4)。無有少法不到彼岸,到彼岸者,即是涅槃。一切諸法,悉涅槃相,是故不可宣說,惟除世俗,說為中道,如是中道,彼即趣向大涅槃路。亦無涅槃,是彼所趣,若有涅槃,是彼所趣,而於諸法,應有去來。一切諸法,性皆平等,是故涅槃,名無所趣。

七、佛告無邊勝菩薩言:諸菩薩無有少法可得可住,若出若入,善能安住諸法理趣,而無所動。於法理趣而安住者,見一切法無有分別,亦無所動,如是則與如理而住相應,不動相應,不取相應。

八、佛告精進行童子:慈為大乘最居前導,能攝御一切諸乘,積集無量福聚。慈善之力,一切有依 (5) 諸福業事,所不能及。

【注釋】

(1) 宣說大乘之理為大,聖財充滿為寶,攝諸法門為積。全經有四十九會,為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等所譯。

(2) 謂起見解的執著。

(3) 勝於世俗之義,故名勝義。

(4) 梵語波羅,譯為彼岸,此岸指生滅,彼岸指不生不滅的涅槃。一切法, 法相有生有滅,法性皆無生無滅,寂然常住,是最上究竟境界,與涅槃相應,故稱一切法第一彼岸。

(5) 指依因緣生起之法。

【習題】

(一) 何以起解執時,不名為向無上佛道? (二) 何謂「勝義」? (三) 諸法空無自性,則成一相,這一相是什麼相? (四) 諸法真實之相,是什麼情形? (五) 「一切法第一彼岸」作何解釋?(六) 什麼是居於大乘的最前導?

【經文語譯】

一、佛告訴迦葉菩薩說:求無上正覺的時候,心裡若以為:這無上正覺,是有所得的話,這就是著于思想。如果著于思想,那麼,必定在佛法之外,起了有所作為的思想,於有所作為之外,又起了一個想證涅槃無為的思想,這樣即於佛法,生起思想的執著,以及見解的執著。起了見解執著的時候,則心堅住於佛法中,而不能舍離。要曉得:這一種的人,不能算是向於無上佛道,為什麼呢?因為他對於佛法,生起思想,執著我見而勤修,這樣就和執著有我的範疇相應,而不能舍離。

二、 一切的思想,都不應生起,因為一切的思想,都無所得的緣故。 三、一切諸法,都沒有可分別之處,徹底知道:所有的分別,都是和真如實相的性質相同的緣故。一切諸法,並沒有他們的住處,也不可能證見,因為它們的自性,同是空無,沒有特異的緣故;所以諸法都是無有住處;無有依傍的,但在名字施設之中,有諸法的假名罷了。它們實際上,都是空寂的,沒有自性的,它們是住在無住之中,所以它們並沒有住處。因為無有處所的緣故,盡了的緣故,滅了的緣故,時時都在變換之中的緣故,所以如來說法時,只是把不同的名字在宣說。像這樣只許默契的密意,應當理會,並不應該執著這是善法,或者這是不善法。

四、如來所說的一切諸法,因為門類眾多,所以其性非一;皆無自性,屬於幻有,所以其性非異;就因為諸法沒有或一或異的性,所以一切法雖生非生,雖有非有。由於這樣的宣示,那麼,諸法也是空的,法若使是空的話,那它們便沒有體相,若使沒有體相的話,也就沒有願求。若使諸法是空的,無體相的,無願求的,那它就不可以知道,不可以普遍知道,這樣就不應說它們或有或無。世間所謂之有無者,但是言說而已,實在沒有真實的東西,所以不應在這中間妄生執著之見。為什麼呢?如來常常說過:若使不執著一切法的有無者,這真是最勝之義。假如有執著者,這樣的執著,也一切皆空,可算是敗壞法,惟有虛妄的,開玩笑的議論,在那裡妄加分別而已。

