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正信的禮讚——三寶歌淺釋

本首歌作於1930年。由擅於音律的弘一大師(李叔同)譜曲,太虛大師再依曲作詞。兩位高僧共同圓滿此極為稀有的三寶歌,因緣可謂殊勝。流傳至今,已成為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精神之歌。《三寶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首現代梵唄,同時也是對古代梵唄的一次劃時代的革新。在重大的佛教活動上,都會先唱《三寶歌》,該歌已經成為中國佛教的教歌。作詞:太虛大師曲:弘一法師人天長夜,宇宙黮黯,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二諦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凈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依凈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形;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三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dàn]衽rèn歌詞解釋《三寶歌》用了三段歌詞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禮讚。第一段是讚揚「佛寶」。「佛」梵文稱為「佛陀」,歌詞里是「佛陀耶」,「耶」是梵文和巴利文的尾音。「佛」是覺悟的意思,有三個特點:第一要「自覺」,就是自身明白、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理;第二是「覺他」,像菩薩,不僅自覺,還能令眾生覺悟;第三是「覺行圓滿」,就是說佛所修的覺悟之行,對宇宙人生的洞徹,達到了徹底、究竟的境界。第二是「法寶」。「法」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內容很廣,「二諦總持」、「三學增上」,都是法的內容。一般來講,菩薩行的六度,乃至八萬四千種對治煩惱的法門,都稱為法,因為只有徹見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後,才能知道心中所呈現的煩惱是什麼,然後再運用方法來對治它們。所以,法從認識的角度來說,就是真理;從修行的角度來說,就是對治、解脫煩惱的方法。第三是頌揚「僧寶」。梵文的「僧」叫「僧伽」(念qié,不是念jiā),是「和合眾」的意思,指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出家眾的教團,主要專指出家人。這個「寶」字就有無量的意思了。我記得自己在武漢寶通寺皈依的時候,道根老和尚給大家說皈依,他說《瑜伽焰口》里有一段對三寶的讚歎:「夫三寶者,千生罕遇,萬劫難逢。皈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譬如靈丹之妙藥,療百病以蠲除……」《法華經》里有個比喻「盲龜遇浮木孔」:一隻瞎眼的烏龜在茫茫的大海里,五百年才能浮到水面伸頭呼吸一下,結果一伸頭正好遇到從海上漂過來的一段木頭;木頭上有一個洞,烏龜一伸腦袋,正好伸到洞里去了,你想想這個概率是多少,就知道多麼多麼難。世界上宗教信眾最多的並不是佛教。信佛教的人非常少,信佛念佛的人在佛教里被稱為「人中芬陀利花」,在《觀經》裡邊講:「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花。」芬陀利花,梵語是白蓮花的意思,象徵著念佛人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質。能夠遇到佛法就是得到了無量的佛的無價珍寶,因此,《三寶歌》唱的時候,不光要有對三寶的恭敬,還要有富足感:我是一個擁有世界上最珍貴珍寶的人,我是人中的芬陀利花,我是佛親自授記的,我們大家將來必定成佛!