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期文章:關於唱和詩用韻的考察
06-24
~~~~~~ 人生在世,誰人沒有相互間的往來應酬?尤其我們中國人,自古即重往來禮節,所以每當生老病死、婚壽慶典、盈虧升降、送往迎來,種種人事發生之際,必然伴隨各種禮儀和應酬。酬唱贈答詩,即是在人事往來之間,詩人相互應酬、唱和、贈送、對答的詩歌①。談到酬唱贈答詩,首先有個正名的問題。因為當今詩壇有不少的人簡單認為,酬唱贈答詩詞因其為應酬之作,故缺乏真情實感,藝術水平不高,因而不值得提倡,更不值得研究整理。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很不符合實際的偏見,必須予以糾正。首先,人的真情實感與是否應酬並不構成直接的關係,相反,社會現實中,應酬的雙方,往往具有了解和相知的情感基礎,之所以有某種應酬,恰恰可能是感情交流、激發的重要誘因,應酬的參與有主動性高低的區別,不可一概而論。其次,酬唱贈答之作歷來是詩學的「重頭戲」,受到人們的重視,詩作數量之多十分驚人。粗略統計一下,如昭明《文選》收梁以前詩481首,其中酬唱贈答之作160餘首,約佔三分之一。新近出版的增補註釋本《全唐詩》共收詩作約50000餘首,而其中詩題帶有送、贈、酬、答、別、寄、謝、和等字樣的詩作不下10000首。至於當代詩詞中幾乎近半數屬於各種人事應酬之作,更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第三,酬唱贈答詩並非沒有好作品,不少流傳千古的絕妙佳作其實正是應酬之作。典型者如陸機《贈范曄》、李白《贈汪倫》、《送孟浩然之廣陵》,天下誰人不知?陶弘景《和約法師臨友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千古何人不誇?有關酬唱贈答詩可以討論的問題很多。下面我們僅結合詩歌史的創作實例,研究探討唱和詩的押韻問題。一眾所周知,音韻和諧是詩歌美學的基本特徵之一,而中華詩詞更以分四聲、講平仄、求押韻以及一整套相關規則形成獨立特色。酬唱詩的用韻最初是相互獨立的——即原唱詩用韻與和答詩用韻沒有相互的關聯。例如楚霸王項羽垓下訣別其寵姬虞氏《歌》云: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氏有《和項王歌》一首為: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樂生!這是詩歌史上現存最早的一組確知作者姓名的酬唱和答詩,不僅原唱用韻與和詩用韻沒有任何必然的聯繫,而且詩的形式結構也各不相同,惟一體現唱和關係的是兩詩內容之間的聯繫。為了敘述的方便,我們把詩歌唱和中原唱詩與和詩用韻沒有必然聯繫的現象稱之為和詩不和韻。和詩不和韻現象在詩歌史上存在的時間比較長,大抵自先秦歷兩漢至魏晉,情況都是如此。典型的實例如東漢秦嘉有《贈婦》三首,其妻徐淑有《答秦嘉》一首,兩者之間用韻各異,互不相關(不過此時原唱與和詩形式上趨於統一)。又如漢末魏初建安詩人劉楨《贈徐幹》云:誰謂相去遠,隔此西掖垣。 拘限清切禁,中情無由宣。 思子沉心曲,長嘆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遷。 步出北寺門,遙望西苑園。 細柳夾道生,方塘含清源, 輕葉隨風轉,飛鳥何翻翻。 乖人易感動,涕下與衿連。 仰視白日光,皦皦高且懸。 兼燭八紘內,物類無頗偏。 