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時候看看這些書,連大白饅頭也變得更好吃了

有哪些老饕寫的關於美食的書籍值得推薦?

小寬,美食記者,一大口美食榜 微信號:laiyidakou

這個書單分成三部分。

1、文化部:講的都是美食文化、歷史、淵源、理論,這一部分初讀無趣,讀進去非常有意思,這種書是練內力,令人氣血兩旺;

2、文學部:講個人情懷,遊記,境遇,食記,故鄉,專欄隨筆,舌尖上的人生,這一部分是練招式,語句快感,謀篇布局,暢快淋漓,讀到口舌生津。

3、親朋部:都是身邊好友撰寫,飯桌上談笑風生,飯桌下一路同行,排名無先後,術業有專攻,因為吃的緣故,竟能結上等緣,也算三生有幸。

特別說明:

1、書籍只包含中文圖書,其中偶有台灣版,香港版。

2、推薦以我讀過的為準,我沒有讀過的,等我讀了再說吧。

一、《隨園食單》

清 袁枚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 年

有許多書我是一遍而過,只有很少的書,常看常新,每次讀來,都有新得。這樣的書不多,小說是王道乾翻譯的《包法利夫人》,講吃的是袁枚的《隨園食單》。

袁枚是個才子,在那個求功名利祿的年代,他活得入世且超脫,飲食男女,才華橫溢。這本書最精華的部分在最前面:須知單和戒單。開篇大義,把中餐的烹飪原則,味道的搭配原則,從選料到烹飪,從宴席到禮數,短短數千字,講的清清楚楚,並且幾百年之後,他所說的原則都幾乎未曾變化。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半部隨園可成家。

除了須知單和戒單,其他部分都是他針對不同食材的不同理解,給出的具體建議和菜譜,有人入迷,於是試圖還原之,做成舊味道,這和研究紅樓菜一樣沒有必要,歷史向前,食材變化,口味審美變革,消費習慣改變,飲食結構重塑,這些仿古都是緣木求魚。只需讀有所得,知其精妙即可。

我到現在還把這本書當枕邊書,比如隨意抄下幾句:

凡一物烹成,必需輔佐。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合之妙。其中可葷可素者,蘑菇、鮮筍、冬瓜是也。可葷不可素者,蔥韭、茴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葷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 食物中,鰻也,鱉也,蟹也,鰣魚也,牛羊也,皆宜獨食,不可加搭配。何也?此數物者味甚厚,力量甚大,而流弊亦甚多,用五味調和,全力治之,方能取其長而去其弊。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須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則物疲矣。有須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則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後用文火者,收湯之物是也;性急則皮焦而里不熟矣。 使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嗜者舌本應接不暇,自覺心花頓開。 切蔥之刀,不可以切筍;搗椒之臼,不可以搗粉。聞菜有抹布氣者,由其布之不潔也;聞菜有砧板氣者,由其板之不凈也。 味要濃厚,不可油膩;味要清鮮,不可淡薄。此疑似之間,差之毫厘,失以千里。濃厚者,取精多而糟粕去之謂也;若徒貪肥膩,不如專食豬油矣。清鮮者,真味出而俗塵無之謂也;若徒貪淡薄,則不如飲水矣。 飯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飯不必用菜。

正如《隨園食單》開篇所說: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

二、《食物與廚藝》

美國 哈羅德·馬基

譯 蔡承志 等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3 年

厚厚三本,分別講:蔬、果、香菜、穀物;蛋、奶、肉、魚;麵食、醬料、甜點、飲料。

這是一本食材大全,又是一本盛大的教科書。它除了講述食材,更講述食材的原理,烹飪的變化,講加工工藝,分子構成。講糖,除了糖的分類和構成,還講糖的提煉和原理,糖的運用和技巧;講魚,除了講魚的營養,還講常見魚的家族關係,鰈魚的近親分類,講捕撈養殖,溫度對魚肉蛋白質地的影響……

總之,只要你讀進去,完全給你打開一片海闊天空,從此對食物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本書貌似講的多是西餐,但本質上講的是一切我們所能接觸到的食物。許多人都想寫一本書《論一切》,在美食領域,這本書幾乎就是《論一切》。這是一本綜合了食品化學、生物化學、植物學、動物學、海洋學、微生物學、文化、歷史、廚藝……相當綜合。

