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vs唐太宗vs康熙?皇帝的稱呼有玄機!

昨日的謎團哦:

朋友們,奇葩君,來解謎啦,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下古代帝王的廟號、謚號的區別。我們耳熟能詳的古代帝王有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人。

那麼這裡的武,太宗,康熙等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這裡武指的是謚號,太宗指的是廟號,康熙指的是年號,那麼為什麼用不同的稱呼稱呼他們呢?他們有什麼區別呢?

奇葩君為你普及!

廟號

歷史上有的皇帝稱「祖」,有的稱「宗」,那是他的廟號。

所謂廟號,就是皇帝死後在宗廟中專門用一間房子來祭祀他,這個房子的稱號叫做廟號。

廟號比謚號還悠久,在商朝就有了。比如商王太甲的廟號是「太宗」,武丁的廟號是「高宗」等。周秦之時沒有廟號。

漢朝再度恢復,比如漢高帝劉邦廟號「太祖」,漢武帝的廟號是「世宗」等。但是在商朝和漢朝,有廟號的皇帝較少,因為當時有廟號的皇帝必須是對王朝有貢獻的,這樣才能受特殊的祭拜,這也是一條特殊享受。

廟號的評判標準是「『祖』有功,『宗』有德」。但西漢以後有廟號的皇帝越來越多,連昏君都有。到南朝時,皇帝稱「宗」已濫,唐以後除被廢為庶人和部分末代皇帝以外無帝不稱「宗」。

我們來看一些常見的廟號。

太祖:這是自從宋遼以後開始大規模使用的開國皇帝的廟號,一般都是開國君主,功業非常大才可以的。

雖然在此之前皇帝開國立功也曾配以此號,但沒有後來那樣的規模。但有個奇葩就是南北朝的宋文帝劉義隆廟號太祖,而又不是開國皇帝,引人議論。廟號為太祖的著名皇帝除了劉邦還有明太祖朱元璋。

太宗:這是僅次於太祖的所謂昭穆制度最為重要的環節。一般授予開國後的第二代君主,一般都是守成之君,也是有很大功勞的君主。廟號為太宗的著名皇帝除了前面的李世民,還有漢太宗文帝劉恆,明太宗朱棣(後改為成祖)。

世宗:世宗的本意通俗的說就是統緒自此開始,自此開世的意思。一般授予不是嫡長子等繼承身份的皇帝。著名的世宗皇帝就有漢世宗武帝劉徹。還有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即雍正),他們都不是嫡長子。

世祖:一般作為斷代史開創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啟下的人物的特定廟號,也有作為開擴基業者的。獲此稱號的著名皇帝有漢世祖劉秀(開基業者),清世祖順治。

高宗:高宗是古代帝王一個讚譽較高的廟號,一般都是守成之主的讚譽。謚號為高宗的著名皇帝有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趙構以及清高宗乾隆。

仁宗:這也是個讚譽較高的皇帝,一般授予對待百姓較好的皇帝,正統王朝中有四個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總體說來都是他們各自王朝中中等以上的皇帝。其中宋仁宗趙禎在歷史上有較高讚譽,他治下被稱為仁宗盛治。

英宗和穆宗:這是一個多內訌和多麻煩的廟號,而且多是短命。著名的皇帝有明英宗朱祁鎮,清穆宗同治皇帝。

中宗:中宗,顧名思義就是中興之宗。還是一個較好的廟號的,著名的中宗皇帝有唐中宗李顯,以及漢中宗劉詢,就是那個流落民間的皇帝劉病已。

以上介紹了幾個著名的廟號,此外還有孝宗、宣宗,文宗,武宗等其他廟號,鑒於這些廟號都是些普通廟號,沒有什麼著名皇帝,奇葩君就不一一詳解了哦。

謚號

謚號,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 死後依其生前事迹給予的稱號。而謚的範圍也不限於帝王。由以上可知謚號主要是用來評價一個人一生功業的一個稱號,而對皇帝,謚號則尤為重要,要能代表皇帝的一生功業,所以很有講究,謚號的選取,一般取自謚法解。廟號的褒貶意味不強,而謚號則含有較強的褒貶之意。有褒的美謚,憐的平謚,貶的惡謚三種。美謚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

惡謚如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平謚如懷,悼,哀,閔,殤,有點同情的意味;另外孫權的謚號是「大皇帝」,比較特殊。

我們從謚法解中摘錄幾個著名謚號哦!朋友們也可以根據謚法解看看歷史上那些皇帝的謚號合適不合適。

經緯天地曰文。成其道。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愍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賜民爵位曰文。與同升。

著名的文皇帝有漢文帝劉恆,魏文帝曹丕,隋文帝楊堅。

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誇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著名的武皇帝有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晉武帝司馬炎。

由義而濟曰景。用義而成。耆意大慮曰景。耆,強也。布義行剛曰景。以剛行義。

著名的景皇帝有漢景帝劉啟,清景帝光緒皇帝等。

好內遠禮曰煬。朋淫於家,不奉禮。去禮遠眾曰煬。不率禮,不親長。

著名的煬帝有隋煬帝楊廣。

此外謚號還有很多,奇葩君只列舉幾個大家熟悉的謚號哦!

年號

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劉徹繼位後,始有年號的出現,始創年號元狩,並追建元狩以前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號。

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而年號也習慣印製在錢幣上。

廟號vs謚號vs年號

那麼說了這麼多,到底該怎麼稱呼一個皇帝呢?從前面我們可以看出,在唐以前,一般我們稱呼皇帝都是稱呼謚號的,如漢武帝,魏文帝,隋文帝。而從唐開始,我們就習慣稱呼廟號了,如唐太宗,宋太祖等。而到了明清之際,我們又一一般稱呼皇帝的年號了,如永樂帝,康熙帝,乾隆帝,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在唐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的。如漢朝,西漢只有四位皇帝有廟號,即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連文景之治的漢景帝都沒有廟號,但是每個皇帝都有謚號,所以此時一般稱呼皇帝用謚號指稱。

而到了唐朝,廟號已經泛濫了,而此時謚號已經由以前的一個字升級成了多個字。

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謚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就這麼長。

以及中國歷史上謚號最長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 謚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共25個字。

如此多的字數稱呼就不方便了,而此時廟號已經泛濫,基本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所以此時用廟號稱呼皇帝。而到了明清之際,一個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對民間百姓來說,自然接觸年號較多,所以此時一般都用年號稱呼皇帝了。


推薦閱讀:

【警世恆言】唐太宗的「百字箴言」
★唐太宗李世民修養箴言《百字銘》兩則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
=唐太宗《百字箴言》橫幅
凌煙閣功臣是怎麼回事?

TAG:皇帝 | 稱呼 | 漢武帝 | 唐太宗 | 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