我獨抱深感,不得與比焉。徐幹《答劉楨》詩云:與子別無幾,所經未一旬。 我思一何篤,其愁如三春。 雖路在咫尺,難涉如九關。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關於這一組唱和詩,有一段歷史背景需要交代:據載,曹丕有一次邀集文人聚會飲酒,酒酣歡樂之中,命夫人甄氏與眾人見面,眾人對甄氏皆恭敬臣服,唯獨劉楨平目相視,並不表現卑微。此事為曹操所知,便要治劉楨死罪,後經求情免死而打入牢中②。劉楨贈徐幹的詩即寫在此次北寺獄中。和詩不和韻,作為一種原始的和唱形式,在漢魏南北朝以前,一直為詩人所慣用。徐幹《和劉楨》作為漢魏之際建安詩人和詩的代表作,可見當時文人尚沒有形成將和詩與用韻聯繫起來的習慣。建安時期,詩人之間的酬唱贈答已形成風氣,建安七子之間相互酬唱的詩作流傳至今者不少,但唯一完整保存贈答雙方作品的實例,僅存劉、徐之作,致使我們無法對這一時期文人的酬唱詩歌用韻的全貌作進一步考察。二從以上實例我們可以看出,酬唱贈答詩在押韻上的歷史變化非常大。按我們今天的習慣,和詩必須遵照原唱詩的用韻,一一步趨,依次以相同韻腳相押,這叫做步韻,也叫做次韻。從和詩不和韻到步韻和詩,如此巨大的變化是如何產生和演變的?此中是否包含某些值得反思的內容?筆者以為這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檢索詩歌史我們發現,詩歌唱和除次韻之外,還有依韻、和韻、用韻等諸多講究。宋人劉攽說:「唐詩賡和,有次韻(先後無易)、有依韻(同在一韻)、有用韻(用彼韻,不必次)」③。由此可知所謂「依韻」,即和詩用韻與原唱詩用韻同在一個韻部。「用韻」即和詩的韻腳與原唱韻腳各字相同,但先後次序不相同。關於「和韻」有兩種不同的涵義,一為泛指講求和詩的用韻,但不具體指代哪一類用韻方法。另一種涵義是——和詩用韻與原唱詩同一韻部,但韻腳與原唱詩完全不同(即在同一韻部內,避開原唱詩韻腳各字,用其他字作韻腳)。此說見於清人吳喬所《答萬季野詩問》:「同其韻而不同其字者,謂之和韻。」下面我們分別考察各種和韻方法產生和變化的基本情況。1最早的依韻和詩中國最早的依韻和詩始見於南朝江淹《雜體三十首》。江淹(444—550)是一位曾以才華出名的詩人,因其晚年才思減退,時號「江郎才盡」。江淹作詩喜模擬前人,《雜體詩三十首》是其著名的代表作。這30首模擬詩作中,原作可考者約有13首。分析這13首詩發現,所謂模擬,其實是在溝通、想像前人思想感情的基礎上,與前人隔代唱和,生死晤對。所和詩作,不僅形式風格酷似原唱,在用韻上也出現了依韻和詩——依照原作詩同一韻部選韻和詩。如《陳思王曹植贈友》乃和曹植《贈丁儀》。曹植原詩為:初秋涼氣發,庭樹微銷落。 凝霜依玉除,清風飄飛閣。 朝雲不歸山,霖雨成川澤。 黍稷委疇隴,農夫安所獲。 在貴多忘賤,為恩誰能博。 狐白足御冬,焉念無衣客。 思慕延陵子,寶劍非所惜。 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江淹和詩為:君王禮英賢,不吝千金璧。 雙闕指馳道,朱宮羅第宅。 從容冰井台,清池映華薄。 涼風盪芳氣,碧樹先秋落。 朝與佳人期,日夕望青閣。 褰裳摘明珠,徙倚拾蕙若。 眷我二三子,辭義麗金雘。 延陵輕寶劍,季布重然諾。 處富不忘貧,有道在葵藿。兩詩用韻同在一部(入聲韻「十葯」),其中「落」、「閣」、「薄」三字為兩詩共用。此外,《雜體三十首》中的另一首《郭弘農璞遊仙》用韻與郭璞《遊仙詩》十四首中的第六首同一韻部(入聲韻「十一陌」),且有「魄」、「液」、「客」三字與郭璞原詩韻同。