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前傳:被中國大魔王軍團的接管之前它都經歷了什麼?
文 | 巴山夜雨
國家人文歷史新媒體·獨家稿件
當地時間8月16日,中國隊以3比0戰勝德國隊獲得里約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團體賽金牌。近些年來,中國乒乓球拿金牌已經拿得想吐,「養狼計劃」拚命幫外國培養強手還是架不住。然而,中國乒乓球的崛起是20世紀中後期的事。在這之前,世界乒乓球又發生了哪些趣事呢?
貴族運動的低端版乒乓球的標準名稱是「桌上網球」(Table tennis),顧名思義是從網球(tennis)演變而來的。網球在歐洲已經有數百年歷史,被稱為「貴族運動」。其既需要專門的場地,又需要專門的球網、球拍,甚至還要求天氣晴朗,果然是貴族才玩得起的運動,而且貴族玩也要講究個天時地利。
這麼有范的運動,當然人人都愛玩。到19世紀下半葉,隨著歐洲社會財富的增加,網球更是風靡全歐。可是遇上下雨怎麼辦?沒有合適場地怎麼辦?這麼高大上的運動,我們窮人也想玩啊,沒錢怎麼辦?
有些英國大學生就想出了替代的法子。他們用餐桌代替球場,用書本豎起來擺成球網,又用羊皮紙做成球拍,站在桌子兩頭對打。這就把原本的網球縮小後搬到了室內。
19世紀末的乒乓球
後來,大家又把球拍換成了木板,把球換成了彈性好又輕巧的空心的塑料球。1903年,英國人庫特又在木板上貼上帶顆粒的膠皮。這麼著,「桌上網球」正式誕生了,它的另一個名稱叫做「室內網球」(Indoor tennis)。
20世紀初的球拍
20世紀初的歐美國家,大家沒有電視,更沒有電子遊戲,多數人也打不起網球。而「桌上網球」需要的場地小,器材便宜,又健康又有趣,很快成為風靡歐美的運動。當時僅美國就有數十萬人在玩這種小球,廠商也開始專門生產球拍和小球。由於球與拍子撞擊時發出「Ping-pang」的聲音,一個美國商人就把自己生產的球命名為「Ping-pang」並申請專利商標。此後,這個詞被作為「桌上網球」的另一種稱呼,音譯成中文就是「乒乓」。
俺們山寨開堂口啦!雖然乒乓球在最初只是對網球的「山寨」,但依靠其遠低於網球的門檻,迅速成為全世界最流行的持拍球類。其間雖然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劫,但各國乒乓球迷們的熱情依舊高漲。正逢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各項體育運動都進入新的時期(比如世界盃足球賽就是那時候開張的)。乒乓球愛好者們覺得,也應該有自己的組織和運動!
早期乒乓球運動
於是,在1926年1月15日,德國的乒乓球愛好者喬治·萊赫曼博士發出號召,在柏林召開了一次大會。會議共有來自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麥、英格蘭、匈牙利、印度、瑞典和威爾士九個地方的64名乒乓球手參加。他們先以球會友,切磋一番,然後決定建立一個組織,叫做「國際乒乓球聯合會」。另外,還要組織一項國際大賽。
國際乒聯標誌
