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第五集 (國、粵語) 視頻、文字

 2007/7/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13-0005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繼續來舉行「修行與生活座談會」。今天有不少的同修提出一些問題,大家共同來探討。首先是網路和外地傳真過來的提問。

  問:這是李居士的問題:鍾博士,末學想請教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鍾博士經常提倡素食有利於健康,不吃眾生肉,不跟眾生結冤讎,今日你吃牠半斤,將來要還牠八兩。(答:對。)請問第一個問題,如果現在吃三淨肉,以後也要這樣償還嗎?

  答:對的。真的是你這一世吃牠半斤,將來必定要還牠八兩(這八兩也是半斤,古代的八兩就是半斤),所以因果是絲毫不爽。雖然是吃三淨肉,所謂三淨肉就是不是你親手所殺的,在殺的時候你沒有聽到殺的聲音,另外,你也不懷疑這個肉是為你所殺的,這叫三淨肉。假如你看不到殺的時候的場面,聽不到殺的聲音,但是你的朋友端一碗肉上來,你懷疑你朋友親自給你殺的,你有這種疑心,那你吃這個就不是三淨肉。所以這三淨肉關鍵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如果你懷疑這肉是為你所殺的,你還要吃,這說明慈悲心不夠。為什麼要吃肉,我們在講席當中也講了很多,這個我們師父也是反覆的給我們說明白,真是眾生冤冤相報,都是大部分因為殺業。為什麼我們不吃素?素食對健康,不管是生理健康、性情的健康、心理的健康,都有莫大的好處。為什麼不能夠斷肉?這個關鍵問題還是嘴饞,貪圖這種美味,不知道這個美味本身它是一種虛幻的,是你的習氣。你真是悟清楚,東西吃下去到肚子裡都一樣,因為出來的東西都一樣,當然都一樣。

  所以貪圖美味,這本身對一個學佛人來講,這也是一種障礙。我給大家講一個例子,這也是佛經上記載的一個公案。是說在過去有一位沙彌,有一位出家小沙彌,他跟他的師父在一起。別人供養他師父的一些乳酪,就是Cheese,乳酪味道很不錯,師父分給他吃,他就很喜歡吃,於是對這個美味起了貪著。就是因為這種貪著的緣故,等到他命終的時候,竟然變成一隻小蟲,到了這個乳酪裡面去。因為他貪,念念都想到乳酪裡面去,他就變成小蟲,墮到畜生道,到這個乳酪裡面。結果他的師父證得阿羅漢果,用他的天眼看到這個小蟲過去就是自己的弟子。所以這段公案告訴我們,你貪著美味,本身也是修道的障礙。如果臨命終時你還是這個貪的話,那就問題大了。所以這個斷肉不僅是要培養慈悲心,也是慢慢的訓練我們放下貪著,對色、聲、香、味、觸這些貪著,我們要逐漸的把它放淡,然後放鬆、放開、慢慢放下。

  問:第二個問題,這同是關於素食的問題,說過去未學佛不懂,有吃海鮮及家禽,現在要怎樣彌補過失,超度牠們以了解冤讎?

  答:吃海鮮,吃這些雞鴨,確實將來是要還債的。這個即使是你現在懺悔,因為你的因已經造了,將來緣成熟了的話,還是有果報的,這個殺業的報應還是免不了的。但是我們現在能控制的是什麼?控制緣。我們有惡因,這每個人都有,我們在座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做這些殺盜淫妄,做的多得不得了,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充滿了這些惡業種子。但是幸運的是我們阿賴耶識裡面也充滿了善業的種子,也充滿了成佛的種子、成佛的善根,反正十法界的種子統統具足。所以看這一世遇到什麼緣,你那十法界裡的種子就遇緣而發。如果我們還繼續造貪瞋痴,這是緣,讓我們阿賴耶識裡惡業的種子先成熟,將來就墮惡道。如果我們現在懺悔罪業,不再造這些殺盜淫,從這個惡業裡回頭,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平時遵守五戒十善,一心一意求願往生,這是成佛的緣,讓我們的阿賴耶識裡成佛的因成熟,你這一生就往生成佛。所以這緣甚至比因還重要,緣掌握在你的當下,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裡。

  所以學佛是積極的,它不是宿命論,完全我們自己掌控我們未來的命運。那對於我們過去因為不懂造作的殺業,我們要懺悔。懺悔最關鍵的是後不再造,以後我再不殺,再不貪吃這些,我改吃素,這就是真懺悔。不僅懺悔,而且我們把念佛修善的這些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讓他們真正得到利益,也請他們跟我們一起念佛,請他們不要障礙我。我這一生現在明白了,過去不懂,冤冤相報是沒完沒了,你過去殺我,我現在又殺你,那你將來又殺回我,何必?所以勸牠把這個冤結化解,我們共同念佛求生淨土,同生極樂國。把這些冤孽的緣轉成法緣,這就很殊勝,所以真心懺悔,為牠迴向。

  問:第三個問題是,《十善業道經》裡頭有一條說是做到不貪,請問在現實生活中要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不貪?具體應注意哪些方面?(他這裡舉了幾個例子,ABCD四個例子。)

  答:首先在原則上我們來略說一下,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做到不貪。就是我們自己平日起心動念,要懂得觀照、檢點、反省,看看念頭裡面有沒有貪念。貪是什麼?非分的、不應該得到的,你起心動念要得到,這就是貪,這是愛。我們剛剛初學的功夫,平時要做到念念反省,這很難辦到的,先要從哪裡下手?可以用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孔子的弟子曾參,他就是一生奉行三省,每天到晚上睡覺前反省,看看自己這一天下來有什麼東西要貪的,有什麼非分之想的,如果有的趕緊改過來。甚至已經造成事實的,那更要懺悔,更要改過,就是一天晚上懺悔改過一次。慢慢你的功夫要愈用愈緊,你可能兩個小時,反正一坐下來,有空的時候就想想自己,念頭裡是不是起貪。貪裡面很多種對象,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這都是貪的對象,有這些念頭,把它都要清除乾淨。實在不能放下的,慢慢放。這是一有空閒就檢點自己念頭,這功夫慢慢用久了,用個二、三年,你真正精進的話,你這二、三年之內真正能做到起一個念頭你就馬上能夠檢點出來,我這個念頭是對還是不對,是正還是邪,你就能夠覺察出來,覺察出來馬上就放下。就是平時要做這種功夫,這就是儒家講的「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格除物慾,就是格斷你的貪;「致知」就是提起觀照,用智慧、用正理,什麼事都循著天理,不要循人慾,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所以聖人之所以能成聖賢,都是在這些日常生活中點滴省察處得來的。

  問:你這裡舉了幾個例子,第一個到賽馬會買一張六合彩,是否屬於貪?