這本書有一個宣傳語:「全世界的大廚,沒人敢不拿這本書。」何止是廚師,一個喜歡美食的人讀完這本書,那種感覺就像上學的時候考試,你提前拿到了答案。

如果說有一本書叫我讀完之後,猶如高潮一般尖叫,這是一本。

三、《葡萄酒的故事》

英國 休·約翰遜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年

葡萄酒在中國慢慢成為顯學。作為一個進階吃貨,如果不懂葡萄酒,感覺像少了一條腿走路。我也曾參加過各種品酒會,也去過世界各地許多酒庄,喝過的好酒也很多。然而所得到的知識都是零散的,片段的,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也能胡侃幾句風土,產區,但是自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對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些零散的知識不過是個零。

幸好有了這本書,50 萬字,500 多頁,堪稱葡萄酒聖經。這本書從葡萄酒最早的誕生一直講到上世紀 80 年代。這是一本關於葡萄酒的歷史書,從挪亞如何奉上帝之名種植葡萄、14 世紀曲折的運酒航海線路、穆斯林不喝酒的真正原因、美國東西海岸的葡萄種植、香檳如何在戰爭的硝煙中劫後餘生,直到義大利、西班牙酒在 20 世紀的復興運動……看完此書,任何關於葡萄酒的事兒,基本上可以爛熟於心了。

這可不是輕鬆的專欄,憑藉著俏皮與幽默的隨筆,是一本嚴謹的學術書,讀起來有點費勁,但是只要通讀完一遍,心有所得,以後在跟別人侃葡萄酒,有這碗酒打底,基本上不會暈船了。

四、《烹飪、菜肴與階級》

(英國)傑克·古迪 Jack Goody

王榮欣 沈南山 譯

台灣廣場出版 2012

這是一本台灣版的書,似乎還沒有簡體版。購買於台北誠品書店。這本書吸引我的不是文筆和考據,而是這個主題,將飲食納入到一個更宏大的人類史中去解構並且闡釋。吃從來不是吃本身,這個日常行為背後的階級象徵。

書後面有一句話:窮人吃是為了活著,富人活著是為了吃。這本書講了羅馬帝國、歐洲中世紀、中國古代、蘇俄時期等不同階級背景之下,窮人和富人在飲食上的差異,講了白麵包與黑麵包,也考究了不同族群食物的特權。這本書本質上不是一本美食書,而是一本人類學專著。

唯一有點隔的是豎排版的書看著不習慣,翻譯的語句有點彆扭。

五、《香料傳奇:一部由誘惑衍生的歷史》

(澳大利亞 ) 傑克·特納 周子平 譯

三聯書店 2007 年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一部由誘惑衍生的歷史」。三聯書店出版的新知文庫叢書之一,這套文庫的書我有許多,其中有好幾本是關於美食的,比如同系列的還有一本《查理曼大帝的桌布:一部開胃的宴會史》,那本書也很精彩,講述的是西方的宴會史。宴會從來不是吃本身,而是另外一個戰場。

而這本書更有意思,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不過是為了尋找香料的副產品;麥哲倫環球旅行,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尋找香料。從羅馬帝國時期到大航海時代,香料的歷史就是西方文明的興衰史。香料屬於一種異國的、神聖的、情色的、模糊的東西,距離上的遙遠使香料成一種階級符號的重塑。這裡面介紹了生薑、胡椒、桂皮、肉蔻、丁香,每一種氣味都代表著一種想像。胡椒之所以不再神秘,只是因為胡椒便宜了,基督教最早排斥香料後來雅歌之中,香料又回歸了。飲食口味反應飲食階層,吃飯,作為一個日常行為,它背後越容易折射出時代的背景。從香料入手看西方文明的發展史,這是一個奇妙的入口。

六、《東食西漸: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飲食文化》

英國 J A G 羅伯茨 楊東平 譯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8 年

如果之前幾本都稍顯枯燥,這本書簡直可以當笑話讀。讀到許多地方我都捧腹大笑。

西方人如何看待中餐,這種事就像鄰居王叔叔如何看待你們家兒媳婦一樣,總是會引起中國人的興趣。就像中國人對西餐的理解最開始也是粗枝大葉漏洞百出一樣,我記得肯德基最早一家店在北京前門開業的時候,無數人懷著對西餐的憧憬,去排隊買一個漢堡。

這本書記載了從 13 世紀一直到新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傳教士,商人,冒險家、旅遊者來到中國,他們的日記和書信中記載著那些令人捧腹的故事,其實這都是珍貴的私人史。

