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一下最近常用的乒乓球技戰術

小結一下最近常用的乒乓球技戰術

最近幾天打的乒乓球多了,水平也回復了不少,有必要總結近來常用的技戰術,理順下思路。由於水平有限,我只能草草寫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錯誤的地方一定很多,希望此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吸引真正的乒乓球高手來幫我分析一下我技術的缺點和彌補的辦法,那此文的目的就達到了。1.發球。發過去的球按旋轉可以分3種,低旋,上旋和側旋。側旋很少單獨使用,常和低旋結合成側低旋,和上旋結合成測上旋。

最近我較常使用的是強烈低旋和小側上旋2種,都發到對手的反手位,按情況選擇出不出台。出台的話,對手有側身拉的可能,所以我傾向於不出台。不出台的強烈低旋一般是無法起板的,大部分人都選擇回搓到我的反手位置,出台的可能性極高,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我可以大膽側身,拉強烈上旋直線球到對手正手位置;若是對方回球較短且未出台,我則繼續搓回對方反手位置,控制住,爭取下一次上手的機會。發到對方反手位的小側上旋,若是對手判斷失誤,容易起高球,可以直接扣殺或者拉前沖弧圈。小側上旋的關鍵是動作一定要隱蔽,不可以讓對手輕易看清楚,不然對手側身起板,或者加力推檔,或者撇一板,我都很難受。隱蔽的關鍵技術之一是發球動作要和低旋動作相似,另外一個可取的技術辦法是用不拿拍的手臂遮住對手視線,半偏身,用身體側面對著對手,一般來說,對手是看不到我的球拍球接觸的瞬間位置的。

2.接發球。接發球可以說是最需要動心竅的技術了。接發球的目的是破壞對方的戰術意圖,為自己爭取主動進攻的機會。接發球基本有2種選擇:第一:回搓;第2:搶攻。回搓。對手發過來的3種旋轉(看前面發球部分),應對的辦法分別是a.低旋用低旋應對;b.上旋或者不旋用推擋,擊打或者弧圈挑到對手難上手的位置,這一種已經可以算是搶攻了;c.側旋則用順著球的旋轉方向加速它的辦法,對付側旋或者不旋,撇一板或者加力推檔或者弧圈都是常用的技術,假如判斷不準,也可以用低旋方式回搓(其實最常用),關鍵是手感要好,不能出高球。回搓球的質量決定於4大要素,分別是高度,落點,旋轉,力度/手感。高度不言而喻,當然是越低越好;落點一般選對方難上手的位置,比如反手位,盡量要做到不出台,避免對方搶攻,假如對方提前做出側身的姿勢,可以調到對方的正手位,角度要大,有時對手的正手技術實在太出色,就盡量不要搓到他的正手位置了,不然對手的反擊將相當可怕。旋轉和速度是乒乓球技術的2個最基本的主題,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一般來說,旋轉是越強越好,但是用太大力來加速旋轉的話,也容易出錯。有時候回搓不怎麼強的旋轉球對方反而比較容易起高球,這是個不錯的戰術選擇。力度比較難描敘,沒有一定的規範,這和個人的手感有關。搶攻。相對於回搓來說,搶攻更多是一種本能的動作,但對綜合能力的要求則必回搓高得多。首先是判斷準確,看清楚對方的發球要出台,落點位置,是什麼旋轉,有多強的旋轉,都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出來,其次是技術動作的選擇,對於旋轉不怎麼強的急球,要用前沖弧圈或者打的方式,對於旋轉比較強或者出台不多的,大都要用加轉弧圈的辦法。就我自己來說,發到我反手位置的球,我一般都是老老實實的回搓回去,偶爾搶攻一板。比較難處理的是發到正手位置的球,低旋的還是回搓的好,但是大部分人選擇發到這個位置都不會是單獨的低旋,而是不旋,小低旋,側低旋,側上旋,再配上力量速度角度的差別,極其繁雜,每種情況的應對辦法都有所不同。一想到這麼多可能性,而且要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判斷出來再採用正確的手法應對,就是應對正確了,也未必能防止對方的第2板第3板,老天,我都頭暈腦漲了,這個問題我們慢慢再研究。

3.第3板。發球接發球,之後就是第3板。前面這3次觸球加起來有個專業的名稱,叫前3板。出色的前3板技術是中國隊的殺手鐧,多年來中國隊之所以能一直雄據乒壇老大地位,高人一籌的前3板技術功居至偉。前3板技術一直都在發展變化中,其中一點小小的差別可能也能決定一個職業運動員的命運。當然,這些細微的差別對我這種水平層次的業餘玩家來說並不甚重要,我只要摸索幾種適合我的動作,再把它們訓練成動力定型就OK了。如何界定第3板對我是一個頗具困惑的東西,一般定義里,當然是2個人加在一起的第3次觸球。但是,假如2個人一直在那裡搓來搓去控制對方,不願主動上手,那第3板的意義有什麼用呢?一般來說,對搓都不失誤的情況下,最終總有一方要主動起板,這主動上手的一板,我自己把它定義為有意義的第3板,呵呵。不過叫起板還是比較實際些。我習慣的打法是弧圈結合快攻,用弧圈球來起板成功率比較高,適應範圍大,不管來球是什麼旋轉,甚至不出台,都能起板。起板能否成功,我自己的體會是有2個關鍵點。首先是判斷,假如對方回球是強烈低旋,則以上旋弧圈為主,身體重心略微下降,球拍和球的接觸點在球的中部,甚至中下部,假如對方回球不太轉或偏高,則以大力前沖弧圈為主,爭取一板成殺。其次是步法,為什麼練球時候可以連續打許多板,打局時候就不行呢?其中的關鍵就是打局時候腳步常常跟不上,導致技術動作變形。步法比較難練,我也沒有系統的知識。防守對方的起板,我一般都是用推擋,推到對方反手位,不給他連續進攻的機會,有時則推到他正手位大角度。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打的。先寫到這裡,再之後就是相持球階段了。

