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經》譯文
06-24
樂本篇原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耐動,放行於聲。聲相應,放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於戚羽毣,謂之樂。譯文:一切音樂的產生,都源於人的內心。人們內心的活動,是受到外物影響的結果。人心受到外物的影響而激動起來,因而通過聲音表現出來。各種聲音相互應和,由此產生變化,由變化產生條理次序,叫做音。講音組合起來進行演奏和歌唱,配上道具干戚、羽旄的舞蹈,叫做樂。原文: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嘩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歷;其散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譯文:樂是由聲音生成的,它產生的本源在於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動。所以心中產生悲哀的感情,則發出的聲音就急促而低沉;心中產生快樂的感情,則發出的聲音就舒展而和緩;心中產生喜悅的情感,則發出的聲音就振奮而奔放;心中產生憤怒的情感,則發出的聲音就粗曠而激越;心中的產生崇敬的情感,則發出的聲音莊重而正直;心中產生愛戀的情體,則產生的聲音和順而溫柔。這六種情感並非出自人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的激發而產生的。原文: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譯文:所以先王十分注意怎樣來對人們進行影響,用禮制來引導人們的思想,用音樂來調和人們的情感,用政令來統一人們的行動,用刑法來防止人們的邪惡行為。用禮制、音樂、刑法、政令,這四者的最終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用來統一人們的思想意識,建立清明安定的政治局面的。原文: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成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譯文:一切音樂都是從人的內心世界產生的。感情在心中激蕩,因而通過聲音表達出來。聲音組成和諧的條理,叫做音樂。所以太平時代的音樂安祥而快樂,這是政治和諧的表現;動亂時代的音樂怨恨而憤怒,這是政治脫離政道的表現;即將滅亡的國家,音樂充滿樂悲哀和憂思,這是人民生活處境艱難的表現。音樂的道理,和政治是息息相通的。原文: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征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怙懘之音矣。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其官壞;角亂則憂,其民怨;征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矣。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譯文:宮音是君,商音是臣,角音是民,徵音是事,羽音是物。這五種聲音不發生混亂,就沒有弊敗不和的音了。宮音混亂就成為散漫的聲音,象徵著國君驕橫;商音混亂就成為偏激不正的聲音,象徵著官吏墮落,角音混亂就成為憂愁的聲音,象徵著財物匿乏。五種聲音都發生了混亂,互相排斥,叫做慢,在這種慢的情況下,國家滅亡也就在眼前了。鄭國和衛國的音樂,是社會動亂的音樂,接近於慢了,桑間濮上的音樂,是亡國的音樂,政治混亂,人民流離失所,社會上盛行著欺侮國君自私自利的風氣,無法收拾。原文: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也。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樂之隆,非極音也。食饗之禮,非致味也。清庫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嘆,有遺音者矣。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大羹不和,有遺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譯文:音,是由人心產生的。樂,是與事物倫理相通的。所以只懂得聲音不懂的音樂的是禽獸,只懂得音樂而不懂的樂理的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是能夠懂得樂理的人。所以能由辨別聲而知到音樂,由辨別音樂而知樂理,由辨別樂理而知道政治的好壞,就具備了治理天下的方法。所以不懂的聲音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音樂。不懂得音樂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樂理。懂得樂理就接近於知曉禮儀了。禮儀和理樂都通曉,叫做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所以樂的隆盛,並不是使聲音極盡華美。在宗廟中合祭祖先的禮儀,並不是使食物滋味極其豐富。