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第9講:自力與他力——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第9講:自力與他力——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凈宗法師2006年9月26日講於長春般若寺【佛度惡道眾生】請合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好!請放掌。剛才講的還沒講完。前面那個扎爾多,還有一個插曲,它後來又說,它告訴法師:「法師啊!實在告訴你,我也到廟裡去啊!我當時做總督的時候也到廟裡去。」法師說:「你也到廟裡去啊!不錯啊!你也有善根啊!」「我到廟裡去捐錢。」講完之後,它就把嘴巴湊到法師的耳邊:「我實話告訴你啊!我捐錢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呀!」他捐錢就是為了升官發財。法師說:「你就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捐的款,也沒白捐,不然你就墮落地獄了,還在佛門裡面種了善根,還多少有些影響,所以現在投胎做蟒,還不至於……」我們再講,這個「小觀音」來了之後,也是講了它一攤子事兒,法師問它說:「你住在哪裡?」「我可憐,沒地方住,飄飄蕩蕩。」哦!原來也是個鬼。它說:「我原來住在小姑娘家裡面,前一段時間,她一把火給燒了,她(裴娟)立了一個仙堂,然後一把火給燒掉了,我就沒地方住了,到處飄、遊盪,很苦惱。」這樣法師就帶它念佛。好!念、念、念,也是合掌念佛,念了不大一會兒,同樣的,還是裴娟站起來說:「哎呀!又走了,又是一道光明。」就走掉了。走了一個,她就感覺輕鬆一陣兒,就很歡喜,臉上也紅。一個身心一個主宰,好多來,她當然感到很難過了,難怪她講她活得很苦,怎麼不苦呢?當然苦了!講完,走了一個,底下又來了,所以講無窮無盡(那天從早晨凈德法師到善導堂,八點鐘,一直到中午將近十二點才回來,結果弄了一上午)這時候來了一個:「法師啊!你知道我是誰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挺害羞的,還挺充大的,你不能對它們太厲害,你不能揭它的短。法師說:「你是誰呀?」「我姓黃啊!」「哦!我知道你是誰了,知道了。」據講,它有很多稱呼,叫「黃仙兒」,這是尊稱;「黃大仙」,那就更尊稱了;或者叫「黃家」也行,普通稱呼;或者叫「黃姓眾生」,它也覺得可以接受。如果你直呼其名,你沒有真正慈悲憐憫它,沒有辦法給它……,它可能不高興,鬧你。「哎-,黃皮子……什麼黃鼠狼」,它不樂意聽,它要聽好的;蛇,叫「長仙」;狐狸,叫「狐仙」,「狐天美」,一看就是一個女狐狸仙,「狐天剛」,這就是個男仙;姓黃的也有「黃天剛」、「黃天霸」、「黃天猛」、「黃天龍」……,這些都是厲害的,名叫的大,本來這個特點。「我姓黃」它自己不講,它講了一半,「我姓黃啊……」「知道。」「哎喲!它們都走了,我也看到了,我們也能念佛嗎?」這個來得比較主動,它還是挺有善根的。法師說:「你可以念佛!阿彌陀佛救度六道眾生,無一遺漏,誰都可以念。」「我們念佛也能到西方嗎?」「你們念佛也可以去。」「我還有懷疑。」「為什麼呢?」它說:「前面那個鬼是人投胎的,它前生是人;那個小觀音,它有修行,它們念佛能到極樂,還是可以,我是個畜生,披毛戴角多少輩子,我們念佛、佛也能要嗎?不嫌棄嗎?」在它們那裡邊,等級觀念很森嚴,你看那個小鬼,它是個孤魂野鬼,它不過是人投胎,就感到高一個檔次。法師說:「沒問題,任何眾生念佛,阿彌陀佛都慈悲接引。」跟它講。「好!這樣好!我們也念佛。法師啊!你等一會兒。」這個黃姓眾生、黃仙,它也有點菩提心,它怎麼講?它說:「法師,稍等一會兒,等我回去,我還有不少兄弟哥兒們,我把它們都叫來,你給它們統一開示好不好?」「那好啊!」因為那個時候快到中午了。它說:「我快去快來。」講得還很懇切,然後它就走了。一走了,這個小姑娘就回過神來了,她就談話。時間不長,就來了,它怎麼走的、怎麼來的,我們也看不見,走的時候可能順牆根,「嗤」就走了,來的時候,或許帶了一隊人馬,「噠、噠、噠」,馬不停蹄,過來了,哎!到了!「法師,我們來了。」又緩過勁兒來了,上來了。叫了誰啊?「小狐、小黃、大蟒……」喊名兒喊得很親切,「小狐、小黃、大蟒」。時間快到中午了,我們凈德法師就沒有一個個地問它來了多少人、是姓什麼、叫什麼,就想回來做飯了,就說:「好啊!那就跟你們講吧。」「法師,你能不能給我們受皈依?」哎?它還要皈依!「你怎麼知道要皈依啊?」「上一次那個小姑娘到凈宗法師那裡去皈依,我們上次沒去,我覺得我們都有神通了,皈依幹啥呀?皈依有什麼用啊?我們沒去。」「那你現在怎麼想皈依呢?」「現在想皈依。