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釋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上》(1-4)

序 言在隋朝時期,禪宗基本上是依達摩祖師的「以無念」為入門法而修行,所傳的經典以《楞伽經》四卷為依據。此法脈從初祖傳到四祖時,由於諸多因素,導致禪宗的修行法產生了變化,由以無念為入門,變成了照顧話頭、參疑情,或參念佛是誰等。由於人們的頭腦單純及文化低的關係,再加上楞伽經中的許多名詞酷似唯識宗的典籍,人們學起來很苦澀吃力,從五祖到六祖,開始依《金剛經》為依據。在參禪悟道的修行法上,有些人則依著「應無所住」、「三世心不可得」而修,還有的人仍依著過去的老方法在修,因此禪宗修行法也顯得豐富多彩了。最初由達摩祖師開創了禪宗,由此分出一花開五葉的支脈,當初是傳衣缽與法卷,一直傳到六祖。到了六祖住世的時候,禪宗在法脈上又產生了變化,只傳法卷而不傳衣缽了。關於禪宗的悟道,由於六祖與神秀的修行有明顯的差別,從此又分出頓漸二門,所謂的南能北秀,成了禪宗歷史中的佳話。南方的慧能大師所傳的是頓悟門,而北方的神秀大師所傳的則是漸悟門。當初在江西,由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從此禪宗的道場漸趨完善。在修行中,馬祖繼承了六祖的法脈,從此禪宗在江西一帶也非常興盛。後來慧海(即大珠和尚)出家後,在參馬祖時悟道了,他在圭峰禪寺侍奉馬祖六年,後來回到了自己的剃度恩師身邊,直至晚年。在此期中,他為了普利群生,將自己的悟道修行法,著成了一部很有名氣的書,即《頓悟入道要門論》一卷,分有上下兩部分。在隋朝時期,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早就聽說印度有《楞嚴經》,他非常渴望能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這部經典,所以他一直朝西遙拜,期盼了十八年未果。楞嚴經在當初是印度的國寶經典,不允許帶出印度。在唐朝時期,有一位印度高僧名叫般剌密諦,他付出生命的代價,用軟帛抄經,剖己肉體裹經才帶到中國,後經譯梵文為漢文,我們才有幸讀到了楞嚴經。那時金剛經已興傳,後來歷代禪宗祖師及諸大德善知識,把楞嚴經列為禪宗的至上法寶,五家七派共學同依。從此禪宗在漫長的發展史上,不乏有許多高僧大德、巨匠善士,把自己的修證經歷及入道修學的方法著成了各種書籍,如今所譯的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則是其中之一,又如《六祖壇經》、虛雲老和尚的《開示錄》等流傳在佛教的寶藏中,以供後人學之修之。 (待續)[題釋]一、大珠和尚簡歷:師為建州人,俗姓朱,後依越州大雲寺的智和尚為剃度受業恩師,其法名為慧海。在初參馬祖的時候,由對禪機,言下大悟。當時在馬祖道場侍奉祖師六年,後回到自己的恩師身邊,侍奉恩師至西歸。在此期間,他把自己參學悟道的經歷,自撰了一卷《頓悟入道要門論》(其中分上下兩部)。後來傳到馬祖那裡,馬祖看後大加讚賞,非常認可他的悟證,並極力推廣說:越州有大珠圓明光自在。因當時他姓朱,尋依諧音,故稱大珠、或大珠和尚。二、什麼叫頓悟?從理論上說,就是通過對禪機,言下馬上就悟道了,這期間幾乎沒有時間的過渡,沒有意識的存留,對方說到了,你就認識到了,這就叫頓悟。悟到什麼了?自然是悟到自性了。這個悟到自性的簡便對機法,就叫悟道修行方便自在法,稱為悟道法,又名禪機頓悟法,簡稱頓悟自性佛道。關於事修悟證的事,留給修者自己去悟證吧!禪宗常講:理有頓悟,事須漸修。這是說開悟雖有遲疾,但都屬於理念上頓悟,若從實修實證中來說,還有個次第悟證的說法。理上頓悟的人,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心不會再迷昧了。