  答:那你自己說,你買六合彩是為了什麼?如果是為了貪財,那當然是貪,這是不義之財,非分之財,當然就是貪。那你說我去買六合彩,我的目的是為了中了彩之後,我將來把這個錢統統拿去布施,這算不算貪?這還是貪。貪什麼?貪功德。你貪這些非分之財用來做多點功德,你不僅貪財,還貪功德。真正要懂隨緣,我有一分財力、有一分能力,我就做一分善事。沒有,沒有也很好,我淨心念佛,本身就是最大的善,絕對不去攀緣。

  問:你第二個例子說,與朋友一起打麻將,是否屬於貪?

  答:你自己就可以反省,貪不貪全是你的目的,你目的打麻將是什麼?貪玩,貪玩就是貪,如果是賭錢那就是貪財,所以這統統都自己去檢點。真正菩薩,他度眾生方法很多善巧方便。如果菩薩他也去打麻將,他跟朋友們打麻將,他在打麻將台上面跟大家說佛法,說了之後大家都聽明白,大家就不打了,不貪了,那就成就功德。就看你的目的是什麼。那一般人沒有這種定力,打打打就進去了。最好沒這個定功就不要打,把這些珍貴的時間用在學佛上面多好。人生苦短,人命無常,誰知道我明天還在不在?我昨天剛剛聽到,一位日本(我曾經去過幾次日本,跟我們師父去的)岡山淨宗學會會長,原來我們都見過好多次面,都談得很合的,但是聽說他五月份病逝,還不到五十歲。所以真是人命無常,這有一寸的光陰,真的要抓緊機會辦生死大事,不要等到無常到來的時候悔之晚矣。

  問:第三個例子是,帶親戚朋友到澳門賭場看一看,玩一下,是否屬於貪?

  答:這統統都是你自己去檢點,你的目的是什麼?你是不是有貪,你自己知道。你如果賭錢是為了贏錢的,那就是貪。所以佛告訴我們,要常常「當自撿心」,這是在《長阿含經》裡面的一段對話。有一天阿難(這是佛的侍者)向佛請教,他說在末法時期佛滅度以後,這佛是教導大家要戒色,如果在講法的時候,遇到有一位尚未皈依受戒的女子來跟你討教,這個時候怎麼辦?佛就告訴阿難說,「莫與相見」,你就不要跟她見面。阿難又問,如果已經見了面了怎麼辦?佛說,「莫與共語」,不要跟她講話。阿難又問,如果已經跟她講話了怎麼辦?佛就說,「當自撿心」,自己檢點自己的內心,不要動邪念。所以佛教誡我們初學這三個步驟,雖然說這裡是戒色,其實戒任何的貪,財、色、名、食、睡都適用。像這澳門賭場,「莫與相見」,這是第一步,能不去最好別去。你都進去了,進去了怎麼?「莫與共語」,就是你不要跟它接觸,不要玩,不要你也上去擲一把,那就第二步,不好。實在你已經進去了,又因為某種因緣不得已你要陪朋友一起玩的話,「當自撿心」,看看你心裡面是不是有貪念,有貪念把它放下來。

  問:這第四個例子是,買股票中是中長線持有,並不是短線炒賣,這是不是屬於貪?

  答:這中長線就是你買一支股票,不賣,持有一段時間以後再賣,不是為了炒作。炒作的叫投機,通常在金融學裡面,因為我是學金融的,中長線持有叫投資。投資其實對於整個社會經濟來講是有好處的,因為資金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動力,一個資源。所以股票市場也不完全是個壞事,其實它也是用來做融資的,幫助經濟發展。就像銀行那樣,銀行不是壞事,它能夠幫助借貸雙方的資金融通。股票市場也是幫助一些上市公司籌集資金,對投資人來說,他也能夠有效合理的做他的投資組合的分配,這些目的並不是壞事。所以還是看我們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我們目的是為了賺一把的,像賭博的那種心理,這就屬於貪。哪怕是你做中長期的持有也是貪,你不是幫助社會,你為了損害別人的利益,而讓自己得到豐厚的回報,有這種心就是貪。不僅是貪,而且是盜,偷盜。如果你不是這個心,你是真正為了幫助社會融資的,那你就是善心,所以統統都是看你自己的心是什麼樣的。佛教你是斷貪心,只要沒有這個心,你做什麼都可以;你有這個心,那做什麼都不可以。這是第三個問題完了。

  問:第四個問題說,師父上人想招收培養弘法人才的年齡是限制在幾多歲以下,是否有性別限制?

  答:這個具體的我可以代您請問師父。在我自己跟從師父這麼多時間來,聽師父的這些講經和他平時的談話,我自己看來,師父培養弘法人才,原則上是沒有年齡限制的。當然你真正如果發心要弘法的,要看自己有沒有這種能力,因為你起碼要有十年寒窗的這種心理準備。你真正想要學,發大心,那真是為救世,為了續佛慧命、弘法利生。師父現在很希望有十個人能夠跟他在一起,他來培養。這十個人不多,雖然不多,很難找,上哪裡找?有這麼十個人,能一切都放得下,真正不要名聞利養,能捨下自私自利,捨下五欲六塵這些享受,跟著師父十年來學習的,有沒有這種人?希望這十個人能夠儘快聚齊,那現在還沒有看出有這個規模。

  所以,如果年齡太大,你要十年以後(譬如說你六十歲現在,十年以後就七十歲)弘法當然不能說不可以,也很好,但是學習方面你要自己衡量。也不是沒有這個例子,像以前我們師父過去的一位大師兄,林看治老居士,一位老太太,小學畢業的程度,六十歲跟李炳南老師學習,學了之後出來弘法。她活到了八十多歲,學十年弘法十年,法緣相當殊勝,這也是大菩薩。我們師父就是看到她才發心出來弘法的。他本來不敢出來學習弘法,一看到她都行,那我們更可以。這是為大家增長信心,這也是菩薩示現。當然如果你是年輕人,有這種發心更殊勝,真是將來弘法前途無量。學道當然是愈年輕愈好,年輕,體力精力都夠,記憶力也好,這個時候學道真的因緣就非常殊勝。你看六祖開悟二十四歲,二十四歲開悟以後,哪怕是在獵人隊裡修鍊十五年,出來還不到四十歲,你看弘法,真的把禪宗發揚光大。我們學淨土的一樣能夠把淨土宗發揚光大,還有儒、釋、道三教,都要去大力的弘揚,發揚光大。