其中有文化衝突,也有故鄉情結,一個西方人在中國給老家的人寫信,懷念著那塊帶血牛排和薯條。西方商人們居住在通商口岸的租界之內,在他們看來中國食材實在是不夠衛生。中國蔬菜不能吃,因為是用糞便澆灌的(現在看起來,多麼有機);而肉類也無法吃,因為屠宰場的衛生條件極差,(現在看來,那些肉里沒有瘦肉精,土豬土雞,多麼天然原生態);而且很難喝到新鮮的牛奶,即便有牛奶也被勾兌,一個住在漢口的英國人曾經在送的牛奶里發現了一條活的小魚(現在看起來,至少沒有三聚氰胺)。然而在更遙遠的時代,最早來到中國的傳教士們,日子並沒有那麼好過。他們不得不用「兩根木棒」吃下中國食物,對他們來說,中國人的吃食不可思議,「他們吃青蛙,這在歐洲人看來是很噁心的,但他們認為味道很好。吃老鼠似乎也很正常,蛇羹甚至享有盛名。」

食物也是一座巴別塔。那時候的不解與隔閡其實到今天依然存在。西方人對中餐的認識無非是烤鴨、左宗棠雞、宮保雞丁,請老外吃一頓涮羊肉,他們口裡稱讚,背地裡也一樣吐槽。我們去歐洲去久了,在裝逼晚宴之前也會偷偷泡一包速食麵。中餐一直都夢想著申遺,自得於中餐「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然而不放眼望世界,巴別塔就一直在。

七、《東京夢華錄箋注》

宋 孟元老 伊永文 注釋

中華書局 2006 年

許多歷史著作都是事件為脈絡,人物為線索,行文嚴謹,很清楚,但是總覺得煙花已冷,繁華俱散。《東京夢華錄》則不同,裡面有溫度,有口感,對繁華悵然若失,對舊日時光的無限緬懷。那時的酒肆那時的菜式,那時的宵夜那時的生活,看完此書,北宋在我的腦海中復活了一遍。

單看這本書總覺得不過癮,看伊永文的箋注版,就清晰很多。最早讀伊永文其實是另外一本書《古代中國札記》,寫的是古代生活史,有吃喝玩樂,也有雜耍把戲。那時我讀大學,看得入迷。

伊永文還寫過明清飲食文化史,《1368-1840 中國飲食生活》,上下兩冊,分別是「日常生活的飲食」和「成熟佳肴的文明」。都很好看。

八、《惡魔花園》

美國 斯圖爾德·李·艾倫 譯 陳小慰 / 朱天文 / 葉長纓

新星出版社 2008 年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講的是美食的禁忌。禁忌就是勾引,禁忌就是打破禁忌的理由。線索就是《聖經》中的「七宗罪」:淫慾、饕餮、傲慢、懶惰、貪婪、褻瀆、暴怒,以此為分類,介紹不同地區和族群們因禁忌而產生的故事。

當然了,在這七宗罪里,最勾人的是第一宗:淫慾。食物和性慾之間有一條密道,這本書把這個密道擺在面前,從亞當夏娃的蘋果,到紀德在監獄裡發瘋一樣想得到巧克力,愛情果原本是指番茄,以前人們不敢吃是篤信它能叫人們迷亂失去理智。而蘋果之所以帶有性意味,你需要從中間切開,果核的側切面很像女人的陰部。總之亂七八糟的故事和典故許多,每一個興緻盎然。這本書就是古今食物的大八卦叢書。

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和差異。在西方,宗教長時間佔據主要勢力,抵制異端,食物往往成為異端的指代物,在權力爭奪偏見愚昧中漸漸失去自有色彩;而在中國更尊重禮數,中國的飲食禁忌往往是因為禮儀。

這是一本有著無用之美的書,讀著似乎沒啥用,但是又挺好玩,因無用而有趣,因有趣而致用。

九、《日本料理的社會史:和食與日本文化》

日本 原田信男 譯 周穎昕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

有時候閱是一根線,牽引著我們永遠向上走。當我第一次吃壽司和刺身,我就想知道懷石料理是什麼樣子,當我吃到懷石料理又想搞清楚日本料理的文化傳承,於是找呀找呀找到這本書,看了之後對日本食物有了一些概括認識,但是又覺得食物僅僅是社會文化中一個單線條線索,想真正讀懂這本書還需要了解日本的歷史,於是又開始讀《日本史》。

