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識「亞健康」
06-24
假設人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那麼,可以說這是生命發出的第一個預警信號。 亞健康好比是「鐘擺」,可以擺向健康,也可以擺向疾病,擺向健康還是擺向疾病,就看你如何珍惜惟一的生命了。 科學認識「亞健康」 追根溯源,現代醫學所稱的「亞健康」,在祖國醫學中早有類同的描述。現在,我們通常說患了何種疾病,是指已經生病的狀態。但在古代,「疾」與「病」含義不同,所指亦不同。「疾」是指不易察覺的小病,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就會發展到可見的程度,便稱為「病」。古代,這種患「疾」的狀態在中醫學中稱「未病」,現代醫學被稱為「亞健康」或「第三狀態」。 「未病」不是無病,也不是可見的大病,按中醫學觀點而論,是指身體已經出現的陰陽、氣血、臟腑、營衛的不平衡狀態。《黃帝內經》中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這表明我們的祖先已經認識到對疾病應採取「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的重要性。 20世紀以前,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就是不生病。直到20世紀80年代,人類開始重新認識軀體的健康與社會生活和思維方式的關係。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認為人體的疾病不僅是某種生物因素引起生物學變數的結果,而且是生理、心理活動與社會活動之間的正常關係遭到破壞的結果。從此,心理和社會因素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作用引起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由於這一醫學新思維的出現,人們發現在健康(第一狀態)與疾病(第二狀態)之間確實存在一種非病非健康的第三狀態,稱為亞健康。其共同的特點:說是沒病,卻有疲勞、失眠、情緒不穩定等種種不適;說是有病,常規化驗等醫學檢查卻找不到生物學變數的結果。醫學界將此「亞健康」狀態定義為「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的狀態」,也是大病來臨之前身體機能發出的信號。 由於亞健康的潛伏期一般是5~8年之間,加之人們對其認識不足,往往不予重視,結果延誤了防治的最佳時期。處於亞健康狀態,還是心腦血管病、肝炎、癌症等許多疾病的前期徵兆。據社會調查表明,在上海市具有高級職稱的中年知識分子中,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 ;北京中關村高科技人員的人均壽命僅53.34歲,明顯低於全國人均期望壽命。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認識命宮 (5) 四化明辨1
※喝雞尾酒,如果你還不認識這些杯具,你就悲劇了
※《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印廣法師主講》。此開示能令不信佛者也能信佛成佛。破除一切迷信,重新認識佛法真理。大道至簡,真理至易
※[乾貨]攝影照片後期先認識顏色 再說調色 著名攝影師惠繼清教您
※認識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