  問:這是另外一位姓周的周居士的問題,挺長的。他是說給家母和末學兩人的:你們好,阿彌陀佛!我是一名來自中國大陸上海的學生,名字叫周晨夜。我的遭遇是這樣的,曾經在一家寺院裡受過嚴重的干擾,當時覺得好像有很多黑色的點點鑽進我的身體裡面,於當天晚上,背後一陣麻麻的感覺,好像有什麼東西鑽了進來。自此以後就覺得胸口像有塊石頭堵著的感覺,胃也不舒服,有時從心裡傳出不好的聲音,甚至有不好的妄想出現和做稀裡糊塗的事情。念佛時有胸口沉悶甚至微微疼痛的感覺,以及手部和臉部皮肉下有酸痛的感覺。末學於是按照淨公恩師的教導,從看破放下和懺悔感恩這些方面做起,還有就是力行《弟子規》,並加誦「楞嚴咒」,將修行的功德迴向十方法界。但將近一年,還是有不好的感覺。原因就在於毅力不夠堅定,沒有完全落實、依教奉行,業障很重。故末學在此請教兩位老師,再次給予教誨,末學不勝感激,阿彌陀佛!這是他的第一個提問。

  答:這種情況是屬於有冤親債主,在這個寺院裡面剛好有這個因緣碰上,他來騷擾你、來報復。要知道這都是過去生中所結的怨,我們千萬不要以那種對抗的心理,好像要把他趕出去,或者跟他起衝突,不要有這種心理。要用慈悲心、用清淨真誠心給他做功德迴向。能夠迴向的這個力量,就是我們的效果,關鍵是我們自己的真誠懇切的心。你自己覺得好像做了很久,一年了,將近一年還有這個不好的感覺,好像效果不大。你自己都說了,說因為毅力不夠堅定,沒有完全落實、依教奉行,業障很重。你既然知道自己的這個原因,那就改正過來,真正依教奉行。可以多聽經,明白道理之後,做的心就更懇切。另外你要認真的念佛,如果你覺得念「楞嚴咒」感應很好那也可以念「楞嚴咒」,也可以念阿彌陀佛或者念《地藏經》。這《地藏經》裡面,我們現在正在學習,確實講這個功德利益是不可思議。二十八種利益裡面就有神鬼助持,就講到這些冤業都能夠化解。最關鍵的還是我們自己真誠懇切的去修行迴向。

  另外跟這些冤親債主要溝通。過去冒犯了他們,現在他們來討債,我們要跟他溝通,譬如說跟他講,我現在想念四十九部《地藏經》迴向給你,請你化解這個怨恨。他要是覺得不夠的話就再加多,我念一百部迴向給你,跟他談條件。你真誠的跟他們這樣溝通的話是會有效果的,而且通常來講,冤親債主都是可以化解的。平時當你身體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就要提起佛號。這個不舒服,這種緣分是惡緣,往往能夠幫助你認識人生苦短,人生是苦!身體痛的話正好逼著你念佛求生淨土,對於這個色身不要太執著,真正常常提起佛號,盡量的提起佛號,盡量的念念都念佛。如果忘記了,馬上想起來就念,這樣就好。只要你真誠的這麼做,相信一定會轉好的。

  問:您下面一個問題是:另外現在中國大陸的四川省、重慶市正在遭受著嚴重的自然災害,而且不止是四川省、重慶市,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災害和霍亂發生。末學見了很心痛和憂慮,也願意將修學的功德迴向這些地方,希望能夠幫助這些地方的黎民,早日脫離災難。

  答:這個很好!你有這樣的一種心,很慈悲。真正把你的功德統統迴向給這些苦難的眾生,這很好,這是你培養自己的菩提心。現在我們師父上人也鼓勵大家每天早晚課能夠加持一千聲「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專門迴向世界和平、世界眾生消災免難。希望我們大家都共同的努力。

  問:下面一位他說:鍾教授您好!最近我在讀《金剛經》,經裡反覆提到「四句偈」這個詞,本人不太清楚「四句偈」是指什麼,可否指點迷津?

  答:在《金剛經》裡面,確實「四句偈」這幾個字出現了很多次,出現了六次。基本上的經文都是說,若有人能夠受持《金剛經》、能夠為人演說,乃至於「四句偈」,他的這個福勝於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這說明《金剛經》你能夠受持乃至於「四句偈」的功德就不可限量。這功德比你用七寶布施的功德還要大。這個七寶是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你看有多少?我們說一個世界是一個銀河系,你用三千大千世界,是三個千連乘叫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十個億的銀河系這麼多的七寶去布施,但是這個功德比不上你受持四句偈。

  這四句偈到底是哪四句偈?是任何的四句偈。《金剛經》裡隨便拿出四句偈,你能受持,還能為人演說,就有這麼大功德。這裡關鍵「受持」兩個字要聽明白,什麼叫受持?是不是我們就讀一讀,譬如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四句偈,你念一念,念一遍是不是這個功德就勝於七寶布施?錯了,這個受持不是讀誦這麼簡單。當然你首先得讀誦,首先得記得住你才能受持,但是這個受持說的是做到。受就是你能夠領受,佛的教誨你真正能夠相信,真正能夠領納,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這叫受;持是保持,不僅是能夠領受,而且你能夠保持,能夠做到日常生活中念念都不忘,念念都能做到,這叫受持。

  所以你看看,就是剛才講的這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四句偈我們就讀了,讀了意思懂嗎,講什麼意思?這講「一切有為法」,就是我們所見到的一切宇宙人生的現象,統統都叫有為法。它是什麼?「如夢幻泡影」,就是像作夢。作夢大家都做過,夢裡的事情你說是真的還是假的?你說假的,那你明明在夢裡見到老虎來你真害怕,你見到歹徒追殺你的時候你真的是流冷汗,你感受是真的。那你說是真的,但它是夢,夢是假的。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的,你說有沒有?也有,是有這人生,我們今天大家坐在一起研討,這不是有嗎?有,可是它本身是空的,它不是真有,你在作夢。讓我們這樣觀察,這叫領受。