說實在的,不皈依就像那個人,在大街上走路身上沒有錢一樣。」你看,它講得好啊!你們聽懂沒聽懂?在大街上走路沒有錢,你看,你能自在嗎?你不感到低人一等嗎?感到就沒膽氣,對不對?人要靠錢壯膽嘛!上大街什麼都好,沒有錢,計程車也搭不了,買東西也沒有,就感覺到畏畏縮縮的。它說:「我沒有皈依,就像大街上走路身上沒帶錢,不行!我們要皈依。」我們在六道輪迴,我們是六道輪迴的一個旅遊者,在漫漫六道路上,我們沒有功德法財、我們是個窮光蛋。你看,這個黃仙,它都懂這個道理,它說:「不皈依就好像一個人身上沒有錢。」皈了依,身上就有了錢。皈依了三寶,我們就有了功德法財;沒有皈依三寶,你就是窮光蛋,你在六道輪迴裡邊叫做貧窮者。所以,它這句話我聽到以後,我覺得它很善於講法,講得好!凈德法師說:「你們跟我一道念佛,念佛就皈依了。」一個,時間也晚了,再一個,也不能給它講那麼多程序化的東西。「念佛就皈依了啊?好啊!」「念佛,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跟著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比我在這裡強多了!」它們這些都在山上住,很苦惱的,它們自己很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況。合掌,念佛,大家一塊兒念。「你們多多念啊!不管來了多少兄弟,大家一道念!」合掌。那個時候,凈德法師只能看到那一個小姑娘在合掌,其實不是小姑娘在合掌,旁邊許多看不到,大家都在合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哎呀!這次走得特別殊勝。念一會兒,這小姑娘又站起來,這時候站起來,滿臉紅光。然後她就朝著善導堂大門口的方向,自動地磕頭,磕頭拜下去,拜下去起來,特別高興。然後醒過來,就說:「哎呀!法師啊!這次走的特別多,走的特別殊勝,一條金光大道,從這個大門進來。這個光特別亮麗、特別柔和,我當時的心情,就像我這個人融到這個光裡邊,不出來就好了。」她也挺會講的,她說:「哎呀!我就想把自己化到光里去,這個光照起來特別的舒服!走了好多啊!」因為這些眾生走的時候,它們都非常歡喜的,它們覺得自己沒有份的,包括那個扎爾多,這個黃家又把它喊來了,「大蟒」就是指它。扎爾多也牛啊,扎爾多來了還講:「都它們能走!」也有比高低的心,說:「它們能走,我也能走,我善根也不賴!」它們到那時候還有這個想法。這次走了很多。【阿彌陀佛應聲來現】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呢?說明阿彌陀佛救度不嫌棄任何一個眾生,非常容易、非常的快捷。若論懂得教理──這些畜生道的眾生,它們本身神智不是很清楚,有的時候清楚、有的時候不清楚。之所以要求生極樂,也不是對極樂世界有多麼深刻的了解,它是感覺到自己很苦惱。你指一個地方說能去,它就願意去;它只要願意去、願意念佛──因為它的存在,是一個神識的存在,最起碼來附體,這個是神識的過程,它是很容易看見佛光的。當下念佛,當下佛光來臨,所以在《觀經疏》裡邊,善導大師解釋「下品上生」念一聲佛,阿彌陀佛「應聲來現」,應了你念佛的聲音,當下顯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現在念佛也一樣,你口口聲聲念佛,佛當下就在這個地方、現在這個地方。因為名號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所謂「名體一如」、「名體不二」。我們人就不一樣了,你喊「某某人」,他還在外地,沒在旁邊。佛不一樣,你喊「阿彌陀佛」,就在這兒!在哪裡?在我們舌頭上面,你喊「阿彌陀佛」,他就站在你舌頭上跳舞,「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就在我們舌根、在我們舌頭上放光,就在我們心中,「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念佛,是心是佛」。所以,剎那不隔、當下就是。你看這個例子很簡單。合掌念佛,阿彌陀佛就來現前接引。阿彌陀佛尚且能度廣大六道眾生,怎麼不能度我們皈依三寶、吃素念佛的眾生呢?所以,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力量不可思議,很方便、很善巧度眾生。【仙堂的處理】關於仙堂的處理,事後我又專門把裴娟請來,因為這個居士還是不錯的,她一個是人年輕,再一個,她還蠻理性思維,另外,她念佛還比較虔誠的,我就問她有關仙堂的內部機構,它們幹嘛要立堂,它們什麼樣的生存方式,它們是什麼樣的思維活動,我又多作些了解。