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生死觀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長期歷史沉澱,人們對死亡的看法也是受這些思想的影響,對死亡始終採取否定、蒙蔽的負面態度,甚至不可在言語中對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懼的象徵;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響,基督徒由耶穌之死來升發對「天堂」,永生的信念,它們認為死亡就是皈依天父(returningtotheheavenlyfatherinpeace)。他們這種對死亡的看法遠比傳統的中國人的看法積極得多。中國人對死亡的諱莫如深,使人們無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面對死亡較多表現出的是恐懼,而非面對現實地接受。
因此我們對有著不同宗教信仰的老人進行起死亡觀的比較,看看宗教信仰對老年人的死亡觀有著怎樣的影響。在此,我們查閱了各種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並就涉及的有關概念和問題,綜述如下:
一、死亡
對某個事物下定義,在邏輯學上,通常是指用該事物的性質加上種概念。而死亡卻沒有任何人能夠直接感受到。當人活著時,他不能體驗死;當人死了之後,其又無法體驗,更無法言說。既然死的狀態人們無法感知,無法用精確的語言來描述,故而人人們對死的認識也就難以上升為建立在客觀觀察的基礎上,且能在實驗室里重複展現的科學認知的水平。這樣,「死亡」的真正性質對人們而言將永遠是個迷。「死」的確切性質無法把握,是人們對「死」不能給出科學的定義。
正因為死不可定義,難以上升為精確的科學,所以它成為了宗教和哲學共同探討的永恆課題。實際上,宗教用情感與信仰解析死亡,用「死」的必至性證明人生的痛苦,從而促使人建構一種超越性的理念與嚮往,努力擺脫世俗的限囿,去獲得某種永恆不朽與神性。
無論死亡是否被擬人化了(偉大的死神),還是被用陰性名詞(死亡)或陽性名詞(去世、逝世)來表達,死亡都是一種真實、具體、不同形式的數據資料,它流行在眾多的領域中。死亡,其實不就是那種無論從標準還是從定義上任何科學手段都無法劃定的大寫的「無」,或幾乎是「無」嗎?如果說一定要給死亡下個定義,那麼在眾多的領域中,就有著許多關於死亡的描述。
人類最早認識死是從生理學的角度。遠古時代,人們以為一位一個人不會動作了,就是死了;後來人們發現沒氣(呼吸)了才是死;人類進化了,意識到心臟停止跳動才是死;而現代醫學則以腦死亡作為人死的標誌。受基督教影響的醫學定義強調靈魂、肉體的二重性和人、獸差別,因此,在博恩大夫看來,人的死亡在於靈魂和肉體的分離,動物的死亡則意味著基本生物機能的終止。而《蘇聯百科全書》則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精神的:「死亡與器官的生命活動的停止同時發生,因此,也與作為獨立的生命體系的個人毀滅同時發生;從更普遍意義上來講,死亡是有生命的物質的最終停止,同時還伴有蛋白質的分解。只有在對有機體的生命本質進行唯物主義的解釋的基礎上,死亡才能夠被理解。」中國古代儒學創始人孔子在如何對待死亡時,告誡弟子:「未知生,焉知死」。古希臘大哲伊壁鳩魯也有一段名揚四海的關於死亡問題的論述:「當我們存在時,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時,我們就不存在了。」德國大哲海德格爾也曾說,人之「生」與「死」並非人生的兩個端點,而是交織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死亡是人類永恆的宿命,因此,人的生存意義就在於把自己的生命向死亡拋擲出去再反彈回來而得到規定的。所以,人絕不可以只埋首於「活」,在世俗的生活中混沌不明地「活」,而要時常安靜地「思」,尤其要正視「死」,時刻想到「死」。這就是人「生」中重視死亡問題考索的意義和價值。
二、死亡觀
死亡觀是人類對自身死亡的本質、價值和意義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觀、人生觀的有機構成部分。從總體上來講,一般人的死亡觀可分為兩種。一方面,死亡是人類最大的敵人。這一點具體表現在死亡使我們沒有真正的自由,使我們失去一切。由於死亡使痛苦、陌生和孤單的,又是確定但無法預測,它會令人感到恐懼和憤恨不平。同時,死亡還會使人喪失信仰,成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亡卻是人類的朋友。因為死亡是公平的,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死亡,並且只有在死亡之後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還是宗教界最大的幫手。在死亡面前,人們才會幡然醒悟說出真話。由於中西方文化和傳統的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觀上也頗為明顯。
㈠中國人的死亡觀
⒈原始死亡觀
在人類發展的早期階段,由於社會生產力和人類思維能力極其低下,人類尚不能對死亡作哲學的思考,甚至不能用人的眼光和自然的眼光看待死亡,這就使人類的原始死亡觀普遍採取非自然的宗教神話形式,也就是說死亡問題始終是同原始宗教神話緊緊地糾纏在一起。而作為同原始宗教神話緊密地糾纏在一起的原始死亡觀的最根本特徵——是對死亡的反抗和否定。
⑴原始死亡觀的一項基本內容是否定死亡的普遍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
⑵原始死亡觀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對死亡終極性的否定;
⑶原始死亡觀的又一重要內容是對超個體靈魂不死的信仰。
⒉現今中國人心中的「死亡」概念的含義和意向
⑴把死亡當做一種自然的歸宿。認為死和生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有生就有死,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
⑵死是一種令人恐懼的事件;
⑶死亡是一種理想的追求。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把死亡當做追求理想的手段,還有一種就是有意無意地美化死亡;
⑷死是一種威懾的力量。生命的寶貴在於它的惟一性和不可逆性,人生就一次,死亡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與現世存在的徹底斷裂;
⑸死亡是一種痛苦的解脫。死亡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和環節,甚至是不很重要的階段。
推薦閱讀:
※【中國人不缺智慧,缺少的是人格和良知】
※環球時報 中國人 我們怎樣影響世界?
※做一個美麗的中國人其實不難
※中國人為什麼缺少行善的信仰?
※中國人如何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