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狼爸」的藤條教育

  教育的話題總是歷久彌新。當第一代獨生子女在含苞待放時,曾有人說中國的父母們是世界上最溺愛孩子的家長,可到了今年,最出名的華人家長竟然是兩位以狠毒而著稱的「虎狼」父母——年初有美籍華裔「虎媽」蔡美兒,因為對孩子的魔鬼訓練掀起了一場中美教育理念的大討論;臨近年終,有賴於一種質地堅韌、彈性極佳的藤本植物,香港商人「狼爸」蕭百佑幸運地躋身「成功父母」行列。

  他的長子蕭堯和長女蕭君在2009年分別被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和法學院錄取。今年夏天,二女兒蕭簫緊隨其後,成為了哥哥姐姐的校友。最小的三女兒蕭冰目前正讀高二,她有古箏特長,目標是同樣位於首都的中央音樂學院。

  蕭百佑備受爭議的教子經《所以,北大兄妹》於今年6月出版,受「美國虎媽」蔡美兒的啟發,他自稱「中國狼爸」。在書中,實現「一門三北大」的奧秘簡單而清晰:「古人很聰明,發明出藤條,打到身上對皮膚的刺激很大,但不傷筋骨。」在快速促成孩子懂事和成長方面,蕭百佑覺得藤條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中國「狼爸」的家規

  一、不許看電視,除非是早晚餐時間的新聞節目,或者節假日每天一小時的動畫片時間。

  二、不許自由上網,四兄妹只有在需要查詢網路資料或者需要上QQ與同學交流學習時,在父親允許下才能開啟電腦,並且使用時一定有家長盯在旁邊。

  三、不允許隨便喝可樂,堅決不能養成孩子想喝什麼就能喝什麼的習慣。

  四、不能隨便打開冰箱門,沒有想吃零食就能吃的權利。培養孩子的服從性,「服從父母就是硬道理」。

  五、不能吹空調,孩子們如果天天待在空調房裡,只會越來越懶散,這麼做為了培養孩子堅忍不拔的意志力。

  六、強調對孩子們的社交控制,不允許在校外與其他同學接觸,如果去同學家串門,必須寫一份申請書,包括該同學的成績、在班內擔任的職務、同學家長的姓名和電話、去同學家做什麼、待多久、同行的同學有哪些、成績如何,最後還必須班主任簽字。

2「中國狼爸」回應質疑

  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在「狼爸」蕭百佑眼中,「打孩子」不僅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而且是「最精彩的一個部分」,儘管遭到眾多專家、學者的尖銳質疑,不過「狼爸」毫不示弱,堅稱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

  質疑1 是否在倡導「奴性教育」?

  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朱強:蕭百佑用「打」的體罰方式,讓孩子懂得服從。培養出來的很可能是「羊子」、「羊女」,本質是一種「奴性教育」。

  「狼爸」:孩子在年幼時,不需要獨立的思考,只要學會服從家長就能成長。「在我看來,在0至12歲孩子的性格中,動物性佔主要成分,很多行為都是無意識下進行的,所以要用雞毛撣子給他立規矩。」

  質疑2 如此家教,孩子怎能快樂?

  「南京市十佳家長」、作家張姬雯:「狼爸」蕭百佑定下了「嚴苛」的家規,在「狼爸」蕭百佑的管理下,孩子不可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狼爸」:孩子對於快樂或痛苦,並沒有本質上的認識。孩子對快樂或痛苦的認識是建立在與其他孩子對比的基礎上:別人不能玩,自己能玩,就快樂;反之,則痛苦。所以,孩子並不真正理解什麼是快樂。

  質疑3 要關注孩子內心

  南京一中特級教師黃侃:「狼爸」的三個孩子考上北大,但他們的內心世界並不一定如外表那麼光鮮靚麗,他們心裡也許比較壓抑、痛苦。我希望「狼爸」蕭百佑能與孩子多溝通,了解孩子的感情,避免悲劇重演。

  「狼爸」回應:自己並非像外界所描述的那麼「冷血」,他之所以動手打孩子,完全是出於對子女的愛。但他表示會反思自己的家教方式,在日後會與孩子做更多的溝通。

3「虎媽」「狼爸」的做法是否可行

  事實上,當「三個孩子上北大」便被視作教育的成功,本身其實就是狹隘的教育成功觀,至於相關經驗被不加取捨地奉若教子聖經,則更是功利化對於教育本質的蒙蔽。無論如何,撇開考上大學能不能被用來考核教育成敗不論,孩子「上北大」頂多只能說教子符合了北大的標準,但是不是適合孩子本人,又是否有助於孩子的自我實現,其實都還不得而知。這個時候便急於給「狼爸」的雞毛撣貼上「成功教子術」的標籤,顯然還有些為時過早。