之所以這一堂仙能夠走的快,我想有幾個方面原因(有的是善根不成熟、調皮搗蛋的,你怎麼講,它都不願意走),她這個主要原因還是裴娟很懇切,裴娟就說,她很猛力決斷,她聽到這個念佛法門之後,她就知道以前神、仙、鬼、佛分不清,以為仙就是神,佛也是神,她聽到皈依三寶、念佛法門之後,又看到一些我們的書,她知道了:「哎呀!我得學佛,我不能供它們了。」她心裡很明白。很明白,她就想打定主意不供,這個時候,她供的這堂仙就起了矛盾,就來擾亂她,想阻止她。為什麼呢?「你不供我了,斷了我的香火了,我的生存受到威脅了」,但是,裴娟很勇猛,她還是打定主意,「我現在已學佛了,我是三寶弟子,我無論如何不能供你們!」所以,回去之後──她當時起這個念頭是在廠里上班,當下就感到難過,她就有數,知道它們來干擾,她就跟它們講:「我現在在上班,你們不要來搗亂,有什麼事我們回去好好商量。」哎!這個心愿一起,又平穩下來了。平穩下來回到宿舍,她就上了一柱香,因為她也供佛,就許願說:「如果有什麼事你們現在儘管講,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我就不準備供這個仙堂。」上了一柱香之後,給佛頂禮。然後,過一段時間,平安無事,心裏面一點動靜都沒有,平靜如水,哎!感到挺好、挺輕鬆、沒反應。這樣,就把這個仙堂一把火給燒了。燒了之後還是有反應,這些眾生還是蠻麻煩處理的,後來多少有些鬧騰。裴娟主意打的很定,她媽媽也是供堂的,她媽媽講:「你呀!幹了壞事了,你應該把它再立起來。」「我不行!我不能立它,我一定要專修念佛,我就到底了。」平時,也有跟它們交流念佛的道理。所以,裴娟本身志願很勇猛,這些眾生就難於插針過來。到善導堂的前一天晚上,她上衛生間的時候,就下了個決斷的心(有段時間還在那裡交錯、它們擾亂嘛)她說:「我無論如何不能動搖,就完全仰靠阿彌陀佛!」她當時這個心一旦發起,她感到渾身非常的輕鬆下來。她後來就跟我講:「佛力加持,特別的靈,就看你心裏面堅定不堅定,一念堅定,馬上加持。所以,我第二天到了善導堂,這個也是佛菩薩的指引,肯定讓我來到這個地方。」遇到凈德法師跟她這麼一講,哎!她所有的問題解決了,身心輕鬆,非常愉快。她這一堂仙,因為裴娟經常念佛,也經常跟它們講念佛的道理,所以它們多少是聽到的。【三寶很可貴】我就問她說:「哎!你不教它們念佛嗎?」「我教過,」她說:「師父,你不知道,它們也是狗眼看人低,我講,它們不相信,師父你講,它們就相信。」「為什麼呢?」這個裴娟還是挺會講,她說:「比如說在街上有人吵嘴,你一般人去拉架,你勸他,人家不聽的,你是一般人;公安局的人,穿著制服去,一拉,哎!人家就相信,為什麼?他就代表一種國家的權力,他穿這個服裝,後面還有公安機關、還有國家,不得不服。出家人把衣服一穿來講法,後面就有佛作靠山,你說它念佛能到西方,你開了口,等於佛開了口,它能接受,等於佛就懷抱它們,所以,它能生信心。」所以,三寶很可貴,你看看,這些六道眾生,你給它講許多,它也不一定相信。所以,我們這裡的師父們能夠穿上出家的衣服宣揚佛法,人天致敬。所以,我們廣大蓮友,恭敬三寶,能廣種福田。我們出家人,更有深重的責任。這麼一想,覺得三寶確實尊貴。【打定主意專修念佛】所以,如果大家有類似的情況,一個主要的、綱領性的要點,就是我們內心要打定主意。這一堂仙經過她的耳熏目染,比如說「出家人不打誑語」、「念佛」、「極樂」……它們都有熏習。自從裴娟來打定主意要學凈土宗求生西方的時候,它們這個仙堂產生了分裂(你看,挺有意思的)。我問她說:「它們這堂仙之間沒有矛盾嗎?」她說:「我不學佛之前,它們挺統一、挺團結,一學佛以後就分裂了。」我說:「哎!怎麼回事?」「它們不學佛時,它們都是利益勾結,大家都是一致的,大家一致佔有這個堂子,互相幫忙,你怎麼分工,它怎麼做事兒,互相打探消息,問什麼事兒、看什麼病,都有分工的,小的、大的,層次、等級森嚴,哪個受哪個管,大家合作。我一學佛之後,不一樣,裡面分三派,有一派是願意跟我一道學佛、願意求生凈土;有一派不願意,『哎,這個不行,我們還要貪圖世間供養、人間的東西……』;還有一派是明哲保身,『哎,這個也可也不可』,有三派,就開始分開了。」主要是看當事人,你能打定主意,哎!這幫佔了上風。所以,這個是很有借鑒意義的。【佛中之王,光中極尊】這個例子,是說明佛度眾生很容易、很慈悲,阿彌陀佛具有廣大神力,《無量壽經》裡邊,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本來佛佛平等,不分高下,這是站在法身佛這個立場上,本來就沒有高下;報身佛度眾生,有不同的誓願因緣,因地的誓願、修行不一樣,所以,攝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各有不等。阿彌陀佛叫做「法界藏身」,無量光明、無量壽命,也可以稱為十方諸佛之本體,所以被十方諸佛所讚歎,成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諸佛裡邊的王,光明裡邊最尊貴的、最尊第一的。