在宗廟中彈奏的瑟,安裝這音色沉濁的硃紅色熟絲所做的弦,底部的孔眼很疏朗,彈奏時發出沉濁而舒緩的聲音,一個人唱歌,三個人應和,這聲音並未達到豐富多彩的完美境地。合祭的禮儀,崇尚玄酒,並以爼盤載著生魚,肉汁不用鹽菜來和味,食物的味道並不豐富。因此此先王之所以制定禮樂,並不是它來滿足人們口腹耳目的慾望,而是用它來教導民眾節制自己的好惡之情,從而歸於正確的人生正途。原文: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鐘鼓干戚.所以和安樂也.昏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射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譯文:人初生時知識很簡單,這是天賦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變動,是簡單的本性獲得了發展的表現,外界事物的影響使人形成一定的智力去認識它,進而形成喜歡和不喜歡的感覺,但是倘若使喜歡和比喜歡的各種想法得不到節制,同時各種事物繼續在外界起著影響認識的作用,那麼在這樣的循環往複之下,使人們不能恢復自己天賦的性情,天理就滅絕了。事實上外界事物對人的影響無窮無盡,要是再加上人們自己對喜歡和不喜歡的各種想法不加節制,那就是接觸到外界事物後人也變成各種事物了。所謂人變成各種事物,就是天理滅絕人慾橫流的意思,於是有的產生犯上作亂欺詐虛偽的心思,有的做出邪惡放縱胡作非為的事情,強的人壓迫弱的人,人多的虐待人少的,聰明的欺騙老實的,勇猛的折磨懦弱的,有病的人得不到供養,老人,小孩,孤兒,寡婦,得不到應有的照顧,這是大亂的形勢啊,所以先王要制定禮樂,讓人們有所節制。披麻戴孝的哭泣,是為了節制喪禮,鐘鼓干戚的歌舞,是為了享受到適當的快樂,關於婚姻和冠笄的規定,就是為了使男女有所區別,定期舉行射箭和宴會,就是為了安排正當的社交活動。用禮來節制民眾的心志,用樂調和民眾的情感,通過政令使民眾遵行禮樂,運用刑法防止違反禮樂的行為。禮、樂、刑、政,四者互相通達而不違逆,這就具備了治理天下的正道。樂論篇原文: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好惡著,則賢不肖別矣。刑禁暴,爵舉賢,則政均矣。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此則民治行矣。譯文:樂用來協調人們的關係,禮用來區別尊卑貴賤。有了樂的協調就能使人們互相親近,有了禮的區別就能使人民互相敬重。但樂超過了限度就會讓人放蕩,禮超過了限度就會使人分離而不親密。使人們感情融洽,儀態莊重,這就是禮和樂的功用。原文: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禮自外作故文。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天子如此則禮行矣。譯文:樂由內心產生,禮在外表體現。樂由內心產生,所以能潛移默化影響人們的心靈;禮在外表體現,所以具有各種禮儀制度。隆重的樂一定平易,隆重的禮一定簡樸。樂教通達的實行,民眾就沒有怨恨;禮教通達的實行,民眾就不會爭奪。用禮讓治理天下,說的就是實行禮樂。強暴的人不再出現,諸侯都歸附天子,不再用兵器甲胄來發動戰爭,五種刑法也棄置不用,百姓沒有患難,天子也不動怒,這就表明樂教通達地實行了。父子之間親睦,長幼之間有次序,四海之內人們互相禮敬尊重,這就表明禮教通達的實行了。原文: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譯文:大樂和天地一樣協和,大禮和天地一樣調節,因為那樣協和,所以能夠概括一切事物的本質,因為那樣調節,所以能夠用來祭祀天地。社會上有禮樂,幽冥中有鬼神,這樣就能使四海之內所有的人都互相尊重互相親愛了。原文:禮者,殊事合敬者也。樂者,異文合愛者也。禮樂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與時並,名與功偕。故鍾、鼓、管、磬、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升降、上下、周還、裼、襲,禮之文也。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譯文:禮,是規定尊卑貴賤的差別,使人們互相尊重的。樂,是用不同的藝術形式來影響人心,使人們互相親近的。禮和樂用來治國安民的本質是一致的,所以都被英明的君主沿襲下來。他們制禮作樂都與時勢相合,為禮樂命名都與所建立的功業相符。鍾、鼓、管、磬、羽、籥、干、戚,都是樂的器具;屈、伸、俯、仰、綴、兆、舒、疾等姿態,舞者聚集的行列和行動的區域,舞蹈的舒展和疾速,都是樂的表現情狀。簠、簋、俎、豆、等器皿和各種規定,都是禮的工具;升降上下、迴旋、袒開或掩閉上衣,都是禮的表現形式。懂得禮樂性質的人就能製作禮樂,懂得禮樂表現形式的人就能傳承禮樂。制禮作樂人叫「聖」,傳承禮樂的人叫「明」。「明」與「聖」,是傳承和製作的意思。原文: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論倫無患,樂之情也;欣喜歡愛,樂之官也。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也。若夫禮樂之施於金石,越於聲音,用於宗廟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則此所與民同也。譯文:樂,表現天地間的和諧;禮,表現天地間的秩序。有了和諧,所以萬物都能化育生長;有了秩序,所以一切事物都能有所區別。樂是根據天的道理而作的,禮是按照地的管道而制定的。制禮不合度就會引起混亂,作樂不合度就違背正道。