比賽選在哪裡呢?英國代表說了:當然在倫敦啦。乒乓球本來就是俺們英國人發明的么!眾人紛紛同意。於是,就在當年的12月,在英國倫敦,舉行了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同時召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的成立大會。在12月12日的會議上,正式通過了國際乒聯的章程和競賽規則。
分分合合,其樂無窮按照原本的計劃,世乒賽每年舉行一次。可是原定於1927年末舉行的第二屆比賽,就因為經費不湊手等原因,導致延遲到1928年的1月才舉行。此後十餘年,世乒賽每年舉行一次。大部分比賽都在年初,1934年法國巴黎的第八屆卻是在12月。於是,這一屆和奧地利舉辦的第七屆隔了將近兩年,而和英國溫布利舉辦的第九屆只隔了兩個月。
從1926年的第一屆(英國倫敦),到1938年的第十二屆(英國溫布利),所有的世乒賽都是在歐洲城市舉行的。1939年3月的第十三屆比賽則在埃及開羅舉辦。這也是世乒賽第一次在歐洲以外城市舉行。這一年,國際乒聯總共也不過28個會員國。就在半年之後,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於是世乒賽中斷了。
好在戰爭只持續了幾年。1945年世界大戰結束,1947年又恢復了錦標賽,在法國巴黎舉辦第14屆。此後乒賽每年舉行一次,直到1957年的第24屆。
這時候由於二戰後亞非國家紛紛獨立,國際乒聯的成員也越來越多,打一次比賽的場次比當初歐洲幾個國家自己關起門來玩要折騰多了。於是從1959年的25屆開始,變成每兩年舉行一屆。2015年在蘇州舉行的,已經是第53屆了。而國際乒聯的成員,也從最初的28個發展到了180多個。
除了90年歷史的世錦賽,乒乓球還有另外幾項國際賽事,相對要年輕得多。男子乒乓球世界盃從1980年開始,每年一屆,2015年是36屆;女子乒乓球世界盃從1996年開始,也是每年一屆,2015年是19屆。而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則是從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首次進行了乒乓球項目的比賽。
削球時代的龜速比賽前面說過,最早的乒乓球是純用木板拍子,雙方只能直來直去地擋球,技戰術很簡單粗暴。1903年在木板球拍上貼了膠皮之後,利用膠皮的摩擦力和彈性,發明了一種重要的戰術——「削下旋球」。下旋球速度較慢,而軌跡比較奇怪,主要適合防守反擊、穩中求勝的戰術。可是很快,大家發現一個問題:由於膠皮拍子和下旋球戰術導致防守方有利,再加上當時的球台較窄,球網較高,很不利於大力抽殺。於是雙方都在求穩,雙方都在防守,比賽經常陷入長久的拉鋸僵持中。
其中最誇張的是1936年在匈牙利布拉格舉行的第十屆錦標賽。在男子團體決賽中,羅馬尼亞隊和奧地利隊進行了曠日持久的馬拉松。首戰從周日的21點,一直打到周一凌晨3點,比分還是2:2,最後因為違反宵禁,被警察強行中止。然後周一、周二繼續打,直到周三,奧地利才最終以5:4取勝奪冠。這場團體賽總共打了31個小時。同一屆比賽中,羅馬尼亞選手法卡和波蘭選手艾力克的一個球居然就磨了2小時12分……
而在1937年奧地利世錦賽的女單決賽中,美國選手休斯和奧地利選手普里茨也陷入了類似的持久戰中。雙方你來我往,都是只守不攻,持久戰打得昏天黑地。最後,裁判都受不了,對兩位女士說:「要不,咱們抽籤決定冠軍吧,別再磨蹭了。」兩位女士都是有脾氣的:「抽籤定冠軍?我們這是世錦賽耶!不行,接著打,絕不抽籤!」裁判脾氣也上來了:「不抽籤?那我取消你們的資格!」於是,1937年的世錦賽,女子單打的冠亞軍都空缺了。不過到2001年,國際乒聯又補發了一個公告,宣布這兩位都是當年的女單冠軍。於是乎,女單冠軍從「少一個」變成了「多一個」。
