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痰飲致悸論(山東中醫藥大學) (轉載)

心悸是臨床上的常見病,痰飲是導致心悸的一個重要因素,臨床上痰飲致悸的患者並不少見。許多心悸患者可以見到痰飲的病理過程,痰飲也往往可以加重心悸患者的病情。關於痰飲致悸的論述散見於歷代醫家的著作中,本文通過對痰飲致悸病機及治療方葯的論述追溯,形成痰飲致悸的「病機一治法方葯」體系,對於指導臨床上治療痰飲擾心型心悸具有重要的意義。1.相關文獻源流探析①先秦兩漢時期有關痰飲致悸的論述,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首創其說,書中對痰飲致悸作了較為系統地論述。在《傷寒論》第356條中記載:「傷寒,厥而心下悸者,??當服茯苓甘草湯」。論述了由於胃陽不足,不能輸化水液,水停於心下,陽氣被遏,水氣上逆於心則致心悸,並伴有四肢逆冷等症。《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篇》中指出:「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食少使脾氣化生不足,飲多又使脾氣耗傷太過,以致脾氣轉化水飲不利,水飲停聚心下,重者可形成水氣,擾亂心神而驚悸,輕者可影響氣機,妨礙呼吸而短氣。②魏晉南北朝至宋金元時期在這一時期,痰飲致悸理論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一些醫家提出了「心火惡水」的理論,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驚悸怔忡》中指出「心虛而郁痰則耳聞大聲,目擊異物,遇險臨危,觸事喪志,心為之忤,使人有惕惕之狀,是則為驚。心虛而停水,則胸中滲漉,虛氣流動,水既上乘,心火惡之,心不自安,使人有怏怏之狀,是則為悸。」不僅提出驚悸病本為心虛,而且還提出了驚與悸的區別,即在驚者為痰,在悸者為飲。成無己之《傷寒明理論·悸》中云:「心悸之由,不越兩種,一者氣虛也,二者停飲也。其惡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為火惡水,水既內停,心不自安,故為悸也。」宋代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謂:「況五飲停蓄,閉於中脘,最使人驚悸,治屬飲家。」明確指出痰飲致病,患者最易出現驚悸的癥狀。③明清時期明清時期是痰飲致悸理論的成熟完善時期。林佩琴在《類證治裁》中根據病人的體質對心悸的病因進行辨證,提出了「驚悸多屬血虛與痰,瘦人多是血虛,肥人多是痰飲,的觀點,為後世醫家對心悸的辨證又提供了一條新的依據。李用粹《證治匯補·驚悸怔忡》謂:「有痰飲水氣乘心者,??其脈偏弦。」在秉承朱丹溪對痰飲致悸理論論述的基礎上,提出了痰飲水氣乘心患者的脈象應該是偏弦的特點。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論心病治法》中提到「有其驚悸,恆發於夜間,每當交睫於甫睡之時,其心中即驚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飲。心臟屬火,痰飲屬水,火畏水迫,故作驚悸『』。闡述了在夜間入睡之時突發驚悸多是由於痰飲所致。心臟屬火,在入睡之時,心陽內斂,痰飲之邪趁勢擾亂心神,而發生驚悸。④近現代時期今時之人,多嗜食肥甘,少於勞作,易致脾虛濕滯,濕聚痰生,痰濁痹阻胸陽而發心悸。黃文東認為心悸的發生,脈絡瘀阻是導致心動悸、脈結或代的關鍵,可由心氣虛弱、陰血虧虛、痰濁擾心、瘀血阻滯等因素所致,認為痰飲之邪在心悸的發生髮展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著名老中醫蒲輔周也認為心律失常為痰飲所致,慣用溫膽湯加減治療此病,收到良效。2.病因病機與治療綜述①病因病機心悸之病,病屬本虛標實,病位雖然在心,但與其他臟腑功能失調也有著密切的關係。中醫基礎認為,痰飲致悸的形成與臟腑的陰陽失調、氣血津液的運行輸布障礙有關,故七情內傷、外感實邪、飲食失宜、臟腑虛衰以及失治誤治等原因引起的陰陽失調、氣血津液輸布障礙,均可導致痰飲擾心型心悸的發生。本文根據臟腑陰陽的失調與氣血津液的運行輸布障礙,將痰飲致悸的病因病機分為以下三類1)心肺氣虛氣化不利《素問·經脈別論》中云:「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肺主通調水道,若肺氣不足,氣化不利,水液代謝運行失常,失於布散,停而為痰為飲,或阻於胸中,心陽不得布散,形成痰飲擾心型心悸,可症見心悸氣短,頭暈乏力,動則加重,咳逆,舌苔白脈虛而結代。2)脾胃陽虛水濕內停《素問·經脈別論》云:「飲人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胃為後天之本,位居中焦,聯通上下,主受納腐熟、運化水谷,氣血津液化生之源,胃為水谷之海,脾為胃行其津液,二者是水液代謝的重要臟腑。