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末清初被遺忘的悲壯

同歸域-簡介 同歸域 舟山同歸域(1997年8月29日公布)時代:清地點:舟山市定海區戈峰山同歸域於城關北門龍峰山山腰,環城北路以北100米。墓坐北朝南,墓丘呈半圓形,直徑3.5米。墓面高1米,寬3.5米,墓頂砌作六邊錐形體。為明末抗清將士臣民一萬餘人的骨灰合葬墓。南明魯王朱以海初監國於紹興,後輾轉海上,於清順治六年(1649年)十月移駐舟山,設行宮。清順治八年(1651年)清軍攻陷舟山,抗清軍民萬餘人殉難。清參軍喬君缽集殉難者屍首在世此火化合葬,勒碑橫書「同歸域」。明、清之際政權移主的戰爭具有明政權反抗落後民族貴族入侵、保衛漢族政權和民族文化的性質。清王朝集忠骨建墓歸葬,也有籠絡漢族人民結束戰爭的策略,該墓正是反映了中國歷史上這一重大事變。 同歸域歷史圖 1、清順治二年(1645年)七月十八日,明魯王朱以海,在張國維、孫嘉績、熊汝霖、錢肅樂、張名振等擁戴下,監國於紹興。次年六月,清兵橫渡錢塘江,魯王聞訊出逃海上,張名振率舟師保護,漂泊舟山普陀山洋面,本擬進駐舟山,遭舟山參將黃斌卿拒絕,後被鄭彩接到廈門,不久攻佔許多城池。但好景不長,內爭外患,大片土地人口,喪失殆盡,只得再圖舟山。清順治六年(1649年)十月,魯王大舉討伐,張名振、阮進殺了黃斌卿及其二女,進駐舟山,以參將府為行宮。清順治八年(1651年),清軍分三路攻取舟山。魯王聞警即委相國張肯堂率兵六千留守定海城,自己與張名振統舟師北攻吳淞,牽制清兵。八月二十二日大霧,清兵至螺頭門,阮進以火攻退敵,不料風反自焚,清兵乃蜂擁登岸,直逼城下。九月初二,守軍火藥盡,內奸金允產、邱元吉墜城投敵,引清兵入城。劉世勛等率全城軍民與之激烈巷戰,因寡不敵眾城陷。全城殉難者18000餘人,屍體遍地,血流成河,史稱「屠城」。這時魯王與張名振回救,在螺頭門受潮水阻擋,眼巴巴看滿城大火衝天,只得轉航福建沿海島嶼,數月後去廈門,依附於鄭成功。清軍緊接著打掃戰場,經歷喬缽收集全城屍首運至龍峰山東麓,火化掩埋,豎一石碑,鐫刻「同歸大域」四字。2、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定海知縣繆燧,親歷北郊山麓,「但見白骨青燐,寒煙衰草,即所勒之石亦復無存」。他捐出銀兩,「購料圍砌石壙,以衛幽壤,以捍樵牧」。總兵藍理知道後,也捐銀一百另八兩,購田三十八畝七分多,作為祭祀之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為祭祀起見,又建祠三間於墓前,匾名「成仁祠」,設神龕立牌位,以妥神靈。並再置田二十三畝二分多,地二十畝五分多,補祭祀葺祠費用之不足。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縣庄綸渭重建頭門三間,左右耳屋二間,並立碑開列田地房產之數和祭祀次數、日期、桌數和祭品等。光緒間廳同知楊小荔又重修成仁祠,並編《成仁祠備錄》一書。