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12>
(十六)腸癰
例一陸左。。初診:痛在臍右斜下一寸,西醫所謂盲腸炎也;脈大而實,當下之,用仲景法。生軍15克芒硝9克桃仁15克冬瓜仁30克丹皮30克二診:痛已略緩,右足拘急,不得屈伸,伸則牽腹中痛,宜芍藥甘草湯。赤白芍各15克生甘草9克炙沒藥各9克。三診:右足已伸,腹中劇痛如故。仍宜大黃牡丹湯以下之。生川軍30克芒硝21克(沖)桃仁15克冬瓜仁30克丹皮30克
(曹穎甫《經方實驗錄》)
例二李××,女,65歲。住院號:39087。初診日期:1959年12月19日。家屬代訴:噁心、嘔吐,發燒伴右下腹痛兩周。患者兩周前開始臍周圍腫痛。並有噁心、不思飲食,納後即吐,認為患胃痛而未予治療。痛漸轉移到右下腹部,隱隱作痛,右腿不能伸直起坐,屈身而卧。伴有發燒,朝輕暮重,連日不退,大使多日未解。曾診為闌尾炎,經肌注青黴素3天,未見好轉。入院檢查:神志清楚,精神萎頓,痛舍面容,表情淡漠。右下腹可摸到一個9x7厘米大小之包塊,腹壁緊張、壓痛,有反跳痛,肌膚甲錯,右下肢拳曲而卧,脈象沉細,舌尖光、苔根薄黃膩。體溫38℃,白細胞總數18,600/立方毫米,中性81%,、血壓3159/80毫米汞柱。辨證:濕熱夾瘀、阻滯腸腑,營衛不和,熱勝肉腐,證屬腸癰(西醫診斷:闌尾周圍膿腫)。治法:和營化瘀,排毒消腫。方葯:炒桃仁9克栝萎仁9克冬瓜子仁9克丹皮6克歸、尾9克赤芍6克銀花9克連翹9克炙甲片6克皂角刺9克伸筋草9克水煎服,外敷金黃膏。12月21日
(二診):兩劑葯後,大便得解,右小腹痛勢見輕,腹壁緊張得緩,壓痛減輕,熱勢已挫,略思納食,舌苔根薄膩漸化,脈象弦滑。宗前方加敗醬草9克苡仁12克3劑。12月24日
(三診):葯後右下腹包塊明顯縮小,疼痛不甚,右足已能伸直,體溫37.4℃,胃納轉馨,舌苔薄布,脈細滑。治宗前方加減。生苡仁12克冬瓜子仁9克當歸9克赤芍9克栝萎仁9克丹皮9至敗醬草9克陳皮6克銀花9克水煎服。12月27日
(四診):3劑後包塊已摸不到,治癒出院。(《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評按】腸癰相當於急性闌尾炎,仲景立大黃牡丹湯、薏苡附子敗醬散,為後世所宗法。
例一即大黃牡丹湯證,此方功能瀉熱消瘀、散結消腫。曹氏抓住患者脈證俱實,故敢放膽施治,獲得痊癒。
例二為腸癰合併周圍膿腫,辨證為濕熱挾瘀、阻滯腸腑,營衛不和,熱勝肉腐,治以三仁湯為主,方用丹皮、桃仁、歸尾、赤芍活血散瘀,冬瓜子、苡仁、敗醬草排膿消腫,萎仁潤燥通腸:銀、翹清熱解毒;並用山甲、憎371一皂刺以攻其堅,比二葯有消、托兩種作用,輕者能消,消之不可則托,促其自潰排服。總之,此案雖以三仁湯為主,實亦探合了大黃牡丹湯、薏苡附子販醬散的多數藥味,方治頗有精義。
(十七)肝癰
邵某,右脅下硬隱痛,腫大如拳、寄予脅下,身體瘦弱,脅肋下皮肉菲薄,捫其皮外、緩力按之則累然大塊,指下易得,診為肝癰。穿刺為紫色血水,大便四五日未解,飲食少進,舌苔黃膩,小便黃赤。治以清肝熱,涼血行瘀,瀉火敗毒。方葯:粉丹皮15克生地黃15克青柴胡9克生黃芩12克夏枯草9克生大黃12克桃仁9克當歸尾9克甘草梢9克凈銀花30克服藥後,次日已能乘車來診,面有笑容,患處腫脹已消其半,以手扶之疼痛減輕。原方葯未變,藥量各減3克,再服一劑。第三日,腫消痛減,前方去歸尾、草梢,加雲茯苓9克,焦白朮9克,廣陳皮9克,兼扶脾氣。至第四日,腫消平復,改服調理脾胃之劑,兼清余邪,再進4劑,飲食漸加而愈。
(余無言:外科學中兩個開刀問題和治療報告,《新中醫藥》12:24,1955)
【評按】肝癰相當於肝臟腫。元·朱震亨認為;「肝癰始發,期門穴必隱痛」。此案治以清肝瀉火、涼血行瘀為主,證方精契。如配合外治,可用芙蓉葉研極細末,凡士林調塗患部,外以消毒敷料蓋貼,有消腫止痛作用。
(十八)腎癰
柳姓,女。血分為濕熱所郁,久而發為腎臟癰,腰腎及少腹左部脹痛,小溲時狀若血淋,大便秘燥,舌黯無苔、邊緣赤潤,宜化瘀內消之。赤小豆(布包,煎)30克紫黃地丁冬12克生杜仲9克川芎4.5克炒丹皮9克生橘核12克當歸尾12克炒二丑各6克烏葯(土炒)9克生枳實4.5克栝蔞12克血餘炭9克延胡索9克菟絲餅(鹽水炒)4.5克犀黃丸4.5克(化服)黃土湯煎藥,3劑。複診:進服前方化瘀內消之劑,血少,腰痛減,少腹仍脹,小便渾濁,黃帶頗盛,脈滑數,再加分清搜濕之味。原方加川萆薢12克、石葦12克,海金砂(布包煎)9克,西瓜翠衣用克(鮮),車前子(包煎)9克,去當歸、川芎、栝蔞、血餘炭、枳實。囑服4劑。三診:血止,溲清,腰痛已息。少腹微有下墜之意,顏面不似前蒼黃,舌苔白薄,脈弦而沉。生牡蠣(包,先煎)24克子木通9克杜仲(鹽水炒炭)9克阿膠珠3克紫丹參9克大腹絨45克川萆薢12克敗龜板(包,先煎)6克桑寄生24克真血竭(包,先煎)6克甘草1.5克改用白水煎藥,服6劑,並囑常服豬腎。