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裡面說:「十方諸佛,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我等諸佛,所不能及。。」 一切諸佛,所不能及光明代表什麼呢?光明代表這尊佛度眾生的力量。光是代表佛的智慧力、佛的善巧方便,佛的誓願、智慧。阿彌陀佛既然光明第一,就是說明他救度眾生的誓願力量、善巧智慧第一。如果這個「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最尊第一」的佛,尚且沒力量救度我們,那我們就徹徹底底完蛋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阿彌陀佛如果沒有力量,那就沒有了,連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所以,善導大師就勸導我們說:應當深信、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我等造罪凡夫,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你不用懷疑,也不必顧慮,乘阿彌陀佛的願力一定往生。我們就是懷疑多、顧慮多,「這樣行不行,那樣行不行……」太多了!【怎樣乘佛願力?】自身無力量,彌陀有誓願力量,我們乘托彌陀的力量;方法如果很難,我們還是望洋興嘆:「是啊!阿彌陀佛很有偉大神力,我們怎麼靠上呢?如果說要很難很難才能靠得上,那還不是一場空嗎?」比如說:這裡是汪洋大海,這個船很堅固,只要能上船,肯定可以過海。但是,船沿上去有幾十丈高,沒有梯子,你怎麼也爬不上去,那還等於是無用啊!怎樣乘佛的願力?如果方法很複雜、很艱難,這個易行道,還是成為難行道。在這個方面,也有疑惑,有的人就講:「如果你能夠像阿彌陀佛一樣發四十八願,你就跟佛的願心相應了,你就乘上佛的願力了。」這樣容易嗎?(「不容易。」)四十八願不容易發啊!「超世本願」,十方諸佛都發不了,所以說「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超世」,超越世間、出世間的誓願。如果要我們能夠發四十八願,才能夠乘上佛的願力,我們能夠發四十八願,也不要乘阿彌陀佛的願力了,我們自己就是法藏比丘了,對不對?我們自己就可以修了嘛!所以,這個可以講是鼓勵性質的,鼓勵我們發大心,這個不是我們能做得來的。還有人講怎麼樣跟佛相應呢?怎麼樣乘佛願力呢?「念佛,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心清凈了,念到佛性開發了、開悟了、證三昧了,就乘上佛的願力了。」果然如此的話,也不容易,是不是?太難了。要達到這樣才能乘佛願力,這個是很困難的。其實來講,以善導大師的解釋,我們乘佛願力的方法很簡單。我們有心、有口能念佛,就能乘上佛的願力,就這麼簡單。佛要救我們,我們讓佛救,這個就是跟佛相應了。比如說:一個媽媽,小孩子很小,他餓了,媽媽喂飯給他吃。媽媽喂飯給他吃,他願意張口吃,他就跟媽媽相應了,對不對?媽媽願意為你喂飯,你願意吃飯,你的想法跟媽媽的想法就一致的,這樣他就能吃飯吃飽,不至於餓死。不是說「媽媽掙錢,來做飯來喂我」,然後這個一歲、二歲的小孩,他也去掙錢,也來做飯,說:「這樣跟媽媽相應──媽媽發願掙錢做飯養活我,我也發個願去掙錢做飯養活自己,這樣才跟媽媽相應。」這就不相應了嘛!喂你飯,就吃飯,這是你的根機做得來的。阿彌陀佛把六字名號給我們,讓我們稱念,說:「這樣救度你!」我們就念佛,就跟阿彌陀佛的誓願相應。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說:「十方的眾生,你要信順我!」「好!」信順阿彌陀佛不懷疑。「十方的眾生,你要願生我國!」「是!我願生極樂世界。」「十方的眾生,你要稱念我的名號!」「好!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好了,這就與佛的誓願──第十八願非常的吻合,一體相應。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乘佛願力」,就是「稱佛名號」。怎麼稱佛名號呢?我來引用幾段文,有些我們也學過的: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這前面就講信願行:「一心信樂」:不懷疑。「求願往生」:願生凈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就是說我們現在開始念佛,一直到臨終,不改變專修念佛,這樣就得了四個結論:「乘佛願力」:這樣就是乘佛願力。