明白天地間萬物的道理,然後才能興禮作樂。和諧而不淆亂,是樂的內在精神;使人欣喜歡愛,是樂的功能。中正無邪,是禮的本質;使人莊重恭敬順從,是禮的職能。至於用樂器使禮樂得道表現,通過聲音使禮樂得以傳播,在宗廟社稷中行施禮樂,用來奉祀山川鬼神,這些應用禮樂的事情是統治者讓人民一起來掌握的。樂禮篇原文:王者功成作樂,治定製禮。其功大者其樂備,其治辯者其禮具。干戚之舞,非備樂也。孰亨而祀,非達禮也。五帝殊時,不相襲禮。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及夫敦樂而無憂,禮備而不偏者,其唯大聖乎!譯文:君王們功業成就了才作樂,天下平定了才制禮。那些功績偉大的君王所作的樂是完備的,那些治理天下周到的君王所制的禮也是全面的。手持干、戚的舞蹈,並不是完備的樂。烹煮肉食來祭祀,也不是全面的禮。五帝各人所處的時代不同,就不沿用前代的樂。三王各人的時代有別,就不承襲前代的禮。作樂過度就會生出憂患,制禮不精就會發生偏失。能夠做到重視樂而不發生憂患,制禮完備而不發生偏失的,大概就只有偉大的聖人吧!原文: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焉.春作夏長.仁也.秋斂冬藏.義也.仁近於樂.義近於禮.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別宜.居鬼而從地.故聖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譯文:天地之間,事物各不相同,因此用禮的制度來表示它們之間的區別,事物發展永不停息,互相融合互相轉化,因此需要興起樂來表示它們之間的統一。春天生髮,夏天成長,是自然界的仁,秋天收穫,冬天收藏是自然界的義。仁和義的道理相近,義和禮的道理相近。樂的精神是敦厚親和,它屬於神和天的範圍,禮的本質是辨異分宜,它屬於鬼和地的範圍,所以聖人作樂和天的道理相適應,制禮和地的道理相配合,禮和樂能夠明確和完備,天和地的道理就能夠得到表彰了。原文: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小大殊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則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則禮者天地之別也.地氣上齊.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盪.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譯文:按照天地的上下,確定君臣的關係,按照高低的分別,確定貴賤的名位,在動態和靜態中的表現有了規律,大大小小的各種形體才分得清楚,一切東西同類相聚,異類分離,那麼各種特性才顯現出不同來,在天空的日月星辰都發著光輝,在地面的草木鳥獸都具有形態,這些都表現天地間的事物各個不同,所謂禮,就是反映這些差別的。地氣向上升,天氣向下降,陰和陽互相摩擦,天地間的大氣互相激蕩,雷霆震響,風氣雨落,交替著四季的變化,照耀著日月的光輝,這樣各種東西都生長起來了,這些都表現天地間的事物互相調和,所謂樂,就是反映這些調和的。原文:化不時則不生.男女無辨則亂升.天地之情也.及夫.禮樂之極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陰陽而通乎鬼神.窮高極遠而測深厚.樂著大始.而禮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動者地也.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間也.故聖人曰禮樂雲.譯文:天時沒有常規,萬物就不能生長,男女沒有分別,社會就必然混亂,這是天地間一定的道理。有那麼一個時候,禮樂的道理上達於天,下充於地,和陰陽並行,和鬼神相通,它的作用滲透到無論多高多遠多深厚的所在,那麼樂和天變成一體,禮和地變成一體了。顯著的運行不息的,是天,顯著的靜止不動的是地。靜動交替,才產生天地間的萬物,所以聖人說道,禮雲樂雲。樂施篇原文: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故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時熟,然後賞之以樂。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綴遠;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綴短。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謚知其行也。譯文:從前舜作了五弦琴,用來伴奏著唱詩歌《南風》,夔開始作樂,用來賞賜諸侯。所以天子作樂的目的是用來賞賜給諸侯中有德的人。德行隆盛而尊崇教育,五穀及時成熟,然後才用樂賞賜他。所以那些治理百姓不好,使之勞苦的諸侯,為他歌舞的行列中的間隔就疏遠;那些治理百姓好使之安逸的諸侯,為他歌舞的行列中的間隔就近。所以看到賞給他的歌舞就能知道他的德行,聽到給予他被賞賜的謚號就能知道他生前的行為。原文:大章.章之也.咸池.備矣.韶.繼也.夏.大也.殷周之樂盡矣.譯文:大章是用來表彰堯,咸池用以表示黃帝的德政,韶用以表示舜能夠繼承堯的德政,夏用以表示禹能夠把堯舜發揚光大。殷周兩代的樂,都表示能夠盡到人事。原文:天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飢。