  這個「如夢幻泡影」,泡影就是像我們說的肥皂泡。大家見過肥皂泡,你吹起來一個七彩斑斕的肥皂泡,一下子就破了,破了之後就空了。肥皂泡七彩斑斕那個色相很漂亮,本空,而且它很快就空了。所以你能夠這樣去觀察你的人生,很多事情你就不執著。你命運是好是歹,你不執著,肥皂泡;你考上大學、考不上大學也無所謂,肥皂泡;到美國念書拿了博士,肥皂泡;當教授了,肥皂泡;甚至在這裡講經說法都是肥皂泡,都是在作夢,不要執著。這個愛人愛我,肥皂泡,不愛我,也是肥皂泡;這孩子孝順,肥皂泡,孩子不孝順也是肥皂泡;別人讚歎你、恭敬你的時候,肥皂泡,別人毀謗你、侮辱你,還是肥皂泡,不用執著。你能真正這麼做,這叫「受持」,這人生統統都是肥皂泡,「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露水很快就沒了,這電更快,電光一閃,一閃電的時候你能看到一些現象,可是你能看見的時間很短暫。這告訴我們什麼?整個宇宙萬物了不可得」,畢竟空,無所有。為什麼說畢竟空、無所有?它都是緣生,什麼東西都是緣生的。既然說緣生,沒有自性,譬如說這個桌子,桌子它是由各種緣結合成的,有木板、有油漆、還有釘子,把它組合起來的。你說這東西哪一塊叫做桌子?哪一塊都不是,它非得拼合在一起才能叫桌子,你把它拆開來一塊一塊的,那是木板、那是釘子,都不是桌子。那我們人身也是這樣。你說我這個身體叫鍾茂森,哪一塊叫鍾茂森,哪塊是鍾茂森的自性,你能不能找出來?你說我的眼睛是鍾茂森,還是我的鼻子那塊是鍾茂森,還是頭,還是我五臟六腑?這哪一塊都不能叫鍾茂森,非得這些眾緣和合才叫鍾茂森,所以是名鍾茂森,即非鍾茂森。這是《金剛經》告訴我們的精神。

  真正能夠理解、能夠領受,變成自己的觀念,用這個來觀察世間萬事萬物,你這叫「受持」。受持,必然你會為人演說,因為你得到法喜。你不執著,你對這些事情不執著,你沒有我執,你沒有法執,你得大自在。所以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這樣去觀察,凡夫要觀察實相,用這種方法最好。實相是無相的,你說觀察自性,自性你觀察不出來,六根都接觸不到的,你怎麼觀察?沒辦法觀察。所以佛特別慈悲,開出一個特別方便的方法,讓我們觀察有為法,而不是觀察無為法。無為法你是觀察不了的,不可思議,你怎麼觀察?不是凡夫的境界。凡夫能觀察什麼?觀察有為的東西,在這些萬事萬物看得見摸得著,裡面你去觀察什麼?它是緣生的,既然緣生,沒有自性,然後你就能夠放下你的執著。

  像江味農老居士他講這個《金剛經講義》,他講到這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他是一生專修專弘《金剛經》的,他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金剛經》是般若部裡頭的,他是用般若智慧,學般若智慧,行在彌陀,自己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民國初年的一位大德居士。他在《講義》裡面講這一段,談自己的感受,說到過去學佛學了幾十年,對這些實相還不甚了解,用這句話觀的時候,他覺得容易上手。真的,每天晚上特別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你就自己靜坐一下,要觀察一下這個宇宙,我們身邊萬事萬物是不是如夢幻泡影?這一天下來是不是像做夢一樣,這哪樣是真實的,你哪項能夠擁有?真正這樣觀,你就知道放下,「了不可得」。所以江味農居士這麼觀察,他說這功夫很容易得力,執著淡化了。淡化之後,他的效果是什麼?看經、讀經,他能夠明白經裡的真實義。念佛,念佛的時候他也能夠踏實,心裡踏實。我們念佛為什麼功夫不得力?就是還沒放下,還是世間的這些牽掛太多。所以這些經教幫助我們轉變觀念,對念佛有莫大的好處。所以這「四句偈」真能受持、為人演說,功德無量!為什麼?《金剛經》上講,一切諸佛都是從此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出在此經,這是般若智慧,這是教導我們。

  問:下面一個問題,他的E-mail很長,是黃居士的來函,這是因為上次我們解答了他的一個問題,說師徒同心、生佛同心這方面的一個問題,就是真正眾生跟佛能夠達成共同的心願。他這裡又繼續提問說:祖師、師長要我們在災難頻繁時期,每天多念一千聲觀世音菩薩聖號,迴向一切罹難眾生。請問,是否也能以此同心的方法去感受眾生所受的苦如施壓在自己身上,會是如此的痛苦難忍不堪,而能發自內心深處真心的希望一切痛苦遠離,一切眾生以這種觀音「同體大悲」之心來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

  答:您這個想法、這個體悟非常的難得。確實,我們現在說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迴向世界苦難的眾生,就是要用這種觀世音菩薩同體大悲的心來念,那個效果就不可思議。如果我們只是為了求自己消災免難,自己得點福報,那個心量太小,你得的利益也很小。你心量大,你的福報、你的功德就大。經上教導我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整個宇宙的眾生都包容在我們心裡,我們都給他念觀世音菩薩祈福,當然我們這地球上眾生也不例外。發這種大悲心來念,甚至你這裡講說「感受眾生所受的苦」,這是非常正確的,你有這種發心!《普賢行願品》裡面曾經告訴我們,「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這是普賢菩薩的行願,普賢菩薩迴向眾生的時候說的。我們念佛修行迴向,真正以大悲心,眾生的苦我可以來承受,我代眾生苦,來供養、來迴向,你就入普賢境界。

  我們現在正好講到《地藏經》,剛剛上次講完光目女救她母親這一段。光目女知道她母親墮地獄,真正為她母親發心布施、供養、修福、念佛,真誠的修行,感得她母親脫離地獄。為什麼能有這種感應?這是因為光目女真正感受她母親的苦,她母親在地獄裡痛苦,她自己真正心裡難受,感受到了。母女同心,母親的苦就是我的苦,所以她能夠發出那種大悲願心,為她母親真實的修行。假如我們能夠這樣對待一切眾生,那你就是地藏王菩薩,你就入地藏菩薩的俱樂部,你就是地藏的分身。我們要直下承當。這裡我們要曉得,為什麼能發起這種大悲心?這是因為她有孝心。婆羅門女、光目女,她為什麼能夠為她母親這麼樣的用功修行?因為她母親墮地獄,她很孝順,希望趕快救她母親,這種孝心是同體的心,跟父母同體;然後擴而展之,你才明白什麼叫做跟眾生同體。