五、假如用言說能得一切法的本性自性的話,根本就沒有這一回事,因為在諸法當中,並沒有些須的法,叫做諸法的本性自性。一切諸法,它們的本性,都是空的,它們的自性。都是無性。若使它們都是空而無性,那麼它們就變成只有一種共同的體相:就是無體相。因為無體相的緣故,所以一切法都是清凈的,並不是由染或凈所建立的,不特沒有住處,並且也沒有起始。但是,許多世間的人,因為迷惑的緣故,並不能徹底知道:它們都是清凈的。

六、應該知道:諸法真實的相,並沒有來,也沒有去,並沒有分離,也沒有斷絕,不是同一的性質,也不是互異的性質,它們都到了一切法的最上最究竟的涅槃彼岸。沒有一些微的法,不到彼岸,到彼岸就算是不生不滅的涅槃了。一切諸法,都是涅槃的體相,所以不能宣說,惟除在隨俗的作用中,說為「中道」,這中道,就是趣向大涅槃的道路。實際上,也沒有涅槃,是它所趣向的,若使有涅槃是它所趣向的話,這樣在諸法中,就應該有去有來了。一切諸法,它們的自性,都是平等的,所以涅槃,名為無所趣向。

七、佛告訴無邊勝菩薩說:許多的菩薩,並沒有些微的法,可以得到,可以安住,或是出,或是入,他們極會安住在諸法的理趣之中,而無所搖動。在諸法理趣中安住的人,感覺一切法並沒有分別,也沒有搖動,這樣就和在真如的理趣中而住者相切合,和不動相切合,和不取相切合。

八、佛告訴精進行童子說:「慈」居於大乘佛法的最前導,能夠包括駕御一切法乘,積聚無量福德。慈善的力量,為一切集起的許多福業,所不能比得上。

第二十六課 讀經錄要(二)

大寶積經

九、佛告無垢寶月王光菩薩言:我愍眾生,作如是說:言我背痛 (1),令諸病者,知佛金剛身 (2) 尚有背痛,何況我等,而諸愚人,如實取之,謂佛有病。

十、 佛言:提婆達多 (2) 是善知識,共我諍勝,現作怨家 (4),得顯如來無量功德。彼語阿世王,令放象滅如來 (5),如來見象,即調伏之,爾時眾生,見象調伏,生奇特心,即生正信,歸依三寶。應知提婆達多是善知識,示現怨家,而諸愚人,如實取之。十一、

若法從境界生,作意生,分別生,執取生,六根四大生,住五蘊中,有為中,生滅中,皆名為識。若內寂靜,無執取,無所緣,無了別,無分別,無所住,不生不滅,皆名為智。

十二、云何聖財 (6)?謂信、戒、聞、慚、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謂聖財,彼諸眾生,不獲此故,名極貧窮。何等名為菩薩聖財?謂菩薩法門差別 (7)。

十三、樂出家者,則能攝取十種功德:一者、不著諸欲。二者、樂阿蘭若 (8)。三者、行佛所行。四者、離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財產。六者、離惡道因。七者、修善法趣。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損減。九者、恆為諸天之所嘆羨。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護。

十四、文殊師利,後當成佛,號普見如來,世界名隨願積集清凈圓滿。其國莊嚴,彼剎菩薩若樂見金即見為金,樂見諸寶亦然,皆不相礙。苦有受持百千億諸佛名號,若復有稱文殊師利菩薩名者,福多於彼,何況稱於普見佛名。

十五、佛告富樓那:諸弟子但知如來在此說法,而我實於十方恆河沙等世界,常作佛事,無有休息,亦於十方世界,如是說法。

十六、若以名花好香,幡蓋瓔珞 (9),衣服妓樂 (10),讚歎供養如來,如是不名第一供養;若人得聞經法,受持讀誦,如所說行,是名第一供養。

十七、若有菩薩,以大千世界香花燈炷,供養如來,若有菩薩,凈心持戒,於師尊所,受持讀誦一四句偈,凈心修行,乃至七步,功德勝彼,無量無邊。若有菩薩,以大千世界花香末香 (11),於百千歲,晝夜六時,供養如來。若有菩薩,舍於憒鬧 (12),深畏三界,為利眾生,發心趣向阿蘭若處,舉足七步,勝前功德,無量無邊。