民國二年(1913年)浙江省議會決議將鎮鰲山麓前舊鎮署改建成仁祠,又將舊鎮署西首箭道餘地八畝一分五厘六,每畝價銀一佰元,共計八百十五元六角買下,再將舊鎮署前一畝三分九厘四荒地也以同樣價錢買下,改建費用共計八千元,浙江省稅項下撥給三千元補助,其餘由定海紳商募集。定海民眾各團體紳士又向國民政府呈文,請求中央主持募捐,以昭慎重。後來劉鴻生捐出大洋一萬二千多元,工程得以順利進行。民國十二年(1923年)新改建成的成仁祠規模宏大,佔地二十餘畝,中軸線上有:大廳五間、正殿五間,後大殿五間;東邊,前有樓房三間,中有東廡三間及廚房,後有舟山宮井及花圃;西邊有廡屋三間;雪交亭建在東邊樓房之前,祠前圍牆長八十餘丈,中設大門,題「成仁祠」三大字,門前有路,路南又有「祠前照壁」一座。3、新成仁祠建成後,定海縣議會決議將同歸大域前老的成仁祠改為饗堂,將老祠供奉的牌位移到新祠。成仁祠奉祀的牌位,歷代有很大變化。清康熙四十二年,祠內僅設一龕,「立死事諸先靈公位、又立死事先靈男位、死事先靈女位」,唯恐掛漏,一律不寫姓名及官職。乾隆二十年,祠內設三龕,中奉職官、右奉王妃及婦女,左奉士民牌位,據明史及縣誌標明姓名及官職的有六十九人。咸豐四年(1854年),將王妃牌位移至後龕,調婦女牌位至西龕,士民牌位至東龕,以示尊卑。同治間紳士們在南明史料中,兩次共查出定海殉難者一百八十四人,並更正以往姓名、官職、重複等差錯。改建的成仁祠落成後,又作了大幅度的調整,正殿中龕祀辛卯屠城殉難者;與魯王或與舟山有關係的,如黃斌卿、張煌言等,祀於左龕;右龕專祀殉難士民;後大殿一龕三窗,王妃居中窗,職官之婦女居左,士民之婦女列右,共列牌位二百六十一。所有神龕均配上玻璃,亮麗光潔。成仁祠計有祠產水田六十二畝,地二十一畝五分,山二十一畝五分,每年收租谷三千七百七十斤,地租錢八兩三分,用作難日及春秋祭祀和祠宇維修之費。據乾隆間碑示記載,成仁祠祭祀每年四次,每次四桌,每桌供品十二樣。具體情況如下:每年清明及七月十五日於三神位前,中備祭品二桌,豬羊各一副,東西各一桌,祭品共十二樣,葷素各半,以銀錠千個,香燭四副恭祭。另外再以紙錢羹飯散之後山。這兩次祭奠由縣儒學負責。每年九月初二為屠城殉難紀念日,延請僧道八人,誦經一日,素菜四桌,每桌十二品,當晚放焰口。每年十月初一日與春秋二祭同,唯豬羊不設,以上二祭由耆民經管備辦。以上種種說明,清康熙至民國,定海民眾和地方官員對同歸域和成仁祠的修建是多麼重視,多麼肯花金錢,其祭祀又是多麼頻繁而隆重。附文:(清初的舟山攻守戰)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今景山)。是年十月初一,年僅六歲的福臨登基大清帝位,定年號為順治。攝政王多爾袞抓住清軍入關後的有利時機,大舉南下,強制推行圈地、剃髮、易服等歧視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高壓政策,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強烈反抗。一時間,大江南北出現了數百支抗清義軍。  清順治二年(1645)二月初九日,鄞縣人錢肅樂(崇禎十年進士)、張煌言(號蒼水,崇禎間舉人)、張國維(明兵部右僉都御史)等組織義軍抗清。