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關讀史:侃侃朱棣造反的那些事兒

正文我來說兩句(1人參與)2013年06月16日22:34來源:搜狐大連手機客戶端原標題[關關讀史:侃侃朱棣造反的那些事兒]關關寫的書主要是歷史類小說,所以平時也喜歡看一些有關歷史的文章,雖然關關看書有時候會不求甚解,但是我看書時,一不會抱著明顯的傾向於誰的態度去看,也就是要客觀;二就是不會完全相信寫書的人所記載的事情,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不合情理的地方,我就會反覆推敲。在創作《錦衣夜行》過程中,我曾認真研究過有關朱棣和建文帝的一些史料,發現很多並不存於正史的東西,在人為的渲染和評書、小說的傳播過程中,竟爾取代了真正的歷史,被許多人當成了真正存在過的東西。談起明成祖朱棣,人們想到最多的,大概不是七下西洋,不是《永樂大典》,也不是遷都北京、加強邊防、設立奴兒干都司管理東北、抗擊元蒙、五征蒙古、安撫安南、建立貴州、控制西藏、設哈密衛加強新疆統治……,而是燕王謀反和誅十族的那些事兒,然而大家耳熟能詳的這些事,究竟是故事還是史實呢?燕王究竟是造反還是謀反?謀反說中,有一條證據,就是"莫逐燕,逐燕必高飛,高飛上帝畿"的這個可以證明朱棣早有反心的歌謠,據說它是在朱棣造反前由一個瘋道人唱出來的。這個故事並不存於正史,可是很多人談到這段歷史,卻都會興緻勃勃地談起它。在我國政治歷史的背後,似乎總是藏著這麼一個瘋道人,曹魏要奪天下時,"他"跑出來唱"鬼在山,禾女運,王天下。"(鬼+禾+女,就是"魏"字),武則天還是後宮一個小姑娘時,"他"跑出來唱"女主武王"。南北朝時,"黑衣作天"的讖語,打開了隋文帝楊堅的盛世之治,北朝東魏時"亡高者黑衣"的讖語,最後兌現在高歡的死對頭、北朝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宇文泰(小名黑獺)身上。其實這些所謂的神奇預言,準確地說,都是"總結性發言",它真正出現的時候不是這些事情發生之前,而是事情發生之後,一些人附鑿於前事,編造出來的故事。那麼,另一個可以證明朱棣早有反心的故事"白帽子"呢?這個故事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對話,甚至還有心理描寫,如此詳盡,它該是真實的了吧?依我看,它的不真實,恰恰就體現在它是如此的詳細。這個故事要從洪武十五年說起,這一年馬皇后去世,朱元璋廣尋高僧,分配給各位皇子,讓高僧們在眾藩王的封國里修寺誦經,為馬皇后祈福。僧人姚廣孝也在應徵之列。據說姚廣孝看到燕王朱棣相貌堂堂,氣宇軒昂,有帝王之相,便向他自薦。並悄悄對他說:"貧僧若能為殿下所用,定能為您奉上一頂白帽子。"朱棣大驚,"王"字帶"白"帽不就是"皇"嗎?遂把姚廣孝引為知己,一對陰謀家從此開始了他們的造反大業。好了,又一個神棍新鮮出爐!事實上,當時皇太子還健在,朱棣排行第四,他二哥三哥也健在,無論如何都輪不到他做皇帝。就算姚廣孝真是神仙,算得到他這三位老哥都會死在他前頭,那麼這段對話又是哪位活神仙傳出來的呢?燕王朱棣可是到死都聲稱他是"靖難",是"清君側",是被逼無奈而起兵,姚廣孝和他一世君臣,到死都深受重用,也絕不可能拆他的台,那麼究竟是誰扛著攝像機攝錄下了這段只有他們兩人才知道的事情呢?很明顯,這又是那些善於玩文字遊戲的文人穿鑿附會編出來的故事。我們再來看看燕反造反前兩年,歷史上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1398年六月,建文帝繼位:"八月,周王橚有罪,廢為庶人,徙雲南。""