十八、 行菩提而無所住,是名菩薩; 已度諸行,圓滿大智,為摩訶薩。

【注釋】

(1) 雜阿含經載:世尊曾示背痛,天作婆羅門,以酥、油、石蜜、暖水,使人擔往世尊所,尊者優婆摩,以油塗世尊體,暖水洗之,酥蜜作飲,背痛即瘥。

(2) 金剛即金剛石,為八面或十二面的結晶礦物,其硬度在萬物中為最高。金剛身者,喻佛身堅固,如金剛之不可壞也。

(3) 亦譯作調達,為斛飯王之子,阿難之兄,佛的從弟。出家學神通,身具三十相,誦六萬法藏,其本地為深位的菩薩,釋尊在法華會上,述往世為棄位國王,提婆達多為仙人,使他具足一切佛法,至於成佛。

(4)(5) 然而提婆達多在釋尊住世時,曾教唆阿世王,偽請佛入城中,欲驅五百醉象,踏殺佛及其弟子,而自說法,當象至時,佛舉五指,化五獅子,吼聲震地,醉象伏不敢動,王及臣民,皆受感動,而皈依佛法。又雜寶藏經載:佛在王舍城,提婆達多雇五百婆羅門射手,藏樹林中,俟佛過,將射殺之,箭及佛身,皆化為五色蓮花,婆羅門見之,皆皈佛出家,後悉得阿羅漢果。因提婆達多,屢圖害佛,故云現作怨家。

(6) 即聖人的財產也。

(7) 大乘經,內含藏大乘菩薩修因證果之法,故名菩薩藏,其中法門甚多,各各不同,此即法門差別。

(8) 阿蘭若處,譯為遠離處,或空閑處,樂阿蘭若:即樂住在遠離熱鬧的空閑處也。

(9) 編珠玉懸掛身上,為妝飾品,名瓔珞。

(10) 亦作伎樂,技樂,謂音樂也。

(11) 謂香屑也。

(12) 憒是心亂,熱鬧能使心亂,故名憒鬧。

【習題】

(一) 佛為什麼示現背痛? (二) 一、提婆達多的另一譯名是什麼?二、何以見得他是善知識?三、他放象害佛,是何作用? (三) 識和智的性質, 怎樣判別? (四) 什麼東西,稱為聖財?菩薩的聖財是什麼? (五) 出家有那十種功德?(六) 文殊師利菩薩,將來成佛時,是什麼名號?他的世界,名叫什麼?稱文殊師利菩薩,或普見佛的名號,其福會比何者為多?(七) 要怎麼樣,才能算是第一供養? (八) 菩薩和摩訶薩,有什麼分別?

【經文語譯】

九、佛告訴無垢寶月王光菩薩說:我憐愍眾生的緣故,作這樣的說,說我背痛,意思是要諸有病的人知道:佛有像金剛石一般堅固的身體,尚且有背痛的時候,何況我們凡夫;而許多愚疑的人,執為實事,說佛有病。

十、佛說:提婆達多是一位善知識,他要和我爭勝,假裝作我仇人,這樣才會顯出如來無量的功德。他教唆阿世王,使人放醉象,想踏殺如來,如來見象來時,即以法力調伏它們。那時候許多人,見象被調伏,生起奇特的觀念,馬上就生正信心,歸依三寶。 你們要知道:提婆達多是善知識,他故意裝做我的仇人,而許多愚疑的人,執為實事。

十一、若使法是由境界中生出來的,由萌動的心意中生出來的。由意識分別所生出來的,由於固執取著所生出來的,由六根四大中,所生出來的,住於五蘊之中,有為之中,生滅之中,這一切都叫做識。若是內心寂靜,沒有固執取著,沒有攀經,不去了別它,不去分別它,不住於境界,或有無二邊,合於不生不滅者,這一切都叫做智。