(孔嗣伯整理:孔伯華醫案,《中醫雜誌》8:547,1958)[評按]此案辨證,血分為濕熱所郁。作為內癰之一,治當以內消為主,又須清除病理中的濕熱和瘀滯,故於方中參入化瘀、清熱、利濕諸法。分析前後數診,可以看出孔氏治此病還借鑒了淋證治法,所擬諸方雖以祛邪為主,亦有顧護扶正之品。首診方加用犀黃丸,意在消癰解毒;用黃土湯煎藥者,寓有崇土製濕之意,方義頗堪玩味。
(十九)膽囊炎
李某,女。患膽囊炎,右季肋部有自發痛與壓痛感,常有微熱,並出現噁心,食欲不振,腹部膨滿,鼓腸曖氣,脈弦大。投以大柴胡湯加味(柴胡12克,白芍9克,枳實6克,川軍6克,黃芩9克,半夏9克,生薑15克,大棗4枚、擘,金錢草24克,滑石12克,雞內金12克),連服7劑,食慾見佳,鼓腸、噯氣均大減。再進原方4劑,脅痛亦輕,唯微熱來遲,改用小柴胡湯加鱉甲、青蒿、秦艽、鬱金治之。(《岳美中醫案集》)[評按]此例為慢性膽囊炎。大柴胡湯原治少陽熱邪來解、陽明裡熱變盛的病理,岳氏以此方和解少陽,瀉下熱結。在用法上重用生薑以制嘔惡;加金錢草以利膽清熱,滑石利尿泄熱,雞內金克化積熱,方葯增損合宜。此方用以治陽實黃應及膽結石亦屬對證。
(二十)膽結石
例一陳姓,男,旅蘇,吳興鄉友,年約三十餘,身體強壯。發病時突然寒戰、發高熱,劇痛、嘔吐。初吐黃綠水,後無物可吐,痛時患者呈驚怖顏貌,甚至以指頭探壓舌根,促其嘔吐,痛苦萬狀,脈弦滑數,黃症色鮮明,面目如裝金,舌苔黃膩,便秘。斷為陽明實症,用大柴胡湯,大黃加至12克,元明粉12克,開水泡浸頓服。另以熊膽1.2克分二次吞服,時值夏令,囑多吃西瓜,小便增多,大便已通,黃疸稍減,一日服藥後瀉下稀糞,系下干搪磁痰盂內,忽聽到一陣撒石子聲,便後撿得結石20餘顆,大者如黃豆,小者如綠豆,短圓形、菱形不等,外面黃色,剖視內面墨揭或兼灰白色。此後逐次以原方加減,服藥兩個月,比
例一直保持聯繫,三、四年來曾複發。(葉橘泉述,徐培記錄:我對膽結石辨證治療的體會,《江蘇中醫》3:38,1961)
例一徐某,女,43歲。初診於1973年5月。患者有膽道殘餘結石,先後手術3次,第1次於1952年作膽囊切除術,1964年複發;1967年底作第二次手術(總膽管取石),1968年複發;延至1973年4月又作手術(手術時查到右側肝管尚有結石,T管引流有不少泥沙樣結石)。以前發作時,常出現黃疸,發熱,右上腹、劍突下作痛。目前體質虛弱,神疲肢軟,脘腹時有悶脹感,大便日行二、三次,帶溏泄。苔薄膩,脈濡緩。證屬病久體虛,脾氣健運失司,肝膽不和,失於疏泄。治擬健脾益氣,疏肝利膽為法。党參12克白朮9克雲等9克積殼9克木香9克元胡粉4.5克(分沖)制軍9克虎杖15克生山楂12克金錢草30克1975年4月:經服前方出入治療達2年,未見發作過。與兩年前相比,癥狀改善如下:1.體重增加,氣色好轉,食慾增加,每日進食1斤以上,大便每月1次、成形。2.右上腹悶脹不舒感消失。3.以前遇冷或疲勞時容易發病,現在即使受涼或工作疲勞亦未發病,而且去冬未穿棉襖,說明體質增強。再守原意出入。*375——党參12克白朮9克淮山藥9克枳殼9克陳皮」9克元明粉4.5克(分沖)虎杖12克生山楂12克制軍9克延胡索12克
(顧伯華《外科經驗選》
【評按】
例一為陽實證,患者年輕體壯,故葉氏用大柴胡湯加味方,和少陽、下熱結。方內大黃加至12克以瀉瘀熱,另加元明粉以軟堅導滯;加小量熊膽吞服以加強消黃作用。須予注意的是,此案根據季令特點加用食療、西瓜恣食,有清熱利尿之輔療作用。這種結合時令的葯疔、食療治法,反映了葉氏在治療方面的心思活潑之處。
例二既有膽石,復有膽囊炎,臨床除脘腹悶脹外,症現神疲肢軟,大便帶溏,日行二、三次。辨證為病久體虛,脾失健運,肝膽不和、失於疏泄。證屬虛實夾雜,正虛邪實。治以健脾益氣、疏肝利膽法。顧氏在較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其用藥的特點是:①用党參、山藥、苓、術益氣健脾;②柴胡、枳殼、鬱金、川楝子、陳皮、木香、香附以疏肝理氣;③元明粉、虎杖、生山楂、草蕉、金錢草以利膽消克;④白芍、女貞子、旱蓮草、玉竹以柔肝養陰;⑤紅藤、公英、蛇舌草、鹿含草以清里熱、消炎。全案審證既細,方治的配合和治法的疏利、補益合用,均頗有精意。
(二十一)輸尿管結石