「依韻和詩」在今人看來可能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在當時卻是一種開風氣之先的重要信息,這表明到江淹創作《雜體三十首》時,人們已有了依照原唱詩同一韻部創作和詩的最初覺醒。我們注意到,江淹正處在永明詩學發展的時代,他的依韻和詩顯然是這一時期講求音韻之風的反映。順著依韻和詩的思路,我們很容易理解今天習以為常的步韻和詩實際上是依韻和詩的一個極端——不僅韻部相同,而且每一韻腳用字都必須與原詩相同。有趣的是,步韻和詩的先例也在江淹同一時代產生。2最早的步韻和詩逯欽立先生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魏卷二載有這樣兩首詩,一首為謝氏《贈王肅》,詩云:本為箔上蠶,今作機上絲。 得絡逐勝去,頗憶纏綿時。另一首為陳留長公主《代(王肅)答(謝氏)》,詩云:針是貫紳物,目中常糹任絲。 得帛縫新去,何能納故時。非常典型,這是一組唱和詩,而陳留長公主所作和詩運用了步韻的方法。這是文獻所載以步韻和答原詩年代最早的實例。兩詩原出《洛陽伽藍記》卷三。其略謂:「洛陽城南正覺寺,尚書令王肅所立也。肅在江南,娶謝氏女,及至京師,復尚公主,其後謝氏為尼來奔,作詩贈肅,公主亦代肅贈謝。」《洛陽伽藍記》成書時間為魏武定五年(547),作者是曾任魏秘書監的楊衒之。此書歷來流傳有序,故所記史事當為真實可信。按,王肅(464—501),字恭懿,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曾仕齊為秘書丞。北魏太和十七年,亦即南朝宋永明十一年(493),因父兄為齊武帝所殺,逃走奔魏。由此推知,上述陳留長公主代王肅所答詩作時間應在公元493—501年之間。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步韻和詩,居然是1500年前,陳留長公主代自己丈夫回答其前妻贈詩時所用的口語化之作。這使人很容易想起禪宗六祖慧能和偈的故事。據佛典記載,禪宗五祖弘忍為了傳承法席,曾要求門下弟子各述法偈,當時弘忍大弟子神秀述偈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認為此偈雖比況奇巧,言辭優美,但不能透徹體現佛教的本意,所以和答一首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也是口語化步韻和詩的典型一例④。當然,此時已是唐高宗咸亨二年(671),離陳留長公主和答謝氏詩已有170餘年。說來很有趣,當我們檢索詩史時發現,自南北朝至唐高宗時期170多年間,除如上所述步韻詩(偈即是佛門之詩)外,更找不到其他步韻和詩的實例。這表明步韻和詩,作為一種創作形式追求,在此期間尚沒有為代表詩學主流地位的文人詩家所接納和認可——陳留長公主和六祖慧能畢竟不具備文人的身份,他們所作的和詩(偈)明顯具有口語化、通俗性的特徵,這與後來文人追求的步韻和答,存在實質性的區別。詩歌史上,較早採用步韻和的詩人,或推唐大曆年間的李端與盧綸,如李端《野寺病居喜盧綸見訪》,盧綸《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兩詩皆依次用陰、深、林、心、尋五字為韻,是典型的次韻和詩。不過,真正以步韻和詩開一代風氣的詩人是中唐的元稹。元稹詩集中,與友人之間唱和詩最多,而至今可以查找原唱的步韻和詩約有85首。