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察燕陰事。"第二年建文元年:"夏四月,湘王柏自焚死。齊王榑、代王桂有罪,廢為庶人。遣燕王世子高熾及其弟高煦、高燧還北平。""六月,岷王楩有罪,廢為庶人,徙漳州。"這時,燕山府的一位軍官閃亮登場了。"燕山護衛百戶倪諒上變,燕旗校於諒等伏誅。詔讓燕王棣,逮王府官僚。北平都指揮張信叛附於燕。"以上這些藩王,全部都是有人告發有罪,然後受到建文帝制裁,貶為庶人。在以上這些位王爺死的死、囚的囚、流放的流放時,一個赴京公幹的燕王府百戶突然跑到朝廷上告變,說燕王要謀反,於是燕王也有罪了。我似乎看到周王有罪、湘王有罪,齊王有罪、代王有罪、岷王有罪的戲碼又重新上演了一遍。只可惜朱四哥不是他的那些兄弟,對他的侄子,他也沒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覺悟,朱老四扯旗造反了!"秋七月癸酉,燕王棣舉兵反,殺布政使張昺、都司謝貴。長史葛誠、指揮盧振、教授余逢辰死之。參政郭資、副使墨麟、僉事呂震等降於燕。"建文帝馬上祭告天地宗廟社稷,削燕王屬籍,派安陸侯吳傑,江陰侯吳高,都督耿瓛,都指揮盛庸、潘忠、楊松、顧成、徐凱、李友、陳暉、平安等人率數十萬大軍分道並進,平叛大戰就此開始。靖難之戰打了四年,燕王屢陷死地,幸好他運氣不錯,而建文帝派來的又是大草包李景隆,所以燕王雖只擁有北平一地,卻始終沒有被打垮。在這四年戰爭期間,據說建文帝曾囑咐領兵大將"勿讓朕擔負殺叔之名",有人據此判斷說朱棣之所以打贏了這場戰爭,就是因為這句話。他們還編出了"王以十餘騎逼庸營野宿,及明起視,已在圍中。乃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倉卒相顧愕貽,不敢發一矢"的故事來證明這件事是真的。我在想,如果這句話是真的,如果這句話真有這樣的效果,那麼燕王麾下大將張玉又何至於為了救燕王而戰死呢?燕王又何必打了四年的戰爭,屢屢陷於危難?他只消每臨戰事衝鋒在前就行了,反正對方不敢傷他,他不早就殺到南京城下了么?燕王朱棣率領十餘人從容騎馬吹著號角穿過明軍大營?你能想像嗎?明軍就算不敢殺他,千軍萬馬的大營之中,隨隨便便就能殺得了他身邊那十餘個護衛吧?到那時大家隨便扔幾條繩子,扯一塊蓬布,都能把燕王生擒活捉!如果這樣的事情是真的,那一場場大戰,成千上萬的傷亡又何必出現?為了彰顯建文帝的仁義,這樣荒誕的故事居然也編得出來,居然也真的有人相信。如果建文帝真說過這樣的話,那我只能這樣理解:"你們一定要在戰場上砍死朱棣那丫的,千萬別捉個活的回來給我添麻煩,如果抓了活的,我還得親自下旨宰了他,那顯得我這個侄兒多不仁義?"可惜的是,從建文帝對付其他藩王的手段,實在看不出他有這麼仁義。你要削藩就削藩,收了他們的兵馬,弄到京城當個閑散王爺養起來就行了,宋朝是這麼乾的,清朝也是這麼乾的,再不行你學漢朝的"推恩令",軟刀子割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為什麼"仁孝"的建文帝削藩削的逼死一個皇叔全家,流放四個皇叔全家?這五個叔父聽憑擺布,他卻全無一點憐憫,湘王朱柏全家自焚明志,"仁義"的建文帝居然賜給這位叔父一個謚號"戾"。偏偏燕王造反時,他的孝心來了,他的親情也萌動了,他熱淚盈眶地拉著統兵大將的手諄諄囑咐起"勿讓朕擔負殺叔之名"了。事實上戰場上刀槍無眼,朱棣多少次死裡逃生,都是他自己拼出來的,靠他手下的兵將救出來的,大將張玉就是為了救他而戰死,他的二兒子朱高煦就是因為浴血廝殺,數次救父於危難之中,朱棣才生起造反成功後立二兒子做繼承人的想法。朱棣打了四年仗,依舊不能與龐大的朝廷抗衡,雙方始終膠著,這時他得到消息,建文帝派大軍赴前線平叛,京城竟然沒有留下多少兵力防守,於是他繞過朝廷大軍,冒險南下,突然出現在南京城下。