乘佛願力,莫不皆往。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乘佛願力的方法,就是信願行,就是願生凈土、稱佛名號,對我們根機做得來的。底下又講: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這是《往生禮讚》,說怎麼樣乘上佛的願力?「但能」:就是你只要能夠這樣就可以了,不難!只要哪樣呢?「上盡一形,下收十念」:這樣就乘佛願力。能不能做到?(「能!」)這樣念佛,大家都能做到,對不對?就像剛才打的比喻一樣,這個地方是海中間的一個孤島,這個孤島馬上就要火山爆發了,四周茫茫的海水,沒辦法逃脫。這時候,有一個人很慈悲,「哎呀!我駕船去救他們」。好,船開來了,但是,忘了帶梯子,沒配梯子,從大船到岸上很高,上不去。那麼這個船開來沒有效果,對不對?這個海中的孤島,就代表我們有限的人生;這個大海,代表我們茫茫的罪業;這個孤島,就代表我們現在有限的身心生命;這個火山要爆發、孤島就要沉沒,就代表我們無常的生命、時刻會吞沒我們;這個大船,就代表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讓我們能夠登船的方法,就是讓我們能夠很容易地契合阿彌陀佛本願,如果這個方法很難,我們不能解脫。不可能說:來了這麼一個大船,「哎呀!六字名號不可思議的神通、威德」,但是你就不容易契合,麻煩了!很簡單!很容易!這是坐船的比喻。再有一個比喻:是坐直升飛機。這個比喻我覺得比較能說明問題。也是這個孤島,我們來救這個孤島上的人,駕著直升飛機過去了,結果到上空盤旋一番,忘了帶梯子,這個直升飛機上面沒有備那個懸梯,這樣,底下的人怎麼上來?你來到上空,白來一趟,還要走,對不對?這個直升飛機既然來救人,它一定備有這個梯子,從直升飛機上面把雲梯垂掛下來,我們下面的人只要抓住這個梯子的話,只要一上這個梯子,哎!一收、一拽,上去了,就可以安全脫險,是不是這樣?這個代表什麼呢?這個直升飛機,就是代表阿彌陀佛,講阿彌陀佛,代表很多,光明、威神、誓願、慈悲……一個整體,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這個梯子,就代表阿彌陀佛所設定的救度眾生的方法,也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的這麼一個懸梯。這個梯子,任何人都夠得著。所以,為什麼善導大師要提倡「一向專念」呢?因為如果我們要上這個飛機,你只有這一條梯子可以爬,只有這個梯子,你才可以上。你說:「哎呀!我不用這個梯子,我家裡有個梯子很好、很高!」你家的梯子再高、再好,你往哪裡爬呢?是不是?家裡的梯子代表什麼呢?代表我們自己的修行,「我能修行」,你往哪裡修?往哪裡靠呢?怎麼靠啊?「我迴向求生啊!」哎!也不錯!好!就把家裡的梯子搬來,往這個直升飛機上靠。老兄,你何苦呢?如果直升飛機沒有配梯子,你說你把你家裡的梯子搬來靠上去,「我爬上去得救」;他配了原配的雲梯下來,你再搬這個梯子,多此一舉了。你應該直接就順著他那梯子──名號,攀登上去。我所講這一切,都決定不是否定我們本身所應當修持的善法,我是要從往生這個角度來說明,這些對於往生沒有其功。作為我們本身的修持,作為佛弟子應盡的本分。另外一個角度,是要嚴格要求的。我們作為雜行雜修迴向求生凈土,等於是把我們自己所做的一個竹梯也好、木梯也好,哪怕你是黃金做的一個梯子,你搬來靠上去,這個迴向發願來仰靠他,那就要很堅固,不然的話,一閃動、底下一動,就有失誤了。阿彌陀佛救度我們,四十八願當中整體設計好了救度眾生的方法,不僅建造好了美妙莊嚴的國土,也設計規劃好了接引我們往生凈土的道路和方法,就是第十八願──念佛往生之願。我們只要念佛,就是乘上彌陀願力;乘上彌陀願力,就能往生彌陀凈土。所以要念佛往生。善導大師還有一段文,解釋第十八願: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如果我要成佛的話,十方所有一切眾生,願生我的凈土」。「稱我名字」:「你稱念我名號。」怎麼稱念?「下至十聲」:當然包括了「上盡一形」,省略了,後面又加了幾個字: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一段解釋,跟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願文幾乎一樣,但是,多了四個字,就是「乘我願力」。在「稱我名號,下至十聲」的後面,加入「乘我願力」四個字,是要說明:只要念佛,就是乘佛的願力。