例一施××,男,53歲,印尼華僑。1962年4月16日初診:患者自述在兩個月前開始右側腰痛,尿血。經××醫院調線攝片檢查發現,右側輸尿管相當於第三腰椎之下緣處,有約0.8X0。5厘米之結石陰影。同年3月,又進行泌尿系統靜脈造影,結石下移至骨盆腔,估計距離輸尿管口約5厘米,因來求診。疏以豬苓湯治之。豬苓9克茯苓9克澤瀉12克滑石18克阿膠9克水煎服。5月2日複診:前方服14劑,小便血止,尿轉短赤,仍腰痛。一周前,腹部平片檢查,結石位置未動。日改服下方:金錢草60克滑石15克石葦12克冬葵子9克海金砂12克車前子12克澤瀉12克茯苓9克水煎服。上方服近20劑,結克排出,諸症消失而全愈。(《岳美中醫案集》
例二患者,女性,36歲。初診日期:1962年5月29日。門診號:204624。前天早晨,突然右側腰及腹部發生持續性絞痛,痛點不向他處放射,尿次減少,短赤淋瀝,尿道澀痛,小便時兼有下腹部脹痛,痛甚則伴有噁心、嘔吐,嘔吐物多為黃色苦水,已三天不欲食,食入即吐;發病當晚曾吐出蛔蟲一條,三天未大便,痛時腹無包塊,無畏寒發熱、咳嗽等徵象,月經正常。痛時用阿托品及嗎啡注射可以緩解。既往無類似病史,有腹痛史2年。檢查:白細胞略高,尿常規:蛋白少許,膿球0~2,紅細胞(+)。調線檢查:右腎、輸尿管、膀眺平片所見,於第四腰椎右橫突稍下方相當干輸尿管部位,有一卵圓形豆大之陽性結石陰影。診斷為右側輸尿管結石,患者不願手術。中醫治療經過:症如上述,脈弦滑,苔黃滑,小便刺痛、短赤而澀。根據脈證,系腎虛、膀胱氣化不行,相火太旺,因此在腎與膀胱經脈所過之處,發生劇痛:由於氣化不行,濕熱蘊蓄,致積結而成石。治宜通淋化石,兼以疏肝。方葯:白朮9克茯苓12克車前子9克飛滑石(另包,分沖)9克廣木香3克荔枝核9克烏葯6克小茴香3克甘草梢6克每日服1劑,連服5劑。6月2日
(二診):服上藥第四天後,少腹疼痛減輕,但腰疼未減,少腹仍有脹痛;小便通利,澀痛減輕,小便中徘出黃白渾濁之蛋白狀液體;舌苔黃而乾燥,脈弦滑,此乃肝氣鬱滯不宣、濕熱壅遏之故。更方如下:川萆薢15克茯苓9克牛膝6克鹽炒杜仲9克甘草梢3克小茴香3克3劑。6月5日
(三診):腰痛顯著減輕,昨下午會陰部劇痛、隨即從小便中排出20餘粒如綠豆大之結石,諸症霍然:少腹雖有輕微脹痛,乃正虛之空痛。即於上方去滑石,加熟地15克以滋補腎氣。張元素曾云:「臍下痛屬腎經,非熟地黃不能除」。6月9日
(末診):諸症消失,惟小便色黃而數,以清熱健脾法善其後。後追蹤一年余,未見複發。
(蔣玉伯主治,朱曾柏等整理,中醫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經過,《上海中醫藥雜誌》3:22,1964)
【評按】輸尿管結石,大致見於中醫臨床文獻的石淋、尿血、腰痛等門,與石淋的關係尤為密切。此病在病理上多屬下焦濕熱蘊結所致。
例一初治用豬苓湯以滋陰清熱利水,後以石葦散加減清利濕熱、排石止痛。所用方葯,配伍精而藥效專,辨治頗見功力。
例二症見腰酸絞痛,溺短赤淋瀝。辨證系腎虛、相火旺,膀胱氣化不利,濕熱蘊結成石。治以通淋化石為主,輔以疏肝法。前後數診均著意於清利濕熱,末以清熱健脾收功。全案方治能於實中求虛,運意靈巧。
(二十二)慢性前列腺炎
任××,男,31歲。初診日期:1972年11月7日。患者一年多以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自覺腰部酸痛,掣引雙股,少腹脹滿,小便頻數,排尿終末有白濁滴出,輕度澀痛,倦怠乏力,常有頭暈目眩,心悸耳鳴。曾在××醫院就診,作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液鏡檢:膿細胞20個/高倍視野,卵磷脂小體少量。既往有高血壓病,血壓達160~180/90~110毫米汞柱。檢查:體溫36.4℃,血壓160/85毫米汞柱。面色蒼白,苔薄白,脈沉遲。辨證:腎虛陽亢,寒濕凝滯(西醫診斷:侵性前列腺炎,高血壓)。治法:平肝潛陽,散瘀開竅,利水法濁。方葯:珍珠母30克歸尾川克赤芍10克生磁石30克菖蒲12克豬苓12克生石決30克澤瀉10克雲苓10克琥珀面2.4克(沖)車前子10克甘草3克11月20日(複診):按上方服藥14劑後,自覺頭暈、耳鳴及心悸目眩均減輕,腰酸痛及尿頻亦見好轉。仍覺倦怠無力,排尿終未尚有白濁滴出。血壓150/70毫米汞拄,舌苔薄白,脈沉細。改用平肝溫腎、散寒利水之法。方葯如下:珍珠母30克菊花15克豬苓10克上肉桂6克澤瀉10克萹蓄10克紫石英30克牛膝10克歸尾10克車前子10克川芎10克琥珀面2.4克(沖)12月7日
(三診):按上方服藥14劑後,頭暈目眩已止,一379一偶有耳鳴,腰仍酸痛,已無尿痛及白濁。血壓140/80毫米汞柱,舌苔薄白,脈沉細弱、兩尺更弱。再以補腎柔肝、活血利濕之法治其本。方葯如下:菟絲子18克熒實15克杜仲10克枸杞子24克歸尾12克川斷18克杭白芍15克澤瀉12克牛膝10克上肉桂10克車前子10克雲苓10克另服腎氣丸,早晚各服一丸。按上方辨證加減,至1973年1月26日複診,諸證悉愈,前列腺液檢查亦屬正常。隨訪三年,未再複發。(《房芝萱外科經驗》)
