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看下拍攝微距攝影器材的選用 微距鏡頭:最常見的焦距包括50mm,60mm,90mm,105mm以及200mm的微距鏡頭。焦距越大與被攝物體之間的距離就越遠,可以使拍攝者有更大的拍攝空間,在戶外拍攝自然景物時。焦距越小,如50mm鏡頭,與被攝物體很接近,不適合拍攝昆蟲題材的攝影作品。 近攝轉接環:如果沒有一支專門的微距攝影鏡頭,買上一個輔助性的近攝鏡片,價格便宜,且容易使用,如STDC004近攝轉接環。它會按照數字的遞減最近距離,可以讓你利用現在的鏡頭接近目標拍攝,不用擔心距離太近而對不了焦。 就實際運用上來說,相機鏡頭的焦距越長,近攝鏡造成的影響越大。如果把要機鏡頭的焦距增加一倍,影像大小也會增加一倍。但焦距太長的鏡頭並不實用,因為它們的景深太淺了。 三腳架:在拍攝微距攝影中,三腳架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它可以使相機穩定的固定住,方便的構圖,並且使畫面更為清晰。選擇可以把高度降得很低的三腳架,可以更為方便的拍攝接近地面高度的物體。快門線:不要小瞧一根並不起眼快門線,當快門速度低於鏡頭焦距的倒數是,除了使用三腳架增加相機的穩定外,快門線的使用還可以減少按下快門相機反光板升起時對相機的震動。(如RST7101快門線) 遮陽傘:明媚的陽光固然具備充足的光線條件,但有時往往會使得被攝物體的細節隱藏在濃重的陰影里或消融在一片慘白之 中。並且色彩受到一定的損失。散射光、漫射光,是拍攝微距的最佳光線。所以一把遮陽傘便可以起到遮擋烈日,避免陽光直射的作用,會使得物體的細節鮮活起 來,種種精細微妙之處也能顯現出來。 微距攝影讓你見到平常看不見的世界藉助微距鏡頭,可以使拍攝到的物體跟實物一樣大,甚至更大,帶你進入一個眼睛無法企及的不同世界。例如,人的肉眼可以看到蝴蝶翅膀的色彩,卻看不清鱗片的層次,當你運用微距鏡頭,便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細微部分。
在拍攝使用微距鏡頭拍攝時,對焦是關鍵,往往單反相機的自動對焦無法使畫面中某一細微點對焦的清晰,這就要使用鏡頭和機身上的手動模式(M檔)來進行對焦,以達到對焦的準確性。 近距離的拍攝景深是最小的。模糊的背景可以使主體突出,起到強化畫面的效果。但如果景深控制不好,會使得主體有一部分失焦,則造成相反的效果。如果想讓畫面獲得最大景深,可以把鏡頭調到最小光圈,通常用到F16-F32之間。要盡量使用小光圈,讓景深達到最大值,可以使得主體的全部保持清晰。在自然光的環境下拍攝最好採用包圍式曝光,這樣才能保證拍出來的作品中,至少有一張會是正確曝光的。
如綠色的葉子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空間,而以一個紅色的小瓢蟲作為主體,紅色與綠色的搭配起到了很好的視覺效果。雖然紅 色所佔比例並不大,由於色彩強度使得它成為整個畫面的興趣點。利用大光圈控制景深,使葉面虛化為綠色的色塊,僅保留葉子邊緣的線條,可以很好的表現前後景 深關係。對焦點在整個小瓢蟲全身,甚至觸角都清晰可辨。 飛行昆蟲的追蹤拍攝 一台具備追蹤拍攝功能的數碼相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當相機被設置 成追蹤拍攝時,對焦點始終跟隨被攝物體而移動。當捕捉到精彩畫面時便可以按下快門。若普通的單反膠片相機便不具備這樣的功能,拍攝時要先選取對焦點,半按 快門鎖定對焦點,然後隨被攝物體移動。但要注意快門的速度,一般在追蹤拍攝時,相機不被固定,穩定性會降低,所以只有保證一定的快門速度,才會使主體保持 清晰。 高速連拍也是拍攝運動物體的方法之一,按下連拍按鈕,再按快門,相機會以每秒幾張的速度連續拍攝,在這過程中,也許會有令人滿意的作品出現。飽滿構圖法拍攝昆蟲最實用
構圖的第一步是確定主體。在取景器中只取符合你的標準的物體,在一幅畫面中只保持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視覺中心點,主題突出;反之,囊括許多興趣中心的畫面便分裂了主題。 在確定主體後,接下來要考慮如何取景,決定怎樣緊密簡潔的放置主體,畫面四周和背景應佔多大空間,以及畫面是垂直還是水平的。這需要根據拍攝內容來決定。 細緻的觀察與耐性的培養在大自然中,很多昆蟲都很微小,並且具有與花草樹木一樣善於偽裝的保護色。要發現它們的身影,就需要耐下性子,慢慢地尋找,動作不易過大,避免驚擾敏感 的昆蟲,打草驚蛇,以免使得它們飛離你的視線,導致構好圖的畫面又遭到破壞。昆蟲的移動或風吹導致花或昆蟲的晃動,都不利於拍攝的清晰,只有耐心等待它們 找到更好的位置停滯下來,等待風吹過的間隙,再進行構圖及按下快門。
推薦閱讀:
※看墳地風水大師教你怎麼看墓地風水
※星雲大師--人生十問
※大師如何對待錯誤
※【轉】大師們的小樣 閆軼哲 唐琳
TAG: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