十二、什麼是聖人的財產呢?就是信心、戒律、聞法、慚愧心、施捨的行為、智慧,這些都是聖財;有許多眾生,他們不能獲得這種種,所以名為極其貧窮。什麼是菩薩的聖財呢?那就是大乘經教裡面,所記載著的,種種不同的法門。

十三、歡喜出家的人,能夠得到十種功德:第一是:不染著於世間的許多嗜欲。第二是:歡喜住在清靜空閑之處。第三是:行佛所行的事。第四是:離開凡夫的行為。第五是:心不著於妻子財產。第六是:離開三惡道的因由。第七是修善法的趣向。第八是:前多生所種的善根,全都生效;不會損減。第九是:常被諸天人所讚歎羨慕。第十是:一切鬼神,都會恭敬看守保護。

十四、文殊師利菩薩,以後應當成佛,號為普見如來,世界名隨願積集清凈圓滿,國土莊嚴,國內的菩薩,假如歡喜看見金,馬上就看見金,假如歡喜看見許多的珍寶,也就可以隨心而見,各人隨各人的意思,盡現其所欲見的境界,並不至互相妨礙。設若有人,稱念百千億諸佛的名號,假如另有一人,稱念文殊師利菩薩的名號,他所得的福報,多於前一人,何況稱念著普見佛的名號,那福德更多了。

十五、佛告訴富樓那說:許多弟子,只曉得如來在此處說法,其實我也在十方,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世界,常做佛事,並沒有休息,也在十方世界,同樣地說法。

十六、若使把很有名的花、很好的香、綢緞繡的幡和蓋、珠玉串的瓔珞、衣服、音樂、用於讚歎供養如來,這樣不能算是第一的供養;若使有人,在聽到了佛經佛法之後,受持其義理,讀誦其字句,照經中所說的法則而實行,這樣才算是第一的供養。

十七、若使有一菩薩,把一大千世界這麼多的香、花、燈、燭、供養如來。若有另外一個菩薩,凈其心念,持戒不犯,在師尊的場所,受持讀誦一個四句偈,凈其心念而修行, 乃至僅僅只走了七步之近,然而他的功德,尚且勝過前一菩薩的功德,無量無邊。若使有一菩薩,把一大千世界這麼多的花香末香,經過百千年,白天三時,黑夜三時,都在供養著如來;若有另外一個菩薩,捨棄了熱鬧的地方,深怕三界輪迴的煩惱,因為利益眾生的緣故,發心趨向閑靜之處,只要舉足走了七步之近,他的功德,尚且勝過前一個菩薩的功德,無量無邊。

十八、修覺道,而心不住著於任何法上,這叫做菩薩;已經修完許多的功果,圓滿了極大的智慧,這才算是摩訶薩。

第二十七課 諸家的判教 (一)

釋尊應種種機,說種種法,所以在四十九年中,前中後各期,所說皆截然不同。佛教傳入中國後,經中國學者,各據己見,將其分為若干時,或若干類,使學佛研經人士,獲有線索可尋,較易探討了解,名為判教。判者:分別同異之象,教者:聖人度世 (1) 之言。自唐以來,判別教相者二十餘家,今擇其較為重要普及者,分述於下:

天台宗所判教相天台宗 (2) 智者大師 (3),判釋尊所說之法,為五時八教。五時是就時間的先後分出,即第一。華嚴時,第二、鹿苑時, 第三、方等時,第四、般若時,第五、法華盤時。(4) 八教是就法的性質分出,八教中又分為化法四教,和化儀四教,化法是教化眾生的法門:即一、三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5) 化儀是教化眾生的儀式:一、為上根頓說別教圓教的大法者,名頓教。二、對中下根漸次 ,自淺至深,次第而進者,名漸教。二、以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使聽眾各自領會,互不相知者,名秘密教。四、以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使聽眾聞解各異,證果不同,或聞小法得大果,或聞大法得小果者,名不定教。