不久,又與大蘭山寨王翊起義軍聯合。是年閏六月,明朝遺臣張名振、張國維等借義軍之力,擁魯王朱以海為監國。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世孫,魯肅王朱壽鏞第五子。七月十八日,張蒼水去台州迎魯王至紹興行監國事,以分守公署為行宮。當時的魯王以海與福王弘光、唐王隆武、桂王永曆等朱明皇族殘餘勢力紛紛在南方建立各自政權,史稱「南明」。  順治六年,清軍東下,浙東戒嚴。魯王被迫自台州健跳島移駐舟山,改參將府(今昌國路11號舟山警備區司令部)為魯王行宮,任張肯堂為大學士、張名振為太師統帥三軍,張蒼水為兵部左侍郎兼學士,號召軍民反清復明。  當時有過一段向日本乞師的小插曲。明末遺臣中駐舟山的水軍都督周鶴芝,曾多次往來於中國和日本之間,跟日本的撤斯瑪王關係很好,以父子相稱。早於順治二年,周鶴芝就派人向撤斯瑪王求救,要他派兵來幫助明末遺臣反清復明。撤斯瑪王答應在第二年四月發兵三萬,而且,戰艦、軍資、器械均由日方解決,屆時就待中國使臣前來認領。到了第二年四月,周鶴芝要去日本,被當時主管舟山軍務的參將黃斌卿阻止。黃認為叫日本人來替明軍作戰,有當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之嫌。過了兩年,形勢越來越吃緊,御史馮京第又提出去日本乞師,黃斌卿同意了,派他的弟弟黃孝卿與馮京第一同赴日。他們到了長峙島,長峙王不但不接見,還不准他們上岸。馮京第只好回舟山,留黃孝卿在那裡靜候消息。長峙多妓女,黃孝卿借住在商船里沉湎酒色,把乞師之事置之腦後。日本人輕視他,派兵之事也不再提起。這年冬天,盪湖伯阮進聽信日本和尚湛微所言,上書魯王,以澄波將軍阮美為使,帶了普陀山皇太后所賜藏經再次去日本乞師。不料長峙王得知中方派來的使團中有和尚湛微,拒不接待。原來湛微在日本名聲極壞,是日本要驅逐的人。阮美無奈,只得帶著經書無功而返。要是當時乞師成功,歷史可能又會出現一番曲折。  魯王監國駐蹕定海後,一年工夫,江浙沿海就有數萬義軍前來投奔魯王政權。在這大好形勢下,小朝廷內部發生了一場內訌。太師張名振以為「北馬非南舟」,明軍熟習海戰,清軍善馬戰而不敢渡海,主張乘將士士氣高昂,進行大反攻;平西伯王朝先認為時下敵強我弱,只可誘敵入海而殲之,耗其力而攻之。張名振與王朝先因意見不合而生恨,於順治八年二月,張名振殺王朝先,王朝先部張濟明潛逃降清。張濟明降清後,將舟山守軍機密全部泄漏給了清軍。順治八年七月,清總督陳錦分三路圍攻定海。陳錦自率主力由蛟門關東進,張天祿率軍由崇明南進,馬進寶率軍從海門向北攻。為迎擊清軍進攻,張名振命盪湖伯阮進率水師守橫水洋擋蛟門關;兵部右侍郎張蒼水、阮駿等斷北洋;總兵張晉爵、阮美等防南線;安洋將軍劉世勛守城。布防之後,連續幾天未見清兵來攻。張名振斷言「清軍決不能渡」,便與魯王、張蒼水一起率主力北上攻吳淞,妄圖以此牽制清軍。不料,在吳淞口遇颱風,船被打翻,損兵折將,不戰而敗。  八月初,阮進在橫水洋幾次擊退清軍,俘虜清軍戰船十餘艘,活捉清兵十一人,將他們左耳割去後放還。