  大概六年多前,我父親患了腦瘤要做手術。當時這個瘤發現的時候幸虧還比較及時,來勢很猛,馬上做手術。那時候我還在美國大學教書,趕快趕回來,協助我的庶母辦理我父親入院手術的安排工作。當時他做手術的那天,做了一個上午,我在手術室外面念觀世音菩薩就念了四個小時。那時候念是真的念,真的放下自己的任何的妄想分別執著。因為什麼?念念都求觀世音菩薩感應。因為那個腦瘤手術很危險,他的瘤長在腦顱中央,在腦室裡面,很困難,要切除很困難,做不好很容易做成癱瘓,因為稍稍碰到什麼神經可能就癱瘓。所以那時候念是真念,那時候也真的覺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力,他的慈光注照,念得身心很安穩。結果自己也不知道念了多久,手術門打開了,我父親被推出來,還在麻醉當中。醫生告訴我說手術做得很成功,比預計提前兩個小時完成。後來恢復得也非常好。醫生那時候就預言,說我父親的這種病,做完手術後一般是三年的時間,壽命只有三年。到現在已經六年半,已經超過了醫生的預計兩倍的時間。這醫生是一位非常老練的老醫生,很有經驗,一般預言都不會錯,我父親是個例外。而且手術之後沒有什麼副作用,依然能夠非常正常的生活,這是觀世音菩薩的感應。

  你真正能夠為自己的父母,以這真誠孝心去念觀世音菩薩,就能夠體會什麼叫做同體的心。父母跟我們是同體,確實是同體,我們是從父母那裡來的。以這種同體的心,你念觀世音菩薩迴向眾生,也會得不可思議的感應。觀世音菩薩他本身也是這麼修行的。在《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面,他告訴我們,真正達到上合諸佛的本妙覺心,與一切諸佛同一慈力,這是真念佛。真念佛是什麼?把佛的本願、慈悲統統念到自己心裡,自己心就是佛心,所以跟諸佛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三世六道眾生,與一切眾生同一悲仰。眾生都仰求佛的救助,我能夠跟眾生同心,也求佛力加持。上同佛慈力,下同眾生悲,這是同體,十方三世一切眾生跟我是同體。你能以這樣的心,這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心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這樣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那真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感應不可思議。

  所以,地藏菩薩給我們做了好樣子,他從孝心而生大悲心。觀世音菩薩也給我們做好樣子,教導我們如何念佛。關鍵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保持這種大悲心,對一切眾生都要這麼慈悲,同體的慈悲。人家罵我,罵我也不能生瞋恚,你要是瞋恚,跟他起對抗心理,你大悲心就沒了,你就不跟他同體,你就跟他對抗了。念念能保持這種心,這叫真學佛。

  從哪裡做起?從《弟子規》開始落實,《弟子規》上講「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就是悲心。你把人的這個概念擴大,擴大到一切眾生,凡是眾生皆須愛,為什麼要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個天地是什麼意思?表示自性。這自性所現的眾生,我們說天地所生,自然造化,就是自性所現的。誰的自性?我的自性。我的自性所現的一切眾生,我當然應該對他慈悲,這就是自愛。你能愛自性,就愛眾生,因為眾生都是自性所現出來的。所以觀世音菩薩他落實什麼?就落實《弟子規》這一條。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到「凡是人,皆須愛」?因為《弟子規》第一句你都沒有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有沒有做到?「父母呼」就是父母的要求,父母的希望,我能不能夠「應勿緩」?觀世音菩薩做到了「眾生呼,應勿緩」。你祈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馬上顯靈,馬上來幫助,千處祈求千處應,這是真正做到了圓滿的父母呼、應勿緩。我們從哪裡學起?從自己家裡父母呼、應勿緩開始做起,慢慢的把這孝心擴展,就成大悲心。所以《弟子規》非常重要。為什麼我們師父反覆強調《弟子規》?沒有《弟子規》,你不可能成佛,成佛的基礎、學佛的基礎還是《弟子規》。

  問:下面是我們現場同修們的問題。這位廣州妙音居士的提問。鍾博士您好!弟子看過您講的《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普通話和粵語都看過,覺得講得很好。當今世界上無神論和斷滅論都很流行,而《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正是用科學為證據推翻無神論和斷滅論,對推動因果教育和挽救世道人心都有顯著效果,會利益廣大眾生。請問鍾博士,有沒有考慮用英文演講《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讓這個世界上更多眾生受益,促進和諧世界的建立?

  答:是的,我曾經在澳洲用英文講過一次,好像也有一次錄影,但是因為後來需求不多,就沒有流通。是有必要用英文把這個專題再講一遍,利益很多外國人。現在外國人也要相信因果才行,要相信輪迴才行。確實您的提議很好,希望以後有緣我們能夠再做一遍。

  問:下面是陳居士的提問:鍾博士您好!請問為什麼鬼王也可以升到忉利天?三惡道眾生的生活空間有多大?

  答:這可能您在聽我們學習《地藏經》,裡面講到很多鬼王都來忉利天宮聽法。實際上這些來聽法的鬼王,到忉利天來的,不是真正的鬼王,都是菩薩化現的。在《華嚴經》裡面也講到很多鬼王,各種六道眾生都來齊了,他們統統都是法身大士,不是真正的六道眾生。六道眾生不可能,鬼王,真正餓鬼道裡的,不能到忉利天去聽法。像我們做人的,你能到忉利天去聽法嗎?你做不到。菩薩他在人道化身,他可以去,釋迦牟尼佛他本身就是示現人身,但是他到忉利天宮去講法。所以我們曉得,六道裡面都有菩薩化現,像放焰口法會裡面供的一個焦面大士,那是餓鬼,那是誰?那是觀世音菩薩化現。

  三惡道眾生的生活空間有多大?如果是真正三惡道的眾生,空間就很小。像我們人道只能在三維空間裡活動,你的空間只能在地球,你出不了地球。有幾個宇航員能夠到達月球?到月球裡面還是三維空間,沒有出離三維空間,他進不了四維、五維空間,空間很小,為什麼?心量小,心量小生活境界就小。所以我們真正心量要大,你才能夠突破這些空間。

  問:下面這個問題是:法師,阿彌陀佛!弟子有事請教。去年我去參加彌陀助念法會,看見有很多同修請了印有阿彌陀佛字樣的衣服,我見了也生歡喜心,便請了兩件穿。但衣服背面印有「南無阿彌陀佛」的字,我穿了這些衣服以後,有些同修叫我不要穿,他們說「阿彌陀佛」應該在前面,這些字印在後面不如法,叫我不要穿。請法師開示,這衣服可不可以繼續穿?第二個,他們說「阿彌陀佛」印在後面不如法,是否這樣?