原唱詩人除主要者白居易外,還有張籍、盧拱、竇鞏、許康佐、胡靈之、李甫、王起、李景佺、嚴休復等。這在唐代300餘年,現存2800多位詩人中絕無僅有。元稹步韻詩現存年代最早者是作於元和五年(公元810)秋的《酬樂天書懷見寄》等一組詩。元稹和白居易是交誼深厚的兩位詩人,他們同在長安為官多年。元和五年,元稹遭罪貶官江陵(今屬湖北省),從此兩人分別,相憶千里,詩歌酬唱成為他們執著追求的精神慰藉。白居易寄元稹詩題作《初與元九別後,忽夢見之,及寤而書適至,兼寄〈桐花〉詩,悵然感懷,因以此寄》,詩云:永壽寺中語,新昌坊北分。 北來數行淚,悲事不悲君。 悠悠藍田路,自去無消息。 計君食宿程,已過商山北。 昨夜雲四散,千里同月色。 曉來夢見君,應是君相憶。 夢中握君手,問君意何如? 君言苦相憶,無人可寄書。 覺來未及說,叩門聲冬冬。 言是商州使,送君書一封。 枕上忽驚起,顛倒著衣裳。 開緘見手札,一紙十三行。 上論遷謫心,下說離別腸。 心腸都未盡,不暇敘炎涼。 雲作此書夜,夜宿商州東。 獨對孤燈坐,陽城山館中。 夜深作書畢,山月向西斜。 月下何所有,一樹紫桐花。 桐花半落時,復道正相思。 殷勤書背後,兼寄桐花詩。 桐花詩八韻,思緒一何深。 以我今朝意,憶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讀,一句十回吟。 珍重八十字,字字化為金。此詩二百四十言,中間九換其韻(或隱含「九曲迴腸」之意),感情真摯,讀之令人蕩氣迴腸。元稹在貶所接到此詩後,即按白居易原韻,一一依次步和一首:新昌北門外,與君從此分。 街衢走車馬,塵土不見君。 君為分手歸,我行行不息。 我上秦嶺南,君直樞星北。 秦嶺高崔嵬,商山好顏色。 月照山館花,裁詩寄相憶。 天明作詩罷,草草隨所如。 憑人寄將去,三月無報書。 荊州白日晚,城上鼓冬冬。 行逢賀州牧,致書三四封。 封題樂天字,未坼已沾裳。 坼書八九讀,淚落千萬行。 中有酬我詩,句句截我腸。 仍雲得詩夜,夢我魂凄涼。 終言作書處,上直金鑾東。 詩書費一夕,萬恨緘其中。 中宵宮中出,復見宮月斜。 書罷月亦落,曉燈隨暗花。 想君書罷時,南望勞所思。 況我江上立,吟君懷我詩。 懷我浩無極,江水秋正深。 清見萬丈底,照我平生心。 感君求友什,因報壯士吟。 持謝眾人口,銷盡猶是金。此詩用韻之難可想而知,九次換韻,每一個韻腳都是白居易原詩所確定。然而元稹所和卻依然流暢自然,氣完神足,不露半點斧鑿之痕,足見其遣辭造語的天才功夫。元稹的這種天才表現是非常典型的,元和五年後他的酬唱詩作幾乎每和必步韻,不管原唱詩韻如何繁複奇險,那怕是千言長詩,前後百韻,他照樣依次步和,而且詩意雋永,如同原創。在元稹同時代的詩家中,能同聲相應,並在步韻創作上與元稹相媲美的,首推白居易。如白氏也有步元稹詩至二十韻、三十韻甚至百韻之作⑤,不過,白居易對步韻的興趣,卻遠沒有元稹那麼濃厚,這從他和答元稹等人的詩絕大多數不和韻(另起韻)的事實可以看得很清楚。這種情況在當時頗有代表性,當時詩家如韓愈、張籍、柳宗元、裴度、劉禹錫、令狐楚等也曾有過步韻和詩之作,但除元稹之外,一般只是偶然為之,並不刻意追求。這表明詩歌在最成熟的時期,步韻和詩只是諸多和韻方法中的一種,且不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更多的時候,詩人們仍然採取和詩不和韻,或依韻的形式,按照思想、情感表達的需要,自由選擇詩韻和詩體。3「和韻」和詩及「用韻」和詩實例元白之後,在酬唱詩用韻上值得一提的是晚唐的皮日休與陸龜蒙。