在事上次第修證中比較直接,直趣證果容易多了。我們再換個角度說,理有頓悟,是從慧根的領悟上而言;事須漸修,是從實修的功夫上而說。當我們悟到自性的時候,本體是原自清凈光明的,這只是由迷轉悟的第一步,可是在顯發慧性妙用時,因為有業垢蒙蔽,難以達到八識轉四智的道果。要想由凡轉聖,必須由染轉凈,才能趣入由凡轉聖的行列中,這是事修的第二步。大珠和尚完成了第一步,然後進入到修證的第二步中,所以他認為頓悟是入道的要門!這便是本論的入道要領——頓悟。三、所謂的入道要門,是指頓悟是入聖流道的首要關口,簡稱入道要門。這是南能禪宗的一個特點,以頓悟作為入道之要門,這也是馬祖的修行法要,從此直趣事證聖流中的渠道,以達徹悟自性,徹證道果。慧海禪師得法後,悟後著論,故言入道要門論。這也向我們說明,參禪修道的人,首先以悟道為入門的下手處,只要悟道了,才能自然入自性聖道。如果不能悟道,沒有見到自性,修一輩子都是門外漢。從參禪修行的方法上說,由以無念為入門,參話頭、生疑情或參一個「誰」字等,都是達到理悟上的修行法,這也是第一步參禪悟道的下手處。我個人比較喜歡達摩祖師的以無念為入門法,這也是我的因緣所決定吧。觀住當下一念不生處,認得它就到家了,這多簡單、多直接呀!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時,心中還會有個什麼?不也是一念不生了嗎?如果會得圓融,禪凈是一如的,還分別個什麼呢!四、所謂的論,其定義為:析論、評論、論述、辯證義。也就是說,論是菩薩以自己的智慧將佛陀的教導,用辯證分析的方法詳細地闡述出來,令大家聽到看到後,便會一目了然,此稱為論。大珠和尚則是採用了這種方式著論的,他將開悟的實證量境,用著書的方式表達了出來,以便啟迪後人之修學,共悟清凈法性也。[原文]稽首和南,十方諸佛,諸大菩薩眾。弟子今作此論,恐不會聖心,願賜懺悔。若會聖理,盡將回施一切有情,願於來世,盡得成佛。 [淺釋]我在此至誠地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頂禮一切大菩薩眾。弟子慧海今天作此《頓悟入道要門論》,唯恐不能會得聖人的心意,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願佛菩薩賜給我懺悔的機會。如果我真會得如來聖理,我要將這一切功德統統回施給法界的一切眾生,願與他們於來世,都能共成佛果。 [析論] 一、"稽首和南,十方諸佛,諸大菩薩眾。弟子今作此論,恐不會聖心,願賜懺悔。」開頭這一小段,是祖師為了弘法利生,至誠地在佛前跪說的。首先祖師用至誠心頂禮佛菩薩,然後再表白自己的心裡話。從中體現了祖師要利生的悲切心及謙卑心。祖師處處都在謹小慎微,努力做到如實解、如是說。祖師們的弘法心愿,多數是從開悟後開始的,因為他們已完成了自利,才從事利他事業的;而我們當今的弘法人,多數人沒有達到自利,便開始利他了,所以說我們無法與祖師相比。開悟後的人都有智慧,有了智慧才能解如來義,有了智慧才能有真實的大悲心,才能有無礙的辯才,才能做到弘揚正法,大珠和尚便是其中之一。 二、懺悔義。也就是說,一旦我們悟解的不對,用懺悔的心能將自己的罪業懺除掉。這一點對我們學佛人來講很重要啊!有懺悔心的人,才會有悲心及謙卑心。「恐不會聖心」是謙卑義,「願賜懺悔」是懺悔義。一個學佛的人,無論資歷有多深,名譽有多高,在修行中時時都要有懺悔心,否則會生傲慢心。什麼叫懺悔?「懺」是懺除過去所造的一切惡業之義,「悔」是從今往後再也不造惡業,有悔過自新之義,這是從字義而言。在實際的修行中,懺悔的方法如同洗滌劑,能刷洗我們身心中的業垢,能令我們轉染成凈,能令我們消除障礙,能令我們智慧顯發、悲心生起、道心堅固。這對於我們學佛人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若會聖理,盡將回施一切有情,願於來世,盡得成佛。"這裡含有發願和迴向二義。