  答:這個問題在我自己本人看來,印衣服字樣這個人,他發心應該說是好的,能夠讓人看到「阿彌陀佛」的字樣,別人能夠種善根。因為阿彌陀佛這個佛號一歷耳根或者一歷眼根,都永為道種,這是幫他種善根,這種發心確實是很好的。印在前面或後面,其實,當然如果是從恭敬來講,應該在前面會比較好一點,但是也不必太過執著。我們關鍵是穿這個衣服要發這個心,為大眾種善根,我穿出來給大家看到「阿彌陀佛」的字樣,讓他種善根。這種發心,保持這個發心就好,不必想得太多。想得太多,你的功德就沒有,你的清淨心就被破壞了。

  問:下面一個問題是武漢的一位同學提的。鍾博士,現在有眾多素菜館將素菜做成各種葷腥的樣子和味道,而且價格很高。我認為這種方法並沒有從實質上斷絕對葷腥的喜愛和貪念,吃這樣素菜也就脫離了吃素的本來目的。博士是如何看這個問題?

  答:現在確實也很流行,素菜館裡做成各種素肉,反正你葷菜館裡有的,他這邊都有相應的,雞鴨魚肉海鮮什麼都有,而且叫的名字也是用這些葷腥的名字。這些當然它是為了討好那些平時不吃素的,偶然來一下素餐館覺得挺新鮮,迎合顧客的這種心理。當然也不能說這不好,因為他至少用這種方法接引人多吃素,他少吃一頓肉,就少造一次殺業。當然如果能夠多在教育上面跟大家講清楚素食的好處,吃山珍海味肉食這些東西其實對身體沒有好處,就是素食裡的營養都很多,不用吃肉。

  我自己本人吃了十四年的素,身體也很好,真的,自從吃素以後,就沒有去看過醫生和去過醫院看病。我母親也是跟我一樣吃了十四年素,我們倆同時吃的,她帶我吃的,她讓我吃我就吃。並且她也沒有任何的病,真是為國家省了不少的醫療費,她那個退休的單位就她一個人從來沒有花過單位一分錢的醫藥費,這就是吃素的好處。你看我們師父吃了五十六年的素,身體多健康,八十一歲了,跟年輕人一樣。所以多宣傳素食的好處,大家自然就會斷了葷腥。

  其實素食館推動素食,不僅是健康,而且幫助人少造殺業,這是很有功德的行業。價格最好不要訂太高,歡迎大家都來,物美價廉、薄利多銷,這好。我認識一位朋友,他在汕頭開一個素食館,自助餐,非常豐富,定價三塊錢。三塊錢人民幣你吃個飽,任吃,吃完還可以加,吃到你飽為止。每天上千人來吃飯,真是生意興隆,三塊錢他還有點賺,所以薄利多銷。這是他自己很慈悲,開這個素餐館比放生還強。放生你是保護生命,我提倡素食,讓來的人那一餐就不造殺業,所以素食館就是一個很大的放生池,功德無量。現在你在香港放生還很不容易,你還要經過批准,你隨便放生還要罰款,說你污染環境。你要在香港開一家素食店,也是用物美價廉的推廣素食,你比放生的功德還要大。

  問:下面一個是謝居士的提問。鍾教授您好!請問您對現在真正婚姻出現問題的夫妻,您持什麼樣的態度,是離好,還是不離?

  答:這個問題我其實沒有什麼經驗,沒有結過婚。這婚姻家庭,要知道是社會的一個基本單位,夫妻雙方的責任很重。離了婚,這家庭被破壞,這是一個社會的細胞給毀了。如果社會中很多細胞都毀了,像一個人身體上大部分細胞都毀掉了,這個人就完蛋了。現在像美國的離婚率百分之五十,台灣我知道早年的數字,每三點五對夫妻裡面就有一對是離婚的,差不多三分之一。這種問題非常嚴重,社會不安的因素就是家庭,所以離了婚就直接損害社會,構成社會不安的因素,我們會造罪業。而且在離婚以後受最大傷害的是孩子,一個離異家庭出來的孩子很容易心理不正常,所以父母都要對子女要負起這個責任。

  所以如果我來回答您的問題,當然是不離的好。夫妻之間既然是有緣生活在一起,應該同舟共濟、患難與共、互相包容、互相關懷照顧,真正把兒女培養成人,這是對社會莫大的貢獻,功德無量。當然如果家庭萬一有不和的,要自己反省檢點,從我自己本身做起。一個巴掌打不響,要不和,肯定是兩個巴掌打在一起,所以自己一定有責任,從自己方面來檢點,要夫妻好合。

  問:下面一位是常居士的提問說,請問鍾博士,西紅柿、紅蘿蔔、野菜是什麼吃法?

  答:我其實對烹飪沒什麼研究。你要想學學烹飪的話,也可以去看看一些書,很多素食的菜譜,都可以去參考。我當時在美國大學的時候吃的最多是這三樣,那時是沒時間買菜,只挑這三樣,所以我吃得很簡單,統統煮成一鍋,叫「多元文化餐」,其實也挺有營養,吃起來也是滿面紅光,味道也不必太講究。

  問:下面一位是翁居士的問題。鍾博士,曾有幸看淨空老法師講經的VCD,法師告訴我們,沒有後代,不能延續香火,是大不孝,而孝又是學佛的根基。但是若出家為僧為尼,定不能延續香火,但若能把佛法發揚光大,功德不可謂不大。請問這中間有沒有矛盾?

  答:你這個意思是說,在世間人看來,延續香火是孝,沒有後代是不孝,那如果出家,不是不孝了嗎?但是弘揚佛法功德很大,這好像有矛盾。其實這沒有矛盾。要知道,世間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有後代,沒有人繼承我們的事業、我們的道統,那是我們自己對不起祖宗,我們就不孝,沒有培養好後代,所以讓祖宗的道統不能夠傳承,這是大不孝。我們的祖宗是誰?大家到九樓念佛堂都看到,我們的祖宗是炎黃二帝,三皇五帝,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有沒有對得起祖宗?什麼叫做對得起祖宗?祖宗的這些教訓我們能不能夠做到?譬如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道統我們有沒有落實?傳統文化,我們有沒有能夠在我們自身落實,從而發揚光大?如果沒有做到,甚至傳統文化我們根本不懂,跟著西方人學,這叫大不孝。丟棄自己的固有文化,崇洋媚外,這才叫真正大不孝。

  佛法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儒釋道三家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所以傳承佛法,正是孝敬祖先,而且這個孝是大孝。孔子在《孝經》裡面說孝有三個層次,「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始就是初步的,第一層孝是孝養父母,「事親」,事奉雙親;再提升一個層次,在孝養父母的基礎上把孝心擴展,對國家對人民盡忠,這就是「事君」;再提升,「立身行道」,能夠把祖宗的教誨落實到我們的生活,我們自己成聖成賢,這是大孝。

