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反壟斷罰單:10家日企被罰12億 2家率先自首免罰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日披露,該機構已對日本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處罰8.3196億元(人民幣,下同),對日本精工等四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4.0344億元,合計罰款12.354億元。這是中國反壟斷調查以來開出的最高金額罰單。
此前中國的最大反壟斷罰單是去年發改委對洋奶粉企業開出的6.67億罰單。截至去年8月19日,合生元、美贊臣、多美滋、雅培、富仕蘭(美素佳兒)、恆天然等六家乳粉價格壟斷案涉案企業,已將罰款6.6873億元匯入財政部指定物價罰沒收入賬戶,全部上繳中央國庫。
國家發改委表示,經查實,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電裝、愛三、三菱電機、三葉、矢崎、古河、住友等八家日本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為減少競爭,以最有利價格得到汽車製造商零部件訂單,在日本頻繁進行雙邊或多邊會談,互相協商價格,多次達成訂單報價協議並予以實施。通過價格協商獲得訂單的涉及中國市場的產品包括起動機、交流發電機等13種。這些零部件用於本田、豐田、日產、鈴木、福特等品牌的20多種車型。
2000年至2011年6月,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等四家軸承生產企業在日本組織召開亞洲研究會,在上海組織召開出口市場會議,討論亞洲地區乃及中國市場的軸承漲價方針、漲價時機和幅度。並按照這些信息,實施了漲價行為。
國家發改委指出,上述十二家企業涉嫌達成並實施了汽車零部件、軸承的價格壟斷協議,違反了中國《反壟斷法》規定,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不正當的影響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及整車、軸承的價格,損害了下游製造商的合法權益和中國消費者的利益。
對於汽車零部件價格壟斷案,國家發改委決定,對第一家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的日立免除處罰;對第二家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的電裝,處上一年度銷售額4%的罰款1.5056億元;對只協商過一種產品的矢崎、古河和住友,處上一年銷售額6%的罰款,分別為2.4108億元、3456萬元和2.904億元;對協商過兩種以上產品的愛三、三菱電機和三葉,處上一年銷售額8%的罰款,分別為2976萬元、4488萬元和4072萬元。
對軸承價格壟斷案,國家發改委決定,對第一家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證據的不二越,免除處罰;對第二家主動報告有關情況並提交涉及中國市場所有證據和銷售數據的精工,處上一年銷售額4%的罰款1.7492億元;對2006年9月退出亞洲研究會但繼續參加中國出口市場會議的NTN,按「6%」的標準罰款1.1916億元;對提議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召開出口市場會議的捷太格特,處上一年銷售額8%的罰款1.0936億元。
國家發改委要求,涉案企業立即根據中國法律對銷售政策和行為進行整改,對公司全體人員進行反壟斷培訓,採取實際行動,消除過去違法行為後果,主動維護競爭秩序,並惠及消費者。
國家發改委透露,該機構將對本次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其他違法線索繼續深入開展調查。
中國國家發改委開出最大反壟斷罰單:10家生產零部件和軸承的日企被罰12.35億,2家率先自首企業得以免罰。
日企反壟斷調查:「污點證人」拉開行業黑幕
雖然無法到國外調查涉案日企的違法行為,但繼調查液晶面板生產商時成功「策反」台灣友達後,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的執法官員再度運用「寬大政策」,尋找到了願意用主動提供證據換取免除處罰的「污點證人」。
在本案調查中,日立公司和不二越率先自首後提供的重要證據,讓發改委反壟斷局對看似鐵板一塊的日企壟斷聯盟的反壟斷調查出現突破口。在此基礎上,執法人員通過逐一問詢,反覆比對核實資料,在4個多月的時間裡,理清了八家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和四家軸承生產商價格壟斷的脈絡,掌握了充分的證據。
案情突破:反壟斷常態化讓日企決心自首
「這個案子是一個國際卡特爾行為,最大的難度是很多違法事實發生在境外,我們無法到實地調查取證。」
發改委反壟斷局一位負責人告訴中新社記者,在依靠自身調查無法獲得足夠證據的情況下,綜合運用法律責任條款和寬大政策在國際卡特爾調查中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反壟斷處罰在各國都非常高」,該負責人表示,正是因為如此,免除罰款機會的存在就改變了違法企業對收益和成本的預期,從而讓壟斷同盟出現裂縫。
不過,2011年底國家發改委對汽車及配件展開反壟斷調查時,由於中國幾乎沒有反壟斷調查的先例,因此,當時已經分別在美國和日本「自首」的日本企業沒有任何在中國自首的打算。
不過,從電信聯通到液晶面板,從茅台五糧液到乳粉企業,發改委反壟斷局的頻繁出手和反壟斷執法的常態化趨勢讓日本企業改變了自身遭到反壟斷調查可能性的估計。
前述官員透露,2014年4月2日,日立在梳理自身業務,判斷涉嫌違法的情況下,到國家發改委做了主動報告,把他們就汽車廠商發的詢價函,和競爭對手之間協商的方式、時間和地點進行了彙報,並提供了證據。自此,日本汽車配件製造商壟斷的黑幕開始被一點點揭開。
理清脈絡:逾50名日本員工赴發改委接受調查
據介紹,在突破口打開後,發改委反壟斷局的執法人員擬定了調查所需要的資料清單和詢問問題清單,並開始向其他涉案企業逐一發出調查通知書。
「有的企業在我們發函前就已經來自首,有的雖然沒主動來,但在正式調查中,面對我們已經掌握的證據,他們大部分都還是如實提供了資料」,上述官員透露,執法人員花了大量時間,對各企業提供的資料反覆比對核實,相互印證,「我們和一些企業的資料往來達到三四個回合,通過不斷細化材料,核實細節,最終確定了調查事實」。
除了資料的繁多,較長的時間周期也是本案調查的難點。前述負責人表示,由於大部分訂單實施的時間是在2013年底,因此串通投標的時間可能要追溯到2000年附近,企業許多當時的工作人員都已經離職了。
在這種情況下,發改委反壟斷局要求涉案日企每家安排三到四名參與價格協商的員工和公司高管到北京來接受了多輪調查,「最後總共來了50多人,來不了的也提交了書面的陳述書」。
在掌握了足夠的證據後,國家發改委20日對日本十二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罰款12.35億元人民幣。而作為率先自首對案情進展起到關鍵作用的日立汽車系統有限公司、株式會社不二越被免除處罰。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4_08_20_258457.shtml 來源:中新網 | 責任編輯:梁福龍推薦閱讀:
※高通反壟斷案並非本土晶元救命稻草
※中國對日企首張汽車反壟斷罰單:罰款1.74億
※我國開出反壟斷最大罰單 6家奶企被罰約6.7億--20130807
※反壟斷沒錯,是有些人想錯了
※國人數字畫像也得反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