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洛書藏了什麼秘密?

伏羲之後很多年,我們華夏民族的文明不斷更新升級,進入了堯舜禹時代。然而,天災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洪水泛濫就是困擾他們的一大難題。

舜帝時代,很多官吏因為治水不利被處死,當中就包括了大禹的父親鯀(gǔn)。《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是黃帝的玄孫,其父鯀受堯之命治水,九年而洪水不息,為舜所殛(jí)(殺死之意)。後來,舜帝經過反覆不斷的考察,最終啟用了大禹,繼他父親鯀之業,繼續擔任治理洪水的重任。

大禹臨危受命,如何治水確是一大難題。他嘗試過很多方法,吸取其父鯀堵塞之法失敗的教訓,採用疏導的方法,如「導河積石」、「岷山導江」、導淮自桐柏」等等,把全國主要河流都導流入海,「以四海為壑」,救民於倒懸。

今天我們都知道了大禹治水成功的結局,治水在當時是功比天高,理所當然大禹就成為了我們民族的大英雄,後為帝王,功高德劭。為此,後世流傳著很多關於大禹感人細節與傳奇故事。

感人的故事如古籍記載他公而忘私的精神:「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甚至連自己的兒子出生都沒有去看一眼。

下面講大禹傳奇的故事,這個傳說與易經的思想緊密相關。大禹的奇遇故事,發生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相傳當年大禹為尋求治水的良方而苦苦思索,一天他來到洛水河邊,這時上天的啟示就降臨了。

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大受啟發,依照洛書的原理治水成功,後又劃定天下為九州,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後流傳下來被收入到《尚書》中,名《洪範》。

《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實際上對於這句話,普遍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第一種,這裡的聖人,指的是同一個人,伏羲。也就是說,河圖與洛書都是伏羲發現的。

第二種,伏羲發現了河圖,大禹發現了洛書。

這裡再提一下第三種說法:宋朝朱熹,為了將河圖洛書探出個究竟,於是叫他的一個弟子蔡季通順長江三峽入蜀尋找河圖洛書。蔡季通還真將河圖洛書找到並交給了朱熹,朱熹把河圖洛書放在了《周易本義》的篇首,也就是下面的兩圖:

不過事情總有料想不到的地方。後來才知道,蔡季通去四川原來搞到三張圖,回來見朱熹的時候,只給了兩張圖,自己秘藏了一張。這一張圖是什麼圖,當時沒人知道,一直到元朝的袁桷在《易三圖序》才揭露出蔡季通將此圖藏在孫子蔡抗家裡。

到了元末明初的時候,有個趙撝謙在《六書本義》中揭露了一個圖,命名為「天地自然河圖」,說此圖是蔡元定,也就是蔡季通,從蜀地一個隱者那裡等到,之後秘而不傳,朱熹都沒有見過。此圖是從陳伯敷那裡得到,圖有太極含陰陽、陰陽含八卦之妙。

其實,由河圖模型到洛書模型,不難推理出來,也就是說,河圖到洛書,中間不需要隔那麼多年的時間才被「大禹」發現,所以伏羲應該是洛書的發現者。聖人則之而成卦,伏羲將河圖洛書進一步推演就變成了八卦。

而對於第三種說法中的天地自然河圖,也就是先天太極圖,實際上是由卦象相連推導出來的。看下面:

把八卦的陰爻作黑色,陽爻作白色,相連起來,就可以得出太極圖的雛形(左邊),然後再把陰陽細分,無窮細分,就可以得出理論上的太極圖。太極圖最早是出自陳摶老祖。

好,我們繼續講洛書。

在洛書圖中,奇數點(白點)代表天,也就是陽,偶數點(黑點)代表地,也就是陰,中間的五個點代表永恆的太陽,陰陽相交重疊表示的是萬物在負陰抱陽、負陽抱陰之間的變化。

從小的方面來講,洛書反映的是一天之中,地球在太陽的照射下,光和陰陽二氣的變化:

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此時,天有三分陽氣,地有七分陰氣,等太陽升到東南方位時,陽氣迅速增加,陰氣退卻,所以有四分陰氣,六分陽氣,中午太陽在正南方時,影子是最短的,也是一天之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刻,陽氣九分,陰氣一分。

此後太陽到西南方位時,陰氣復生,陽氣漸消,用二分表示出生的陰氣,八分表示剩餘的陽氣,到了日頭西轉,陽氣還剩下七分,陰氣則有三分,傍晚時分,陰氣上升,此時陰氣六分,陽氣則剩下四分。而待到晚上子時時分,則陽餘一分,陰剩九分。到天亮以前,陰氣八分,陽氣復升為二分。

陰陽相對、相成、相交、相和,體現了一陰一陽進退之間,相生和相剋的大道真理。

從大的方面來說,洛書可以看作是一個四時模型,也可以看作是天文模型,也可以看作是地理模型,也可以看作是萬物模型:

一陽生,陽氣開始發生,隨著陽氣的增加,到達三分,這是生的階段。再從三分到九分,陽氣越來越旺,生命不斷繁榮,這是長的階段,生命長到它的頂峰,陽極生陰,一陰復生,陰氣開始發生。

陽氣從九分到七分再到一分,陰氣從二分到六分再到八分,這是生命衰亡的階段。陰氣的發生引發死亡的分解,陰氣從二分到六分,是陰氣生的階段,從六分到八分,是陰氣長的階段,陰氣到達頂峰,陰極生陽,一陽生,陽氣又開始發生。隨著陽氣的復甦,生命再次煥發活力,而此時陰氣逐漸消退,從八分衰減到四分。等到生命生長到頂峰,陰氣退盡。緊接著,盛陽一過,一陰復生。

如此陰生陽,陽生陰,互相此消彼長,生生死死,循環往複。對此瞭然於胸的人,不僅能夠理解萬物是怎麼來,怎麼去的,而且還可以根據事物現在的陰陽狀態,來推知它的下一個狀態是怎麼樣的。

這就是洛書的自然奧秘,揭示了統一中有變化,變化中也有統一的自然規律。不僅如此,還有更奇妙的是,如果把洛書化為數字,再把它們連起來,就會發現,它們的縱、橫、斜,每條直線上的3個數字之和均等於15。

與河圖相比較而言,洛書代表著中國上古文化的更高成就,河圖用了10個自然數,洛書只用了9個自然數。洛書奇妙的九宮圖結構,以及其中無窮的數理變化,不僅開啟了幻方世界的先河,還成為組合數字的發端。

正因為洛書中奇妙的數理結構,中國後來的很多朝代都城都是依此經典法則而建造。比如洛陽東周王城,南北7里,加東西8里,為15里;漢魏時期的洛陽城,南北9里,加東西6里,為15里;隋唐時期的長安城,南北長均為15里。

在易經的發展史上,由河圖推演出先天八卦,由洛書推演出後天八卦,河洛二圖,後又推演出太極圖。它們包羅萬象,奧妙無窮,其小無內,其大無外。河圖洛書,就是易經象數模型的前身。

華夏學之《易學啟蒙》系列專題,論述易學之奧妙,弘揚華夏正統文化,本文是第三篇,敬請期待後續文章。

洛書者

萬物模型也


推薦閱讀:

維多利亞有什麼秘密
一個秘密的地方
中國曆法之中隱藏的驚天秘密
領袖很潮!看各國政要穿衣小秘密(第1頁)

TAG: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