華嚴宗所判教相華嚴宗 (6) 將一切經教,判為五 (7),即一、在四部阿含經,及發智、婆娑論中,說灰心滅智的涅槃法者,名小乘教。二、在解深密經,及唯識論等,分別五性 (8),建立依他 (9) 的萬法者,為相始教。在般若經,及三論 (10) 等,說諸法皆空,顯無所得義者,為空始教,這兩種教,皆不開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義,故僅能為大乘始教。三,在楞伽經、起信論等,說真如緣起 (11) 之理,示一切眾生皆成佛道者,名大乘終教。四、對於頓根 (12) 眾生,應機說法,不必定依言句理路,但以促使對方頓悟心性,如凈名的無言 (13),世尊的拈花者 (14) 名頓教。五、在華嚴及法華經中,開圓融不思議的法門,會三乘於一佛乘者 (15),皆名圓教。

唯識宗所判教相此宗在判教之前,先分頓悟與漸悟二機,若是頓機,無論聞有聞空,皆能消歸第一義,而證中道,無前後次第可言,若是漸機,須先由方便法,漸次證入究竟法,如是則將佛說經教,判為三時:第一、凡外妄執五蘊為實我,起惑造業,沉淪生死,佛為破其妄執,乃於鹿野苑說阿含經,令小乘行人,悟我者不過是五蘊 (16) 十二處 (17),十八界 (18) 等法所假合,若加分析,則但有法而無我,是為我空法有論,屬小乘有教。第二、二乘行人,初聞有教,雖解我空,尚執法有,佛為除彼等法執故,繼說諸部般若經,顯示一切法皆無自性,廓然大空,是為我法二空論,屬大乘空教。第三、佛恐行人, 聞空教後,復起空執,謂真俗二諦 (19),性相皆空,如此則無法可修,無佛可成,落入斷滅空。由是乃說解深密等經,演唯識三性 (20) 等教,開示境無識有,圓成實性,非是斷滅,令悟入中道實相,是為境空心有論,屬大乘中道教。

【注釋】

(1) 言濟度世間也。

(2) 隋智者大師所立,因居天台山,故即以山名其宗。此宗以法華經、涅槃經、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等為主,明一心三觀的妙理。

(3) 隋智顓大師的賜號。

(4) 詳初級佛學教本第三課第二段。

(5) 詳初級佛學教本第三課注十。

(6) 此宗依華嚴經立宗,故名華嚴宗。

(7) 亦名華嚴五教。

(8) 法相宗將一切眾生的根機,分為五類,名五性。一、有可修成阿羅漢果的無漏種子者,名定性聲聞。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無漏種子者,名定性緣覺。三、有可修成佛果的無漏種子者,名不定性菩薩。四、兼有以上二種或三種的無漏種子,則將來所證之位,遇緣成熟,並不一定證何種果者,名不定性。五、並無以上三乘的無漏種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種子者,名為無性。

(9) 是依他起性的簡稱,為三性之一。萬法皆無自性,不能單獨生起,須依靠眾緣具備,然後乃生,名依他起性。

(10) 中觀論簡稱中論,及百論,十二門論,合稱三論。

(11) 一切事物,皆待緣生起,名為緣起。如來藏緣起,亦名真如緣起,言一切法皆依真如之體,因緣之用,而起生滅之相,若追溯其源:則真如不守自性,以一念無明,生起萬法,故名真如緣起。

(12) 具頓悟的根機者,名頓根。

(13) 維摩詰譯為凈名。維摩詰所說經,不入二法門品中,諸菩薩對於不二法門,皆有言說,獨維摩詰以默然無言,顯不二法門體。

(14)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載:梵天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請佛說法,世尊拈花示眾,並無所說,一時百萬人天,皆不解其意, 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因傳與涅槃妙心,為禪宗的起源。