  某種程度上,真要說「狼爸式」教育有什麼可取之處的話,更多在於他對於子女教育的思考與付出,當一位父親可以「為了教育年幼的孩子,幾乎放棄了工作」,相比被過分強調的「打」字,為父者對於子女教育的這份用心與責任,或許才至為關鍵,也最為厚重。

4莫以愛的名義將教育異化

  應該承認,中國傳統教育理念中的確不乏刻板與過於嚴苛之處,很多時候,中國教育的這些理念與方式,也的確要對國人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遭扼殺承擔一定的責任。但完全拋棄甚至背離中國傳統教育理念,其實也有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之嫌,中國傳統教育理念是不是真的就一無是處,是不是就沒有值得汲取的教育智慧,答案其實同樣是否定的。

  分析一下「虎媽」與「狼爸」理念的共同點,有兩點耐人尋味。一是兩人教育背景良好,二是兩人本身都是懲罰教育的感受者。那麼,為何在接受了良好高等教育後,他們仍青睞懲罰式教育?恐怕與他們的成長經歷不無關係。「虎媽」從小處處被父母嚴格要求,「狼爸」更是在母親的棍棒下成長的--拿不到滿分,差1分打10下;說謊,打到嘴巴出血為止……雖然成長過程中不乏血淚,但兩人也確實獲得了世人眼裡的成功。

  當然,在「狼爸」「虎媽」的眼中,孩子的快樂與否並不重要,成不成功才是關鍵。從這個角度而言,「狼爸」「虎媽」只是眾多中國家長的縮影。所以,當「狼爸式」的教育竟然能把孩子紛紛送進北大,對於中國家長們的震撼效應,自然不難想見。

  太多的家長望子成龍,太少的家長在意孩子的童年是否快樂、身心是否同樣健康成長。所以,孩子就像是家長的道具,除了學習、應試,生活中沒有別的主題。正因如此,在眾多專家尖銳批評「狼爸」時,不少網友力挺其觀念,原因只是他培養了三個考上北大的兒女。更有30多位家長已經把孩子交給「狼爸」嚴加管教,期盼自己的孩子也能金榜題名。

  不知道這些家長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價值觀是否過於世俗而單一?畢竟,孩子的個性、喜好和夢想是多元的。父母如果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按照指定的成長道路前行,即便是走上了一條人人稱羨的金光大道,也未必是孩子想要的。

  其實,打沒打過孩子不是最關鍵的,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賞識教育也罷,懲罰教育也罷,各有其長短。重要的是,家長應該意識到,對孩子的愛和尊重,循循善誘地走入孩子的心,讓孩子擁有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才是成功的教育。

5「狼爸」的成功是教育的失敗

  與其我們糾結於「中國狼爸」的育子方式有何不妥,不如反思一下整個社會的境況。

  在目前通行的應試教育「大旗」之下,是不怎麼講究學生們全面發展的,而且檢驗教育和教學成果的主要指標或唯一指標也是分數,以及分數這一唯一衡量標準之下的「進名校、上北大」,而後就是與應試教育相結合的「只有名校或一流學校」畢業生,才能更好的找到工作、實現成功價值。這正是時下應試教育判定學生成功和教育是否成功的「路線圖」。在這樣的成才「路線圖」之下,家長們往往別無選擇。所以,「中國狼爸」的出現,與該家庭教育的傳統有關,但更與應試教育之下的成才模式和評價機制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看似「狼爸」式教育只是個例,但特殊的個例之後透露出來的卻是應試教育之弊端。如果沒有一個被教育和部分公眾普遍認可的「上北大就算成功」的認知,又何來「狼爸」在教育「四個孩子三個上北大」之後的自豪?又何來看到「狼爸」教育孩子「成功」之後,全國各地有30多個孩子被父母送到蕭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的跟風?

  不從根本上革除應試教育之弊端,不從根本上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狼爸」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不可避免。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還會有一個又一個「狼爸」前赴後繼。在應試教育的機制之下,「狼爸」們無心顧忌什麼孩子的人格、尊嚴和平等,在一個錯位的教育成功成才觀念之下,「狼爸」們只會看重結果而過程已不重要,他更不屑於顧忌這個違背教育規律的「棍棒教育」是否己經或潛在給孩子帶來傷害。「狼爸」的悲哀在於恰逢一個尚未完全轉軌的教育模式,更悲哀的在於「狼爸」們對於已經弊病叢生的教育機制缺乏必要的「抗爭」。

  「狼爸」式教育和「狼爸」式教育指導下的「棍棒伺待」,具有很大的教育「迷惑」性,在「狼爸」們棍棒交加的教育模式之下,在短暫的「成功」快感誘惑之下,迷失的何止「狼爸」一人?


推薦閱讀:

這件人命關天的事,中國人做錯了幾十年
中國男人出軌的十大原因
經典熱播《中國少數民族》100集
中國35城生活質量報告出爐
第一夫人旅行日誌:遊覽中國長城

TAG:教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