封建帝國家天下,他的這一舉動可以直接決定戰爭的成敗了。說到朱棣打到南京城,這裡還得吐槽一下姚廣孝的一句名言:"進入南京後,方孝孺是一定不會投降的。但無論如何你都不能殺他,殺了他,天下讀書種子絕矣。"為了褒揚方孝孺,編故事的人又不要臉地替他吹捧上了。政治上低能的方孝孺在治學上是什麼思想大家、什麼學派領袖?留下過什麼絕世文章或者膾炙人口的詩詞?如果不是"誅十族"的民間傳說,他在歷史上能有這麼大的名氣嗎?在朱元璋一朝,方孝孺從未受過朝廷重用,朱允炆繼位前,他是漢中府教授,蜀獻王世子之師,有文名,但還談不到士林領袖的地位。這一點,從他被朱允炆重用,但是每逢戰事失利,朱允炆就罷他的官以息燕王之怒,從朝中文武大臣也不乏彈劾他的人就能體現出來。殺了方孝孺,讀書種子就絕了?你讓王陽明、史可法、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譚嗣同、聞一多等等文人志士情何以堪!毛澤東對這位智謀不足、獃滯有餘的書生就沒有什麼好印象。據陳伯達回憶,他有一次向毛澤東推薦方孝孺寫的《深慮論》。毛澤東說:"他自己的命運怎麼樣?他自己的命運都慮不到,還談什麼深慮?"很難想像,姚廣孝這樣實幹的政治家,對死前還未踏上神壇的方孝孺會如此推崇備至。建文帝的大忠臣卓敬也是怒叱朱棣而死的,但是不管明朝人編撰的《明實錄》還是清朝人編撰的《明史》,裡面都有朱棣說過的一句話:"國家養士三十年,唯得一卓敬!"在朱棣這樣務實的政治家眼裡,對一直同他作對,城陷後痛罵他是叛逆而遭處死的卓敬評價如此之高,對方孝孺卻何曾有過這樣的評價?怕是在他眼中,根本沒有方孝孺這種夸夸其談的大儒的位置。而且,朱棣打的是清君側的名義,清的就是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些他口中的奸臣,留下方孝孺這個主張削藩的"罪魁禍首"不殺,那麼不就等於他其實不是清君側,就是在造反么?在方孝孺和出師有名的"大義"之間,他會選擇什麼?姚廣孝又會選擇什麼,這位燕王第一謀士會向他提出這麼拙劣的建議?最讓我疑惑不解的是,朱棣是在征戰途中,得知南京城兵力空虛,這才冒險突襲,兵臨南京城下的,而姚廣孝一直守在北京城,試問他是什麼時候對朱棣說這句話的?朱棣這一次出兵前,依舊是為了擊退朝廷派來的兵馬,他一直都無法渡過淮河展開反擊,偉大的神棍姚廣孝同學那時就已經殷殷囑咐:『等你打到南京城下,千萬別殺方孝孺了?』神棍不是姚廣孝,是想神化方孝孺的那個人,他硬生生用一個漏洞百出的故事,把姚廣孝變成了神棍。建文要削藩,是為了他的江山穩固,為的是大明江山世世代代由他和他的嫡系子孫們來繼承;燕王要靖難,是不甘心被貶為庶民,被他侄子弄到海南島去餐風飲露,或者被"暴病而卒"。削藩這件事站在皇帝的角度是沒錯的,燕王稱帝後一樣削藩,只不過他的削藩僅僅是削掉藩王的軍權,其他權益不動,藩王們狠不下心來拼個魚死網破。而被人吹捧為至仁至孝的建文皇帝削藩的手段卻不甚高明。他把自己的叔叔們貶成了庶民,發配偏荒僻壤餐風飲露修神仙去了。被發配海南島的那個叔叔,兒子出生老婆沒奶,連個奶媽子都請不起,想吃口奶都吃不上,要拿衣服去給牧羊人換點羊奶回來喂兒子。另外幾個叔父被圈禁起來,整天望著一角天空發獃,還有個叔叔被逼得全家縱火自殺,如果他只奪軍權,這個叔父絕不會如此極端,朱允炆幹得著實不地道了些。朱棣造反,就是在這些兄弟們一個個被逼上絕路後,他不得不走的路。從朱棣造反前後的一系列表現來看,他根本就不可能早有反心,按照封建倫理道理的標準,哪怕他有一千一萬個理由,他以臣犯君,就是造反,但他不是謀反,他是被逼反的。請看,當朱允炆對他的叔父們頻頻下手的時候,燕王朱棣是怎麼做的呢?