大意是說,如果我領悟到的境界,確實符合如來所講的真實道理,我願意迴向布施給眾生,願他們與我來世共證佛果、共成佛道。從這一段也不難看到祖師的大慈悲心所在,祖師心中時刻裝著眾生,自己只要有了功德成就,首先將它迴向盡施給眾生,並沒有隻顧成就自己,他是以利益眾生作為自利,這種精神才是菩薩的崇高精神,我們應當學習他這種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有的人常講禪宗是自力門,但有多少人去真正地了解過祖師的自力點放在了什麼地方?就拿大珠和尚的開場白來說吧,他把功德盡施法界一切眾生,並願與他們共同早日成佛,這種自力難道不值得提倡嗎?有的念佛人口上說利益眾生,實際上卻把念佛的功德都迴向給自己了,這種做法符合祖師義嗎?符合大乘精神嗎?具有大慈悲心嗎?極樂世界的聖眾難道都是這樣去的嗎?真值得我們好好反醒自己的觀點了……綜上所述,語言雖簡,但道理明確。從格式上說,其中含有懺悔、發願、迴向三大要素。可以說這就是祖師的修行法則,值得我們學習啊!其中「盡將」是願心義,「回施」是以迴向的方式布施眾生義,「願於來世,盡得成佛」是願力義,這就是自利利他兩種含義的關鍵詞。從這裡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弘法人,在大家看來是在弘揚佛法,如果站在大悲心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在做法布施,眾生在成全我們修法布施功德呢,我們應當感恩大家才對,我要能早日成佛,是眾生成就的。大家聞法也會生起感恩心,因為有了弘法人,大家才能明白學佛的道理,才知道怎樣修行,這也是互利互敬的菩提之道。通過本段原文的演釋,語言雖簡,祖師已把修行的規則(儀軌)說出來了,即懺悔、發願、修持、迴向(回施)。歷代祖師大德們給我們指出了修行的次第法則,我們只要照著修行就行了,這是多麼容易的事,我們太有福報了,我們應當永遠感恩他們的恩德呀! [原文]問:欲修何法,即得解脫? 答:唯有頓悟一門,即得解脫。 問:云何為頓悟? 答:頓者,頓除妄念;悟者,悟無所得。 [淺釋]有人問:我需要修什麼法,就能夠立即得到解脫呢?祖師回答:只有頓悟這一門,能夠讓人馬上得解脫。接著又問什麼叫頓悟呢?祖師回答:頓的意思,就是當下立斷妄念相續心;悟的意思,就是悟到無所得處,徹認自性,這就是頓悟的意思。 [析論]由此處開始進入正文,其中分兩個小自然段。 一、第一小段開頭,有人想要修行解脫法,但不知道修什麼法來得直接快當,所以才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求法人的提問核心,主要在於修什麼法來得快,由此為祖師的正面回答奠定了基礎。所謂的即,就是馬上、當下、迅速的意思,由這一個字襯托出了快的核心要義。祖師從容的回答,只有頓悟一門,在解脫道上來得最快。祖師回答的核心在頓悟二字上,我在前面也有所闡述,下面會詳解。所謂的頓悟,就是祖師說到哪,我們就領悟到哪,就在當下認得了清凈無生處,便是自性光明地,中間沒有思惟意識的分別加雜,一下子就透過去了,這就是頓悟!二、第二個問題是由上一問跟下來的,重點也在「頓悟」二字上。祖師解釋的較詳細,這也是他悲心的展現。 (一) 什麼叫頓?祖師回答:頓除妄念(故名為頓)。用禪宗的話來說,就是當下息滅妄念,嘎然截止,令妄想雜念不生,就是頓除妄念的意思。通俗地說,以妄心中來個急剎車,當下令心息滅念頭,也就是這個意思。禪宗講究的是頓除妄念——即止念頭,這是禪宗悟道來得快的一個特點。例如禪堂中的跑香,當你行走如風時,突然令你止步不動,從形式上說,止步不動了,這就是止步的意思。很多參禪者不會此義,只是照規矩做而已,但從修道中來說,是讓我們當下息滅妄念的意思,身止時心亦止,身心俱止後,你的心態是什麼樣子,認得靜止後的心態,才算做到頓除妄念的要求了。從實際修行中,我們很多參禪的人,只是依順了規矩,卻沒有明白修行的要領。