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然則先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德也。譯文:天地運行的規律,氣候的冷熱不按照一定的時間交替就會發生災害,風雨失去調節就會發生饑荒。教育對於人民,就象氣候的冷熱一樣,教育不適時就有害於社會。各種制度對於人民,就好像風雨一樣,制度的規定不適度就不會有功效。所以前代的君王制樂,就是用來作為治理人民的一種方法,用得適當就能使人民的行為和道德相吻合。原文:夫豢豕為酒.非以為禍也.而獄訟益繁.則酒之流生禍也.是故先生因為酒禮.壹獻之禮.賓主百拜.終日飲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備酒禍也.故酒食者.所以合歡也.樂者.所以象德也.禮者.所以綴淫也.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禮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禮以樂之.哀樂之分.皆以禮終.譯文:譬如養豬釀酒,絕不是為了惹禍,但是打官司的一天比一天增加,卻是飲酒無度酗酒鬧事的結果,所以先王針對這種情形制定酒禮,沒喝一杯酒,主人和客人都要行很多禮,整天喝酒也喝不醉了,這是先王防備酗酒鬧事的方法,所以酒食宴會,就能發生增進友誼的作用了。因此先王有喪亡等大事的時候,一定要有適當的禮來表示哀悼,有喜慶等大事的時候,一定有適當的禮來表示歡樂,悲哀和歡樂的程度,都用禮來加以節制。原文: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譯文:樂是聖人所最喜愛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他能深切感動人們的心靈,他能夠移風易俗。所以古代君王設立諸如大司樂、樂師等專職從事樂教。樂言篇原文: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是故志微、噍殺之音作,而民思憂;嘽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廉直、勁正、庄誠之音作,而民肅敬;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譯文:人有氣質、性格、心智這種本性,但哀、樂、喜、怒的變化沒有常規。人心受到外物的影響而激動,然後一定的情感就表現出來。所以細微、急促的音樂流行時,人們聽了就會憂愁;寬舒和諧、緩慢輕鬆、文采華美而節奏簡易的音樂流行時,人們聽了就感到安樂;粗曠激越、勇猛振奮、宏大而憤激的音樂流行時,人們聽了就能夠剛毅;端方、剛正、莊嚴而真誠的音樂流行時,人們聽了就能夠肅敬;寬暢、洪亮、流利而和順的音樂流行時,人們聽了就能夠慈愛;放蕩、散亂、疾速而過度的音樂流行時,人們聽了就淫亂原文: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數.制之禮義.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懾.四暢交於中.而發作於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奪也.譯文:因此先王根據著人的性情,核定樂的度數,制定禮的制度,合乎生氣的調和,體現五常的關係,使得氣質屬陽的人不散漫,氣質屬陰的人不保守,氣質剛強的人不粗暴,氣質柔和的人不畏縮,陰陽剛柔的四種氣質暢通的交流在人的內部同時表現在外部,都有著適當的關係,互相補充而不互相克制。原文:然後立之學等.廣其節奏.省其文采.以繩德厚.律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事行.使親疏.貴賤.長幼.男女之理.皆形見於樂.故曰.樂觀其深矣.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氣衰則生物不遂.世亂則禮慝而樂淫.是故其聲哀而不庄.樂而不安.慢易以犯節.流湎以忘本.廣則容奸.狹則思欲.感條暢之氣.而滅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賤之也.譯文:然後定出學習的進度,逐步學習節奏,研究章法結構,通過這些來考查如何表現仁厚,分別大小的名稱,高下的次序,通過這些來考查如何表現事物,這樣使得親疏貴賤長幼男女的分別,都有從樂表現出來。所以古人說,通過樂可以深刻的觀察社會。土地缺乏養料,草木不能生長,水流太急龜鱉不能長大,氣質衰弱生物不能發育,社會動亂,禮就廢弛樂就放縱無節制,所以聲音悲哀而不莊重,快樂而不安定,散漫多變而節奏紊亂,留戀纏綿而無所歸宿,緩慢的聲音包含著邪惡,急促的聲音挑動慾念,引起人們逆亂的風氣,滅絕人們平和的德性,所以君子是厭棄它的。樂象篇原文:凡奸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倡和有應,回邪曲直,各歸其分,而萬物之理,各以類相動也。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類以成其行。奸聲亂色,不留聰明;淫樂慝禮,不接心術;惰慢邪僻之氣,不設於身體。使耳、目、鼻、口、心知百體皆由順正以行其義。然後發以聲音,而文以琴瑟,動以干戚,飾以羽旄,從以簫管,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廣大象地,始終象四時,周還象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奸,百度得數而有常,小大相成,終始相生,倡和清濁,迭相為經。