陳錦見強攻無法取勝,便用計邀阮進去海門議和。一面派田雄、金礪趁霧天偷渡至螺頭門。恰好,阮進自海門脫身歸,在螺頭洋見有清軍不由大為震驚,即用火球攻金礪船。不料正遇逆風,沒把清軍的船燒著,反把自己的船燒成一片火海。阮進負重傷,落入海中淹死。八月二十七日,清軍副都統吳汝領兵從螺頭門上岸,參將鄧長春率先遣部隊直抵昌國城下,由於張名振率主力北伐,留守兵員很少,能上陣作戰者僅五百餘人,只好募集民勇助戰。面對強敵,安洋將軍劉世勛臨危不懼,與張名揚、張名甲、蔣若來背城力戰,用火炮轟清軍密集點,殺傷清兵千餘人。為了更有效地打擊清軍,在周密布防下,於二十八日開城詐降。城門一開,清軍爭相湧入,劉世勛一聲令下,隱蔽在城裡的大炮一齊向清軍開火,城內各道口伏兵四起,居民不惜拆房毀屋,爬在屋頂取磚瓦砸清軍。堅持到九月初一,城內火藥用盡。貪生怕死的總兵金允彥和巡城主事邱元吉先後縋城出降。清軍在金、邱二人引導下攻進城來,劉世勛等率兵巷戰,但終因寡不敵眾,世勛中箭後自刎身亡。猛將蔣若來膂力過人,平時三五人都無法近身,巷戰中單刀殺敵四十餘人,奈因飢餓過度體力耗盡,最後自刎而死。城陷,元妃陳氏、貴嬪張氏、義陽王妃杜氏投宮井自盡。錦衣衛指揮王相、內宮太監劉朝將宮井用石頭填塞後,自刎於宮井旁。相國張肯堂令其子孫等二十餘人先行自盡,自己在作《臨絕題雪交亭》詩後,自縊於雪交亭。張肯堂的《臨絕題雪交亭》詩曰:  虛名廿載著人間, 晚節空勞學圃閑。  漫賦歸來慚靖節, 聊存正氣續文山。  君恩未報徒憂瘁, 臣道無虧在克艱。  寄語千秋青史筆, 衣冠二字莫輕刪。  張肯堂以文天祥自喻,表示他保持晚節,為明朝盡忠的壯烈心懷。一時間,戰死和自殺的明末遺臣有張肯堂、吳鍾巒、李向中、朱永佑等260餘人。  清軍入城後,挨家挨戶大搜捕,不分軍民一概執而殺之。面對清軍的野蠻屠殺,軍民被迫自刎、自縊、自焚或投井、赴水、服毒而死者有二百多人。史稱「辛卯之役」的這次大屠城,定海被殺軍民總計一萬八千餘人,城內屍體相枕、血流成河,大火晝夜不息,井中屍骨填滿,幾成空城。清軍佔領昌國城後,總督陳錦下令遣送降臣入內地,調城郊1150戶居住入城,安撫72嶴居民8558戶,派副總兵巴成興率水軍2000名、陸軍1000名守城。  再說,張名振離吳淞後得知清軍攻打舟山,情勢危急,急忙返程來救。無奈為時已晚,當他船隊行駛到火燒門(離城約三公里)時,見城內煙火漫天,不由他叫苦不迭,知道舟山已失,只得與張蒼水等人護衛著魯王去廈門,投靠鄭成功。當時桂王朱由榔(南明的另一小朝廷)已封鄭成功為延平王。鄭成功的部屬軍容甚盛,開始不肯收留魯王,後經張蒼水再三勸說,總算勉強收留。張蒼水覺得寄人籬下不是辦法,與張名振計議,決定利用海島舟楫之便,募兵集船,伺機奪回昌國城。  順治十年春,張名振、張蒼水率軍攻佔金塘島,活捉叛將金允彥、將金處死,在金塘島遙祭「辛卯」死難軍民。接著,乘勝入長江口,佔據崇明島,得各地歸附船隻五百餘艘,繼而派兵巡海至天津,奪清軍糧船百餘艘,擴編水師,一時軍威大振。是年十二月,溯江攻佔金山遙望石頭城,祭拜孝陵。張名振有《登金山詩》一首,抒發他當時慷慨悲壯的心情。詩曰:  十年橫海一孤臣, 佳氣鐘山望里真。  