  現在我們的炎黃子孫有多少人?我們不計國外,就算我們中國本土,起碼有十四億,包括海外的華人,恐怕都有快二十億,是不是無後?不是無後,後代人數是愈來愈多。可是有多少人能夠念念想到傳承祖宗的文化?如果沒有,那統統是大不孝。所以我們急需的是大孝之人,就是為了傳承我們中華文化的人,讓每一個華人都了解我們祖宗的道統,都能夠身體力行。這能夠幫助和諧世界,這個功德是無量的。你從這裡就曉得什麼叫「無後為大」,無後,就是沒有人傳承這個道統,這就沒有後。所以需要有人犧牲奉獻,十幾億人口裡面我們能夠找出十個人,為我們祖宗的道統能夠全身心奉獻。你說這出家的,也可以這麼說,你能夠出家修道,放下一切自身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專門做弘揚聖賢教育的,這是大孝。

  問:下面是馬居士的提問。博士您好!我是一名佛弟子,景仰師父很久了,學佛也四年多了,昨天剛從日本回來,很想成為那十個人中的一個。(答:很好,恭喜!)不知道博士您是否能推薦我和師父見上一面?我有發大願,希望您能夠幫助我完成大願。

  答:這位馬居士,您有這樣的發心,我們確實應該為您鼓掌。您也在座,希望您這個願是真實的,真正是為了弘揚聖賢教育,參加到這十個人班裡面。您願意跟師父見一面,您自己有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是不是都能夠放得下?這十年不容易,您的工作能不能放下?如果您有家庭,家庭要不要照顧?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如果您真的這些牽掛都沒有,能夠真正發大心,願意來學習,非常好,跟師父見上一面。您可以到我們這裡櫃台登記一下,師父今天講經,晚上就可以跟您見個面,您把您的願望跟師父稟告一下。如果您還沒有準備好,最好等您準備好了再來跟師父見面,這樣也是一種誠意。我們將來也可以一起學習,在聖賢教育弘揚的道路上共同努力精進,這確實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問:這位是常居士的提問。弟子要求,請求開示的時候用粵語講可以嗎?

  答:可以,正在講。另外我們的《地藏經》每個禮拜二、四、六就用粵語,一點半到三點半,歡迎你來這一起學習。

  問:第二,如果小孩子不聽管教,不聽話,怎麼辦,用什麼辦法可以轉變他們,使他們聽話?

  答:這個問題好像已經有好多人提過同樣的問題。小孩子聽不聽話,其實都是你教出來的。這個小孩子一出來,「人之初,性本善」,你怎麼教他,他就會成怎麼樣的人。所以父母關鍵還要在這裡做個好樣子,你表現出對你自己父母聽話、孝順,小孩子看到了他就能夠學。我們教導小孩子關鍵在於身教,身教重於言教。用言語來教他,他會起反叛的心理,看到你都沒有做,為什麼要我來做?你自己講的都做不到,還要要求我,他會同你來叛逆。現在叛逆這麼多,為什麼?父母應該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你做到了,你講出來有分量。所以《弟子規》是誰來做的?父母來做的,不是給小孩子學的,是父母做出來給小孩子看的。小孩子就看你父母的表演,一條一條都做出來,他就學會了。

  問:下面這一位是廣州妙音居士提問。鍾博士你好!弟子同媽媽都信佛,但父親不信。我常勸父親信佛,但一開口父親就反抗,而且謗佛、謗法、謗僧接著再來。弟子現在不敢出聲勸導,以免父親造業。但如果不說,又覺得自己不能勸說父親信佛、念佛是不孝。弟子覺得很矛盾,請鍾博士指教。

  答:指教不敢當。我過去也有你同樣的問題,我的父親一開始也都非常不信佛的,他也都出現了謗法、謗佛、謗僧的這些現象。他很反對我皈依學佛,一看到學佛,就問我,你是不是不想結婚?說我荒廢學業、荒廢工作,把心思都用到佛法裡面,根本該做的都沒有做。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爭論,最主要是要反省你自己有沒有做到,我是不是對父親孝順?孝順是一天天的增加,還是一天天的減少?我整天說父親,你看你不學佛,將來會墮惡道,這樣他當然會反感了。謗佛這個是業障深重,你這麼說,他不肯接受的。所以最關鍵就是自己做個好樣子,當時我父親希望我可以學業有成,我學業有就成,我很快就出國就獲得了博士學位,二十六歲登上美國大學講堂教書,在同齡人中,確實超過很多同齡人。然後我就說這是學佛的智慧,你說學佛有沒有好處?很有好處的,你看一下,如果我不學佛,就不會有這樣的成績,慢慢他才會有好感。你更孝順他,表演得更好,他就知道其實學佛是好事。以後就慢慢的引導,我就帶他到名山大川去遊玩,去拜佛。去到了道場裡面,好像九華山拜地藏菩薩,拜的時候就自動的消業障,不需要你教他消業障,到了寺院,他自己就會去拜。帶他去創造這種因緣,使他接觸佛法,慢慢就能夠接受。後來他也皈依,他原來是反對我的,不讓我皈依的,他自己皈依了。他反對我念《無量壽經》,現在他念《無量壽經》,一天三部,都比我還多。關鍵是自己要有耐心,真正發起孝心、愛心,才可以轉化自己的親人。

  問:第二個問題。弟子每天都做早晚課,雖然工作很忙,都盡力堅持每天念佛、拜佛、聽經。但弟子愈用功,煩惱愈多,不太用功的時候,反而心情輕鬆。這種感覺其他同修也有。請問如何消除這種感覺,使自己精進學佛,並得到法喜?

  答:你的用功首先要用到正當的地方。因為念佛、念經、拜佛幫我們修清淨心,不是只講任務。好多人修佛法壓力很重,每天念這樣、念那樣,念得很多,自己壓力很重,念完了,晚上睡覺都作夢。這是什麼?他修學的時候目標只是為了完成數字,不是達到清淨心。念佛、拜佛幫我們達到清淨心。念佛的時候我們講究質量,不要單單只追求數量。用功是這質量上用功,我的心是不是愈來愈清淨,我的煩惱是不是愈來愈少,我的五欲是不是愈來愈降低,我是不是十惡業愈來愈少,貪瞋痴的念頭愈來愈淡化?在這個方面來考證、反思,這是真正的用功,你才能真正有法喜。念這經文來印證我的修學,譬如說念《無量壽經》,「觀法如化,三昧常寂」,我有沒有做到?我能不能看一切的現象如夢幻泡影,能不能放得下?能不能善護三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有沒有整天講人家的過失,有沒有整天罵人?「善護身業,不失律儀」,我有沒有整天犯戒律,《弟子規》有沒有做到?「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我的念頭裡面還有沒有許多的貪瞋痴?這樣的反省,這是真用功。如果你真正這樣用功,相信你一定會得到法喜。

  問:下面是梁居士提問,三個問題。第一、推廣流通「十大願王」,是否可滅好大的罪?