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他所解釋的都很簡單、很容易、很明了、很懇切、不含糊,沒有講那麼複雜,「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們念佛很簡單、很容易。【真信切願】印光大師也說:凈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你只要有信願,真信切願,「真的相信阿彌陀佛能救我」,這叫真信,「真的相信阿彌陀佛能救得了我」。不是說:「阿彌陀佛,你救得了我嗎?」這個就不叫真信了,在懷疑了;切願,「我真的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含糊。有的人,平常講願往生講得比誰都響亮、很懇切。真的阿彌陀佛來接引他的時候,他說:「哎!等一等,我還有股票沒搞好,我再去弄一弄;我還有小孫子。」也有這樣的人。我所遇到的一位蓮友,他就是阿彌陀佛兩次來接引,怎麼阿彌陀佛兩次來接引呢?你們要不要阿彌陀佛兩次來接引?要啊?一次就好啦!他念佛、念佛、念佛……他老伴兒也是念佛的,他姓劉,湖南臨澧人。阿彌陀佛來了,他自己都看到了,他就告訴人家說:「阿彌陀佛已經到了,托著蓮台,我就上不去!」然後,大家就給他鼓勁說:「哎呀!你要一心求願往生啊,你要放下!如何、如何……」大概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一、二個小時,他自己講:「阿彌陀佛又走了。」你看!結果,他妻子在那裡「哎呀!哎呀!真是,你真不爭氣啊!阿彌陀佛來了,怎麼又走了?」後來就打電話問我。我說:「你問他,他一定心有掛礙。他如果心無掛礙,肯定已經跟阿彌陀佛走了。」好,他們就問他:「你有什麼掛礙呀?」他說:「我呀!就是我那個小孫子我捨不得。」你看看!這個就不是真信啊!他說:「我那個小孫子,我就捨不得。」你說他,他念佛,佛沒有辜負我們啦!你念佛,臨終了,佛就來了,佛說:「我如約而至,結果你呢,你負約了,你不願意來了。」佛很慈悲。我想,他的心態有一種變化,他想:哎呀!我是去呢?還是不去呢?他在猶豫之間,佛就端著蓮台等他。「哎呀!我還是捨不得!」他這樣心一退,佛一看,就隱身了:「哎!你不願意來,我暫時隱沒吧!」又回去了。這個時候,蓮友、他的妻子就跟他講:「老劉啊!你可是要辦大事啊!要往生凈土啊!兒女、孫子有什麼放不下的?」然後,專門把他的兒媳婦叫來了,他兒媳婦跪在他面前跟他講:「爸爸,你就放心走吧!你孫子我們肯定能夠照顧得好,你有什麼放不下心的?」兒子、媳婦挺孝順的,媳婦都跪在面前跟他講。「好!那我下定決心了。」這樣又下定決心了、又來念,彌陀第二度來迎接,這次順利往生,哎!這次順利往生了。所以,阿彌陀佛救度我們,那是不可形容的慈悲,「你想來,還在猶豫當中,我就提前來現前,讓你看到;你再猶豫,我再等待;你真退心,我暫時退避;你再發心,我再來!」如果他這次又讓掉了,阿彌陀佛還會來第三次的。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讓阿彌陀佛麻煩太多次,好像作遊戲一樣,「來了我不去,再來一遍吧!」──那個不好。所以,任何人,印光大師也講:你只要有信、有願,這叫真信切願,真的願往生。切願往生的人,哪會說佛都現前了、還有孫子放不下?那肯定願不切嘛!所以,平時要培養這個心態,不要到時候亂了手腳。也有的人(人的心智各不一樣),你看他平時嬉里馬哈的,但是這個人遇到大事不糊塗。哎呀!平時你看他,好像也不怎麼樣,但是,走的時候,他往往露出一招,你不可小看,為什麼?他說:「哎!佛來了,放下,什麼爹、娘、爺、女、錢……什麼東西通通放下,馬上隨佛走。」這個人是有數的、心中有數,他早就準備好了。這個也不叫急中生智,他這是大事不糊塗,「我現在還沒有死嘛!你們講什麼,我就應酬你幾句,你叫我辦什麼事兒,只要我老腿能跑得動,我也給你跑一跑,活在世間就這麼回事啦!辦一辦,但是現在阿彌陀佛來了,對不起!拜拜了!我到凈土成佛了!」這個是有智慧的。大家不要平時口號喊得高,到時候出岔子,不好。老法師總結的兩句話,在書的扉頁,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標誌和宗旨:念佛即是乘佛願,乘佛願者得往生。【全靠佛力還是半靠佛力】當然往生凈土靠佛力,沒有哪個不贊成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往生西方肯定靠佛力,如果沒有靠佛力,我們去不了,是全靠佛力呢?還是半靠、半不靠(或者說半靠佛力、半靠自力)呢?這個就說法不同了。應該說: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都有他一種說法存在的理由。比如有的人就說了:「你靠佛力,你還要靠你念佛嘛!如果你不念佛,你肯定不能往生。」