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技法|中藥方配合針灸治療乳腺增生

雙側乳腺增生的癥狀有哪些?

1乳房腫塊

腫塊可發於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單個或多個,好發於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見於其他象限。腫塊形狀有片塊狀、結節狀、條索狀、顆粒狀等,其中以片塊狀為多見。

腫塊邊界不明顯,質地中等或稍硬韌,活動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腫塊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的特點,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後腫塊縮小變軟。

2乳房疼痛

常為脹痛或刺痛,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疼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腫塊處為主,亦可向患側腋窩、胸脅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則表現為乳頭疼痛或癢。乳房疼痛常於月經前數天出現或加重,行經後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疼痛亦可隨情緒變化而波動。

導致雙側乳腺增生的原因

在醫學上,並沒有對乳腺疾病進行分級,我們通常把腫塊不明顯、疼痛感較輕的情況稱為輕度乳腺疾病,如果調整及時,這種病症是可以減輕甚至痊癒的。解決乳腺疾病可採用外貼中藥解決,或者外貼透皮給葯,迅速打通瘀阻的腺管,使藥物分子直接作用於患處,消除炎症、消腫止痛,不會產生耐藥性。

1生活原因

◆生活中,女性為了美容,長期使用含雌激素的面霜,這些含激素的面霜經過皮膚吸收,很容易導致乳腺增生;

◆為了保持身材,婚後不願生育,已育不願餵乳,影響正常的生理環節,造成內分泌紊亂,產生乳腺增生;

◆ 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喜歡泡吧、熬夜,甚至抽煙,使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受到破壞,內分泌紊亂,而導致乳腺增生。

2內分泌失調

乳腺增生是由於女性內分泌失調,雌激素分泌過高,孕激素減少,刺激了乳腺,引起乳腺組織導管擴張,乳腺小葉上皮細胞增生;生活節奏加快,精神經常處於緊張和興奮狀態,內分泌失衡等也增高發病率,有資料顯示,約有50%~60%的育齡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導致女性內分泌失調的原因很多,比如飲食中攝入的雌激素偏高,現代女性由於社會壓力過大、工作過於勞累、心情不好等都可能加重病情。

中醫治療乳腺增生妙方

中醫治療乳腺增生通常以中藥方配合針灸進行治療。針灸療法在中醫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治療乳腺增生效果較為明顯。

病案

付某某,女,22歲, 於2016年6月5日到齊蘇堂就診,自訴經前乳房脹痛,心煩易怒半年;左側乳房外上象觸及有2.0cm大小包快,表面光滑。經期延後10天,量少;納可,二便調;眠差;舌質紅,苔薄白,脈細弦。陳耀宗主任醫師辯證後,認為患者為肝氣鬱結,情志不暢導致內分泌失調,應該疏肝解郁,調理情志,診斷如下:

診斷1:乳癖

證型:肝鬱氣滯

診斷2:月經不調

證型:氣滯血淤

處方1:逍遙散合理氣散結湯

藥物組成:青皮,枳殼,鬱金,當歸, 浙貝母,牛膝,僵蠶,通草, 炒麥芽,夏枯草,山慈姑,柴胡,當歸,白芍, 薄荷,甘草 , 4劑,冷水煎服。

處方2:解郁軟堅湯合陽和湯

藥物組合:當歸,赤芍,川芎,柴胡,制香附, 鬱金,海藻,重樓,鹿角霜, 蒲公英,刺蒺藜,麻黃,熟地,白芥子,炮姜,肉桂,4劑,冷水煎服。

配合1個療程的針灸治療

主穴:乳根,屋翳, 鷹窗,膻中,期門,足三里, 三陰交等。

二診:乳房疼痛減輕,心情轉好,舌質淡紅,苔白,脈細弦;囑其繼續服方一,方二變為解郁軟堅湯合一貫煎;針灸治療進行第二個療程。

三診:乳腺檢查:雙側乳腺無明顯癥狀;患者自覺心情舒暢,乳房不再脹痛。

乳腺增生食療方

1蒲公英葉茶

做法:精選長白山野生蒲公英葉,每天取3~10g蒲公英葉茶沖泡飲用,能很好緩解乳腺增生。

2玫瑰蠶豆花茶

做法:將玫瑰花6克,蠶豆花10克分別洗凈,瀝干,一同放入茶杯中,加開水沖泡,蓋上茶杯蓋,燜10分鐘即成。可代茶飲,或當飲料,早、晚分服。

3蘿蔔拌海蜇皮

做法:將白蘿蔔200克洗凈,切成細絲,用精鹽2克拌透。將海蜇皮100克切成絲,先用涼水沖洗,再用冷水漂清,擠干,與蘿蔔絲一起放碗內拌勻。炒鍋上火,下植物油50毫升燒熱,放入蔥花3克炸香,趁熱倒入碗內,加白糖5克、麻油10毫升拌勻即成。佐餐食用。

4海帶淡菜芋艿湯

做法:海帶25克,淡菜15克,芋艿50克。海帶、淡菜漂洗去腥味,切碎,芋艿去皮切塊,加水共煮,熟後加調味。吃海帶、淡菜、芋艿及湯,可作為菜肴常吃。

乳腺增生敷臍療法

處方:蒲公英、木香、當歸、白芷、山梔、薄荷各30克,紫花地丁、瓜蔞、黃茋、鬱金各18克,麝香4克。

用法:葯研細末,用酒精清洗肚臍部後擦乾,填塞藥粉0.5克,用棉花輕柔按壓,膠布固定,3天換藥1次,8次為1療程。

禁忌:月經過多及功能性出血者忌用。

療效:敷臍3個療程。


推薦閱讀:

火針針灸艾灸治療肝硬化(1
銅人針灸經卷六
子午流注(針灸學)
科普丨針灸療法的高深之處在哪裡?
糖尿病的針灸療法

TAG:中藥 | 針灸 | 治療 | 藥方 | 乳腺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