日本飲食很多元,很大程度上受到中餐、東南亞以及西方的影響,如今卻自成一派,東京是米其林三星餐廳最集中的城市,我並非追捧米其林這個評價體系,只是覺得日餐更早更全面的進入國際化平台,也擁有了更高的話語權。

日本菜本身也是不斷融合,在融合的同時注入民族性,比如天婦羅,原本來自葡萄牙,但是現在看來和葡萄牙似乎一點關係都沒有。和果子典型來自中國,如今卻成了流行手信。即便是日本烤肉、壽司這種明顯日本風格,最多可以追溯到江戶時期,而「和食」這個詞,僅僅起源於明治維新。生魚片倒是很早就有,吃肉在很長時間是被禁止的,尤其是牛肉,因為牛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日本和牛也沒有太長歷史。

看這本書,除了了解日本的食物淵源,也可以從側面理解日本這個國家。

十、《甜點的歷史》

法國 瑪格洛娜.圖桑—撒瑪 Maguelonne Toussaint-Samat 譯 譚鍾瑜

台灣博雅書屋 2011 年

我曾經跟大董聊天,他說中餐與西餐橫切面對比,哪一點都不弱,唯一的弱點在甜點。所以大董準備引進西班牙著名的甜點大師在北京開一個甜點學校。中西餐的甜點雖然都花樣百出,但是真正對比,還是高下立現。如今流行烘焙,人人都在學著從戚風蛋糕做起,做馬卡龍,做翻糖,做芝士蛋糕和黃油餅乾。這些都是西式的。

這本書也是台灣版,印刷精美,尤其是裡面的圖片。這本書講述的是整個甜點的歷史,從古埃及,到中世紀,一直到如今,也講了不同國家的甜點,作者是法國人,當然是以大量的篇幅來描寫法國甜點的文化。還有不同經典甜點的來源,比如國王蛋糕里為什麼藏一顆蠶豆,閃電泡芙因何得名,小細節小考據,相當豐富。

甜,是人類基因中的熱愛,嬰兒剛出生就熱愛甜的東西,媽媽的母乳也是甜的。其他的味道都是後天慢慢接受的,似乎只有甜永恆。讀這本書需要一些對甜點的熱愛和知識,互相映襯,往往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讀書之美,往往也在於此: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過百更新第二波書單

-

這是第二部分:文學部。

一、《知堂談吃》 周作人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2

周作人是文字大家,寫吃的文字僅僅是他文字中的邊角料。即使是邊角料,也能體會到其文字精妙,而且沒有年代感,即便許多年之後,看起來一點也不隔。以管窺豹,隔岸觀火,從周作人的文字中可窺得那時風物與那時滋味。

從文字上,我讀知堂文字猶如上課,與他類似的梁實秋是「饞宗」,他則是「凈土宗」,猶如孤燈下的老僧,閑話舊事,講述故鄉的野菜,紹興的風物,無處不在的故鄉與一無所有的故鄉。讀到一點滋味,會在寫作的時候不由自主的朝他那邊傾斜一下,隨後再反轉回來。

有幾段話被人們用膩了,比如:「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鍊愈好。」「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舊夢。」此等金句在他的文字中常見,容易迷了人眼,看周作人如果僅僅看到這些,是容易跑偏的。

看知堂寫吃,其實不是寫吃,而是寫字。讀知堂寫字,其實也不是真看寫字,而是聽風。戶外傳來的陣陣風聲。

二、《雅舍談吃》 梁實秋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2

在我心中,有三個人的文字被長時間低估,即便都是人們公認的大家,但我依然認為被低估。其一是梁實秋,其二是老舍,其三是孫犁。

梁實秋寫吃,尊重本性,寫的不是炫耀與見識,而是寫的饞。他寫火腿也寫麥當勞,寫晚上睡不著覺想一份白水羊頭肉,寫前門某家飯館的螃蟹。文字精到,卻不以美食家自稱,如在文字中伸出一隻手,與你作揖對談,喝醉了也說兩句粗話,沒有好吃的路邊攤也能吃得開心。寫大餐大講究,他不及唐魯孫,寫小吃小生活,近百年來無人及。