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故曰:樂者,樂也。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廣樂以成其教。樂行而民鄉方,可以觀德矣。譯文:凡是邪惡的聲音打動樂人心,逆亂的風氣就會相應而生。逆亂的風氣表現出來,「淫樂」就興起了。而平正的聲音打動了人心,和順的風氣就會相應而生。和順的風氣表現出來,「和樂」就興起了。正如唱的與和的互相響應,人民乖違。邪僻、枉曲、正直等各種情志也同類相應,各有所歸,而萬事萬物的道理,本來就是各按其類互相應和的。所以君子根據人的性情來和諧他們的意志,以成就人們的善行。對邪惡的聲音和淫亂的形色,不聽也不看;對放縱的無度的樂和不合禮教的事情,不使它進入自己的內心;對怠惰散漫的邪僻風氣,不使它在自己身上表現出來。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等身體各個部分的活動都能和順端正奉行禮義。然後通過聲音表達出來,用琴瑟的彈奏來增飾文采,手持盾和戚來舞蹈,用羽和旄來裝飾,簫和管來伴奏,以發揚最高道德的光輝,感動四時的和氣,以彰明萬物發展的道理。所以音樂的清明象徵著高遠的天,廣大象徵著博厚的地。樂曲的終而復始象徵著四季,舞姿的迴旋往複象徵著風雨。樂舞之器五色齊備而有條不紊,八音符合音律而沒有差錯,節奏變化合度而又有常規,形體的大小互相補充,聲音的終始互相接續,唱和、和的、清音、濁音。相互交替而形成了一定的規律。所以樂教的施行使倫理得以彰明,使人民耳目靈敏,氣性平和,社會風俗也隨之轉變,普天之下都得到安寧。所以說,樂是使人快樂的。君子高興的是得到道德的修養,小人高興的是得到慾望的滿足。用道德來約束慾望,就能快樂而不過度;追求慾望的滿足而忘了道德,就會迷惑而失去快樂。所以君子本著人的性情以和諧他們的意志,推廣「和樂」來完成對人民的教化。樂教施行而民眾就歸向正道,由此也就可以察見君子的道德了。原文: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氣從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髮外。唯樂不可以為偽。譯文:德是人性之正,樂是德之光華,金、石、絲、竹是樂的工具。詩歌抒發內心志意,歌吟唱心中的聲音,舞蹈表達內心的姿態。詩、歌、舞都源於人的內心,然後用樂器來伴奏。所以,情感深厚就會文采鮮明,氣度宏大就會變化神奇,和順的情感累積在心中,就會有美好的神采表現在外表。只有音樂才不可以偽裝出來。原文: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奏.聲之飾也.君子動其本. 樂其象.然後治其飾.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見方.再始以著往.復亂以飭歸.奮疾而不拔.極幽而不隱.獨樂其志.不厭其道備舉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見而義立.樂終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聽過.故曰.生民之道.樂為大焉.譯文:樂是內心活動的表現。聲音,是樂的現象,文采節奏,是聲音的組織,君子從內心的活動出發,用樂來表現想要表現的形象,然後加以必要的組織,用武樂作為例子,先擊鼓表示樂的開始使大家注意,頓三次腳表示舞就要開始,第二遍頓腳以後才正式起舞,表示武王伐紂是第二次才正式出兵的,響起搖鈴舞者就後退,表示武王伐紂勝利後整裝回歸,舞得極快卻不失去節制,聲調含蓄卻並不隱晦模糊,使人既能欣賞它的內容又不致厭棄它所表現的意義。因為完全能夠了解它所表現的意義,就不會只想到個人的享受,因此感情上既得到滿足,理智上也有所收穫,欣賞過樂以後,道德修養更受到尊重,君子因此更注重修養,小人因此發現自己的過失,所以古人說,安定社會的方法,樂是最重要的了。樂情篇原文: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說管乎人情矣。窮本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禮樂負天地之情,達神明之德,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體,領父子君臣之節。譯文:樂所表現的,是人的一定的感情,禮所表現的,是人的一定的關係,樂表現相同的方面,禮辨別不同的方面,禮和樂的道理,是貫通著人情啊。探索到人們的內心境界的一般狀態和它的變化,是樂的功能,使人們真誠相處拋棄掉虛偽,是禮的目的,禮和樂表現天地間的自然要求,表達自然界的發展規律,調節上下的機能,完成各種事物的形體,多分清父子君臣的關係。原文:是故大人舉禮樂,則天地將為昭焉。天地欣和,陰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然後草木茂,區萌達,羽翼奮,角觡生,蟄蟲昭蘇,羽者嫗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則樂之道歸焉耳。譯文:所以大人推崇了禮樂,那麼天地都跟著光明了,天和地自動的結合,陰和陽很好的調劑,生機和養料充實著萬物的生命力,然後草木茂盛起來了,枝幹茁壯起來了,羽翼長得有力了,角骼生長起來了,冬眠的昆蟲也蘇醒過來了,鳥類孵有幼鳥,獸類懷孕受胎,胎生的不至於胎死腹中,卵生的不至於為長成卵殼就破裂,這些都要歸功於樂的功能啊。原文:樂者,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也,故童者舞之。