捷克選手瓦納,獲得過13次冠軍和10次亞軍,第一塊金牌是1937年混雙
正因為這些毛病,國際乒聯在11屆之後,做了修改,把球台變寬(146.4厘米到152.5厘米),球網降低(17厘米到15.25厘米),這才逐漸扭轉了這種慢悠悠的磨蹭戰鬥。
匈牙利大魔王從1926年直到50年代初,在20餘年裡,國際乒乓球的獎項基本被歐美人,嚴格說主要是歐洲人把持。這也難怪,二戰前非洲、亞洲連獨立國家都沒幾個,二戰後都忙著鬧獨立,哪有心情和歐洲人玩這小球。
而在這些歐洲國家裡面,最強大的則是一戰後才獲得獨立的匈牙利。1926年的第一屆世錦賽,匈牙利人囊括了全部的獎項。此後,匈牙利人獲得的獎項約佔總獎項的一半左右。前20屆錦標賽,匈牙利人獲得了11個男團冠軍,12個男單冠亞軍,17個女單冠亞軍,10個男雙冠軍,10個女雙冠軍,15個混雙冠軍。
匈牙利選手巴納,參加過19屆錦標賽,獲得過22次冠軍,也是錦標賽上的一位大滿貫選手
尤其是前9屆裡面,獲獎名單黑壓壓一片全是匈牙利人。匈牙利女選手M·梅德揚斯基,在前9屆拿下了7個女雙冠軍、6個混雙冠軍、5個女單冠軍,堪稱是二戰前乒乓球界的「大魔王」。遺憾的是,由於女團比賽是第8屆才開始設置的,而第8、第9兩屆匈牙利未能獲得該獎項,導致梅德揚斯基沒有拿下「大滿貫」。
日本選手引領亞洲時代20世紀50年代初,奧地利人發明了海綿球拍,從此乒乓球新添了更多的技戰術,尤其進攻得到支持,戰況更加激烈。同時,亞洲的優秀選手開始崛起。這裡面,引領潮流的是日本。
日本乒乓球隊首次揚威是1952年在印度孟買舉行的19屆世乒賽。這也是世乒賽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行。在那次比賽中,日本拿下女團冠軍、男單冠軍、男雙冠軍、女雙冠軍,初步向歐洲展示了亞洲人的實力。此後,日本一步一步,繼續進逼,在錦標賽中引領了近20年的風騷。
日本「大滿貫」選手荻村伊智朗,獲得12次冠軍,同時也是中日乒乓球友好交流的名人
從19屆孟買錦標賽到1969年的30屆慕尼黑錦標賽,一共12屆比賽,日本隊拿下了7個男團冠軍、7個女團冠軍、7個男單冠軍、7個女單冠軍、4個男雙冠軍、4個女雙冠軍和7個混雙冠軍,算起來也佔了半壁江山,風頭不亞於前9屆的匈牙利隊。
猛虎出籠
不過,就在日本選手風光無限之際,另一群魔性十足的玩家開始被釋放出來。
對於大力推廣全民健身的新中國來說,乒乓球實在是一種適合因地制宜、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大批乒乓台開始出現在了城鄉,乒乒乓乓地聲音響徹角落。1953年,中國加入國際乒聯。
中國人和日本人同屬東亞人種,靈活性好,在乒乓球方面有先天優勢。而從運動員的吃苦耐勞而言,中國也不在日本之下。於是,中國隊的光輝,開始漸漸放射出來,蓋過了東瀛的近鄰。
1953年國內比賽
1959年,德國多特蒙德,25屆世錦賽激烈進行。
這一屆,正是日本隊如日中天之際。日本獲得了男團、女團、女單、男雙、女雙、混雙的冠軍。7個項目的金牌,日本隊獲得了了6塊!
那麼,剩下一塊到誰手裡呢?