  答:這個可以說可以滅罪,但在《普賢行願品》裡面給我們講十大願王,關鍵我們自己要受持,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受持就是你要做,真正以十大願王的理念作為自己的觀念。譬如「禮敬諸佛」我有沒有做到?諸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的諸佛,我們的眾生就是未來佛,我們有沒有禮敬?對一切人還有輕慢心,還有高下心,還有嫉妒心,還有瞋恚心,你沒有禮敬!如果你真正按照十大願王這麼做,你做到了,人家看到你的樣子他就羨慕你,你那時再向人家講解,這個叫推廣流通,你可以滅好大的罪。十大願王,《普賢行願品》裡講什麼罪都可以懺悔,可以滅,滅無量罪,但關鍵是我們要做,進入這種境界。

  問:第二問題是。佛七是否需要好大的體能?

  答:應該不需要好大的體能,它不是一個激烈的運動,打佛七就是繞佛、拜佛、念佛,其實都很輕鬆的。如果你沒有參加過,可以從明天開始參加,今晚灑淨。佛七當中最關鍵是我們修成片的功夫,念佛要成片。我一句佛號一句佛號繼續念,中間不要夾雜任何雜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練這個功夫。佛七,你如果七天打下來,真正做到佛號念二個鐘頭都沒有任何雜念,那恭喜你,你的功夫不錯。能夠保持下去,一輩子都不改變的話,你這一生一定往生。所以,你還要通過佛七來訓練自己。

  問:這個是張居士的提問。請問可否將萬姓祖先牌位安放在私人的住宅裡面?不知有沒有觸犯?

  答:如果你的私人住宅夠大,因為萬姓祖先牌位要很大空間,你可以去九樓看一下,起碼有我們這個廳這麼大,所有的牆上面都要掛滿,都要很大。如果你有這個位置供奉,專門有這麼一個堂、一個房間來供奉,這是非常殊勝的,很好。那看你自己家裡的條件。但不要在自己的房間裡,那不恭敬,最好是單獨的一個房。這就是萬姓祠堂,這個培養我們的孝心,提醒我們要傳承祖宗的道統,這是先前講的,這個是大孝。

  問:下面是王居士提問。本人的女兒是名基督教徒,但她的脾氣很不好,喜歡摔東西。請問有什麼辦法幫助她?

  答:看來你這個女兒基督教徒,她都不是真誠的基督教徒。基督教中心講愛,神愛世人。如果她脾氣整天不好,整天發脾氣、罵人、摔東西,基督教她都沒通,神的愛她沒有做出來,她不合格。為什麼沒有合格?她沒有學《弟子規》。基督教徒都要學《弟子規》。《弟子規》是做人的基本。神要我們做神的好兒女,你要學《弟子規》才能做個好兒女。所以,我的表哥是一個基督教的牧師,在美國。我以前在美國留學的時候,他帶我去教堂,去過很多次,所以我對基督教都比較有認識。我曾經問過牧師,基督教的主旨是什麼?他講了四個字,很好,「榮神益人」,光榮的榮,使神得到榮耀,使人得到利益,榮神益人。你要使神得到榮耀,你自己要做個好樣子,你真正是利益人,你才是真正的基督教徒。所以可以多勸她多聽蔡老師的《弟子規》,對她有好處,不需要改變宗教。

  問:下邊的問題是深圳龐居士提問。我是深圳來的在家修行的龐居士,現有以下問題,請慈悲宣說。一、我過去念咒、念佛時曾吃過多次蚊子,有時一次兩隻,有時一隻。在念咒、念佛又不能間斷,但不停下來又造成殺業。弟子常常想,覺得自己連念佛都在造罪。請慈悲解說,今後弟子應怎樣做才如法?

  答:我想你可能念佛時口打開時,蚊子不小心跑進去,你不是真的想吃。所以這個你是誤殺,這個罪不是很重,因為你不是故意的,因為你不是想吃那隻蚊子。這件事你都要注意一下就好,譬如說有蚊子的時候,你就不要張大口。當然,如果你不小心做了這個殺業,還是要懺悔。因為不論你是有心還是無心造成這種殺業,都是有罪過的,都是免不了因果的,我們要慈悲。古人你看,「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連家裡的老鼠都疼惜,晚上留飯給牠吃;家裡如果有飛蛾就不點燈(點油燈),飛蛾撲火,會傷著牠,所以這是慈悲心。你念佛時候,如果見到有蚊子就要注意,可以默念,就不需要張大口。

  問:下面是最後的問題,時間也差不多了。鍾教授你好!我有一位長輩,今年八十幾歲。他去年中風,現在住老人院。有一天我同媽媽去探望他,他看起來情況比剛病的時候好了好多,和他講話,他的言語有時候對答都很清晰,但有時候就不知道他在講什麼。他沒病之前記憶力很好,在他家附近有一間地藏廟,他常常都會去拜,他家裡也拜觀世音菩薩。我們臨走時,我對這位長輩說你要念觀世音菩薩,他說觀世音菩薩。我們都很開心,聽見他回答我們,而且反應又快又清楚。鍾教授,如果我下次去探他,是不是不要叫他念什麼佛號?以前我聽他講過,他想將來走的時候要跟觀世音菩薩。

  答:你見到他還是要勸他念佛。如果他喜歡念觀世音菩薩,就勸他念觀世音菩薩,一樣的。關鍵是勸他什麼?念觀世音菩薩求生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他發了十二個大願,也都有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念觀世音菩薩一樣可以往生的。最關鍵的是你真正要信,信得過,信自己能往生,信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會來接引你往生,只要你真正想去,所以你要願意去。你勸他發真願,求生極樂世界。他喜歡念觀世音菩薩,你就勸他念觀世音菩薩,不需要換成阿彌陀佛佛號,都可以,關鍵是我們要真實的信願,念觀世音菩薩一樣往生。

  今晚的問題我們就全部答覆完了。現在時間也差不多到了,我們的座談會就開到這裡。在講解、討論當中,有不正當的、錯誤的地方,請各位大德們多多指教,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談「保任」、「守覺」和「修行」
出家人也會有煩惱嗎?出家人和俗世的人在面對煩惱時有什麼不同?
菩薩道的修行
妙蓮老和尚:關於勸人不需出家修行--學佛網
修行得好不好,看什麼? 上師嘎瑪仁波切精彩開示

TAG:生活 | 視頻 | 粵語 | 修行 |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