從文字上,我也偷學了不少梁氏功夫,他善用比喻,也善用短語,沒有廢話,直指人心。比如寫一個獅子頭:」精取材,細嫩豬肉、三分瘦七分肥,刀法最重要,多切少斬,加芡粉油鍋炸至緊繃微黃,轉刀快冬筍墊底,大火猛蒸,撇去浮油,羹勺舀食。」他也善於鋪墊與煽情,層層抵達,慢慢到位。比如這段:「我曾痴想北平羊頭肉的風味,想了七八年;勝利還鄉之後,一個冬夜,聽得深巷賣羊頭肉小販的吆喝聲,立即從被窩裡爬出來,把小販喚進門洞,我坐在懶椅上看著他於暗淡的油燈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橫著刀刃片羊臉子,片得飛薄,然後取出一隻蒙著紗布等羊角,撒上一些椒鹽。我托著一盤羊頭肉,重複鑽進被窩,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頭肉放進嘴裡,不知不覺的進入了睡鄉,十分滿足的解了饞癮。」主要後面還有句大實話:「老實講,滋味雖好,總不及在痴想時所想的香。」

梁實秋還經常在食物中體會文字妙處,比如他在戰時吃到一款排骨蘿蔔湯,於是寫下:「文字要做到言中有物,不至令人覺得淡而無味」正與「少放蘿蔔少放水」的蘿蔔湯做法同理,「少說廢話」而已。

三、《五味》 汪曾祺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4

與另外兩位相比,汪曾祺的美食文字是承上啟下。他生於江蘇高郵,自古富庶,有眾多食材也有眾多吃喝講究,年輕時在昆明西南聯大,眾多牛人云集,得了打磨文字的道行,1949 年之後在北京,文人聚集,美食相對集中,與同時代的普通人相比,有更好的條件。

汪曾祺也是文字大家,散淡充盈,無味至味,相比而言我更喜歡他寫故鄉美食的文字,和寫西南聯大時期雲南美食的文字,而寫北京的烤肉就顯得稍微隔,不及之前文字痛快。汪曾祺到底是個通透人,他說自己是「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寫著文字也是使人覺得「活著多好呀」。

汪曾祺的文字靈活,也是以少勝多的高手,同時也是一個顧左右而言他的高手,再有一點文人式的洒脫,真是佐酒妙物。比如這段:「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的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的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還有這段:「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的嚴嚴實實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不清的半開的百花和飽漲的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後。四十年後,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四、《中國吃》 唐魯孫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4-11

唐魯孫這類寫吃的,我統稱「遺老派」寫作,大體是念舊,懷念舊時光,言說老講究,尋覓老傳統。同樣是遺老派,也分兩種風格,一種是港台派,49 年離開大陸,往事只能回味,代表人物是唐魯孫、高陽、白鐵錚、逯耀東;一種是大陸派,典型人物是王敦煌寫的《吃主兒》,趙珩寫的《老饕漫筆》,還有近年的崔岱遠。無非是追憶逝水年華,那時風物,物是人非,當年的吃喝細細講究,一碗打滷麵里的乾坤,一份老小吃里的歲月。然而時代向前,車輪滾滾,那些追憶的,不過是自己風華正茂的青春。

唐魯孫在其中是翹首,因為我不把這些文字當美食看,而是當成一個時代的私人生活史。我看他寫晚晴宮廷里的吃喝,看他寫 20 年代北京流行的館子,流行的味道,那時候的吃喝生活,如數家珍,娓娓道來,間或吃喝八卦,市井風俗和逸聞掌故。

舊時的北平早成了北京,人事皆非,然而那時候的點點滴滴都在唐魯孫的腦海里封存,猶如一張年輕戀人的照片被收藏在抽屜里,隨時拿出來憑弔。這種文字的力量,就是穿越過層層迷霧,抵達自己的青春歲月,那時燈火通明,一片繁華。

五、《飲食男女》 沈宏非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 2004-08

寫美食到沈宏非這裡,風格為之一變,前人寫美食都是言說美食本身,無論是傳統講究味道做法細節……都是寫實的,都是可觸摸的。而沈宏非寫美食,則是朝著空的地方兀自而去,憑著文字和語言自然的生長力,自由來去,文字和食物之間有一條密道,前人也曾在門前徜徉,但是沒有進去,只有沈宏非破門而入,窺得其中光明。