第一段對佛寶的讚歎:「人天長夜,宇宙黮黯,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大悲大智大雄力,南無佛陀耶!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人天長夜」,以「人天」概括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長夜」實際上說的是眾生長夜,不是單純地說人天,是說所有的眾生在生死的流轉裡面沒有解脫的機會,就像在漫漫的長夜裡看不到光明。「宇宙黮黯」,宇宙,是我們眾生所生活的世界。「黮」念dǎn音,比喻黑暗、蒙昧。「黮黯」,是說眾生因為心中有煩惱,所以眼睛是蒙蔽的,看一切都是黑暗的。「誰啟以光明」,在人天長夜和宇宙黮黯這樣的狀態之下,誰能夠開啟令我們解脫的光明呢?「三界火宅,眾苦煎迫」,「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生活的娑婆世界稱為欲界,色界就是一些天人。這是從眾生的精神狀態來分的。欲界看重物質,有很多的愛欲;色界的天人,已經斷掉了愛欲,但是還有物質形象,有天人的色身;到了無色界,眾生只有精神狀態,連形象都沒有了。普通眾生輪迴六道都不出這三界的範圍。「火宅」,也是《法華經》的一個比喻,比喻四面火起的房子。這個火,既有外在的火,就是世間不安、國土危脆、各種各樣的災難和一些不吉祥的事;同時內心也有無數的煩惱在煎熬我們。所以,內外交困,就好像生活在已經著火的房子里。「眾苦煎迫」,有很多苦在煎熬、逼迫我們。眾苦,佛教一般講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誰濟以安寧」,誰能夠給我們安寧呢?這是第二問。第一是誰給我們光明,第二是誰能給我們救濟。接著答案說,佛能指給我們光明,給我們救濟。「大悲大智大雄力」,這三個「大」概括了佛的功德。「大悲」,悲是慈悲,不惱害眾生,不忍眾生受苦。慈能與樂,悲能拔苦,給予眾生快樂,解脫眾生的苦難,就叫慈悲。我們普通人講慈悲,可能因為對象是我的親人,是我的同修,是我認識的人等等,會有條件。但是像觀音菩薩,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沒有條件,不分彼此。「大智」就是「般若」。這個般若智慧不是世間人所理解的那種聰明或者學識。大家知道「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只有有了般若的時候,前邊的布施、持戒等才能稱為波羅蜜。波羅蜜是什麼?到彼岸,能夠引導我們渡過生死的河流,從生死輪迴的此岸達到涅槃解脫的彼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些跟其他的宗教是共通的,但是「般若」是不共的,只有具足「般若波羅蜜」,前面五度才能夠把我們引向解脫的彼岸,所以佛教里說,六度中如果缺了般若波羅蜜,前面的五度就像盲人一樣——「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沒有般若波羅蜜沒辦法達到解脫。「大雄力」,大雄指偉大的英雄。《華嚴經》里說,「如來智慧不思議,悉知一切眾生心,能以種種方便力,滅彼群迷無量苦。大雄善巧難測量,凡有所作無空過,必使眾生諸苦滅,栴檀林神能悟此。」「大雄善巧」就是形容有佛無與倫比的力量,能夠降服一切世間的邪惡勢力。「南無佛陀耶」,「南無」就是皈依、頂禮。皈依是入佛法門的第一步,所以很重要。皈依三寶,身心就能夠得到安寧、解脫,這是皈依三寶的威德之力。在《俱舍論》里就說,皈依以何為義呢?救濟為義,救濟眾生是三寶的含義,皈依三寶能夠解脫眾生的一切苦惱。「昭朗萬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是對佛陀功德的讚揚。前面是發問,總說佛有三種德行——「大智大悲大雄力」,然後表示自己對佛的皈命,接下來是對佛的讚歎、贊禮。「昭朗萬有」,佛陀的智慧光明能夠照耀一切。這一句跟前面「人天長夜,宇宙黮黯」是相對應的。