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鄂中攬勝】

在當今中國的 50 項世界遺產中,湖北共有4 項世界遺產(3項世界文化遺產,1 項世界自然遺產),除唐崖土司城址、神農架以外(武當山古建築群為湖北之首,1994.12),湖北第二個(2000.11)進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的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最鮮為人知,也最具神秘色彩。其實,顯陵不僅在明帝陵,甚至在明清皇家陵寢中,都是最早的世界遺產成員,而且時間排列在清東陵(河北)、清西陵(河北),盛京三陵(遼寧),乃至著名的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之前。顯陵,是明朝恭睿獻皇帝朱祐杬與皇后的合葬墓,始建於1519年,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然而,稍懂一點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哪有過皇帝叫朱祐杬呢?不僅明朝沒有,中國歷史上在冊的皇帝中都沒有。因為朱祐杬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個在死後被追尊為皇帝的人,這就是顯陵的奇特之處。儘管朱祐杬生前沒有當過皇帝,而在他死後被他的兒子,後來做了明朝嘉靖皇帝的朱厚璁不僅追尊為皇帝,而且還為他建造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皇陵。為了讓顯陵規模超過中國歷代皇陵,嘉靖皇帝在位40餘年,動用了國庫40餘年的庫銀,幾萬名勞力建設了40多年,才建成如今的規模。顯陵與其它明陵相比,既有其獨特性,又有其代表性,對明陵的建築規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由於明顯陵的原始建築和環境風貌保存完好,建築規模宏大,陵寢結構獨特,文化內涵豐厚,因而堪稱中國帝陵的璀璨明珠。請跟隨行吟的影像來到湖北鍾祥市,揭開這座世界上建設周期最長、規模最大的皇陵之一明顯陵鮮為人知的神秘面紗,細觀其八大奇觀。

明顯陵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 年),完建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年),圍陵面積 183.13公頃。整個陵園為雙城封建,外羅城周長3600 余米,紅牆黃瓦,金碧輝煌,蜿蜒起伏于山巒疊障之中。遵照風水學說,陵區前設外明塘,起到聚集靈氣,防止龍氣流失,使千秋帝業永葆昌盛的作用,在歷代帝陵中十分獨特

瑤台與雙塋城為明顯陵第一大奇觀,在明代帝陵中,前後兩個寶城的建置可謂絕無僅有,它的形成與其主人身份的變化緊密契合。前寶城建於正德十五年(1520年),為朱祐杬死後按藩王規制以興獻王身份所建。後寶城為明世宗朱厚璁為其父母合葬選定的新地宮寶城,兩座寶城之間用「瑤台」相連。(行吟木有「大疆」,圖片來自網路)

新紅門和舊紅門是明顯陵的第二大奇觀。新紅門始建於明嘉靖十八年,為顯陵的第一道門,偏離中軸線,是外羅城的門戶。當年嘉靖皇帝為使父親的陵園戒備森嚴,特意在舊紅門以南增建了這座新紅門

舊紅門始建於明嘉靖四年,早於新紅門,是顯陵的第二道門戶和中軸線上的正門。兩重陵門均為單檐歇山式建築,屋頂於1994 年維修復原

這種新、舊兩座紅門的建置,在明代帝陵中是非常獨特的,也是顯陵由王墓擴建為帝陵的重要標誌性特定產物

九曲御河是明顯陵的第三大奇觀。橫貫新、舊紅門之間的御溝,以其形式意向的「彎曲有形」,被稱為「九曲河」,它是陵區的主要排水設施。顯陵御溝排水體系完善、體現風水理論完美,顯著區別於其他明陵,彰顯了顯陵文物的特色

九曲御河在明顯陵中體系完備,流經龍形神道處,或架起精緻的漢白玉橋,或用石板鋪築橋面,讓「龍脊」延伸

龍鱗神道是明顯陵的第四大奇觀。神道中間青石鋪就,象徵著龍脊,兩邊以卵石鑲邊,象徵著龍鱗。彎曲的路形與周圍的紅門建築有機結合,構成一條活靈活現、正在騰飛的巨龍,象徵皇帝的靈魂經過欞星門之後,化作游龍騰飛上天

穿過舊紅門,睿功聖德碑樓映入眼帘。御碑樓建於嘉靖三年(1524年),平面布局為方形,重檐歇山式建築,漢白玉台基,下設石須彌座,牆壁較為完整,四邊各開有券門

御碑亭內矗立著「御制睿功聖德碑」,碑文為嘉靖皇帝親筆撰寫。碑首有 4條高浮首尾交盤,頭部下垂的蛟龍,碑跌是一個昂首遠眺的大龜,龜下有長方形的石台,石台上刻著水波旋流,它雕刻精細,紋理通暢,形象逼真,其式顯示了墓主顯赫的身份和高貴的地位

立於石像生南端的望柱,象徵著皇權,是儀仗起頭的標誌。相傳一柱為「望君出」,呼喚著帝王走出九重深宮,體察世間民情;另一柱為「望君歸」,呼喚著帝王在宮外不要過久留戀民間生活,及時歸來處理朝政。集中反映了民眾對「聖明天子」的渴望