我看沈宏非,也不是看具體食物,而是看他的把式,左右突圍,在文字衍生的部分輾轉騰挪,看他的文字猶如看人練拳,只有明白拳術含義才能理解招式意圖。他充分調動了語言的「強指」和「暗喻」,用語言的歧途製造了一種美食語言。從上世紀 90 年代至今,沈宏非一直都是中國美食寫作的頭把交椅,幽默與段子,從來都是沈宏非掛在身上的零零碎碎,不要被這些打了眼,在我看來沈宏非的美食文字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在某種程度,他開創了一種文體。

我也寫過不少美食專欄,知道專欄的疲憊感與偶爾應付,篇篇經典是不可能的事。如果非要我給沈宏非的文字找茬兒,那就是:風格乃是洞中之燭,出洞見天,燭光就無用了。天光累累,風格寫作往往有了套路。

然而這是每一個寫作者都心知肚明的事兒,打破它,需要臨淵一躍,然而不過是寫個吃吃喝喝,非要弄得如此「為天地立心」,也似乎有點矯情。

六、《暴食江湖》 焦桐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10-12

焦桐是台灣美食家,我至今無緣得見。焦桐的文字是篇篇「己出」,「己出」是我自創的一個詞兒,大概意思是通過親身感受和一手經驗而得來的見識,而非二手知識和二手見識。

我看焦桐的文字有熱血沸騰感,那是一種一馬平川的暢快。我平時寫多了專欄,少不了油滑,知道一篇文章 1500 字,轉承啟合,知道在哪自然停頓,成了慣性,看焦桐寫一碗牛肉麵就洋洋數萬文,且沒有廢話,段段精彩。

我看焦桐的文字,彷彿見到自己,為吃不辭辛苦,為一頓魚腸,作者可以每日早起去南機場社區排隊吃藍領早餐;為一頓海南雞飯,可以在新加坡走街串巷;他吃早餐則是要吃福州面、虱目魚湯、白飯、魚腸、魚頭、魚肚、魚粥、滷肉飯……每晚睡得香甜的原因是因為想到翌日早晨的諸多美味而「充滿了幸福感,含笑地睡著」,清晨起來的時候亦是「想起即將面對的魚湯,我心中就綻放著桔梗花」。

然而我對他更多的好感源於他早年間寫的一本書《完全壯陽食譜》,後來內地引進時改名叫《慾望廚房》,頓時慾望全消。這本是一本詩集,裡面所記載的食物和菜肴完全是不存在的,都是通過對食物和語言的想像得來的,其中混雜著食物、美色、性和政治,以這些雜燴下酒,得來一本戲仿的文體實驗。原本我在腦海中零星的想過這個遊戲,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感覺萬徑人蹤滅,原來焦桐早已經在前頭。

七、《吃的藝術》 劉枋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 年

劉枋寫字從來不是炫技派,文字才華,人間修為,在這裡都變成一道道具體的菜,一句句樸實的話。劉枋就像鄰居大媽,隔壁王二,娓娓道來,從來不顯擺,也不炫耀,「樸實」這個詞想來容易,做到卻很難,有時候刻意裝樸實,還不如真顯擺。

看劉枋文字,如清風拂面,她所寫的皆是「常識」,而常識最難。我讀著她的文字,經常感覺汗顏,這是一個耍筆頭小聰明的人一輩子也寫不出的。比如她寫雞肉:「肉雞不貴,但也並不十分好吃,可是買幾條雞腿,用花椒和鹽腌透,蒸熟,放在漏盤中,瀝去汁水,再放在冰箱中一晝夜,即又硬又干,撕絲成盤,像極了「風雞」。撕下的雞皮和雞骨,用來煮湯,下白菜、粉絲,另有風味。肉雞煮湯不好吃,可是腌過的雞骨、雞皮湯,比用一直鮮肉雞所煮的湯,強過好多倍。」

比如她寫剩飯:」若剩飯在冰箱中擱了好幾天,米已回生,就很難再使它香糯可口了。把剩飯以及剩粥,加水煮到稀爛,佚半涼,加麵粉和成團,用來做烙餅,或做花捲,都會別有滋味。」

她寫黃瓜:「拌黃瓜無論是配肉絲、肚絲,或者只本身清拌加姜或加蒜,都還提味,但絕對不能加蔥。生蔥花加在生黃瓜上,則是連以吃蔥著名的山東人都不喜歡的。嫩黃瓜片汆湯,一定是用清高湯,等湯滾開後,黃瓜入鍋即盛起,這樣能有清新之味,如果把黃瓜以油煸炒,然後放水煮湯,則鮮味全失。「