【評按】此案病已經年,屬慢性。雖以腰痛、尿頻尿濁澀痛為主症,病理上屬於寒濕瘀凝。但患者有腎虛陽亢、高血壓等症,故治以平肝潛陽、散瘀開竅、利水祛瘀法,見效後繼之以平肝溫腎、散寒利水。由於患者虛實夾雜,疏邪扶正的尺度、方法應掌握合宜,終之以補腎柔肝、活血利濕,是為治本之法。
(二十三)臁瘡
姚××,女,25歲。門診號:78478。於1962年8月13日來診。患者在三年前,左足背部生瘡,初起有粟米樣膿頭,繼則潰爛擴大。起病後即至某醫院治療,潰瘍日漸縮小,但至直徑2厘米大小時,即不再癒合,時流膿水;工作勞累及站立長久後,則局部腫脹疼痛,休息後可減輕。後至某醫院治療,但至今未愈。檢查。左足背有1x1.5厘米大小的潰瘍,邊緣不整齊,創面肉芽新鮮,四周有肥厚性疤痕。足背輕度腫脹,壓之無明顯凹陷。診斷:臁瘡(下肢慢性潰瘍)。治療:局部先用電吹風吹15分鐘,然後在潰瘍面撒以生肌散。再用生肌白玉膏攤干消毒紗布上,蓋貼患處。最後用繃帶自足背近趾端纏縛至踝關節上方。每天換藥1次。治療7天,潰瘍全部癒合,足背腫脹消失。附方:生肌白玉膏(經驗方)尿浸石膏90%,制爐甘石10%,石膏必須尿浸半年(或用熟石膏),洗凈,再漂凈二月,然後煨熟研粉,再加入制爐甘石粉和勻,以麻油少許調成藥膏,再加入黃凡士林(配製此膏時,用藥物約3/10,油類藥物7/10)。(顧伯華《外科經驗選》
【評按】臁瘡
(下肢潰瘍)以脛前部為多見,此例位於足背部,純以外治法治療,其法是在古人基礎上有所變化發展。顧氏所用生肌白玉膏,治潰瘍腐肉已盡、瘡口不斂者,有潤膚、生肌、收斂之效。
(二十四)脫疽
例一王××,男,45歲,幹部。住院號:32243。住院日期:1973年3月25日。1958年冬季在某地工作時,兩足凍傷,以後即局部隱痛,寒冷時加重。1962年開始間歇性破行,足趾發紫、發冷、蒼白,有肢端動脈痙攣現象,雖經數次治療,癥狀仍逐漸加重。到1965年冬,左足第2、3、4趾已先後潰爛。近半年來疼痛劇烈,常全夜不能入睡,抱足而坐。某地擬行高位截肢術,病員不願,故特來我院中藥治療。一381一檢查:兩下肢肌肉萎縮,皮膚溫度明顯減低,汗毛脫落,趾甲變厚,足背動脈搏動消失,脛後動脈和腘動脈搏動也減弱。左足第2、3、4趾端潰爛,膿水較多,腫脹漫延前足背,周圍皮色暗紅。左手食指不能伸屈,指端呈乾性壞死,兩側橈動脈搏動減弱。實驗室檢查:血色素13.3克,紅細胞460萬/立方毫米,白細胞13,500/立方毫米,中性85%,出血、凝血時間2分鐘,血小板計數10萬,紅細胞沉降率12毫米,抗「O」333單位。膿液塗片培養,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綠膿桿菌生長。診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壞死期)。治療:第一階段(一個半月,1974年3月25日起):脫疽已壞死,瘡面膿水淋漓,臭穢不堪,疼痛劇烈,夜不能眠,苔薄舌紅。僅右手橈動脈搏動微弱,呈細數(88次/分)。寒濕郁久化熱,已成火毒,經絡阻塞,氣血凝滯。先擬養陰清熱,和營活血。元參12克生地30克銀花9克四季青30克蛇舌草30克川牛膝12克當歸12克赤芍15克杜紅花9克野赤豆18克虎杖15克生山楂15克外用:慶大黴素溶液浸泡後,再敷紅油膏摻九一丹。第二階段(一個半月,自5月10日起):脈管炎健康組織與壞死處分界明顯,腐肉尚未全脫,疼痛大減,再擬前法出入。生地15克當歸12克赤芍15克杜紅花9克野赤豆18克川牛膝12克粉萆薢15克生甘草6克第三階段(3個月,自7月1日起):脈管炎瘡面腐肉大部分已脫,膿水極少,疼痛亦止,肉芽新鮮。苔薄潤,脈濡細。病久氣血兩虧,擬加調補之品。生黃芪12克潞党參12克全當歸9克赤芍15克杜紅花9克生地30克元參12克蛇舌草30克忍冬藤30克生甘草6克外用:紅油膏、九一丹。共經6個月治療,瘡面收斂全愈。病員在院內經功能煅煉,可自動步行一里,後出院。
(顧伯華《外科經驗選》)
例二焦某,男,34歲。初診日期:1973年9月9日。左足發涼麻痛三年,近四個月劇痛難忍。三年前,發現右足麻痛、發涼,不能遠行,走路則疼痛加劇,左小腿脹麻、沉而酸。某醫院診為脈管炎,經治療未見好轉,癥狀日益加重,四個月前,左足1、2趾劇痛發黑,繼而腫脹,五天前自行破潰,血水滲溢,劇痛難忍,晝夜難眠,食慾大減,五天來大便未解,小便短赤,遂來北京中醫醫院就醫。檢查:面色晦暗,痛苦表情。左足掀紅腫脹,1、2趾已乾枯壞死。趺陽脈、太溪脈均不能觸及,足部皮溫增高。舌質紅絳,舌苔黃膩,脈弦滑數。辨證:鬱熱的陰,血瘀蘊毒(西醫診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皿期)治法:清熱解毒,養陰活血鎮痛。方葯:元參30克石斛24克銀花60克公英30克連翹30克地丁18克元胡9克當歸18克赤芍12克紅花12克桃仁9克川軍3克白芷9克桔梗9克甘草9克牛膝9克生芪30克川楝子18克野菊花24克罌粟殼15克每日之劑,每六小時眼藥一次。外治法:消毒後凡士林紗條包紮患趾。9月12日