如果這一步沒有做到位,悟道根本就談不上,所以說參禪的人按祖師義去修,先止妄不生,再觀無妄之地,自然會有個好消息給你。 (二) 什麼叫悟?祖師說:悟無所得(故名為悟)。我們先說「無所得」,從字面上來說,很多人都認為什麼都沒有,就是無所得,其實祖師的原義並非在字面上,而是在無所得處上。也就是說,一無所得的這個地方是個什麼樣子?貴在悟到無所得(處)!無所得這三個字,如同六祖大師的本來無一物。清凈的自性地中一物也沒有,你還有個什麼所得呢?自然是無所得了。認得無所得處,你就真的悟道了。"悟"有的人解釋為,明白了就是悟了。道理聽起來是這麼回事,但總覺得不太爽快。讓我們換個角度來說,我認為,在修證中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詞義。所謂的悟,有的人只是從字義上理解了,故稱明白了,但這個字放在事修上來說,可並不是那麼簡單了。當一個人在參禪中,進入到沒有妄念的境地中時,他必須具備強大的耐性和明晰的智觀力。以無分別智,如如不動地觀照住無妄清凈心地處,始終保持觀而不丟不亂,動靜之中都要鍛煉自己的這種觀照力。這個功夫如同貓捉老鼠一樣,精力高度集中,靜待不動。一旦功夫得力,力用會往本性地中自然回歸滲透。當觀照力行深時,突然穿透妄業區域,到達無一物的清凈光明地時,你認得這就是本性,法喜充滿的力量會剎那間迸發出來,這才是真正悟的實義呢!達到這種程度的人,才是真明白了。這可謂修道經歷劫,悟道剎那間,認得自家珍,方稱悟道人。 (三) 悟無所得還有一層含義,在由凡轉聖的果位上來說,這也只是因地覺。在禪宗,對開悟人來說,他們被稱為內凡夫,而沒有開悟的人被稱為外凡夫。因地覺,名為理性通達者,心不迷惑者。要想達到果地覺,仍需在事修上次第悟證。因地覺的人,雖說惑業存在,但心可是不迷昧了,這是開悟的一大好處。對開悟的人為什麼說無所得呢?有所得的一切,都是從意念分別心中產生的;而無所得義,是指自性本來具,不從所得生,無修亦無證,故名無所得(文字難說明,勉強而述說)。通俗地說,祖師告訴我們這個"無所得",實際上有兩層含義: 〈1〉從字面上說,妄念所造的妄業都是虛幻不實的,本無一所得的。因為妄念變化無常,從未停留過,故言無所得。目的是讓我們看破放下,不要執著有所得還是無所得,就連這個念頭也要放下,入定就在當下了。 〈2〉從修證上來說,是讓我們觀住無所得處是個什麼樣子。無所得原本是清凈地,清凈地便是我們的自性,只要你徹認此處了,你的智門自然就開了,這就是開悟的實境。我們通常參禪的人,都是用分別心去認識無所得處是個什麼樣子,一邊思索一邊觀察,這叫頭上安頭,是錯誤的!真正的意思是,祖師讓我們息滅當下萬念,以無分別智觀住當下無念處,那便是無所得處,便是清凈自性地。"觀」是返照、向內觀的意思,禪宗稱為迴光返照。真正的頓悟在於會向內觀,我們有些人根本就不會,只是坐在無念地如如不動,好似正確,其實坐進了斷滅空的境界里了。為什麼這樣說呢?有的人在無念處中,因沒有智慧的觀照力來觀住這個無念處,只是坐在了無念處,當然是進入了死禪魔窟了,這叫外道禪。六祖在壇經中早已明示,有覺照者為正道禪,無覺照者為外道禪。再深一步地說,入自然道的人(有定力者),覺照力是從無分別智中自然生起的,他既不會丟,也不會執著,故名正道禪。如果是從有分別心中產生的覺照力,對初學入道的修行人來說,這是下手的修行處,以意念力促使自己早入正道,這只是一個過渡的手段而已,也不為過。如果在萬念俱焚的基礎上,雖然也能增強定力,但沒有覺照力觀照無所得處,自然會轉向斷滅空、頑空的外道禪的境界里,所以稱為外道禪。總之,正道與外道的區分,重在有覺照與無覺照上!
推薦閱讀:

喝茶從佛性頓悟說到禪茶妙悟說佛與茶
讓你頓悟的115條慧言
解決多年的單身問題,全在這一念頓悟!
劉明: 夫妻相處的愛及其頓悟
頓悟人性的36句名人語錄

TAG:頓悟 | 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