鋪筵席,陳尊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樂師辯乎聲詩,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宗廟之禮,故後屍。商祝辨乎喪禮,故後主人。是故德成而上,藝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後。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後,然後可以有制於天下也。譯文:樂不僅僅是指黃鐘大呂等樂律、彈琴歌唱和手持盾牌及大斧的舞蹈,這些都是樂的末節,所以讓孩子來表演舞蹈。鋪設筵席,成列樽、俎、籩、豆等器具,以升上降下的動作來表示禮儀,這都市禮的末節,所以讓辦具體事情的官員來執掌之。樂師只懂得樂聲和詩歌,所以面向北坐著演奏。宗人、太祝只懂得宗廟中祭祀的禮儀,所以站在屍的後面掌禮。商祝只懂得喪葬的禮儀,所以站在主人的後面掌禮。因此可見道德完善的人才能處於上位,技藝熟練的人只能處下位;品行完美的人才能居前,從事技藝的人只能在後。所以說古代君王明確了上、下、先、後的分別,然後才能為天下制定禮樂。樂化篇原文: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而生矣。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輝動於內,而民莫不承聽;理髮諸外,而民莫不承順。故曰:致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譯文:君子說:禮樂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身心。能詳審地研究樂來進行道德修養,平易、正直、慈愛、誠信之心就會油然而生。有了平易、正直、慈愛、誠信之心就會快樂,快樂就會身心安寧,身心安寧就能使德行長久,德行長久就會象天一樣,象天一樣達到神的境界。象天一樣,就能不言而取信於民;達到神的境界,就會不怒而有威嚴。詳審的研究樂是用來提高道德修養的。詳審的研究禮來端正儀錶舉止就會莊重恭敬,莊重恭敬就能有威嚴。內心有片刻的不平和不愉快,卑鄙奸詐的心思就會進入;外貌有片刻的不莊重不恭敬,輕佻怠慢之心思就乘虛而入了。所以樂是影響人的內心世界的,禮是端正人的儀錶舉止的。樂使人十分平和,禮使人極其謙順,人民看到他的神採氣色就不會與他相爭,看到他的儀態也不會有輕佻怠慢的表現了。所以內心煥發出道德的光輝,人民就沒有不聽從他的;儀態表現出境界禮的原則,人民就沒有不順從他的。所以說;詳審的研究禮樂的道理,用來施加於天下,就沒有困難的事情了。原文: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樂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人之道也。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於此矣。故人不耐無樂,樂不耐無形,形而不為道,不耐無亂。先王恥其亂,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樂而不流,使其文足論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故樂者,天地之齊,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譯文:樂的意思是歡,是人們為了滿足情感的需要所不能沒有的。歡樂之情一定要用聲音來抒發,通過動作來表現,這是人之常情。聲音和舞蹈有這樣的作用,因而人們思想感情的變化,全都由它表達出來了。所以人們不能沒有歡樂,歡樂不能無所表現,表現出來而不符合道德規範,就不能不發生邪亂。古代君王憎惡世風的邪亂,所以制定「雅頌」之樂來引導。使樂聲足以令人快樂而不放縱,使樂的文辭足以明辨而不泯滅隱晦正理,使樂的曲折、平直、複雜、簡潔、細微、洪亮等種種音調和節奏的變化足以感動人們的向善之心而已,而不使放縱邪惡的思想感情影響人心。這就是古代君王作樂的原則。所以在宗廟演奏音樂,君臣上下一起聽著,就沒有不融洽相敬的;在族長鄉里之中演奏音樂,年長的和年幼的一起聽著,就沒有不和順相待的;在家庭中演奏音樂,父子兄弟一起聽著,就沒有不和睦相親的;所以樂的創作,先確定宮音的高低以形成和諧的樂音,再用各種樂器配合演奏以表現樂曲的節奏,使節奏和諧適度以形成結構嚴密的樂章,這都是為了發揮其協和父子君臣的關係,使人民相互親近的作用。這就是君王作樂的原則。所以聽到了「雅頌」之樂,人們心胸就寬廣了;拿著盾和戚,學習俯、仰、屈、伸的舞蹈動作,人們的儀錶就莊重了,按照一定的行列和區域來行動,配合著音樂的節奏,人們的行列就端正了,進退也統一了。所以樂表現著天地間的協和統一,是中和的綱紀,是人們的性情所不能沒有的。魏文侯篇原文: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卧.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譯文:魏文侯問於子夏,我衣冠端正聚精會神的聽古樂,就怕會打瞌睡,聽鄭國和衛國的的音樂,那就不知道疲倦,請問古樂使我那樣是什麼原因,新樂使我那樣是什麼原因。原文:子夏對曰.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以武.治亂以相.訊疾以雅.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樂之發也.