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推薦多看武志紅的書?

首先聲明一下,對於武志紅先生我是有敬意的,他作為暢銷書作者,他和他的書,極大燃起了中國人對心理學學習的熱情,包括我自己,也是因為10幾年前看了武先生的《為何家會傷人》而開始步入心理學領域進行學習。

但是,現在作為一名在一線工作多年的心理行業從業人員,我希望從我的專業實踐角度來談談武先生的書對普通人的影響,僅做學術討論的探討,對事不對人。

對於武先生的書籍以及相關培訓課程,我個人意見是不推薦多看多學。

如果是想入門了解一下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看看武先生的《為何家會傷人》、《心靈的七種兵器》這兩本即可,我不推薦大量深入去看他的書。

為什麼?

首先,武志紅大量書籍的主題很單一,基本都是在反覆探討和說明一個主題——原生家庭。

而且這些書籍的是帶有鮮明的武志紅特色,有著其局限性。

從武志紅,李雪,包括張德芬的書籍,尤其李雪,其實能明顯感受到他們並未從原生家庭中走出來,他們內心對原生家庭還有著大量的情緒,他們還不能客觀理性看待原生家庭。

展開剩餘83%

沉溺於此類書籍會讓人陷入宿命論中,陷入原生家庭的自哀自怨中,陷入一種悲觀無助的情緒中,而無法看到自身力量,難以實現自我突破。

一個人如果還活在仇恨原生家庭中,談起原生家庭就滿是憤怒哀怨,其實他是難以成長起來的。

我的課程也會花部分時間精力讓學員回顧原生家庭,剖析原生家庭。

但是回顧和剖析的目的是為了更好探究和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樣的人?

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為什麼是誰?——在我看來這是探究原生家庭最重要的目的。

雖然原生家庭塑造了現在的我,但是未來的我是把握在我自己手中。

哪怕原生家庭造就了我們自身的一些局限,但是我們是可以突破和超越的。

就猶如前段時間很火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劇名一樣,我的前半生也許由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所決定,我們難以改變,但是我的後半生把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我們有充足的決定權。

一個成熟的人,在我看來,最為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來,不再把自己的人生歸於原生家庭,不歸結於有局限的父母那些有局限性的養育方式。

我很多學員,在完成我的原生家庭課程學習階段後,都會說:通過這個階段學習,對於原生家庭,已經不想再談,知道雖然原生家庭對自己有影響,但是這些影響已經沒有關係了,相信自己有能量來突破自我。

分享一篇一位學員L寫的原生家庭課後感,在我看來,這才是一個成熟的人打開原生家庭的正確方式:

曉波本節課講了「重塑與父母的關係」,聽完後,突然覺得更了解自己了,好像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性格和心靈地圖形成的出處。

為什麼我內心總是有一股想要出人頭地,想要一鳴驚人的信念,希望自己是野心家、是大女人、不拘小節的,可是現實中真正的自己,卻是處處謹小慎微、細緻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為什麼我有這種充滿了矛盾和衝突的性格?

之前一直是不解的。

但我現在知道了,這些,統統來自於父母從小對我情感上的遺棄、精神上的漠視與忽略造成的傷害,我一邊渴望得到讚揚以證明自己,一邊是小心翼翼的察言觀色。

但通過曉波課上說的「轉念一想」,我一下發現,也得虧了父母當年的這些不作為,造就了我現在的細緻、耐心、謹慎、注重細節、工作上一絲不苟、獨立自律的好習慣。

也許這就是曉波說的「要挖掘自己的正能量」,原生家庭帶來的任何傷害都是有著相反的利弊的,萬事無絕對!

我後面的步驟就是積極行動起來,原生家庭的傷害一點也不可怕,多多察覺,邁出自己的舒適區,非常期待後面的界限課和幸福課,期望跟著課程更新自己的認知,重塑三觀,做自己的父母!

在我看來:

一個不成熟的人,會認為原生家庭決定了自己的終點。

一個成熟的人,會把原生家庭當做自己的起點。

而作為一名心理行業從業人員,不論是寫文章還是諮詢培訓,都是應該積極把人往成熟的方向引導,而不是讓人沉溺於過去,逃避未來。

其次,武志紅書中充滿著大量的靈修和靈性體驗,這些已經遠遠偏離了科學心理學範圍。

過去十年,民間對心理學的了解很大部分比例就是靈修和靈性體驗。

太多人一提起心理學,馬上就會認為靈修和靈性體驗就是心理學。

其實靈修和靈性體驗部分,已經偏離了科學心理學的範疇。

武志紅本人也對科學心理學思考方式頗多微詞。

作為一名理科生,一名唯物主義者,我一直崇尚從科學的方法來科學系統化解決問題。

是的,我也承認,雖然目前科學心理學只能解釋非常狹窄的心理現象,它之外存在著大量無法證明亦無法證偽的理論假說和哲學思考。

但是,我目前學習和實踐的認知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此類科學心理學,都是採用了大量的科學實驗成果來指導普通人的生活。

通過我這些年自己的實踐,以及學員們通過學習後的實踐情況來看,這些科學心理學已經都能極大解決普通人的心理問題和生活工作問題。

所以,既然科學的方式已經能解決問題,我們又何必去追隨那些「很玄,實踐結果還有待驗證,從未有過科學論證」的靈修靈性體驗呢?

最後,武志紅的書基本都是在探究問題,並未系統化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我一個學員說,她看過武志紅全套書籍,也看過武志紅大量的視頻課程,後來發現自己越看越困惑,越看越無助,之後上完我的課程後,才知道原因所在——武志紅的書雖然剖析出一些問題,但是沒有系統化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

探究問題固然重要,但是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僅僅探究問題而不解決問題,長期如此會讓人無助感虛無感更加強烈。

我曾經也是如此,在10幾年前最初接觸到武志紅書籍後會有發現問題後那種恍然大悟之感,但是之後又會因為這些問題沒有有效方法解決而更加困惑。

之後又學習認知心理學,積極心理學,人本心理學後,內心這些困惑才得到真正解決,最後才真正做到了道術結合。

我曾經寫過一篇你過得這麼不好,是因為沒有去上心理療愈課嗎?,也是重點闡述這個觀點。

所以在我的教學中,我的課程在探討原生家庭對我們個人的影響後,會立即進入界限課,幸福課,溝通課這些提供有效科學方法的課程。

通過對這些方法的學習,我們每位普通人是可以解決我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大量問題。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提升我們解決各類問題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也是難中之難。

綜合上述三點,所以我不會推薦大家多看武志紅的書,建議朋友們以一個開放性學習心態,多看多吸引其餘科學心理學的書籍。

開放性地學習,批判式地思考,選擇性吸收,最後構建出對自己人生最有幫助的心理學知識體系。

上一篇文章:越是浮躁的年代,認真踏實做事的人反而越是容易突圍!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推薦閱讀:

Mason Jar:百搭也是一種美德
中老年人請記住:營養比運動更重要!(請多看幾遍)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情感美文】
圓圓圈圈,圈圈圓圓,多看你一眼

TAG:推薦 | 武志紅 | 多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