皮、陸二人對唱和詩的用韻可謂技巧爛熟。前述所謂和韻、用韻的實例不見於元、白唱和詩,但皮、陸二人皆有所作。如皮日休《病中美景頗阻追游因寄魯望》詩云:癭床閑卧晝迢迢,唯把真如慰寂寥。 南國不須收薏苡,百年終竟是芭蕉。 葯前美祿應難斷,枕上芳辰豈易銷。 看取病來多少日,早梅零落玉華焦。陸龜蒙《奉酬襲美病中見寄》云:逢花逢月便相招,忽卧雲航隔野橋。 春恨與誰同酩酊,玄言何處問逍遙。 題詩石上空回筆,拾蕙汀邊獨倚橈。 早晚卻還岩下電,共尋芳徑結煙條。兩詩韻腳同屬一個韻部(二蕭),但用字無一相同,這是典型的「和韻」一例。又如陸龜蒙有《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寄襲美》詩云:烏飯新炊芼臛香,道家齋日以為常。 月苗杯舉存三洞,雲蕊函開叩九章。 一掬陽泉堪作雨,數銖秋石欲成霜。 可中值著雷平信,為覓閑眠苦竹床。皮日休《奉和魯望四月十五日道室書事》則云:望朝齋戒是尋常,靜啟金根第幾章? 竹葉飲為甘露色,蓮花鮓作肉芝香。 松膏背日凝雲磴,丹粉經年染石床。 剩欲與君終此志,頑仙唯恐鬢成霜。兩詩同用章、常、香、霜、床五字韻腳,但原唱與和詩用韻次第各不相同,這即是所謂用韻和詩。綜觀元、白、陸、皮及其同時代詩家的和詩用韻,我們發現,如上所述步韻、依韻、和韻、用韻各種特殊的和韻技巧,在全部和詩之中,其實只佔較少的一部分,絕大多數情況下,唐人和詩還是沿習先秦以來的古法——和詩不和韻。仍以元、白、皮、陸四位詩人為例來作分析,下表為四人所作和答詩,至今可確知其用韻情況的分類統計表:詩家姓名 可考用韻的和詩總數(首) 可考用韻情況分類統計
推薦閱讀:
不和韻 依韻 和韻 用韻 次韻
元 稹 98 7 6 0 0 85
白居易 47 33 7 0 0 7
皮日休 104 65 5 0 1 33
陸龜蒙 211 112 13 13 2 72
從表中明顯可以看出,元稹對次韻和詩可謂情有獨鍾,白居易雖有百韻步和元稹之作,但不過偶然遊戲所及,對步韻並不表現很大的興趣。這一點他曾在一次應元稹之請和詩的序言中作過清楚的表述,他說: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仆繼和。其間《瘀絮》四百字,《車斜》二十篇者流,皆韻劇辭殫,環奇怪譎。又題云:「奉煩只此一度,乞不見辭」。意欲定霸取威,置仆於窮地耳。大凡依次用韻,韻同而意殊;約體為文,文成而理勝。此足下所長,仆何有焉?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窘。然敵則氣作,急則計生。四十二章,麾掃並畢,不知大敵以為如何?……戲及此者,亦欲三千里外,一破愁顏,勿示他人,以取笑誚。⑥如果說「戲及」云云反映了白居易對步韻和詩的基本態度,那麼「勿示他人,以取笑誚」的叮囑則同時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詩壇不屑步韻和詩這種純形式追求的現實。三以上我們考察了和詩用韻幾種形式產生和創作的情況。筆者以為,按詩學史的客觀現實來分析,和詩不和韻,或依韻、和韻、用韻、步韻(也叫次韻)都是和詩用韻的具體方法,它們不應人為地加以限制和偏廢。不過,今天的事實卻是:步韻和詩成了詩人唱和的唯一形式選擇,似乎不次韻便不成為唱和詩作。這顯然是一個認識的誤區。走入這個歷史誤區的過程、原因恐一言難盡。僅就總的趨勢來說,北宋初年楊億、劉筠等人以相互酬唱名重一時,但從《西昆酬唱集》可以看出,他們其實也很少作步韻唱和詩。