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創作何故又熱

url:http://ehzrb.hz66.com/hzrb/html/2016-09/17/content_301721.htm,id:0

關海山

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古典文學無疑是其中一條重要而必不可少的支流;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歷史長河中,古典詩詞無疑是其中橫空出世的「鎮河之寶」。

對於古典詩詞的概念,我們都是非常熟悉的,自上小學時,我們的課本里便逐年適當地選入了一些優秀的古典詩詞以供我們學習和鑒賞。中國自古就是詩歌的國度,而詞作為詩的一種,源於隋唐「燕樂」歌詞,後經文人學士的整理,吸收了唐格律詩、辭賦以及駢文的格韻句型,加以變化,遂盛於兩宋,再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和完善,經過歷代詩人的錘鍊和升華,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體系,深受廣大文學工作者和愛好者的青睞。

但是,自從「五?四」運動白話文發展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古典詩詞就逐漸由「前台」退到了「幕後」,僅供專家們和愛好者去研究和把玩,安慰心靈,陶冶情操;或者供學生們去學習,以便繼承傳統,掌握必要的古典文學知識。事實上,像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猛將,也很清楚文言文自有它的歷史功績,他們更清楚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非常具有超時空的活力,只是根據當時時代的需要,必須旗幟鮮明地站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對民眾有一個正確的文化引導。

事過境遷,當白話文的閱讀和寫作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習慣和常識,當東方的古老文明與西方的現代文明相互借鑒、碰撞、吸收、滲透以後,近幾年來,古典詩詞的寫作又重新煥發出了生命的活力。據了解,目前,全國約有500多種公開發行或內部發行的古體詩詞刊物,每年發表古體詩詞作品在十萬首以上,「中華詩詞學會」更是在全國已擁有一萬多名會員,被認為「已成中國文壇和詩界不可忽視的一支勁旅」,其中,不乏大量有才華的年輕人,甚至包括許多在新詩領域頗具知名度的人士。這種現象被一些業內人士驚呼為「狼來了」,引起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恐慌。

其實,恐慌大可不必的,「狼來了」更是沒有道理的。新詩發展百年,到了一個節點,需要總結得失,以便「再出發」。相對於新詩,古典詩詞之所以能夠贏得讀者和作者,還在於它沉澱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傳神的語言表達,含蓄而又淋漓盡致地反映了我們民族的文化心理、文化情感和審美情趣,「把我們民族文化的傳統和特點發揮到了極致,並推動了民族語言的發展,因而成為我們民族堅持和發展自己的載體和工具。」是的,詩詞這種重要的文化載體,幾千年來,自始至終無一不貫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憂患意識,像李白、杜甫、蘇軾、陸遊等,其詩詞中的社會責任感常常使讀者熱淚盈眶。《尚書?堯典》云:「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毛詩序》云:「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責也。」以至被當代詩學界稱為中國古典詩學的集大成者王夫之也宣稱「文以言道」:「君子之有文,以言道也,以言志也。道者,天之道;志者,己之志也。」如果沒有了這種大是大非的詩歌精神,還何以言詩?詩歌又怎能相繼以長?

無論古典詩詞,還是新詩,都只是一種文學表達的形式,各有其長,也各有其短。而古典詩詞,由於其遠離我們現在生活習慣的環境,由於其朗朗上口的特有韻律,還由於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宏大的語言張力,都令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著迷。當然,寫作古典詩詞的一些創作要求,如平仄的強調,如典故的使用,如對仗的處理,如韻腳的選擇等,都必須推陳出新、靈活運用,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說到底,古典詩詞和新詩,只有取長補短、互相學習,才能齊頭並進,發揚光大。

來源: 湖州日報


推薦閱讀:

【古詩詞知識】【古典詩詞概述】
古典詩詞鑒賞:李煜《長相思·一重山》賞析
古典詩詞鑒賞《過故人庄》(孟浩然)
古典詩詞形象與意象鑒賞

TAG:詩詞 | 創作 | 古典 | 古典詩詞 | 詩詞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