鶉首義旗方出楚, 燕雲羽檄已通閩。  王師?鼓心肝噎, 父老壺漿涕淚親。  南拜孝陵軍縞素, 會著大纛龍津。  本想再克鎮江,因鎮江防守甚嚴未能得手,只好還師廈門。這次出征勝利班師,使鄭成功深為敬佩,對他們的態度也有了改變,從此,雙方相交甚睦。  順治十二年十一月,鄭成功任張名振為元帥,陳輝、洪旭、陳六御為副元帥,張蒼水為監軍,率二十四鎮(每鎮二千餘人)水師,自廈門北上攻舟山。張名振在岑港登陸,切斷清軍退路;總制陳六御、英義伯阮駿由道頭登陸攻城。結果大獲全勝,殺傷清軍數千,奪取了昌國城,清將巴成興兵敗投降。張名振上岸後,邊哭邊佝僂著腰徒步奔入城中,為祭奠他死去的老母做了七日七夜道場,哀動三軍。不料到十二月二十八日,張名振突發暴病亡故。臨終,將自己的部下委託張蒼水全權統領,推舉張蒼水為南明兵部尚書。  順治十三年八月,清大將軍伊爾德率大軍攻舟山。陳六御、阮駿迎戰。連戰連勝,清軍大敗而退。幾天後,陳、阮乘勝攻定海(現鎮海),船隊將要靠岸時,突然南風大作,船與船相互碰撞,帆破桅斷。清軍乘機分乘小船圍攻。阮駿船擱淺不能行,眼看大隊清軍殺來,投水自盡。陳六御與清軍搏鬥,直殺得筋疲力盡,明軍中只剩下他一個人,眼看左右都是死,拔刀自刎。前鋒總兵張洪德奉命往救。待他趕到,明軍已全軍覆沒,張洪德眼看往救無望,也自刎。  八月二十六日,伊爾德再攻舟山。命田雄先佔金塘瀝港,守住險段。明軍總兵張晉爵乘著大型戰船迎敵,在海上接戰二日二夜,孤軍無援,自焚而死。太常卿陳久征、副使俞示範突圍時被擒,此二人誓死不降,被清軍殺害。清軍重又佔領舟山。到年底,伊爾德下令,遷徙舟山居民入內地。次年初,清軍也隨之撤離,舟山成了棄地,任其荒蕪。在舟山沒有清軍設防的情況下,張蒼水率部還師舟山,並與廈門的鄭成功取得聯繫。桂王遙封張蒼水為大學士。  順治十五年五月十三日,鄭成功率水、陸師八十四鎮二十萬大軍自廈門誓師北伐,任張蒼水為監軍。七月初二日,大軍進駐舟山,見島上荒無人煙,頗為嘆惜。八月九日雞鳴時,大軍從舟山出發北上。午後抵大洋山,不幸遇颱風,翻沉巨船四十艘,造成八千餘將士傷亡,被迫退回舟山整休。順治十六年五月十三日,鄭成功再次率軍北伐,攻佔崇明,全殲守軍。接著又進攻鎮江,激戰兩晝夜,清兵大敗。奪取鎮江後,兵分兩路:鄭成功自率主力攻南京;張蒼水率所部在蕪湖等地打外圍,阻擊清軍支援南京。起先,張蒼水部只有二千人,十幾天里隊伍擴大了三倍多,先後攻克和歸順的有廣德、池州、寧國、太平、徽州、無為等四府、三州、二十四縣。並準備奪取九江。不料,鄭成功輕敵,在攻南京時,中了清軍緩兵之計,反勝為敗。鄭成功從南京撤兵,於八月退出長江口,返回廈門。  七月二十九日,張蒼水從寧國返蕪湖,已歸降的清軍又死灰復燃,向張蒼水發動進攻。蒼水腹背受敵,幾經激戰,損失慘重,被迫化裝突圍,經銅陵、焦湖、霍山界、陽山寨、張家灘到建德,過新安、淳安到天台,潛行二千里,才返回廈門。他在《新安溪行》詩中寫道:  曲曲溪流曲曲山, 青峰千折水千灣。  山亭擁霧遙疑塔, 水碓舂雲巧作關。  越榜下灘雙槳捷, 吳鹽到界一帆閑。  卻看兩岸楓林葉, 似送離愁照容顏。  張蒼水回到廈門後,勸說鄭成功再度興師北伐。