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安:澳門懂得善用「一國兩制」優越性|崔世安|特區
2014年04月11日 00:03 來源:環球網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2人參與 1評論
原標題:崔世安:澳門懂得善用「一國兩制」優越性
崔世安
【環球時報赴博鰲特派記者薛小樂】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10日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就內地與澳門關係、澳門經濟發展、澳門政改思路等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環球時報:如何將澳門發展融入到國家的整體發展之中?
崔世安:上月出席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以國家的穩定發展和深化改革為重點,這將為澳門發展帶來新機遇和持久的動力。為此,我們應認真思考,如何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更好把特區的發展融入到國家的整體發展當中,促進國家和特區的同步向前。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近十五年以來,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區政府和廣大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保持了整體社會安定,經濟穩健發展。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深化並提升區域合作的成效,是特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了澳門未來的發展方向,把澳門建設成「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為此,特區政府將繼續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深化落實,發揮特區獨特優勢,加強與內地及其它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實現互補共贏,促進特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深化落實《粵澳合作框架協議》,與廣東展開全方位的緊密合作,全力推進橫琴、南沙等重點區域的合作,有序展開與中山、深圳及其它城市的合作。
我們還將進一步推動業界用好、用足、用活《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相關補充協議的優惠政策,鼓勵業界和從業人員及時把握粵澳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契機。
此外,基於歷史原因,澳門與葡語系國家長久以來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我們將繼續做好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角色,充分利用本身優勢,在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的交流合作上,發揮重要的平台作用;去年澳門舉辦第四屆中葡論壇部長級會議,便再次發揮橋樑的角式,促進內地企業家透過澳門走出去,到葡語國家尋找更多商機,同時亦將葡語國家企業引進來,到內地進行投資。
我們明白,實現澳門特區的可持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國家作貢獻,關鍵在加快特區人才的培養,我們將積極推動人才培養工作的長效制度建設,科學規劃人才培養的長遠發展。
環球時報:博彩業在澳門經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沒有經驗向內地介紹?
崔世安:博彩業是澳門的支柱產業,我們對博彩業有著嚴格的監管,並因應社會發展需要而作出調控,以確保澳門博彩業健康和有序發展。
為逐步促進產業結構的相對優化,我們定大力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提升特區整體競爭能力。同時,我們將加強對博彩業的監管,推動彩營運企業增加非博彩元素。
我們將加快前述「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的構建,更有部署地構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同時,努力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豐富旅遊元素,深化區域旅遊合作,致力向綜合旅遊方向發展。我們將展開「三個中心」的建設,進一步促進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商貿服務平台的作用。另外,我們銳意培育旅遊休閑、會展、文化創意、中醫藥產業、信息科技、物流等各個行業的成長,為特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博彩業的發展亦帶來了一定的稅收,讓特區政府有條件投放更多資源到基建、衛生、教育、文化、民政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範疇上,有助提升澳門的競爭力和居民的生活素質;同時,政府在財政穩建的情況下,可以為澳門的可持續發展考慮得更遠,建立多個領域的長效機制,為本澳的發展作好長期規劃。
總體來說,澳門的整體經濟是朝著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方向邁進,我們將一如既往,配合國家的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的各項工作。
環球時報:在社會治理方面澳門做得很成功,有沒有經驗向內地介紹?
崔世安:澳門特區成立才不過十五年,作為年輕的政府,我們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內地兄弟省市及鄰近地區學習。我很感謝澳門居民給予我和政府團隊服務的機會,在這裡也談談個人在這方面的一些看法。
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頭等大事,我們努力發展經濟,目的是要不斷改善居民的生活。因此,我們一直很重視民生工作,特別在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及住屋保障四大關係居民生活的領域,投入資源,有序建設長效機制,努力優化居民福利。
特區政府一直秉持「陽光政府,科學施政」的理念,而重視民生福祉,提升居民生活質素是特區政府施政方針的重中之重,我認為重視民意,重視民意諮詢、讓公眾參與公共政策的諮詢工作,一起發揮特區政府主人翁的精神,共同進行社會治理,確保特區和諧穩定發展,是特區政府可持續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規定特區政府在落實重大政策之前,必須經過社會不同層次的廣泛諮詢,讓民眾可以直接參与和發表意見。
此外,在民意諮詢和社會治理方面,澳門社團長久以來發揮的積極作用。澳門的社團組織文化歷史悠久,現時約有6,000多個社團,絕大部分是群眾性的非營利組織,遍布不同行業、不同界別和不同階層,發揮著各種社會功能,他們均積极參与澳門的社會治理工作、社會事務,發揮官民橋樑作用。
我和政府團隊常不定期與本澳的社團組織、學者等進行會面、座談交流活動,諮詢他們對政府施政及有關政策的建議和意見,可行的建議可以作為制定政策及施政報告的重要參考和依據。通過廣大專家學者、民眾與社團組織的有效參與,使公民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知情權與管理權得到尊重與保障,同時也力求提高政策執行效度。
此外,特區政府亦設立了多個諮詢委員會,當中吸納了很多社會上的賢達之士,為政府收集民意及出謀獻策,都對政府的有效決策和施政起著莫大的作用。
環球時報:對於各界關心的澳門政制改革,您有甚麼思路?