石像生則是皇權儀衛的縮影。在明代,凡是舉行大典的時候,除文武百官及軍事儀仗排列兩側,還將人工馴養的獅子、大象等動物裝在籠里,放在御道兩旁,以壯皇威。皇帝死後,需要相同的排場,所以就在陵前設置了石像生

明顯陵里的石像生,除獅、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以外,自然還少不了文武眾臣

文臣武將的石像象徵帝王駕前的文武百官,他們忠於職守,近 500 年來,風雨無阻,日夜守護陵寢

在皇陵設置石像生的做法始於秦漢時期,此後的歷代帝王、重臣一直沿用不衰,僅在數量和取向上不盡相同

石像生的末端為欞星門,六柱三門,石柱上各置獨角神獸一隻,明間及次間額枋上,均飾雲頭及火焰寶珠,故亦稱「火焰牌坊」。欞星門就是《永樂大典》所稱的天門,它寓意帝王的靈魂通過此門便上了天堂

內、外明塘是明顯陵的第五大奇觀。顯陵設有內、外兩座明塘,取「明堂」諧音。內明塘位於棱恩門前,按風水意向不宜太寬闊,可「藏風聚氣」;而靠近外圍的外明塘(圖2),要寬闊而忌狹窄,以為長久發展之計。如此內、外明塘的建置在已知明代陵寢中尚屬孤例。從內明塘的倒影中,可以看見祾恩門及兩山照壁的投影

雙龍琉璃影壁是明顯陵的第六大奇觀。棱恩門兩側精美的琉璃影壁,為明代各帝陵所無。從現存牆體看,為琉璃仿木形式,上部為瓦檐,檐下是琉璃仿木構件,下部為須彌座,花心正面為瓊花圖案,背面為雙龍圖案,其做工非常精美

陵恩門為內城的正門,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頂式建築。門內有大匾額,上書「陵恩門」三字,下承漢白玉欄杆圍繞的石雕刻須彌座台基,台基四角為全浮雕散水龍頭,裝飾十分華麗

碑亭眾多可謂明顯陵的第七大奇觀。顯陵的碑亭數量遠多於其他明陵,已經發現或有文獻記載的就有九座,除建於棱恩殿內的加上尊謚記文碑外,陵內皆建有碑亭(樓),遠非明代其它各帝陵可比

按照嘉靖帝的旨意修建的棱恩殿,四周建有2米寬的迴廊及漢白玉石雕欄杆圍繞,透過精美的石雕欄杆,陵園的標誌性建築明樓展現在眼前

陵園內各建築物的基礎,大部分採用須彌座式的石雕台基,上刻簡練精美的紋飾,門券石以漢白玉雕刻為龍紋

明樓是明顯陵的標誌性建築,為重檐歇山式樓閣,是懸掛陵名牌匾和樹立聖號碑的地方。聖號碑身「恭睿獻皇帝之陵」七個大字蒼勁有力、氣勢渾厚,為嘉靖皇帝親筆所書,是陵園之瑰寶。明樓在明末毀於兵火,1990年維修復原

棱恩殿為仿皇宮金鑾寶殿修建,是供奉帝後神牌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場所。殿內設三間暖闊,中間放有帝後、神祖牌位,暖闊前設帝後寶座,寶座前為石五供,包括石香爐、石燭台、石花瓶和石供案等,皇帝祭祀時放供品的地方。可惜這座陵內最大的主體建築,毀於明末戰亂兵火

通過明樓這類單體建築的經營設置,既有突出的造型,又具有整體的和諧,使顯陵陵區呈現出「皇權神授」、「以壽綿綿」、「永奠萬年」的空間匠意

外羅城和內羅城是明顯陵的第八大奇觀。作為獨立的陵區,顯陵在陵區周圍建有高牆,與陵宮區圍牆相對,分別稱為外羅城和內羅城。顯陵的建築系仿天壽山七陵之制,而七陵只有陵宮區圍牆,每座陵寢並無單獨的外羅城,只是在天壽山陵區周圍建有防衛森嚴的城牆。顯陵之後的明陵隨之仿效,形成獨特的帝陵制度顯陵的主人朱祐杬生前沒做過一天皇帝,死在兒子朱厚熜繼承堂兄皇位之前,後來被兒子追尊為皇帝,因此顯陵無疑是明嘉靖初期重大歷史事件「大禮儀」的產物。然而,顯陵根據「陵制當與山水相稱」的明代帝陵制度,將四周的山林、河流作為陵墓的有機組成部分,規範的統一布局和獨特的建築手法,建築掩映于山環水抱之中,如同「天設地造",形成了一個擁有外圍空間的巨大山陵,構成了一項建築藝術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天才傑作,一直為世人稱奇。Xingyin@ZhongxiangHubeiWORLD CULTURALHERITAGEXianlingMausoleum oftheMingDynasty

XINGYINPhoto

跟隨行吟,看中國的世界遺產!約嗎?
推薦閱讀:

多生孩子好打架,攬勝星脈要搶誰的市場

TAG:攬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