(15) 法華經中說:佛初以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法,教化眾生,但最後皆教令成佛,會三乘於一佛乘,是名會三歸一。

(16) 見初級教本第二十七課課文。

(17) 見中級第六課課文。

(18) 見中級第六課課文。

(19) 見中級第十八課注一注二。

(20) 唯識宗終於宇宙萬法,立三性義,一、普遍計度一切法,然後顛倒迷執,認為或有或無者,名遍計所執性。二、萬法皆依因緣而生起,名依他起性。三、諸法的本體,名為法性,亦曰真如,湛然常住,遍滿十方,具有圓滿成就真實之性,名圓成實性。此中遍計為妄有,依他為假有,圓成為實有。

【習題】

(一) 何謂判教? (二) 「化法」及「化儀」各作何解釋?化法四教是什麼?化儀四教是什麼? (三) 秘密教及不定教,其性質怎樣? (四) 寫出華嚴五教的名目。 (五) 解釋法相宗的五性。(六) 禪宗起源的故事是怎樣? (七) 唯識宗所筆判的三時教是什麼? (八) 何謂依他起性? (九) 佛說大乘空教後,何故復說大乘中道教?

第廿五、廿六、廿七課綜合指要

1.所謂得者:是本來沒有而現在有之謂,若本來即有,則不名為得。無上正覺,為佛及一切眾生所共有,本自圓滿具足,故成佛時,雖得亦不名為得。如空中之月,本來自有,不過,一切眾生,為無明之雲所蔽,故隱而不見,雖然不見,然亦無稍欠缺,佛則修到浮雲盡滅,故月體全彰耳。所以無機子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觀此可以悟矣。

2.諸法皆因緣假合,故無自性,以無自性故,說名為空。如小兒塑雪作彌勒佛,然則所謂彌勒者,雪而已矣,既全體是雪,則無彌勒,此謂彌勒空。更進一步言:雪者水所凍結,全體皆水,既皆是水,則無有雪,並雪亦空。再進一步言:水者輕養二氣所合成,既是輕養二氣,則水亦無有,並水亦空,照如是層層分析,則輕養二氣,亦未離因緣所生原理,亦是空幻。故吾人終日,六根之所接觸者,萬法之有形相者,無所不空,所謂世間者,如是而已。

3.釋尊一生事迹,如伶人登台作劇, 一切衣冠動作言笑,無所不假。試思:以一位塵點劫前,早已成佛之人,因游四門,見老病死,而悟世間無常,他難道真要等待此時,見到此等事,才覺悟無常耶?遍學各種外道,知皆非究竟而離去,他難道真要待到此時,方知外道不究竟耶?到雪山修苦行六年,不能得道,棄而不修,他難道真要到此時,方知單憑苦行,不能得道耶?若必待此時方知,則前所得之一切種智,大圓鏡智,阿耨菩提,都到那裡去耶?欲浴尼連河而無力,飲乳一杯,體力才恢復,若果如此,則前所得之金剛那羅延身,萬劫不壞之體,具足力、無畏、神通等,又到那裡去耶?巍巍佛法,豈不等於紙糊泥塑,風吹便破,雨打便散耶?到菩提樹下,發願若不成佛,誓不起此座,前既已成佛,今又發願成佛,如此則無上正覺,有其盡時,盡則再作凡夫,復須從頭修起,豈非天大笑話,同於魔說。阿含、寶積、維摩、涅槃等經,皆言佛背痛,以萬德尊嚴,福慧兩足之佛,尚有病痛,則德在何處,福在何處耶?可知讀經不是容易事,若死執經句,不悟其作用處,則會讓成一個傻子,自傻矣,而又向人津津樂道,使滿座聽聞者,皆成傻人,如此讀經,如此說法,真使三世諸佛,沉冤海底矣。