張景岳明確地指出:蓋痰涎之化,本因水谷,使果脾強胃健如少壯者流,則隨食隨化,皆成血氣,焉得流而為痰。此即「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之謂也。《針灸甲乙經》中云:「脾病則上母不寧」,脾屬土,心屬火,火生土,心為脾之母。若脾胃陽虛,運化失職,制水無權,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聚濕成痰,痰飲循經絡上擾心神就會導致驚悸不安。可症見心慌心悸,乏力,胸悶不舒,夜寐不安,脘悶納呆,痰多,四肢困重,舌體胖大,苔厚膩,脈滑。3)心腎陽虛水飲凌心腎主水,藏精,為水火之宅,內寄元陰元陽,為五臟陰陽之本。正常生理情況下,心腎二者陰陽互濟,君臣才能相安。腎陽虧虛,不能溫煦心陽,心陽不足,血脈失於溫煦,運行不利,心失所養,同時腎陽虧虛,制水無權,水氣上泛,水飲凌心,形成痰飲擾心型心悸。《傷寒論》第82條云:「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外感傷寒,汗出不得法,損傷腎陽,致水飲上逆凌心形成痰飲擾心型心悸。在痰飲致悸的形成過程中,關係最密切的臟腑當屬脾腎。脾腎陽虛,可以導致心陽不振,心失溫煦,心神不能自安,產生心悸;同時脾腎陽虛還可導致陽虛不能運化水液,痰飲之邪上泛擾心,亦可形成心悸。「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痰飲致悸的形成雖與各個臟腑的功能失調有密切的關係,但只有在心臟虧虛時,痰飲才能趁勢侵犯心神而導致心悸。②治療綜述痰飲致悸的治療大法,在《黃帝內經》和《金匱要略》中已經有了明確記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雲「風能勝濕」,論述了在治療痰濕為患時,多選用具有升發之性的風葯,升發陽氣,助陽化濕;《金匱要略》雲「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為後世醫家所遵循。痰飲為陰邪,邪微可阻遏陽氣,邪重則損傷陽氣,「得溫則行,得寒則聚」,用以溫葯,陽氣得充,則陰邪自散,水飲得化,血脈自如,諸症得平。溫葯有辛溫、甘溫、苦溫之分,辛溫可以發越陽氣、開腠理、通水道,甘溫能補益脾腎之陽,達到溫陽化飲,苦溫能燥脾土、助陽化濕,三類溫熱葯都可以治療痰飲病。根據臟腑病位與陰陽氣血辨證相結合的原則,針對其不同的發病機制遣方用藥。1)補益心肺利濕活血此法適用於心肺氣虛、氣化不利、聚濕成痰成飲擾亂心神之證,臨床上多用補肺湯或人蔘蛤蚧散化裁治療。方中可選用人蔘、黃芪為君葯,以健脾益肺,壯宗氣之源,宗氣盛則心脈通利;蛤蚧,《本草備要》中云:「補肺潤腎,益精助陽」,合用當歸、熟地黃、五味子共益精血,並補而不滯,以養心肺之氣,為臣葯;蔥白、桑白皮通陽利水、瀉肺行氣,配以調肺氣、寬胸膈之檀香,「血不利則為水」,再配以活血消瘀之桃仁、三七,標本兼治,共為佐葯。2)溫脾化飲寧心安神此法適用於脾胃陽虛、溫化無力、飲停心下、痰飲致悸之證。多為素體脾胃陽虛,脾臟無力運化體內津液,凝聚成痰成飲,擾亂心神,治宜溫脾化飲、寧心安神,方選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加減。方中茯苓養心健脾、利水滲濕,桂枝溫陽化氣,又可平沖降逆,兩葯相合,通陽化氣,使痰飲之邪下行,而平心中怔忡之證;白朮健脾燥濕,甘草補脾益氣,二者從中焦論治,以培土製水。四葯合用,辛甘化陽,以化痰濕,正合「溫葯和之」之旨。3)溫腎助陽利水寧心此法適用於腎陽虧虛,元陽無法溫煦心陽,心腎陽虛不能制水,水飲上逆凌心之證。治宜溫腎助陽、利水寧心,方選真武湯加減。方中炮附子溫助腎陽,則水有所主,水飲得去;白朮苦溫燥濕,培土製水;茯苓淡滲利濕,可以佐助白朮健脾利濕;生薑辛溫宣散勝濕,助炮附子昇陽;芍藥活血利濕,也可佐制附、姜的燥烈之性。中醫治療痰飲擾心型心悸,組方用藥靈活、細緻,不僅考慮主證,還結合兼症、變證,辨證論治。歸納痰飲致悸的基本治療方法為溫陽化飲,在選用藥物上多選用補陽益氣寧心類藥物,再如活血行氣之葯,也是治療痰飲擾心型心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文獻的整理,釐清了痰飲擾心型心悸的歷史發展脈絡,痰飲致悸的病機、治法方葯規律,對臨床治療痰飲擾心型心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推薦閱讀:

[轉載]方 位 趨 吉 避 凶 表
(2)[轉載]觀心六道輪迴,抵達無餘涅槃
[轉載]青桐說易二十
[轉載]經典俗語!
[轉載]凈業行人須知集(二)明因識果

TAG:大學 | 醫藥 | 中醫 | 轉載 | 山東 | 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