他把自己所有的兒子都送到京城做人質去,以此表白自己的忠心,這些兒子若不是朱允炆自作聰明,為了掩蓋他想對燕王下手的目的而主動放回來,根本就沒有生還的可能,燕王自這三個兒子之後已多年不曾生育,若他當時已經有心造反,絕不會用"絕後"來安皇帝的心。再看他起兵是何等的倉促。朱允炆把他征討漠北時指揮過的駐守北平的駐軍和守將一批批的換掉時,早有反心的燕王居然不反;按照祖制,藩王應該擁有的三護衛(約九千人)被建文帝找個借口調走時,早有反心的並王還是不反;他這時採取的手段是把兒子全部送到京城做人質,然後開始裝瘋,希望侄子能放他一馬,在這種情況下,朱允炆仍然下令拿人,朱棣是靠著一個臨陣反水的指揮使告密,把兩個帶兵包圍王府的將軍騙進府來扣住,這才召集王府的八百親兵扯旗造反的。看看明朝中葉的江西寧王造正德皇帝的反時拉起多少兵馬吧,雖是烏合之眾,也有十餘萬人,而明初時候的親王權柄更重,燕王更是戍守北平,統領邊軍十餘年,造反的本錢居然只有區區八百人!朱棣熟諳軍事、大略雄才,身邊又有足智多謀的姚廣孝為參謀,如果他真的早有反心,甚至十多年就開始蓄謀造反,會是這樣一個局面嗎?朱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的,此前沒有,此後也沒有。經過宋朝以來的大力發展,儒家思想已深入民心,忠君的封建倫理道德正達到鼎盛時期,造反的阻力遠比漢唐時候強大百倍。如果不是走投無路,造反做皇帝的微弱希望和做一個穩穩噹噹的親王之間,他是不會選擇冒險造反的。再來看一個證明燕王早有反心的拙劣笑話:話說朱棣蓄謀造反,在王府里養了一批死士,打造兵器,日夜操練,為此他在王宮後苑修建了很大的地下室,圈以高大的圍牆,圍牆下埋著缸瓮,以防止聲音傳到外面。同時養了許多鴨鵝,用鴨鵝的叫聲掩飾打造兵器和操練的聲音。經過明初的戰亂,大量兵器散布民間,戍守北平的朱棣又帶過多年的兵,他需要兵器還用這麼費事?而且,如果需要練兵和打造兵器,他在北平附近的山裡做這些事,不是遠比每天拉運大量的煤炭入府,燒得煙氣滾滾更加隱秘么。鴨鵝的叫聲可以掩飾打造兵器和廝殺操練的聲音么?只怕這又是那些從未見過操演兵馬的文人老爺大筆一揮了。而且北京故宮裡邊,貌似也從來沒有過這麼一個龐大的地下室。還有人提到朱棣入朝覲見朱元璋的時候,見到已被立為皇太孫的朱允炆,對他言語不恭,這也成為一些人認為朱棣早有反心的證據。我認為恰恰相反,我們再看看那位最無能的陰謀家、最愚蠢的造反家,正德年間的寧王殿下是怎麼乾的吧,他造反之前刻意買好正德皇帝和朝中百官,表現的異常恭訓,以致剛剛聽說他造反時很多大臣都不信。試問比他精明多多的朱棣如果早就蓄謀造反,他會如此沉不住氣,在朱元璋還活著的時候,在朱允炆麵前就說出如此不遜的話來?他已經準備充份了?他不怕朱允炆的大軍?他生怕朱允炆不知道他要造反?他不怕觸怒他那位嚴厲的老爹?那他後來又何必裝瘋賣傻的那般狼狽?我覺得這正是朱棣對老爹把皇位傳給朱允炆心生不滿卻沒有反心,才用那樣憤懣的語氣來發泄。說到朱棣造反,不免又總會讓人想要就這兩位皇帝的政治能力做一比較。我想朱棣成為皇帝之後的那些建樹就不要提了,畢竟那時是朱棣一個人的舞台,我們無法知道如果建文帝削藩成功之後是不是也有這個能力去打造這樣一個富饒、強大的大明帝國。所以提起這些對他不公平,那還是從靖難四年間的戰爭里,來比較一下這兩位帝王的政治能力比較妥當。有人說,是因為朱元璋殺盡了老將,沒給建文留下能幹的文臣武將,這才導致建文帝的失敗。真是這樣么?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這個書獃子三人組,是建文登基後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領兵平叛的大草包李景隆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而且景隆表哥一敗再敗,建文表弟痴心不改,始終對他信任有加,直到李景隆做了叛徒,打開城門迎接燕王進來。