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寒門夢的坍塌
點擊標題下方的「美國留學那點事」關注我
當寒門不再出貴子,美國的高等教育所肩負的實在是「不能承受之重」。
在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當金錢決定一切,成為人的終極信仰的時候,這時候也是「門閥」、階層相應出現的年代。在21世紀,家境卻成了一道坎。
據悉,美國高校對於精英、有錢人以及「二代」往往都給予特殊照顧,這些孩子能更容易進入名校。這些潛規則與某些暗箱操作的權錢交易相比,這樣的教育『部分產業化』未嘗不是解決公平、道德、收益綜合衡量難題的一種出路。
寒門難出貴子,其實也不是中國獨有的情況,現在美國人也在檢討他們的寒門出貴子的機會降低了。
歷史上耶魯屬於最極端的,10%最富有的階層,在耶魯佔據了絕對統治地位。曾經50%以上的都是legacy students(校友子女錄取,當然不是哪個無名無份的校友都有份)。更令人吃驚的是耶魯有25%的猶太學生,每四個里就有一個。
這些比例,每年當然有些浮動,但僅僅是一兩個百分點而已,多年來基本穩定。其他的精英大學,也大同小異。
現在的耶魯,比60年代布希、切尼讀書時的富家子弟更集中,窮人更少。
哈佛校長薩默斯就指出,美國精英大學裡的學生,有四分之三來自收入在頂尖四分之一的家庭;而來自家庭收入在中等線以下的一半人口的學生,僅佔9%。過去幾十年,美國高等教育界不停地推出各種政策扶助弱勢,但弱勢似乎越扶越弱。 美國的高等教育目前所肩負的實在是「不能承受之重」。
美國的貧富分化隔離
美國是貧富分化最嚴重的發達國家,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整個社會朝著極度的貧富分化衝鋒,即使大學希望幫助寒門出一些貴子,也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美國不僅僅是貧富分化,而且是貧富隔離。窮人富人根本不住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美國公立學校的主要財政資源,來自本地房地產稅。
布魯金斯學院的報告指出:美國的社會不公和階級固化已經超過了歐洲,階層分化越來越大,跨越階層的樓梯也越來越窄。
一位哈佛的教育博士說:「起碼在中國大家還能意識到這個社會是有別的階層存在的;在美國階層已經完全隔絕,完全固定化了。在這裡一個不同的社會階層完全就是另外一個宇宙,兩個不同的階層之間沒有任何交叉,大部分人沒任何機會去意識到這個社會還有別的階層。」
美國社會階層變遷的時代已經過去(白手起家「美國夢」的時代早已終結),好好學習上個名校從此改變命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了。美國人本身對於社會財富階層隔離早已認命。
美國校友子女名額預留
東亞國家基本都採用直接的國家統一錄取考試製度。相比之下,美國大學的招生過程錯綜複雜、使人困惑。
在美國,有超過2600所的四年制大學,其中1800所以上都是私立,幾乎所有馳名亞洲的學校都是私立,包括所有的常春藤學校。
在19世紀,美國高等教育幾乎是常青藤一手遮天。而常青藤是當時的統治階層、即所謂盎格魯-薩克遜白人清教徒的私人俱樂部。這些富裕家庭先把子弟送進新英格蘭和紐約地區的幾所貴族寄宿學校,然後從那裡直接升入常青藤。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等如雷貫耳的名字,那時其實不過是地方學校。
在美國,所以私立學校的錄取過程主觀性極強、透明度甚低。美國大學招生,尤其是這1800所私立對於給校方提供大力捐款或者名人校友子女都有一定比例的名額預留,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美國特色「學習障礙」 的額外照顧
美國社會有著深重的商業傳統,整個社會文化本身對商業模式和利潤都是深刻認同的。大部分美國人對土豪和精英大學的裙帶關係都很無所謂。
美國招生畢竟不是完全看家境,還要求學生交成績和一些測試,即使對於學生的標準化考試,家庭財富也有影響。
美國的標準化考試包括與申請大學直接相關的SAT等均對「學習障礙」的同學有延時的額外照顧。至於「學習障礙」,這也是美國特色。
美國大學與家庭財富掛鉤的錄取機制 其實,在美國談大學和教育很簡單—要養孩子先致富。美國教育基本特點就是教育資源和家庭財富完全呈正比。 一位在紐約教書多年的資深女教師曾對美國基礎教育有過深入分析,她認為美國目前大環境下的公私立學校教育,和中國國內完全不同。可以簡述為以下幾點:
最大的不同是美國學校假期太長,孩子們在一年160多天里不去學校做什麼,完全取決於父母的經濟實力。春暑寒三大假和課後放學做什麼,都是由父母的收入決定。
假期越短,金錢影響力越小。學生在學校的時間越長,家庭財富對教育的影響越小。