譯文:子夏回答到,現在先談古樂,進退都很整齊,中和正大而且寬廣,弦匏笙簧等樂器,都等待著附和鼓的節奏才一起演奏,先以鼓為主表現文治,再以鈴為主表現武功,無論表現文治武功都用相掌握著節奏,在演奏快速度時都用雅來加強氣氛,君子通過這些來表達他的意想,通過這些來稱道過去的事迹,從而達到修養身心,和睦家庭,以至於安定社會的結果,這是古樂的道理。原文:今夫新樂.進俯退俯.奸聲以濫.溺而不止.及優侏非.。雜子女.不知父子.樂終不可以語.不可以道古.此新樂之發也.今君之所問者樂也.所好者音也.夫樂者.與音相近而不同.文侯曰.敢問何如.譯文:現在來談新樂,進退都是參差不齊,充滿著放縱邪惡的聲音,使人受了迷惑再也離不開它,加上扮演著各種丑怪的雜戲,男女混雜,也不管父子的尊卑,演奏完了,不知道什麼意思,不能稱道古代的事迹,這是新樂的道理。現在你問我的雖然是樂的道理,你所喜歡的其實只是音的享受,要知道樂和音的關係,似乎相近實際不同。文侯又問,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原文:子夏對曰.夫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疾烘不作.而無妖祥.此之謂大當.然後聖人作.為父子君臣.以為紀綱.紀綱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後正六律.和五聲.弦歌詩頌.此之謂德音.德音之謂樂.詩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王此大邦.克順克俾.俾於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於孫子.此之謂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譯文:子夏回答到,要是知道古代天地之間一切正常,四時調和,人民安樂,五穀豐登,災禍不生也沒有噩兆,這時叫做大當,就在這時聖人規定了穀子君臣的關係,作為大家遵守的制度,制度規定了,社會才安定,社會安定了,才訂定了六律,調和五聲,譜成曲調來歌唱,寫成詩調來頌揚,這些都叫做德音,德音才叫做樂,所以有一首詩里這樣說,「讓德音互相應和吧,我們的德行才能發揚,越是發揚影響越大,使人們受到教化懂得好壞,領導著這個國家,使人們親愛地走上光明大道,大家都想文王一樣,他的德行是什麼都掩飾不了的,他的德行已經受到上天賜福了,這福澤還延續到他的後代。」就是講的這個意思,現在你所喜歡的,恐怕是溺香了。原文:文侯曰.敢問溺音.何從出也.譯文:文侯插題到,請問溺香是怎麼來的呢?原文:子夏對曰.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趨數煩志.齊音敖辟喬志.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弗用也.詩云.肅雍和鳴.先祖是聽.夫肅肅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為人君者.謹其所好惡而已矣.君好之.則臣為之.上行之.則民從之.詩云.誘民孔易.此之謂也.然後聖人作為鞀.鼓.椌.楬.塤.箎.此六者.德音之音也.然後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廟也.所以獻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貴賤.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也.譯文:子夏回答道,鄭國的音很複雜,使人意識放縱,宋國的音很嫵媚,使人意志消沉,衛國的音很急促,使人意志煩亂,齊國的音很古怪,使人意志傲慢,以上四種音,都是滿足人們聲色的享受但是損害人們的德行修養,所以祭祀的時候都不用它們,詩上面說,肅雍和鳴.先祖是聽,所謂肅,是肅靜的意思,所謂雍,是和睦的意思,能夠肅靜和睦,還有什麼事做不到呢,做國君的人,能對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事情十分謹慎就好了,國君喜歡那件事,臣子就會去做那件事,上面做了什麼事,百姓也跟著做什麼事。上面說的開導老百姓十分容易就是這個意思。然後聖人做成鞀.鼓.椌.楬.塤.箎等樂器,這六種樂器,都是發生德音的音的,再加上鐘磬竽瑟一起演奏,干戚旄狄合著樂舞蹈,這樣就可以用來祭祀先王的宗廟了,就可以用來接待賓客增進友誼了,就可以用來使得官職大小身份貴賤都符合分寸,就可以用來表示給後來的人知道有尊卑長幼的次序了。原文: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石聲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聽磬聲,則思死封疆之臣。絲聲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眾。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鼓鼙之聲歡,歡以立功,動以進眾。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鎗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譯文:鐘聲發出鏗鏘的聲音,鏗鏘的聲音可以用來表示號令,號令可以使士氣充沛,士氣充沛就能激發勇武的精神。所以君子聽到鐘聲,就會想起武臣,石磬發出硜硜的聲音,硜硜的聲音可以象徵節義分明,節義分明就能有獻身效命的精神。所以君子聽到石磬的聲音就想起獻身邊疆的將士。絲弦的聲音悲哀悲哀的聲音可以使人廉潔正直,廉潔正直就能意志堅定。所以君子聽到琴瑟的聲音,就會想起志向堅定的忠義之臣。竹製的樂器可以發出多種樂音,多種樂音表示聚合的意義,明白聚合的意義就能聚集眾人。