「衽席群生」,「衽」是衣襟,「席」是卧席(古人一般在地上鋪席子),「衽席群生」是從我們古代的一個詞「衽席侍子」化運過來的(這個詞是說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用衣襟將他包裹起來安置在床上,好好地照顧);用母愛來形容佛陀對眾生的關愛,是說他用大慈悲來衽席群生,使眾生得到平安。「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是說我現在才明白,只有佛才是我們真正要皈依、能夠皈依的地方。「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這告訴我們皈依不是暫時的,它給我們確定了一個期限——盡形壽。我們只要還活著,就不能放棄對三寶的皈依。這裡「信」是第一步,信仰;「受」是接受佛陀的教法;然後還要「奉行」,勤快地、尊敬地照著去做。「奉」,是雙手把它托起來,表示尊重。這句講的是對三寶修學的層次。第二段對法寶的讚歎:「二諦總持,三學增上,恢恢法界身;凈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眾緣性空唯識現,南無達摩耶!理無不彰,蔽無不解,煥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二諦總持」,諦就是真理,二諦指真、俗二諦。佛教講一切事物,一般都用真、俗來概括。什麼叫真諦?佛陀能夠證得的真理,超越了世間的虛妄,證得了真實,叫真諦;俗諦是我們所見到的世間的現象,是虛幻的。真、俗都是真理,俗諦也是真理,只不過凡夫迷於俗諦,不能認識真諦;菩薩真、俗兩諦都看得明白,所以緣起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菩薩認識事物是從真、俗兩個方面。「總持」,就是涵蓋一切法,包含無量的含義。佛法是以真、俗二諦來總攝一切。「三學增上」,三學就是戒、定、慧:戒律防非止惡,禪定使我們專心一處,精神不散亂,才能夠開發智慧;增上就是加強力量。戒、定、慧能夠在解脫道上助我們一臂之力,使我們得到解脫。「二諦總持,三學增上」,二諦是講緣起性空、真空妙有的關係,三學是指修學的內容,前面是認識論,後面是實踐論。「恢恢法界身」,「恢恢」,廣闊廣大;整個宇宙的存在都叫法界。佛的法身是遍一切處的,它和法界是等量的,所以叫做法界身,也稱為法身。恢恢法界身,就是寬闊廣大的法身。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化身,就像觀音菩薩不同的形象;報身,是說佛因為在無量劫修學佛法,具足了無量的福報;法身,其實無形無相,只要有萬事萬物在的地方,法身都在,因為佛的法身是一個絕對的真理。所以,我們講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就是這個意思:法界裡面每一樣的事物,從真理的角度來說,都蘊含著跟佛所證悟的完全平等的真理。「凈德既圓,染患斯寂,蕩蕩涅槃城」,「凈德」就是沒有煩惱,只有清凈的功德,「既」是整個、全部的意思(《穀梁傳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國有既滅。」),佛的功德是完全圓滿、完全清凈的。「染」就是染污,跟煩惱是相連的,「患」是憂患,「斯」在這裡也是皆、盡(全部)的意思(《漢書·敘傳下》:「罪人斯得,邦家和同。」),「寂」就是息滅。佛已經把一切的煩惱都斷盡了。「蕩蕩涅槃城」,是說佛斷一切煩惱,證一切功德,最後證得了最真、最上、廣大無比的涅槃,達到了無生無滅、「常樂我凈」的精神狀態。「涅槃」,這是成佛所達成的境界——究竟解脫。「城」是個比喻,《法華經》裡面有《化城喻品》,人累的時候希望找到一個地方歇歇腳,涅槃乃是聖者所居的都城。《大智度論》說:「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眾緣性空唯識現」,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眾多因緣和合而生的,本性是空的。但是千萬記住,佛教裡面講的「空」不是說沒有,是說它不真實。「唯識現」,是說萬法完全都是我們心的變現。大意是說我們看到的宇宙萬物像我們做的夢境一樣虛幻不真實。