第二點社會環境。貧困生家庭背景除了窮,還有就是不安全, 社區兇殺搶劫等頻發。很大程度上,一個好的學區意味著一個安全的學區。
第三心理期望。對於窮人來說,由於生活所迫犯罪等往往壽命很短或者入獄。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他們看不到身邊有誰是榜樣,惡性循環。
第四社會期望,數據顯示黑人,拉丁裔和亞裔學歷越高,反而在求職過程中不如學歷低的找到工作比率高。還有華裔是父母和學生對學習投入,指時間精力金錢,與回報最不對等的少數裔。
在美國,所以私立學校的錄取過程主觀性極強、透明度甚低。美國大學招生,尤其是這1800所私立對於給校方提供大力捐款或者名人校友子女都有一定比例的名額預留,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美國特色「學習障礙」 的額外照顧
美國社會有著深重的商業傳統,整個社會文化本身對商業模式和利潤都是深刻認同的。大部分美國人對土豪和精英大學的裙帶關係都很無所謂。
美國招生畢竟不是完全看家境,還要求學生交成績和一些測試,即使對於學生的標準化考試,家庭財富也有影響。
美國的標準化考試包括與申請大學直接相關的SAT等均對「學習障礙」的同學有延時的額外照顧。至於「學習障礙」,這也是美國特色。
美國大學與家庭財富掛鉤的錄取機制 其實,在美國談大學和教育很簡單—要養孩子先致富。美國教育基本特點就是教育資源和家庭財富完全呈正比。 一位在紐約教書多年的資深女教師曾對美國基礎教育有過深入分析,她認為美國目前大環境下的公私立學校教育,和中國國內完全不同。可以簡述為以下幾點:
最大的不同是美國學校假期太長,孩子們在一年160多天里不去學校做什麼,完全取決於父母的經濟實力。春暑寒三大假和課後放學做什麼,都是由父母的收入決定。
假期越短,金錢影響力越小。學生在學校的時間越長,家庭財富對教育的影響越小。
第二點社會環境。貧困生家庭背景除了窮,還有就是不安全, 社區兇殺搶劫等頻發。很大程度上,一個好的學區意味著一個安全的學區。
第三心理期望。對於窮人來說,由於生活所迫犯罪等往往壽命很短或者入獄。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他們看不到身邊有誰是榜樣,惡性循環。
第四社會期望,數據顯示黑人,拉丁裔和亞裔學歷越高,反而在求職過程中不如學歷低的找到工作比率高。還有華裔是父母和學生對學習投入,指時間精力金錢,與回報最不對等的少數裔。
很多人都在大談國內教育體制弊端,當然,任何制度都有本身的問題。某種程度上,大學錄取的統一測試選拔實質上是中國在目前情況下,保持階層流動非常重要的體制之一。
中美教育體制不同,社會環境不同,直接兩者對比不妥,因此從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在中國,和美國也有不一樣的結果。
如果妄談引進美國式「舉薦制」大學錄取,在大家對貧富階層尚未達到認命的現階段,無異於直接把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激化各類社會矛盾而已。
分析美國頂尖的1%高富帥們為什麼現在能把屌絲們越甩越遠,幾個元兇:現代技術讓贏者通吃,給華爾街的法律鬆綁,全球化,高收入者減稅。
現在高富帥白富美們不單單是賺得多了,他們居然還互相通婚!一個威斯康星大學社會學教授估計,如果沒有這種強強聯手的婚姻,社會不公平程度會降低25到30%。
有錢的父母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教育子女,窮人家的孩子也輸在起跑線上了。這還不僅僅是「輸在起跑線」上的問題,窮孩子甚至連跑道都找不到。
從大學畢業出來的第一步,往往起到至關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從起跑線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輸了一大截。
寒門能不能出貴子,不是大學能夠解決的問題。
瑞典沒有哈佛、耶魯,但是,瑞典無論是頂尖的高智商群體,還是中下流智商群體,在國際測試中的成績都高於美國的同等群體。瑞典的孩子不論貧富,一出生父母就有帶薪產假,然後享受高質量的免費託兒所、幼兒園。
美國的母親往往休不起產假(因為不帶薪,甚至可能丟工作),付不起托兒費。美國有3億多的人口。在這麼大的底數中,出幾個喬布斯式的寒門貴子並不足奇。
但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寒門要出貴子,最好還是先投胎北歐。
推薦閱讀:
※媒體揭秘美國黑幫:超50個幫派有退伍軍人參與|黑幫|全美
※一個老美精英眼中的美國大選!
※撕破臉!特朗普究竟在套路誰?
※美國空襲敘利亞是典型的國家霸權行徑
※美國人如何繳個稅
TAG: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