4.不曾看經的人,都以為佛經是不可理解的,是秘奧難懂的,或是不過勸善止惡的,因而不看,這實在是失卻大利,深可嘆惜,所以我才趁編寫教本之便,一再介紹些經文,給大眾看。看了之後,就知道它並非不可理解,並非秘奧難懂,也不僅限於勸善止惡的作用。實在是無句不美,無段不妙,善能拓胸益智,為真修之士,所不可闕的座上師。查大寶積經,有一百二十卷,今茲所錄,不過如大樹的一葉,學者倘有時間慧解,還是要遍覽全經,以增廣見聞。讀三皈依偈曰:「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可知不讀經論,則智慧無來處也。

5.大寶積經言:「一切諸想,皆不應起,以一切想無所得故。」 既言一切諸想,當然包括念佛在內。須知念佛是因地法,而離一切想,則系究竟果地法,凡修一切因地法,其目的皆在究竟果地法,所謂條條大路,皆到涅槃城也。關於修行一事,若就中途言之,則三祗練行,百劫植因,不論修福修慧,斷惑證真,法法皆須圓滿,然後才能成佛。若就最後言之,則一法不剩,不管善法惡法,若剩一毛髮許,便非本來,所以才說一切想皆不應起也。念佛與最後究竟法,尚有距離,故有想有為,將來往生極樂國之後,要修到等覺以過,進入佛位時,才圓證這離想寂滅的心體。吾人今日,尚在凡夫位,尚在修以一念止一切念的凈土法,對於勿起諸想的明誨,只宜知之而已,不必放棄念佛,最為切要。蓋念佛法門,亦是釋尊所說,念佛保持正念,不能算違背佛語也。

6.有許多修行人,都以為只要莊嚴壇場法具,以香花燈果,供養佛菩薩,就算是第一供養了。如果這樣的話,富人一個個都可以成就供養功德,乃至檀波羅蜜,窮人則只有望洋興嘆了,讀了經經之後,才知道所謂第一供養者,只是依教奉行,論機會是人人平等,勤者得之。其次,讀了經之後,才知道行者為利益眾生故,舍於憒鬧,凈心持戒修行,乃至僅行七步之近,其功德已勝過以大千世界香花燈炷,供養如來。 照這樣看起來:所謂修行者,其大意義,在此而不在彼,在內而不外。但是,如果真有智慧的行人,他自然曉得:兩方面都做得圓滿周到,無往而不中道。他自然曉得就環境上所做得到的範圍,量力而行,不偏不倚,只要恭敬誠懇,道心不失,則舉手投足,都是功德,在在處處,無非菩薩場也。

7.判教諸家,其智慧皆超絕,其所判教相,皆有充分理由,不宜批評對,那一家不對。如來說一代時教,有如一座大山,巍峨廣博,任憑學者,橫看成嶺,側看成峰,近看為石,遠看為屏,說嶺說峰,說石說屏,皆得山的體態,若以此駁彼,是自己胸中,無有全山,故妄生是非之見也。

8.就空的意義,總結說一句,那就是:我空法空,自性不空。阿含時但說我空,不說法空,般若時則說我法二空,而未說自性不空,一直到了涅槃時,才顯示自性不空義,使千里來龍,結穴方寸。若就因果的意義,可以分三段來說明:第一、未出三界時,流轉六道,完全受業力所支配,一切凡夫,無不如是。第二出三界後,至成佛前,惡性種子,以及世間善種子,以及世間善種子,皆為道力所壓伏,環境所限制,暫時失效,出世間善種子,則次第發為現行。第三,成佛時轉賴耶成鏡智,世出世善惡種子,一時盡空,超乎因果之外。釋尊馬麥金槍之報,乃故意示現如此,以儆世人,使不敢為惡,亦屬假作之一,豈有成佛尚未脫因果報應之理乎。若論依正二報,苦樂二受,原皆空無,有如夢境,不過,一切眾生,心翳尚存,故覺其為有耳。


推薦閱讀:

佛學處世哲理
大乘百法明門論(1)
關於佛教,僧侶回答的和詭辯的
誰在輪迴-彌蘭王問經
修行?凈土?

TAG: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