此外,范仲淹還作有大量依韻和詩,這都說明當時尚未形成步韻一統天下的局面。及至蘇、黃以後,此風為之一變。他們幾乎是每和詩必步韻,典型的例子則是蘇東坡的和陶詩124首。宋詩論家嚴羽云:「和韻最害人詩,古人酬唱不次韻,此風始盛於元白皮陸,本朝諸賢乃以此而斗工,遂至往複有八九和者」。⑦看來步韻之風的形成與蘇黃等名家逞才使能有著密切的關係。步韻是一種用韻最嚴格(已臻極則)的和詩形式,一旦形成風氣,便自然排斥其他形式。從詩歌美學的原理上來看,步韻和詩以最苛刻的用韻,達到的目的是和詩與原唱詩之間的形式統一感,這顯然符合中國人同聲相應,講求和順的審美習慣。不過,步韻和詩對創作思想的束縛是顯而易見的,正是這個原因,歷來步韻和詩,絕少有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歷來有識之士,對步韻和詩皆不過分強調或持否定的態度。本文開頭提到,人們認為酬唱贈答詩通常水平不高,很難出現佳作,而同時我們又認為,因為有師友往來相知感情基礎,酬唱贈答詩恰恰應該產生有真情實感的佳作。造成這一矛盾現象的原因也許很多,但筆者認為,步韻和詩在形式上對創作過於嚴格的束縛應該首當其咎。以步韻和詩得到的形式統一作為代價,放棄往來酬唱之間豐富、深刻的情感表達,其實是一種並不高明的形式主義選擇。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唐以前和答詩形式和內容豐富多彩,佳作名篇極多;元白皮陸之後的唱和詩雖然不無佳作,但形式主義越來越嚴重,詩家思想每受羈絆,詩的境界越來越局促單薄,至於當今不少詩作者只知步韻而不知其它,或往來酬答之間每喜冠名嵌字等等,則已使精深博大的中華詩歌淪落為簡單的文字遊戲。由此,我們不能不反省,回歸詩學最興盛的時期,採取多樣、靈活的形式寫作酬唱贈答詩,應是當今詩學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註:①按傳統詩詞的實際情況來說,酬唱贈答詩的題材往往不僅限於人事往來,尤其宋元之後,酬唱贈答範圍往往或涉及景、物、情、理等種種題材。②參見《三國志·魏志·王粲傳》及裴松之注。③宋劉攽《中山詩話》,見《歷代詩話》(何文煥輯)中華書局點校本。④慧能和偈得法事最早見載於《六祖法寶壇經》和《曹溪大師別傳》,兩書均完成於唐朝,且流傳有序,故其所載當為可信史料。⑤參閱增訂注釋《全唐詩》卷438。⑥參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陳貽焮主編《增訂注釋全唐詩》第三冊第477頁。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版。⑦(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
訂閱·投稿·查詢
1.點文章標題下的「中國韻文學刊」進行訂閱,或者掃碼下面的二維碼訂閱,或者直接搜微信公共帳號:中國韻文學刊。
2.投稿網站:http://www.jxtu.net/xtdxzgywxk/ch/index.aspx
推薦閱讀:
※2016年偏財運最好的生肖,看你能否一夜暴富?
※2016已是結尾,還要給別人送錢么?
※2016,平反冤假錯案再盤點
※看了《擺渡人》,2016年的中國電影過去了
※2016年生肖猴虎蛇豬犯太歲化解法事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