(複診):按前方服藥6付,大便已解,其他癥狀同前。上方去桃仁,加雲苓15克繼服。9月23日
(四診):仍有疼痛,左足1、2趾壞死,界限已分明。方葯如下:元參30克石斛30克生地18克銀花60克公英30克連翹30克當歸15克地丁24克野菊24克牛膝9克生芪30克雲苓15克赤芍12克党參18克紅花9克元胡9克甘草9克罌粟殼15克9月28日
(五診):在局麻下,將左足1、2趾切除,術後情況良好,繼服前方,外用止痛生肌散,於上截趾創面,紗布包紮。10月8日
(七診):疼痛已止,腫脹已消,左足焮紅已退,皮溫不高,傷口縮小,已有新肌生長,自覺腰痛。繼服前方,改為一日一劑,煎三次,早、午、晚各服一次,外治法同前。10月15日
(八診):傷口繼續縮小,新肌已平,自覺腰痛減輕,脈沉細,舌尖紅。治以溫補脾腎、通經活絡。方葯如下:元參30克生芪30克銀花15克党參18克石斛18克雲苓18克白朮15克當歸12克赤芍9克牛膝9克甘草3克菟絲子30克枸杞子30克10月31日
(九診):傷口已癒合,表面結薄痂,左小腿行路多則有酸沉感,腰痛已消失。11月17日
(十診):創面結痂已脫落,局部有輕度癢感,能走一,二站路,繼服五子衍宗丸,每早服2丸,腎氣丸每晚服2丸,以鞏固療效。(《房芝萱外科經驗》
【評按】脫疽在《靈樞經·癰疽》名為「脫癰」相當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多由肢體感受寒濕所致。
例一由於寒濕郁久而化熱毒,熱甚陰傷,復有經絡痹阻,氣血凝滯,局部已現壞死,故治以養陰清熱、和營活血為大法。此例在治法上有兩個特點,其一、內服方是以四妙勇安湯(《驗方新編》方)加減為基礎,並吸取了民間草藥,其二、外治方具有中西醫結合的特點。方洽較為周密。
例二辨證為鬱熱的陰,血瘀蘊毒,內服方與例一大致相仿,因屬Ⅲ期,足趾已壞死,故配合截趾,病程後期,以溫補脾腎、通經活絡為大法。此案源流俱澈,遣葯標本兼到,可資臨證參考。
(二十五)破傷風
朱××,男,32歲。1951年左腳掌被銹釘刺入約4分深,但出血不多,是晚回家用草藥敷包局部,並不十分疼痛。在第三日忽感咀嚼不便,吞咽困難,頸部亦覺不自由,當晚10點鐘發生痙攣一次,至第四天,痙攣次數增多,頸部、脊、腰均呈強直狀態,由人介紹來所求治,上下包車均需人扶持始能勉強行動。體溫39.6℃,脈搏跳動甚速,大小便如常,神識清醒,不異常人。在診察剛畢時又痙攣一次,但不嚴重,約三分鐘即恢復正常。當將患部包紮草藥除去,洗潔患部,見傷口呈腫硬狀態,即以玉真散厚撒傷部,外用紗布繃帶包紮,另給葯散3包,每包重9克,命其回家時用熱黃酒調服,每隔3小時一包。次日由人抬來複診,揭示傷口腫硬較昨日初診時減退約1/3,據稱服藥3包後,痙攣次數大減;洗凈患部後,仍以玉真散撒布傷處包紮,仍給玉真散3包帶回服用。至第三天來診時傷部僵硬已完全軟化平復,惟傷口尚未癒合,當即易以生肌收口葯散,吞咽已恢復如常,痙攣次數大為減少,發作間隔延長,發作症勢已轉輕緩,內服玉真散如前,惟每包減量為6克,如此延續服用,計十二天而完全恢復正常。附方:玉真散:白附子320克生南星(薑汁炒)明天麻羌活防風白芷各30克蟬衣90克共研細未,貯瓶備用,不可泄氣。
(張覺人:玉真散對破傷風的疔效,《中醫雜誌》8:421,1956)
【評按】玉真散(《外科正宗》方)為治療破傷風常用方,功能祛風鎮痙。張氏運用此方內服並配合外治,甚見功效。已故余無言氏在其《金匱要略新義》中介紹,用蟬衣(去凈頭足)為極細末,另以黃酒半斤,將蟬衣末15~30克放入酒內,文火多煮數沸,一次頓服。一般患者於服藥後,周身淅淅汗出,其汗膠粘,其氣腥臭,微汗頗久,一汗之後,邪去而病乃可愈。此方原見明·龔信《古今醫鑒》,方名脫凡散,治破傷風良效。如患者有便結內熱,再以承氣湯下之。
(二十六)靜脈炎
馬x、女,28歲。初診日期:1974年9月29日。患慢性痢疾了年余,住××醫院治療,曾靜脈輸液,出院已數天。近三天來左側腕部疼痛,活動受限,左上肢起一條索,腫痛,睡眠不佳。檢查:左前臂直至上臂,有一明顯條索,長28.5厘米,質硬,觸痛拒按,沿條索皮膚潮紅,左前臂微腫,左腕及左時屈伸略受限。苔白,脈弦略數。辨證:濕熱凝結,血瘀阻絡(西醫診斷:左上肢淺靜脈炎)。治法:清熱利濕,活血散結。方葯:銀花24克公英24克連翹18克茵陳30克條芩9克豬苓9克元參18克澤瀉9克炒山甲15克赤芍9克歸尾12克車前子9克紅花9克元胡9克川楝子18克升麻9克甘草3克10月6日