4.相持球技術之一--------推擋。前3板之後,就是相持球技術了。要在相持球技術中贏球,靠的是平時大量的科學的訓練。對直板反膠弧圈快攻打法,最常用的相持球技術有2種:推擋和弧圈球。雖然我比較喜歡進攻,這大概和個人性格有關係,好高務遠的人大都如此,呵呵,想想用幾板大刀闊斧,重逾千斤的加力弧圈把對手劈於馬下,那種淋漓盡致氣勢如虹的感覺真的爽到了極點,但隨著近來打局越多,越是感到防守能力的薄弱,那種輕易就被對方殺死的感覺真讓人吐血。因此有必要把心態放底點,重新關注到防守用的推擋技術中來。推擋技術分4種,A擋球,B快推,C加力推,D減力擋。A擋球是最基本的動作,引拍時上臂靠近身體,然後前臂前伸擋球,動作類似於把盤子平遞出去的感覺,要點是手腕手指調節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鬆。B快推是站位比較近,用很小的動作,在球從檯面彈到最高點之前推出去,適合防守一般的不太轉的拉球,推擋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是很常用的技術。C加力推是比較用力的推擋,引拍較大,增大用力距離,擊球點離身體遠一點,反正就是用力就是了。可以用來壓制對方,獲得主動。D減力擋一般用來防守加轉弧圈球和大力扣殺,觸球時有意識的把手臂和手腕回收削弱來球的反彈力。點是食指用力,拇指放鬆。

5,相持球技術之2----弧圈球。在能得分的技術中,弧圈球可能是我最依賴的技術。弧圈球涉及面非常複雜,首先是膠皮的選擇。進口套膠和國產套膠的性能不同,對拉球風格有一定的影響,進口套膠膠皮黏性差,海棉彈性軟,但彈性好,所以適合拉打為主的大力前沖弧圈球,國產的套膠如狂飆系列膠皮粘性大,海綿彈性大,球在球拍上的停留時間很短,脫板速度極快,所以對技術要求更高,適合以摩擦為主的打法。我前幾天把狂飆2的套膠換成了狂飆3的,感覺還不怎麼舒服呢。主要的弧圈技術分1,高吊弧圈(加轉弧圈),2,前沖弧圈,3,台內弧圈。1,高吊弧圈一般是針對拉下旋球而言的。它以旋轉見長,但是弧線略高,速度較慢。高吊弧圈的擊球部位一般為球的中部,甚至是中下部,這要根據來球的旋轉而定,來球下旋越厲害,擊球部位就越低。拉高吊弧圈,肩下沉的較低,用力方向向上的比較多,先要製造一個高過球網的弧線,然後用力方向向前,再製造一個向前的弧線。如果一味的向上硬拉,則球很容易出界。2,前沖弧圈速度快,力量大,但旋轉稍遜。拉前沖弧圈,擊球部位一般為球的中部或中上部。肩略微下沉,用力方向向前比較多。若來球的下旋旋轉很強,則必須增加轉腰的幅度和前臂收縮的速度,以增大對球的摩擦力。3,台內弧圈球的技術難度比較大。我體會不多,一般引拍的高度較高,往往與檯面高度持平,甚至高於檯面,擊球的中上部,由於摩擦球的部位很薄,因為對於下旋非常強的台內球,處理起來難度很大。而對於不太轉的下旋球來說,台內弧圈球給對方造成的威脅還是很大的。拉台內弧圈球,要注意用力方向向上多一些,繼而向前,要把弧線拉短。弧圈球技術中,髖骨和腰的使用非常重要,用髖骨帶動手臂,穩定性高,力量大。擊球位置在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離,這個位置發力最舒服。另外步法是連續拉的保證,倉皇失措,東倒西歪,被人拿來跳舞玩耍,還拉個鬼球?在拉球時候,比較常犯的錯誤主要有下面幾種:1。重心後坐,腿部力量不能發揮出來,使手臂的走向多為向上,削減了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轉。 2。手臂僵硬。引手的過程中,肌肉僵硬,大大降低了控制球的能力,並鎖住了力量。擊球後肌肉僵硬,使力量不能全部發揮出來,並降低了還原速度。3.轉腰不夠,靠手臂拉球,速度、力量、旋轉都有很大的損失。4.抬肘、抬肩。使腿、腰、手不能協調一致,當力量從腿、腰傳到手的時候,能量中斷。5.步法遲鈍。等球,使擊球點太低,使全身的力量用不到球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平野美宇這麼可愛?
如何看待 2017 年乒乓球世界盃馬龍輸給波爾?
如何評價 2017 年世乒賽男單八分之一林高遠 10:5 領先被許昕翻盤?
自從劉國梁開了微博之後,國胖的畫風突變成「歲月靜好,我好乖巧」了……
你們最喜歡的乒乓球運動員是誰?為什麼喜歡他(她)?

TAG:乒乓球 | 戰術 | 最近 | 技戰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