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語言】(四)形象性的「音樂美」(上)
06-24
詩是最有音樂性的藝術: 詩歌給人美感是美輪美奐的,它不僅視覺的享受,更因其移情動感的表演,兼具通感的作用,而使其帶有其它藝術不具有的感覺功能。而音樂性就是詩這種聽不見卻能隱約感受到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 詩歌最早應該是「號子」出來的,它最早就是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因此從一開始,詩在形式和語言上就具有與音樂相同或相近的特質,它的出身就註定了它有音樂細胞。大家一定要注意這點。詩歌的歷程與音樂可謂相輔相成: 自《詩經》、《離騷》、《九歌》等楚辭,及至漢末魏初「建安時代」出現的「樂府詩」。這些詩的音樂感多與民間情感休戚相關。及至唐朝,更是婦孺皆能吟誦。倒不是他們會作詩,而是他們都有詩的那種韻律感。隨後宋朝更是發揚詞牌之風,元代興曲,將詩與音樂結合的也是緊密。由此可見,詩的音樂感,其實始終是與人的生活情感及心的律動分不開的! 然而,在歷史上,並不是所有的詩,都是能「歌」,有其音樂感的。有的詩只可誦讀而不能歌唱。這就是詩與歌的區別之處。 詩,按其詩的性質嚴格分編,它只屬於「詩、歌、詞、賦」四大類中前一類。「詩」可以「吟讀」,也可以「被之管弦唱」,也因為詩歌分家,以至現在有人以為詩可以隨意盡興,不必太介意詩的押韻等要求,甚至更有甚者言「新詩就不需要講究平仄」。對此,我是不敢苟同的。我覺得主要是漢語言天然的音樂性才使得他們有如此放膽的說法。 現代漢語中的四聲、平仄,本身就是音階。由於歷史傳統的延續,中國人種的骨質里其實大多都蘊含了漢語的韻律,想要脫胎換骨走西方現代、自由詩的路子還有點形影不離呢。 因此,現代詩表面上不講押韻,而當真正作詩時還是很在意四聲的運用的,只是很多的字詞隨情感流動時,本身即烙上了韻律的感覺,只是自己未在意韻律,反倒以為不用也可。而一旦讀起來拗口時,他就會計較音調間的協調即起伏,甚至變換句式以表達某種情感(如故意斷句也是為了情感的停頓調整),都是為了節律而生,因此我贊同有人說的「押內韻」的說法。 當然也有執意要這樣拗口,鋌而走險無所顧忌韻律的,但這樣的詩作往往艱澀難懂,大多只有自己能夠理會。說的好的就是超現實或朦朧,說的不好聽的就是糟蹋了漢語言文字,白吃了中國飯。俺的看法可能有些偏激,但是希望大家理解。 音樂是訴諸聽覺的藝術,這也是搖頭晃腦吟詩才能體會詩的內在韻律的原因之一。詩是通過朗誦才能充分感受其中抒情、審美的韻味的。 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實就是一種音韻的感覺,由於韻律節拍的作用,踏准了人的心律,而使受眾自然而然的恿動,這也是詩通過音律展示形象的特徵之一,是一般文學藝術不可比擬的。讀一首好詩,就彷彿聽到音樂的諧聲,看到那顫動的琴弦。 因此,在各類文學和藝術中,詩是與音樂最接近的藝術;它們形影不離,如同伴侶。前面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相對於音樂而言,也可說是「詩中有樂、樂中有詩」(也許說法過分了點)。只是因為現代詩或自由體詩因打破格律、節奏、韻律等的束縛,反倒弱化了詩的那種美妙的感覺。其實就「詩言志」而言,詩的功能就是抒情: 想要表現、喧泄情感,用日常談話式的、漫無邊際的、凌亂的語言是無法實現的。伴隨情感噴發的應當是鏗鏘有致的、帶有歌唱性的和諧的語言。只有這種音樂性的語言,才能諧調詩人與受眾的心律,才能從心理上或生理上產生共鳴。 所以不管現代詩、自由詩如何的自由,其實最終它們都跑不出韻律的控制,最終還是要受音樂指揮棒的控制。否則其雜亂紛繁的思緒,隨意走動的情感,很難引起受眾的共鳴,只會走向死胡同,而沒有人欣賞。順其自然/文 鈴歌編輯整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影視劇這位皇帝形象懦弱無能,可他卻解決了李世民都解決不了的事
※誰把六安飯局寫的如此形象?看完後我坐不住了
※究竟如何評價紅樓夢裡的賈璉這樣一位良心未泯的浪蕩子形象
※為什麼女生要畫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