(複診):葯後腫消,痛輕,夜寐安,皮膚潮紅已退,但局部條索同前。前方去黃芩,甘草,加地龍15克,澤蘭葉12克繼服。10月17日
(三診):疼痛已止,條索變軟,無觸痛,縮短至20厘米。方葯如下:三棱9克赤芍9克莪術9克半夏9克元參18克炒山甲15克連翹15克生芪15克雞血藤18克雲苓12克紅花9克炒僵蠶9克桃仁9克歸尾9克酒軍3克升麻9克10月31日
(四診):條索基本消失,按之已不明顯。改服活血主力丸,每早服5丸,八珍丸,每晚服2丸,以鞏固療效。(《房芝萱外科經驗》)
【評按】此案診為左上肢淺靜脈炎,局部條索狀,皮膚潮紅,左前臂微腫。中醫辨證屬濕熱凝結,血瘀阻絡。由於濕熱證現於外,單用活血化瘀則病本難除,故治以雙管齊下,清熱利濕、活血散結並舉。從方葯分析,首診時清熱利濕居主導地位,其中銀、翹、公英、茵陳等用量較大。俟痛止,腫消、潮紅退,改用活血、調補氣血法以竟全功。案中在掌握祛邪扶正的分寸和步驟方面,較為得體。
(二十七)手術後合併症
例一周××,男,74歲。病歷號:2837。患者於1961年8月21日下午5時許,突感惡寒發熱,隨即伴有陣發性腹痛,局限於右上腹部,噁心嘔吐,吐出物為食物殘渣,鮮黃色稀軟便一次,於次日下午皮膚出現明顯黃疸,意識稍有朦朧,體溫39.3℃,淋巴11%。大小便檢查無異常。西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於24日下午四時半在局麻下作膽囊造瘺術。術後至次晚八時,尿總量不到5毫升,患者處於半昏迷狀態,呼吸深而速,脈搏70~80次/分。血壓95~75/50毫米汞柱,鞏膜發黃,心肺無特殊異常,腹略脹滿,腸鳴正常,膀眈區呈鼓音,血液檢查:白細胞20,900/立方毫米,中性89%,嗜酸性1%,淋巴10%,紅細胞311萬/立方毫米,血色素9.5克,血鈉279.2毫克%,非蛋白氮112毫克%,二氧化碳結合力24.6容積%。白手術後即開始輸液、輸血,以糾正酸中毒及調整電解質平衡,但仍無排尿;又曾經二側腎囊奴佛卡因封閉及針灸等治療,均未見效果。自膀胱導尿,亦未排出尿液。乃於8月25日晚請中醫會診。會診記錄:患者神智時或昏沉,喃喃自語,周身及兩目如橘黃色,口有穢味,身有微熱,四肢發涼,全身浮腫,時出冷汗,小便已二日未解,大便不通,面色稍赤,口乾舌燥,脈滑無力,舌苔白膩而垢、中心黃黑。辨證:肝膽濕熱未清,因年邁體虛,以致濕熱瀰漫三焦,入竄心包,有正不抗邪之勢。治法:養陰補血,滋腎通關。方葯:西洋參麥冬當歸各9克白芍30克大生地、天花粉各15克釵石斛、川貝、益元散(包)各12克炒知母、黃柏、枯芩、車前子(包)、全栝蔞、丹皮各9克茵陳、銀花、赤苓各15克紫肉桂0.9克為引,煎服2劑。於當晚10時眼藥後,至次日晨5時許,尿量達500毫升;至上午10時許,尿量達900毫升。尿常規:比重1.015,反應酸性,蛋白(+),糖(一),鏡檢:上皮細胞少許,白細胞1~2/高倍,紅細胞0~1/高倍。至8月27日晨尿量多達3600毫升/日,病人神智清醒,訴有飢餓感,要求進流質飲食,血液檢查:非蛋白氮67毫克%,二氧化碳結合力32.3容積%,血鈉290.8毫克%,病情有明顯好轉。8月27日下午複診:發熱已退,黃疸漸消,精神亦有好轉;尿量正常,尿常規檢查已無異常,脈滑數,舌苔稍黃。擬再進清熱利濕,調補氣血之品。在原方上去肉桂、黃柏、丹皮、車前、枯芩、益元散、栝蔞,加北沙參18克、地骨皮9克、蒲公英15克,再服二劑後,一般情況好轉,尿量正常,血壓120~130/70~80毫米汞柱,各項血液檢查結果亦已接近正常。
(關幼波治驗,危北海整理:醫案選錄——手術後無尿症一例,《中醫雜誌》7:27,1962)
例二李××,已婚,女,50歲。因上腹部疼痛4天,於1958年6月21日,急診入北京××醫院。患者十餘年來,常有上腹疼痛,泛酸,服蘇打後而緩解,疼痛多與飲食有關,近四日上腹部疼痛復作,以兩肋緣為甚,入院前一日,疼痛加重,持續不解,大便兩日未行,小便如常。既往史從略。一389一檢查:急性病容,痛苦表情,皮膚無黃疸。頭部器官陰性,頸軟,心肺(一),腹壁普遍板硬,井有壓痛,肝脾不易觸及,膝反射存在。血壓100/20毫米汞柱,血象正常。臨床診斷為胃穿孔,合併腹膜炎。入院後施行手術,術後尿閉,呈半昏迷,肌肉抽動,非蛋白氮150毫克%,乃請中醫會診。患者神志欠清,時而躁動,手抽肉顫,尿閉,脈細肢涼,乃用真武湯加減,回陽利尿。藥用西洋參、杭芍、白朮、雲苓、炮附片、生苡米。一劑後,能自排小便,四肢漸溫,肉顫筋惕亦止。二診時用紅人蔘、白朮、茯苓、車前子、牛膝、澤瀉、苡米、玉竹,經過三診之後,諸證好轉,血壓恢復正常,非蛋白氮降至37.5毫克%,後痊癒出院。(《岳美中醫案集》)