崔世安:2012年,我們透過廣泛的公開諮詢,決定向全國人大提出申請修改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個產生辦法,經過政制「五步曲」的修法階段後,令到立法會的直選和間選議員各增加兩席,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由原本的300人增至400人,充分體現了民主成份的增加,亦反映了本澳社會的主流民意。
在諮詢過程中,澳門各界和廣大居民積極發表意見和建議,顯示澳人非常關心本澳的政制發展,而當時得出的社會主流意見是──本澳應循序漸進發展政制,這是根據澳門的社會實況,以及為了未來可持續發展,社會繼續穩定和諧的一種思路。我個人認為我們應尊重諮詢結果。
事實上,澳門特區成立以來,立法議員的議席,在根據《澳門基本法》的規定下,由第二屆的27席,第三屆的29席,發展至現時的33席。同時,特區政府亦持續完善選舉法律及選舉程序,這都是循序漸進發展政制的表現。未來,政府會配合社會的發展,尊重市民的意願,共同推進政制發展。
環球時報:香港對內地遊客的看法比較複雜,請問澳門民眾怎樣看?有沒有覺得影響澳門的就業和社會秩序?對於發展澳門與內地的關係,您有甚麼具體的政策和建議嗎?
崔世安:這裡只談澳門的情況。自從2003年非典後,中央政府通過實施「自由行」政策,支持澳門社會經濟向前發展,受惠於政策,特區的復甦進程,相信大家有目共睹。
澳門特區一直注重與內地各省市的融合協作,不論是官方或者民間的交往愈來愈密切頻繁,關係良好,從經貿、文化、教育、旅遊以至民生等領域都有各樣的交流合作,相信這亦有利於內地與澳門民眾間關係的增進。
關於就業方面,特區政府一直以優先保障本地居民就業為施政重點,多年以來澳門的失業率一直維持在很低的水平,幾乎是全民就業。政府近年更鼓勵大企業給予澳人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透過培訓自我增值,逐步晉陞為管理階層。
此外,近來社會上很多意見提及遊客承載力的問題,特區政府高度關注並會作出調研,當中主要考慮本地居民的生活素質會否受到影響、旅客的滿意程度,以及本澳整體硬體設施的接待能力。旅遊部門會特別著力於旅遊路線的重新安排,並作出一系列推廣宣傳,期望達至分流旅客的作用,避免假日期間人流過於集中於本澳的一些區域,影響該區居民的生活和遊客的興緻。特區政府在旅遊政策上,追求的是旅客留澳時間、消費和滿意度的提升,而非更多的旅客數量。
整體而言,澳門居民對於遊客,應是偶然覺得在休閑生活上、交通上出現一些不便的情況。這是可以透過措施和政府工作去改善的,我們責無旁貸,會致力將澳門建設為宜居宜游的地方。
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在「一國兩制」制度的優勢下,澳門自回歸後已經致力發展與內地的關係,積極融入區域合作中,與兄弟省市間互惠互補,例如CEPA、9加2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機制等已實施多年,成果相當豐碩;又譬如澳門與廣東省的合作,近年在《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下不斷深化,合作領域持續擴展,本澳與珠海橫琴、廣州南沙,以至最新與中山的產業合作,都是最近及未來一段時間的合作重點,前景無限,絕對有助澳門的可持續發展。
在這些基礎上,相信今後澳門與內地的關係將持續和良好地發展,不斷踏進新的台階,關鍵是我們懂得善用「一國兩制」的優越性,以及秉持「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未來,特區政府除深化現時一些經已成熟的合作領域外,會致力拓展更多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合作領域,期望本澳與內地的民眾更能夠直接分享到發展的成果。
相關專題: 2014博鰲亞洲論壇
相關新聞:
·李克強會見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 ·李克強會見韓國總理鄭烘原 ·福田康夫談靖國神社問題:希望大家先冷靜 ·沙祖康:釣魚島爭端不值得打仗 應和平解決 ·李克強會見巴基斯坦總理:打造「中巴命運共同體」 ·梁振英:香港將繼續擔當離岸人民幣業務的開創者
[責任編輯:PN039]
標籤:崔世安 特區 一國兩制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2人參與 1評論
網友評論共有12人參與 | 評論1條松邊醉客| 我的微博| 個人中心| 退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 發表評論
推薦閱讀:
※梁振英:「一國兩制」2047年後都不需改變
※一國兩制更好的未來,在於透徹理解這四點
※張曉明:從「一國兩制」大局全面認識香港政改方案
※國新辦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白皮書 4
※專家:「一國兩制」在港實踐迎難而上成就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