楊溥、楊士奇、楊榮、夏原吉、金幼孜、王偁、解縉、黃淮、蹇義、夏原吉……,這些文臣都是建文朝的大臣,到了朱棣手裡才煥發出耀眼的政治生命,其中不少人是朱棣剛剛登基不久就提拔起來的,並不是永樂登基之後幾十年,他們才成為朝廷重臣,可見當時他們才朝廷上已經有成為重要大臣的資歷和資本,可是朱允炆信任提拔的是些什麼人?是些夸夸其談的書獃子,他自己識人不明,怨得誰來?再說武將,總有人說朱元璋把虎將功臣殺光了,可那些功臣權貴集團如果還在,他們就一定忠於建文?這純粹是把政治當童話看了,也太小看了那些強大的武將集團。建文帝想幹什麼?他要乾的就是削藩、就是削弱武將地位,建立秀才政府。如果那些強大的開國功臣集團還存在,皇室紛爭一起,他們必然會在其中擴展自己集團的利益,向有利於自己的一方投機。他們會鐵了心的忠於建文?這種狀態一旦出現,大明帝國就會步上兩晉、南北朝的後塵!明帝國將成為一個短命的帝國。就算不會這麼悲觀,讓建文帝順利建成了重文輕武的文官政府,北元殘餘當時還未經歷過朱棣五掃漠北的打擊,實力尚存,西方的貼木兒大帝正虎視東方,朱允炆領著一幫廢物草包抑武揚文,恐怕大明也要二代而終了。那些功臣集團當時固然不存在了,不代表那些老帥手下能征善戰的武將們都不存在了,四年靖難之戰中,朱棣多少次死裡逃生,打敗他的人裡面可是有不少能征善戰的明軍將領,可朱允炆痴心不改的統帥始終是他的大表哥李景隆!以皇帝正統,掌四海之地,握百萬雄兵,居然敗在憑八百人起家,只有北平一地為後方的朱棣手中,這樣的人難道不是一個廢物?然而,儒家思想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君臣之義、宗法關係、繼嗣制度早已深入民心,成為人們觀念中根深蒂固的秩序理念,它已成為整個國家的根本,成為儒教士林維護的最高利益。朱棣推翻朱允炆的統治,實際上是把整個大明王朝的官員和讀書人推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按照儒教弘揚的理念,朱棣不是英雄而是謀權篡位者,他們怎麼能放棄萬古長存的"道義"而去遷就一個叛逆,這無疑是一種精神自殺。於是,朱棣一生的功績少有被提及,不得不提起的七下南洋也成了他手下一個打工仔的功績,而把他本人完全剝離在外。對朱棣大書特書的永遠是他在政變成功那一兩個月里的政治清洗,似乎他一輩子都在搞清洗。於是,就連清朝人編撰的《明史》也不得不承認他是"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我們卻在津津樂道於那些誹謗英雄的歷史八卦。我們習慣於把擁有偉大成就的人捧成完人。如果不是完人,他就不配成為英雄或偉人。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感覺自己所堅持的道德受到他的威脅的士林中人,很不道德地編造出了一堆虛假的抹黑他的東西。而我們之中的許多人,也因為同樣的固性思維,而抹殺了他的歷史功績。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到"誅十族"這個更有名氣卻從未真正存在過的"神話故事",關於這個"神話",因為不在造反和謀反的辯論之列,以後再和大家聊聊。
推薦閱讀:

【燈下讀史】貪腐最能蝕民心
趣讀史記兩篇
【周末讀史】章漢夫:周恩來和陳毅在外交上的主要助手
讀史偶感:性格決定健康
「治學之道」欄目精選:讀史零簡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