例三孫××,女,52歲。因子宮頸癌,手術後發生嘔吐不能食已五天,醫院診斷為不全性腸梗阻,曾服中藥微予通利,雖便泄數次,但嘔吐仍不止,病清嚴重,西醫施行輸液及胃腸減壓,未見好轉。診時患者頭痛目眩,耳鳴口苦,心中疼熱,嘔吐涎沫,食不得入,渴不欲飲,大便先泄而後閉,腸鳴、不矢氣,小便短黃,唇黯紅,舌苔薄黃,脈弦。辨證:厥陰寒熱夾雜,肝風擾胃,肝胃不和。治法:酸苦辛甘合劑,從烏梅丸化裁。方葯:烏梅9克川連6克花椒3克西黨9克當歸6克黃柏9克乾薑3克代儲石15克橘皮4.5克竹茹4.5克水煎服。一劑嘔吐即止,涎沫減少,能進飲食,心中疼熱亦減,腑氣得行,並下蛔蟲一條。但仍口苦溺黃,脈細弦,苔黃舌質紅,知其胃氣漸降,而肝胃陰傷,余邪未清,再以原方去花椒、儲石,加玉竹9克、丹參6克。四劑後,精神食慾好轉,頭暈耳鳴減輕,口苦除,但覺晚間腹部灼熱,出汗後則漸舒,大便結,小便仍黃,脈細弦,舌苔根部薄黃,此乃肝胃漸和而氣陰未復,最後仿炙甘草湯意調治:党參9克白芍9克丹參6克玉竹9克麥冬9克火麻仁9克炙甘草4.5克生薑6克四劑後,諸症大減,精神食慾均大有好轉,嘔吐從不再作。
(楊志一:醫案扎記,《江西醫藥》9:29,1963)
【評按】
例一為手術後尿閉,神志時明時昧,口穢身黃,肢涼浮腫。患者年邁體虛,而肝膽濕熱未清,瀰漫三焦,入竄心包,以其正不抗邪,故治以養陰補血,滋腎通關,清熱利濕法。葯後尿閉得通,熱退黃消。關氏對此案能細勘病機、斟酌虛實以疏邪扶正,其方葯變化較有法度。
例二為手術後尿毒症,症見尿閉,半昏迷,肌肉抽動,脈細肢涼。腎為胃之關,腎陽因陽氣式微而閉,故用真武湯加減以回陽利尿,腎關得陽則開,後以健脾氣、利尿之劑投治,患者神清,排尿自如,岳氏以利尿法貫串全案,足見利尿在治療尿毒症中之重要性。
例三於宮頸癌手術後產生不全性腸梗阻,並見頭痛目眩,嘔吐涎沫,食不得入,渴不欲飲,心中疼熱等厥陰寒熱夾雜、肝風擾胃,肝胃不和的癥候,治以苦甘辛合劑一烏梅丸化裁,功能平調寒熱、斂肝熄風,調和肝胃,清熱化痰。全案辨證明晰,方證契合。
(二十八)天皰瘡
鄭××,男,58歲。初診日期:1977年7月18日。患者半年前先從軀幹發生散在水皰,以後逐漸增多,大小不等,破後流水,久不癒合,自覺微癢,以後發展到四肢,迅即擴散到全身。曾在××醫院診為「尋常性天皰瘡」給以「強的松」治療,每日量30毫克,病情未能控制,後強的松每日量加到60毫克,病情稍有好轉。但時輕時重,偶有新皰發生,延續數月,遂來我院治療,來院時軀幹、四肢仍有散在少數水皰及糜爛面,強的松每日量仍為60毫克。檢查:一般情況尚好,體壯,面孔呈滿月形,全身皮膚散在少數黃豆至蠶豆大的水皰,皰膜鬆弛,尼可氏征陽性,並見胸背部有多塊指蓋至五分錢硬幣大的糜爛面,基底潮紅,部分融合成片狀,表面結有污灰色痂皮,口腔無損害,不發燒。苔白膩,脈弦滑微數。辨證:素有蘊濕,郁久化熱(西醫診斷:尋常性天皰瘡)。治法:健脾除濕清熱。方葯:苡仁31克生扁豆15克生芡實12克冬瓜皮7克冬瓜仁7克六一散、川萆薢、綠豆衣、乾地黃各31克蓮子心12克苦參9克龍葵9克車前子、草各15克局部治療:祛濕散(方附後)100克,六一散100克,龜板散30克外撲。甘草油(方附後)清潔用。8月8日:前方進10劑,病情較前好轉,但仍有新發水皰,便干。舌苔白兼膩,脈弦滑。仍用前法加減:加入大黃9克,桃仁3克,野菊花15克,連翹9克,白蘚皮31克;去生芡實、乾地黃、苦參、龍葵、六一散,再進10劑。強的松仍維持每日量60毫克。8月25日,皮損較前乾燥,仍有少量新皰,大便已調,一般情況好,強的松每日量60毫克,舌苔白兼膩,脈弦微緩,前方不變,再進10劑。10月20日:病情穩定,未見新發皰疹,強的松每日量已減至15毫克,舌苔白,脈緩,改服丸藥調理。除濕丸:每日6克。白朮膏:每日一匙。參茸衛生丸:每日1/3丸。本例共服湯藥60劑,歷時92天。附方:
(1)法濕散:大黃面30克黃芩面30克寒水石面30克青黛面3克②甘草油:甘草10克植物油100毫升,甘草浸入植物油內一晝夜,文火炸至焦黃,離火濾過,去渣備用。
(3)白朮散:單味白朮煉蜜成膏。(《北京市老中醫經驗選編》趙炳南治案,張志禮等整理)
【評按】天皰瘡以其瘡形如水皰,皮薄而澤,發病又與天行時氣(多為風熱暑濕之邪)有關,故名。其發病內因多屬心火,脾濕蘊蒸,常發於兒童。此案的治療不論內服外治,均著重於除濕清熱。但在治療後期則適當照顧脾腎,培補先天、後天,有利於成人患者疔效的鞏固。
(二十九)丹毒
