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鮮卑篇
06-24
入主中原—鮮卑篇 鮮卑是發源於中國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在中國的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鮮卑屬東胡系,居於鮮卑山,因此得名。近年來,考古學、歷史地理學與民族史研究,頗以為鮮卑山即大興安嶺山脈。鮮卑部落集團,可能先秦時已活動於大興安嶺山脈中部與北部,而興起則晚於烏桓,其名始顯於東漢初年。或又以鮮卑為春秋及春秋以前的山戎。語言與烏恆相同。屬東胡語(古蒙古語)的分支。 秦漢之際,匈奴冒頓滅東胡,烏桓、鮮卑並受匈奴役屬。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元狩四年,霍去病兩次擊敗匈奴左賢王,因徙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5郡塞外,原分布在鮮卑山的鮮卑劣隨之南遷至烏桓人故地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流域,而分布在大鮮卑山(大興安嶺北段)的鮮卑拓跋部遠祖不久也南遷至大澤(呼倫貝爾草原)。東漢初,烏桓由5郡塞外內遷,鮮卑也隨之自饒樂水一帶南遷至5郡塞外。東漢和帝永元三年(91),北匈奴被漢朝與烏孫、丁零、烏桓、鮮卑等族擊敗被迫西遷,於是鮮卑大規模成扇形南遷與西遷,進至匈奴故地,留居故地的匈奴餘眾10餘萬落,亦自號鮮卑。當漢桓帝在位時(147~167),鮮卑首領檀石槐(?~181)建庭於高柳北彈汗山組成諸部軍事行政聯合體,分為東、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率領。檀石槐任用漢人,制定法律,由漢地輸入鐵器,促進了鮮卑社會的發展。以其軍事力量,東敗扶余,西擊烏孫,北拒丁零,南擾漢邊。檀石槐死後,諸部聯合瓦解,有步度根,軻比能等首領,稍能號令各擁所部,附屬漢魏。 鮮卑南遷與西遷後,復與匈奴。丁零、烏桓、漢人等混血而形成許多新的部族。晉與十六國時期,鮮卑中的慕客氏、宇文氏、段氏、乞伏氏和拓跋氏(禿髮氏展甘青間,實與拓跋同源,同音異譯),都曾與漢人及其他民族中的統治階級結成雄據一方的政治勢力,而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乞伏氏曾建立西秦,禿髮氏曾建立南涼等割據政權。拓跋氏先建立代國,後終於統一北部中國,成為南北朝時強大的北魏王朝,北魏分裂為東、西魏之後,鮮卑化的漢人高氏,與鮮卑宇文氏分別建立北齊、北周。另有出自慕容氏的吐谷渾,自遼西遷至隴上,在羌人地區形成吐谷渾部,鮮卑貴族居統治地位,而被統治者為羌人(見羌)諸部,直到唐代初葉才被吐蕃所滅。 晉與十六國以及南北朝時期,各民族在互相交往與鬥爭中而自然同化。尤其北魏(386~534)在統一中國北部過程中和統治148年的年代裡,盡量吸收中原漢人先進文化,使鮮卑貴族與漢人名門大姓結合,並吸收到統治集團之中。而孝文帝時的一系列改革,使鮮卑人進一步封建化,北魏制度也完全中央集權化。同時鮮卑人將許多有益於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在其改革過程中,與中原固有制度相結合,形成了一些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制度,如北魏均田制、北周府兵制,均為隋、唐兩朝所承襲。隋唐以來,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但他們的後裔卻在這兩個朝代居於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國者楊、李二家即是鮮卑化的漢人,而他們的母、妻又是漢化的鮮卑人。至於兩朝的達官顯宦有很多鮮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餘人,其他如尚書、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勝枚舉。這不僅表明了這時北方與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顯示了鮮卑人在社會重要性方面的廣度,如隋代築造學家宇文愷,《切韻》作者陸法言,唐初權相長孫無忌,中唐詩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永遠的鮮卑4
※鮮卑:消失的佛國
※鮮卑帝王的「中國」夢
※為什麼56個民族中沒有鮮卑族?
※北部鮮卑
TAG:鮮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