鄭成功因已決定去收復台灣,無心北上,張蒼水身為南明兵部尚書,自然以抗清復明為己任,決定回浙東招募義軍。順治十八年,他借為桂王奔喪之機,想與滇軍聯手抗清,殊不知滇軍降的降,散的散,自身難保,只好空手回浙東。張蒼水在浙東集所部散兵數千人,企圖東山再起。康熙元年(1662),鄭成功與魯王相繼病故。噩耗傳來,給張蒼水以巨大打擊。含淚嘆曰:「孤臣之棲,棲有待者,今何望乎?!」這時候,浙江總督趙廷臣代表清政府來信勸降,蒼水以一千七百多字的長信答趙廷臣:「十餘年來,海上芻茭糗礡之供,樓櫓舟航之費,敲骨吸髓,言之慘然。」要求清廷「息兵保民,讓沿海百姓過上安定生活。」不日,又派人聯絡荊襄十三家農民軍抗清,只因大勢已去,未能如願。  康熙三年三月,張蒼水與阮春雷集海船百餘艘,途經大洋山時,被清將吳萬福部擊敗。這時,蒼水覺得復明無望,「苦部下相依不去者。」六月散軍歸隱。七月十七日被執。被押送寧波時,清提督張傑設宴勸降。蒼水拒絕說:「父死不能葬,國亡不能救,今日至此,惟速死為幸。」八月初十被押送杭州,數千百姓不顧清兵阻攔去送行,以「得礢一面為幸」。到杭州後,清總督趙廷臣幾次勸降,並允以兵部尚書原職起用,都被他拒絕,並且「方巾葛衣,終日南坐,不言不食,惟啜而已,見者以為天神」。九月初七,獄吏密告惡訊,蒼水束好頭髮,戴好方巾,從容赴官巷口刑場。臨刑前,口占絕命詩曰:「我年適五九,復逢九月七;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賦詩畢,英勇就義。同時被殺的還有參將羅子木、門生楊冠玉。乾隆帝賜張蒼水謚「忠烈」。  幾十年的「復明抗清」鬥爭,使康熙意識到中華帝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必須實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的方針,以此來緩和民族矛盾。康熙十八年,國史院檢討湯斌等把修《明史》中遇到的「抗清」問題奏明康熙帝,認為「順治年間,前明諸臣有抗節不屈、臨死致命者,不可概以叛書,宣布纂諸臣勿事瞻顧。」康熙帝從湯斌所奏,明朝遺臣抗清均不作叛逆論處,而是一種民族氣節的表現。  康熙二十七年建定海縣以後,朝廷先後為已故明朝遺臣張肯堂、張名振、阮進、劉世勛等68人賜謚。於康熙三十五年,對辛卯之役中死難的一萬八千餘人合葬的「同歸域」,進行重修,稱「同歸大域」。知縣繆燧為「同歸大域」題「忠孝節義,風化所關」,曰:「同歸者,何歸哉,歸於仁而已矣。」康熙四十二年,知縣繆燧出資在「同歸大域」前建成仁祠,供南明張肯堂等260餘名將士牌位於祠。與此同時,把九月初二定為「屠城節」。是日,全城鳴鐘擊鼓、放焰口、設街祭、作「屠城羹飯」,祭祀辛卯死難同胞。網路文摘
推薦閱讀:

遺忘的瑰寶
散文精選:遺忘,飛鳥划過的傷痕
被遺忘的「百日維新」
11歲一夜成名,放棄星途成清華高材生,退出娛樂圈卻被觀眾遺忘
在記住和遺忘之間

TAG:明末 | 遺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