例一應××,女,37歲。初診日期:1972年4月27日。患者前天左足背及左小腿紅腫脹痛,局部發熱,行走時脹痛加劇;口渴,思冷飲,不思食,時而嘔逆,尿短赤,大使三日未行,伴有發熱。既往無類似病史。檢查:體溫39℃,呈昏睡狀態,問之不語,表情痛苦,面赤唇焦;左足背及左小腿下1/3皮色紅赤,形如雲片,略腫,局部捫之的手。白細胞計數20,300/立方毫米。脈弦數一393一有力,舌尖紅,苔黃。辨證:濕熱下注,火毒攻心(左小腿丹毒)。治法:清熱利濕,解毒護心。方葯:銀花24克公英24克大青葉10克連翹18克黃連6克生梔子10克歸尾10克赤芍10克車前子10克生地20克豬苓10克燈芯炭10剋薄荷3克川軍10克(包)綠豆衣10克陳皮6克每日2劑,每六小時服一次。另服梅花點舌丹,每次一丸,每四小時一次。外用:外敷雄黃軟膏,每日二次。4月12日
(複診):服上方3劑,神志清,嘔逆已止,疼痛減輕,大便已通,稍能進食,局部皮膚赤紅變淺。體溫漸退(37℃),白細胞計數:12,000/立方毫米。舌苔薄黃,脈弦略數。依前方加減:銀花20克公英25克連翹20克赤芍10克當歸10克生梔子10克豬苓10克川軍3克車前子10克牛膝10克甘草3克生地15克條芩10克黃連3克每日一付半,每八小時服藥一次。外用:外敷芙蓉軟膏,一日二次。4月15日(診):一切恢復正常,左足及左小腿皮色亦恢復正常。囑繼續按前方服藥四劑,每日一劑,以鞏固療效。隨訪四年,未再複發。(《房芝萱外科經驗》)
例二商××,男,47歲。病歷號20092,初診日期:1957年11月4日。患者近十年來每於感冒,勞累或步行過多後,左小腿即驟然掀紅腫痛,同時惡寒身熱,體溫高達40℃左右。每次用抗菌素治療後,病情始見平伏,初發時每半年發作一次,隨後漸趨頻繁,甚則每月發作二次。這次來診已發病六天,右小腿焮紅腫脹,灼熱疼痛,體溫39℃。左側鼠蹊部淋巴結腫痛。脈象滑數,舌質紅、苔黃。辨證:濕熱下注,化為火毒,發為流火(西醫診斷:慢性丹毒,急性發作)。治法:利濕清熱,涼血解毒。方葯:丹皮4.5克赤芍4.5克黃芩4.5克忍冬藤9克生苡仁9克澤瀉9克二妙丸9克(包)六一散9克(包)赤苓9克大貝母9克水煎服。11月8日
(二診):服前方3劑後,紅腫漸退,又繼服二劑,改為每日口服二妙丸9克,共半月。服藥期間,焮紅腫脹全消而愈。一年半後追蹤,丹毒未見複發。(《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評按】
例一、例二均生於脛腿部,一般稱之為「流火」,例一辨證屬濕熱下注,火毒攻心,房氏治以清熱利濕,解毒護心法為主,佐以涼血活血。另服梅花點舌丹(《外科全生集》方)及先後外敷雄黃軟膏、芙蓉軟膏者、功能消腫定痛。例二為慢性丹毒,反覆發作已有10年,雖在治法上亦宜利濕清熱、涼血解毒,但疏方與例一有所不同。朱氏治慢性丹毒,常用二妙丸入湯劑中煎服,而其主要經驗是在急性發作後,繼續常服蒼朮膏(有兩種配方:①蒼朮1000克,②蒼朮1,000克,當歸90克,白蘚皮60克。製法:上藥加水連熬三次取汁,文火煎成濃膏,加蜂蜜250克調和成膏),認為蒼朮健脾澡濕,能增強患者抗病力,防制其發作,亦即「緩則治其本」之意
(三十)蛇竄瘡
王××,女,33歲,病歷號:11931。初診日期1958年4月4日。左腰部及左大腿出現集簇小水皰,劇痛已三天。七天前左腰部及左大腿外側出現大片紅斑、小水皰、刺痛加重,不敢觸碰,坐立不安,雖服止痛片亦未解痛。大便乾結。檢查:左側腰部及沿左大腿外側,相當於腰1~2節段,可見成片集簇之小水皰,部分為血皰,基底潮紅。脈弦而帶數,舌苔薄黃。診斷:蛇竄瘡(西醫診斷:帶狀皰疹)。辨證:心肝二經之火內郁。治法:瀉心肝之火熱。方葯:川連9克黃芩9克焦山梔9克大青葉9克番瀉葉9克銀花9克連翹9克赤芍9克花粉9克青黛1.5克水煎服。外用玉露膏。4月6日
(二診):服二劑後,水皰已見結痂,刺痛明顯減輕,大便三日未行,舌苔黃糙,脈弦數。方擬通腑泄熱。生川軍6克(後入)黃芩9克焦山梔6克大青葉6克連翹9克丹皮9克赤芍9克忍冬藤9克2劑。4月8日
(三診):皰疹大部乾結,疼痛基本消失,大便暢通。前方去大黃加花粉9克。2劑後治癒。(《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評按】蛇竄瘡多發於腰肋部,又名纏腰蛇丹,西醫名帶狀皰疹。中醫認為多由心肝二經風火,或脾肺二經濕熱所致。此案所用系清營瀉火、涼血解毒法。後因患者便結,參入通腑泄熱之品,辨證確而用藥當。外用芙蓉膏,可加強清熱緩痛之效,全案證方較為熨貼。
推薦閱讀:
※徜徉在傳統與現代之間 ――讀何水法寫意花鳥畫
※《老子》的現代科學意義
※這樣的現代簡約風格裝修,你猜猜花了多少錢?
※21世紀現代詩群大展的啟示意義(上)
※現代主義為什麼令人印象深刻?
TAG: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