對不對?如果說「念佛是自力,往生靠佛力」,說「我一方面靠佛,一方面靠我自己念佛,自力加佛力、二者往生」,答案正確。不過,另外一種答案,如果善導大師,他一般不這麼講,這樣講怕人家誤解,還會在眾生這邊有纏繞和執著,他所講的,說:念佛、往生都是靠佛力。「都是靠佛力」,他的含義是:念佛本身就是在靠佛力了。我們念佛,念念之間,每一句、每一句都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所謂力量,是相對我們的目標而言,我心中的願望和目標,靠自己能達到,就是我有力量;如果靠自己達不到,就是我沒有力量。我們感覺到自己沒有力量,所以才靠阿彌陀佛,靠阿彌陀佛的方法,就是念這句名號。這種解釋,跟前面那個解釋不矛盾,只是他更加從佛願攝受的立場來說明。所以,善導大師就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一切善惡凡夫」:不管是善凡夫,還是惡凡夫,不是一半,是「一切」,你看,沒有一個遺漏。然後說:「莫不皆乘」:「皆」就是完全、全部,沒有一個不是完全靠著阿彌陀佛的願力。惡凡夫往生全靠佛力,善凡夫往生也是全靠佛力,所以叫「一切善惡凡夫」。或者有人講了:「這個善凡夫往生,一半靠佛力、一半靠他自己修行力。」善導大師也不這樣解釋,說:一切善凡夫往生,也莫不皆乘佛力。【徹底靠倒】印光大師也勸我們要:通身放下,徹底靠倒。這個才是一個念佛的平穩的心態。不要自己一邊念佛一邊起疑惑心,半靠半不靠。我們也講過了,比如說:坐火車路長,要坐卧鋪,在卧鋪上面睡覺的時候,你們是不是通身放下啊?要通身放下吧!通身放下就是說我整個的身體,我就是完全地坐上去。坐板凳也一樣,我就端端正正的,身體的重量完全坐下去,這叫「通身放下,徹底靠倒」。【通身放下】放下,聖道法門也講放下,凈土法門也講放下。但是聖道法門放下很難放下,凈土法門放下很容易放下。就像我們挑著個擔子,「放下、放下」,你沒地方放怎麼放下啊?要有地方給你放。聖道法門自我修行的話,你一定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的熏習,你不容易放下,特別在家居士,兒子是自己掉下來的一塊肉……有很多居士就向我們師父抱怨:「師父啊!我也想放下,你叫我怎麼放得下?」他說:「我放不下。」這個要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確實,人的習性嘛,他如果不結婚、不生子──當然,我們作為出家人,我們很瀟洒,「你放下!」他說:「師父啊!你要成了我,你也放不下;我要成了你,我也放得下。」他已經成了這個樣子了,因為他沒有智慧,他過去業力牽引到現在,兒子又愚痴、又下崗,還沒有飯吃,做老娘的心裏面怎麼不揪心呢?結果生了個孫子,小孫子生下來是弱智,「哎呀!我這個做奶奶的,心裏面怎麼不心疼呢?」所以,在家確實障礙很多。所以,各位在家菩薩,你們辛苦了!我真的知道大家辛苦了。哎呀!我有時候聽你們念經,聽念什麼經呢?我不是聽大家念《阿彌陀經》,聽大家念「人生苦難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聽得越多,我越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感覺到這個衣服(指僧服)穿的不容易。你們家裡面如果有兒子,正在讀大學,長得年輕漂亮,請他將來出家,跟我一樣穿這個衣服好不好?你不要讓他將來像你一樣,又是搞得到時候放不下,受這個苦,這樣對他不負責任啦!要勸他念佛、勸他吃素、勸他出家弘揚佛法,你才是好母親。放下,以我們凈土門來講,我知道我是一個罪惡的凡夫,我把所有這一切放不下的,全部拜託給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完全放在這句名號上面,完全賭誓、押寶、抵靠在阿彌陀佛身上,就好像我們放下,往哪裡放?放在阿彌陀佛──他給你一個平台,你才放下。如果以聖道門的修行來講,除非你開了悟,你有般若智慧,「哎!我都放得下,什麼事情來,平淡無事。」像廣欽老和尚,說:「無來無去沒有事。」本來就不生不滅,本來世間沒有一法可得;沒有一法可得,哪有什麼兒?哪有什麼女?哪有什麼放不下的?無一法可得嘛!要達到這個工夫,你就真正放下了。不然的話,內心總要起波浪。我們凈土門,是知道我們這樣的根機,沒辦法達到那樣的程度,現在就把它完全投靠在這句名號上面。而這句名號,本身就是我們自身所具有的性德、本地佛性的完全顯露,不過是阿彌陀佛成佛,承擔我們的罪業。《無量壽經》說:為諸群生,荷負重擔。阿彌陀佛說:「我來為你挑擔子,我為眾生挑擔子,你有罪業,你有放不下的事,我來給你挑!」我們要捨得讓阿彌陀佛挑啊!