中國的容國團,獲得了男單金牌。這也是中國隊在世乒賽的首枚金牌。
1959年容國團獲得乒乓球首金
對日本來說,這當然是一個小小的缺憾,沒有實現大滿貫。
而對中國來說,這意味著一條霸王之路的開端。
世界乒乓球,從此揭開了新的一幕……
犬牙交錯容國團奪取首金後的幾屆,中國隊迅猛崛起,乒乓球世錦賽形成了「中日爭霸」的格局。每屆的7塊金牌,絕大部分都被中日兩國瓜分,亞洲旋風橫掃世界。
26屆(1961年北京),中國隊拿下男團、男單、女單三塊金牌,尤其是男單,在庄則棟率領下包攬了4強。日本獲得女團、男雙、混雙金牌。兩家平分秋色。
27屆(1963年布拉格),中國隊獲得男團、男單、男雙三塊金牌,男單再次包攬四強。日本獲得女團、女單、女雙、混雙4塊金牌。雙方呈現有趣的「男女分明」。
28屆(1965年盧布爾雅那),中國隊獲得男團、女團、男單、男雙、女雙五塊金牌,成為當之無愧的霸主。日本獲得女單、混雙兩塊金牌。
29屆(1967年斯德哥爾摩),陷入「文革」的中國隊未能參加比賽。日本則拿下男團、女團、男單、女單、女雙、混雙6塊金牌。沒了中國的競爭,日本隊迅速奪取霸權。
30屆(1969年慕尼黑),中國依然沒有來。日本獲得男團、男單、女單、混雙4塊金牌。
然而到了31屆(1971年名古屋),中國隊在周總理支持下再度參賽,立刻在林慧卿率領下,拿下男團、女單、女雙、混雙4塊金牌。而日本僅獲得女團1金。可以看出,中國來了就是中國最強,中國不來就是日本最強,共同撐起亞洲乒乓球的天空。值得一提的是,借著這次大賽,中國球員庄則棟與美國球員科恩交上朋友,中國和美國開始了「乒乓外交」。
庄則棟與周恩來
32屆(1973年薩拉熱窩),中國隊拿下男單、女單、混雙3塊金牌,日本僅拿下女雙的0.5塊金牌,再加上韓國的女團金牌,亞洲相對歐美依然佔據上風。
33屆(1975年加爾各答),中國隊儘管處於「文革」後期的激蕩,還是拿下了男團、女團兩塊金牌。加上朝鮮的女單和日本的0.5塊女雙,亞洲與歐美平分秋色。
然而,歐美的反彈到此為止。因為接下來,中國的「文革」停止了。
獨孤求敗中國隊接下來的情況,記流水賬就可以了。
34屆(1977年伯明翰),中國拿下男團、女團、男雙三塊金牌,與朝鮮合作得到女雙,加上朝鮮的女單和日本的男單,亞洲國家獲得7塊金牌中的6塊。
35屆(1979年平壤),中國拿下女團、女單、男雙、混雙4塊金牌,日本獲得男單,亞洲國家一共5塊。
36屆(1981年諾維薩德),中國拿下全部7塊金牌。這也是第一次在乒乓球世錦賽中囊括全部金牌。
大魔王團隊,終於煉出來了……
看什麼看,沒見過大魔王啊?
此後的歷史,顯得有些枯燥。
儘管中間中國隊還經歷了一起起伏波折,歐洲球隊也偶爾雄起,但整個來說,從37屆(1983年東京)到53屆(2015年蘇州)的17屆比賽中,七個項目,每個項目的17塊金牌,中國隊僅僅丟掉了其中4塊男團,2塊女團、5塊男單(其中3塊丟給瑞典隊,3塊中又有兩塊是瓦爾德內爾拿的。不愧是劉國梁和孔令輝的強大對手),1塊女單,5塊男雙,2塊女雙,2.5塊混雙。
換言之,在每個項目,中國隊都拿下了多則九成,少則七成的金牌。
世錦賽之外的其他大賽,情況也差不多。
世界盃男子單打的36屆比賽,中國隊丟了14塊金牌;女單19屆比賽,中國隊包攬了全部金牌,16塊銀牌(包括中國香港隊的2塊);男團10屆,中國隊拿了8塊金牌;女團10屆,中國隊拿了9塊金牌。
奧運會乒乓球項目,從1988年漢城到2012年倫敦,一共7屆28塊金牌,中國隊拿了24塊。
回想起來,還是50年前的乒乓球賽看著更激烈緊張啊……
【國家人文歷史】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中國老師PK英國學生:傳統教育方式完勝?
※中國女服的變遷
※第28、29顆衛星已發射,中國北斗能超越美國GPS嗎?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精粹
※中國著名作家文集【書架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