從佛教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是在大夢中間。你的心思裡面現的是煩惱、染污,所以你看到的生活世界是不清凈的,是我們的煩惱、業障[1]障蔽我們的真心性,使我們看不到真相。「南無達摩耶」,「達摩」是法的梵音,表示皈依法。「蔽無不解」,蔽就是煩惱,煩惱的障蔽沒有不解脫的。「煥乎其大明」,「煥乎」就是光明的意思,就是正法住世、佛法住世,能夠將黑暗頓時照破。第三段對僧寶的讚歎:「依凈律儀,成妙和合,靈山遺芳型;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績佛燈明。三乘聖賢何濟濟!南無僧伽耶!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歸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依凈律儀」,「律儀」也叫凈戒,能夠防非止惡。凈律儀就是強調律儀的清凈,因為律儀還有惡律儀,比如黑社會組織規定一些像戒律的條文,不遵守就會怎麼處置你。佛教是解脫的律儀,所以叫凈律儀。「成妙和合」,大家都遵循清凈的律儀,就能夠成為和合之眾。「妙和合」是對和合的一種讚美。和合是僧的相,僧伽就是清凈、和合之大眾。我們一般講六和合:身、口、意、戒、見、利這六個方面的和合。只有做到了六和合,出家僧團才能夠和合。「靈山遺芳型」,僧團如果「依凈律儀,成妙和合」的話,佛法就會興隆,就如同佛在世時一樣,就好像在印度的靈鷲山,那是佛常說法的地方。「芳型」,芳就是美好的、流芳百世的;型就是榜樣,不會走樣。「修行證果,弘法利世,焰續佛燈明」,「修行證果」要依照佛法去修行,都能夠證得解脫涅槃之果。「弘法利世」是僧人住世的目標,除了自己解脫以外,還有住持正法的含義。世間如果沒有僧,法和佛教都會滅掉,所以僧團的價值是在這裡。「焰續佛燈明」,就好像把佛法的燈一盞一盞地傳續下去。「三乘聖賢何濟濟」,三乘,乘,按照《漢語大詞典》的定音,讀chénɡ,解釋說:「佛教比喻能運載眾生到達解脫彼岸的種種教法。如言小乘、大乘等。《法華經·方便品》:『諸佛如來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隋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上之上:『所言乘,運載為義……言行乘者自運運他,故名為乘。』三乘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佛法就好像一個車子,能夠把眾生從生死載到解脫。「濟濟」是眾多而興盛之意。所以,「南無僧伽耶」,皈命僧寶。「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統理就是管理、引導大家。佛陀把教化眾生的責任託付給僧團,僧既是我們的師,也是我們的友。佛是醫生,僧是護士,幫著看護你,所以,能夠「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從大乘佛教的角度來說,「住持正法」就是使佛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涅槃寂靜,能夠住於世間,使後來的人都能夠達到解脫之城。(據宗舜法師2010年11月13日於京為禪悅之聲合唱團講解《三寶歌》之錄音整理,後此文發表於《禪》刊2011年第二期,題為《佛教正信的禮讚——三寶歌淺釋》)六和合義能 海和合的大義和合,就是團結的意思。我們能將散沙般的佛徒,共同團結起來,組織成一個有典次有精神的僧團,共同衛護三寶,使三寶久住於世,無論出家佛子或在家菩薩,都一心一志地向三寶上著眼,打破世間一切門戶之見和自私自利之心,這就叫作和合。所以這和合的意義,在我們佛教中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佛教的生命存在與否,全視我們全部僧伽和合如何。因為僧伽是住持佛教的,和合又是住持僧伽的。(梵語僧伽,此雲「和合眾」。)沒有和合,即沒有僧伽;沒有僧伽,即沒有佛教,這是一定的道理。但是這和合要怎樣才能成功呢?不是空口說空話而能成功的,也不是但憑著各人的理想而能成功的。