我們就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兒子考大學考得上、考不上,「南無阿彌陀佛」;我的工作是好、是壞,「南無阿彌陀佛」;我將來是漲工資、跌工資,「南無阿彌陀佛」;我丈夫在外面忠心、不忠心,「南無阿彌陀佛」……你全靠南無阿彌陀佛,決定什麼事情都慢慢向好處迴轉,你不要一邊放一邊想:「哎呀!我自己再想想辦法……」你沒有辦法想!你有辦法想,就不要靠佛了。【佛力不可思議】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裡邊,說明阿彌陀佛的大誓願力,他舉了三個例子。在《往生論注》的下卷,快要結束的時候,他舉了阿彌陀佛三條願,得出一個結論,他說:凡是生彼凈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說得很徹底、很懇切,只要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這是就往生來講),還有包括已經往生極樂世界的、在極樂世界做菩薩、做人天的,他們所起「一切諸行」,供養諸佛、聽聞佛法、神通無礙、廣度眾生……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緣自於阿彌陀如來本願力,都是佛的力量。他舉了三個例子:第一、舉第十八願:第十八願叫「念佛往生願」,以這一願來證明,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說:緣佛願力故,十念便得往生。因為阿彌陀佛願力不虛假,所以,十念念佛、一念念佛、念念念佛,個個往生!這樣是往生靠佛力。再舉第二個例子,第十一願: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一願,「凡是往生我極樂國土的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我不取正覺。」這個叫「必至滅度願」。「必至滅度」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必然達到大涅槃、成佛的意思。「滅度」,證悟不生不滅的法性,「必至滅度」就叫做必定成佛。以這條願來證明,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成佛,不是靠自己。到那裡成佛,還是靠阿彌陀佛的第十一願去成佛。然後又舉第二十二願:第二十二願叫做「還向迴向願」,就是從極樂世界回頭過來,到娑婆世界度眾生,「修短自在」,就是「超越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從極樂世界回來度眾生,廣行菩薩道,行普賢行,也是靠阿彌陀佛第二十二願的力量。往生極樂世界是來回票。你去往生,靠佛力;你到凈土成佛,靠佛力;你從佛的凈土示現回來、以菩薩身份度眾生,還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所以,阿彌陀佛是全承包、總承包、來回票,全部都有了,都在這句名號之內。印光大師就講了:「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你念得熟,成佛都有餘。」這句話講得好啊!我們最多就是成佛了,印光大師說:這句佛號你念得熟,成佛還有得多!多在哪裡呢?「不僅保我一個人成佛,還能夠度很多的人成佛」。當然,這個也在成佛功德範圍之內,是來讚歎這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就是說:我往生凈土,在這句名號之內;到凈土成佛,仍然是這句名號功德的兌現;到凈土成佛回頭度眾生,仍然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一種展現。所以,佛力不可思議!好!大家請合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好!謝謝大家!http://koudai.360.cn/u/19863939/category_123044411.html?p=70
推薦閱讀: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五0集)
夢齋心語:菩提心與凈土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九七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十一集)
續凈土生無生論白話淺譯

TAG:思想 | 大師 | 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