無一物不是尋常物,無一物不是寫生活,讀來如金針度人,慷慨大方。

八、《我的川菜生活》 石光華

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4-01-01

石光華,我們都管他叫石老,每次到成都,石老都能陪喝酒陪到最後,哪怕天光漸亮。

石光華,除了寫美食,還寫詩。詩歌寫作與美食寫作之間也有一條密道,凡是有過詩歌訓練的人,寫美食都是信手拈來,比如沈宏非、焦桐、二毛、虹影,更久遠的袁枚、李漁、蘇軾。詩歌寫作能給語言添光,詩歌就是平地摳餅,火中取栗,隔空抓物,而美食寫作也相似。

這本《我的川菜生活》曾經是我的教科書,每日裝在包里,在公交車上地鐵上翻來閑讀。他把川菜從根脈開始挖掘,寫蔥姜,寫辣椒,寫火鍋,細緻入微,卻又不覺得因專業而不好讀,他寫江湖一尾魚,寫川菜神品開水白菜,其實開水白菜我吃過各種各樣的,但是覺得最好吃的還是在他的這本書里,不下油鹽,只靠文字煎炒烹炸,就能食慾大開,猶如一餐饗宴。

這是文字的無敵魅力。

九、《廚室機密》 美國 安東尼·博爾頓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譯者: 傅志愛

出版年: 2004-1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廚師,同時寫小說。他寫的是「廚房裡的那些事兒」。

安東尼·博爾頓有一句話:對我來說,烹飪已經成為一段很長的戀愛,既莊嚴又荒謬。同時我一直相信好的食物和好的吃法都是冒險。

莊嚴而荒謬,體現在廚房之中,他的混沌人生,和同事的關係,跟老闆的鬥爭,與食客的相處,這本書給我打開了另外一扇門,我之前所閱讀的美食都是發生在餐桌上,而他的故事都發生在後廚。當然後廚比餐桌更意思,就如同卧室永遠比客廳更令人提神。

酗酒,吸毒,髒話,人性不堪……這些都在後廚里司空見慣,而在前廳都是輕聲話語,一派正經,道貌盎然。這本書不單講的是食物與廚房,而是一個混蛋的憂傷,一個傻逼的純情。

十、《尋味中國》 美國 林留清怡

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譯者: 胡韻涵

出版年: 2014-6-1

最後一個推薦名額,而我還有至少 50 本備選。我最終決定把這個名額留給這本書,一個 ABC 寫的《尋味中國》,這本書有點像何偉的風格,都從一個外來者的視角紀錄當代中國的一角,這一角往往司空見慣,當真的被記錄下來,才覺得意義非凡。在出版時候,也很刻意的模仿了何偉的《尋路中國》,強硬的掛鉤,其實我更喜歡這本書的原名:《Serve the People》(為人民服務),這個名字有更多的含義。

她在北京做過美食記者,那時候我也在北京做美食記者,我們應該在某個飯局上偶遇過,但是真的不認識。她寫了幾個人的生活,有烹飪學校的老師,有普通餐廳的服務員,有麵館老闆,還去過上海黃埔會實習過,當然也去過揚州。她把這幾年的經歷細細寫下來,寫了一個我們司空見慣的中國,同時食物展示中國當代社會的一種。讀完這本書,我有一種感受,這明明是我們該寫的東西。

其實林留清怡還是一個美國人,這本書並沒有所謂的尋根意識,只是記錄自己的生活,從在衚衕里找烹飪學校,到去餐館打工,開始給雜誌做撰稿人,一步一步,認真而踏實。她在這本書里記錄的那些普通人,每天都從我們身邊擦肩而過,小趙小王小李,我們從未留意,這些普通人的故事彙集成為當代中國,這個女孩把當代中國的大幕掀開了一角。

查看知乎原文(130 條討論)
推薦閱讀:

裁不掉的「吃飯官」
神奇|小兒不肯吃飯,扎扎這個穴位就好了!
一次去相親,那妹子蠻好的,很是中意,就請她去吃飯,吃飯時談的很開心。 吃好後付賬時……
糖友吃飯悠著點,這幾種吃法最不適合糖友
做一份滿滿營養又可愛的卡通餐包,讓寶寶不再對吃飯說NO

TAG:吃飯 | 好吃 | 饅頭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