要想和合成功,就是一面我們全部的僧伽,須要認識自己的立場:我們即是代表偉大佛教的人,全部佛教的責任都在我們肩上,我們應當怎樣的和合,才能負得起這個偉大的責任哪!一人是這樣想,多人是這樣想,乃至全部的僧伽都是這樣想,這和合也就可以成功了。但這還是從一方面說話,再一方面,我們在各人的意識上,還要有一種至誠懇切的慈悲心,因為慈悲即是和合的基礎。有了這種的基礎,彼此能互相推讓,互相容納,才可以講和合,所以我說和合須建築在慈悲心之上。現在有一部分的僧伽,明白了自己的立場,終日談和合,終日想和合,而終日不能和合,或雖有暫時的和合,而不能徹底的和合,就是因為慈悲心太薄的原故。所以我們現在的僧伽,要想和合成功,主要的條件,還是在至誠懇切的慈悲心。希望在會的大德,對於此點特別注意!和合的別體和合的大義已明,我們再來研究和合的別體。和合的別體是怎麼樣呢?依經論上說,共有六種:一、身和:言身和者,就是對於各人的身業上,彼此能和合無乖、易可共住的意思。如下座對上座,則禮拜問訊、服勞讓道及推座承事等恭敬身業。上座對下座,亦有慈祥將護等種種身業。如是乃至上座對上座,上座對中座等,亦各有謙讓身業。如是上中下座的身業,皆能如法親近,不相乖反,是為身和。(具戒十九年以上為上座,九年以上為中座,九年以下為下座)二、口和:言口合者,就是對於各人的語業上,彼此互相融洽、沒有爭執的意思。這若細說起來,如稱讚有德、遠離惡語哪,規諫有過哪,乃至學問互相教授哪,犯罪互相懺悔哪,都是口和所攝的。三、意和:意和,是對各人的意業而說的。我們各人的意業上,彼此能謙和誠實,出離我見我慢,不固執個人的意思而違逆眾心,使眾心和悅同住,是名意和。現在的僧伽,因意見不和而起的是非,不知有多少。上下的意見不和,故清眾與班首鬧,執事與和尚鬧;同寮的意見不和,故司房與客堂鬧,維那與糾察鬧;學教的意見不和,故此派與彼派鬧,此宗與彼宗鬧。這麼一來,佛教的是非就多了,佛教的本身也就有了生命的危險了,希望大家不要這樣辦。四、戒和:戒和就是對於世尊所制的凈戒,彼此能依法受持、同修同學的意思。所謂依法受持者,最重要的有其兩種:一、不雜,二、不沉。不雜,就是不要摻雜自己的意見。戒經是那樣,就是那樣,好好地如法遵行,就罷了。不沉,就是不要離開戒律的範圍之外,更增加種種的儀式。因為諸佛的凈戒,唯佛能制,一切菩薩二乘,但有承奉而無增減,況余凡愚。所以這沉的毛病,是應當極力改除的。有了這不雜不沉的條件,然後能如法布薩,如法羯磨,如法安居,大夥都一心一意地安住凈戒海中,就名戒和。五、見和:見有三種,一、正見,二、真見,三、凈見。正見是對倒見而說的。世間的人,對於諸法的實相,不能如實了知,而妄起種種的分別。諸法本來無常,而妄執為常;本來是苦,而妄執為樂;本來無我,而妄執為我,顛倒是非,不稱法體,故名倒見。與此相反,即是正見。真見,是對妄見而說的。世間的一切山河等等,皆是如夢如幻,皆是無有真實。愚人不了,妄認為真,是名妄見。離此妄見,了達諸法皆空之理,是名真見,即契合諸法真理之見地。凈見,是對染污而說的。我們隨起一見,若不摻雜有貪、瞋等煩惱,而與一切諸清凈法相應,是名凈見。這三種的見,是我們學佛法的人應當切實了解的!其他的事情,有時還可隨順世間,唯有此見不可隨順。因為世間的見,都不正的。我們大家若能都安住於自立的正見,而不為世間一切的邪見所誘,是名見和。六:利和:凡有利益的事情,能如法共分,乃至粒米同餐,毫不自私,是名利和。以上六和,是戒律中的戒律,戒律不可少,六和尤不可少。戒律,就好像和梓人的規矩一樣;六和,就好像和膠漆一樣。有了規矩,固然可以成器,但若再加以膠漆,則更光美可觀、堅固可用了。今此亦然,有了戒律,固然可以成立僧伽,但若再加以六和,則僧之作用更大,僧之團結愈嚴了。所以在世界潮流直轉的今日,能海最希望諸位大德提倡戒律,尤希望全部僧伽完成六和。附記:此文為近代高僧能海法師於1936年在北平佛教會的演講,由侍者明心師記錄成稿,曾刊載於《四川佛教月刊》第11期。論述六和合的意義、內容及其重要性,極為精闢中肯,對於當前加強僧團自身建設,仍具有指導意義。
推薦閱讀:

【轉載】凈土宗祖庭廬山東林寺方丈大安法師斥太原慈航凈苑印廣邪說
怎麼樣才能滅嗔恨心?
李慈雄:一個真理追求者36年的參悟與懺悔
探密《四十二章經》
「戒德威光」能看到嗎?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