所以君子聽到竽、笙、簫、管的聲音,就會想起能夠聚集民眾的臣僚。鼓鼙的聲音喧騰,喧騰的聲音可以振奮人心,人心振奮就能大眾一起前進。所以君子聽到鼓鼙的聲音,就會聯想到瓴兵的臣僚。君子欣賞音樂,不僅是聽他的鏗鏘聲音而已,更重要的是那樂聲還與自己內心的情感有所應合,而能引起共鳴。賓牟賈篇賓牟賈侍坐於孔子,孔子與之言,及樂。曰:「夫《武》之備戒之已久,何也?」對曰:「病不得其眾也。」「詠嘆之,淫液之,何也」裡邊「發揚蹈厲之以蚤,何也?」對曰:「及時事也。」「《武》到右先左,何也?」對曰:「非《武》坐也。」「聲淫及商,何也?」對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則何音也?」對曰:「有司失其傳也。若非有司失其傳,則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聞諸萇弘,亦若吾子這言是也。」賓牟賈起,免席而請曰:「夫《武》之備戒之已久,則既聞命矣,敢問遲之遲而又久,何子曰:「居!吾語女。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綴,以崇天子。且夫樂者,象成者也。揔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發揚蹈厲,太公之志也;《武》亂皆坐,周、如之治也;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分夾而進,事蚤濟也;久立於綴,以待諸候之至也。「且女獨未聞牧音野之語呼?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後氏之後於杞,投殷之後於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使人行商容而復其位。庶民馳政,庶士倍祿。濟河而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車甲弢而藏之府庫而弗復用;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將帥之士使為諸候;然後知天下之武王之不復用兵也。散軍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說劍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覲,然後諸候知所以臣;耕藉,然後諸候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於大學,天子袒而割性,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冕而揔干,所以教諸候之弟也。若此,則周道四達,禮樂交通,則夫《武》之遲久,不亦宜乎?」師乙篇原文:子貢見師乙而問焉,曰:「賜聞聲歌各有宜也,如賜者,宜歌何也?」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而吾子自執焉。寬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靜、疏達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靜、廉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溫良而能斷歌者宜歌「齊」。「夫歌者,直已而陳德也。動己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齊』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識之故謂之『齊』。明乎『商』之音者,臨事而屢斷;明乎『齊』之音者,見利而讓,義也。有勇有義,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譯文:子貢見到師乙並向他請教說:「我聽說,學唱歌應當符合每個人的個性,象我這樣的人,適合長什麼歌呢?」師乙答道:「我是個低賤的樂工,哪裡配得上您來請教適合唱什麼樣的歌。還是讓我說說我聽到的說法,請您自己去判斷吧。寬宏而安靜、柔和而正直的人適合歌唱《頌》;志意闊大而沉靜、開朗通達而誠信的人適合歌唱《大雅》;恭敬謹慎而喜好禮儀的人適合歌唱《小雅》;正直而寧靜、清廉而謙和的人適合歌唱《風》;直率而慈愛的人適合唱《商》;溫和善良而能決斷的人適合歌唱《齊》。」唱歌的人,要先正自身並表現出德性。歌者內心有所感動,天與地都會應和,四時會互相協調,星辰運行有條不紊,萬物隨之發育生長。所以,《商》這種樂歌是五帝時代流傳下來的,商代的人把它記載下來,因而列為《商》;《齊》這種樂歌是三代流傳下來的,齊人把它記下來,因而叫《齊》。懂得《商》的人,遇到事情往往能決斷;懂得《齊》這種樂的人,見到利益往往能推讓。遇到事情能決斷,這是勇敢;遇到利益能推讓,這是義氣。既勇敢又有義氣,除了樂歌外有什麼能表現呢?因此,樂歌昂揚時如同高舉,低沉時如同墜落,婉轉時如同折斷,靜止時如同枯木,曲折變化合乎規矩,連綿不絕如同貫串在一起的珠子。「所以,用歌唱來表達,是言語表達的延續。心中愉悅,所以要用言語表達。言語不足以表達,所以用歌唱來表達。歌唱不足以表達,所以要感嘆,感嘆不足以表達,所以就情不自禁手舞足蹈了起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朱子家訓》譯文2
※《千字經》原文及譯文
※《蘭亭序》譯文
※戒子通錄原文+譯文
※《楚辭》原文及譯文
TAG: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