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獻之經典法帖

王獻之經典法帖

王獻之經典法帖(一)

王獻之(344 -386),字子敬,漢族,東晉琅琊臨沂人,書法家、詩人,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死時四十三歲。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後世。王獻之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曾經擔任過州主簿、秘書郎、秘書丞、長史、吳興太守等官職;成為簡文帝駙馬後,又升任中書令(相當於宰相)。但政績一般,遠不如他的書名顯赫。故人稱「大令」。   他一生最大的貢獻是如何教養後代成長。他自已一生為後代著出了榜樣!這是王獻之一生政治生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他最偉大的業績。 王獻之一生的藝術不守舊,而是與父不同,且字身喜帶長形,這就是他的成就、也是有別於他的父親。    他家學淵源、學習勤奮是不可少的。其詩文書法、為東晉後起之秀、他的成功實在是不偶然。    他的發展有他的輝煌!他寫的草下筆熟練、潤秀、飛舞風流、不亞於他的父親父子稱二王。 王獻之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賞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傳世名作《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   王獻之的書法藝術,主要是繼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規,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傳世書法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家學的承傳及自己另闢蹊徑的蹤跡。前人評論王獻之的書法為「丹穴凰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於神智」。他的用筆,從「內拓」轉為「外拓」。   他的草書,更是為人稱道。俞焯曾說:「草書自漢張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傳世草書墨寶有《鴨頭丸帖》、《中秋帖》等,皆為唐摹本,他的《鴨頭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絹本。清代吳其貞在《書畫記》里對此帖推崇備至,認為:「(此帖)書法雅正,雄秀驚人,得天然妙趣,為無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見。清朝乾隆皇帝將它收入《三希帖》,視為「國寶」。他還創造了「一筆書」,變其父上下不相連之草為相連之草,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由於其書法豪邁氣勢宏偉,故為世人所重。   王獻之學書和他的父親一樣,不局限於學一門一體,而是窮通各家。所以能在「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終於取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書跡有宋米芾臨的《中秋帖》等。  

王獻之是魏晉書家群體中的一位巨子。父親王羲之的悉心的傳授和指導,使他奠定了堅實的筆法基礎。由於他是魏晉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博採眾家之長、兼善諸體之美的機遇,贏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和聲望。 王獻之的遺墨保存很少,數量遠遠沒有王羲之那麼豐富。因唐太宗貶獻之而不購求其書作,內府的王獻之書跡「僅有存焉」。宋初的書法,並舉「二王」,宋太宗趙光義留意翰墨,購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跡,命侍書王著摹刻十卷,這就是著名的《淳化閣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賜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單著錄王獻之書帖的有七十三件,經後人考證為偽作或他人所書者達二十餘件,北宋宣和年間,宋徽宗雅好王獻之書法,《宣和書譜》所收的王獻之書跡增至八十餘件。但這些墨跡本絕大多數沒有保存下來,僅存的墨跡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好在歷代刻帖還保留著一些真跡刻本,給我們學習了解王獻之書法留下寶貴資料。

王獻之經典法帖(二)

延伸閱讀(一)

  王獻之從小跟父親學習書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親那樣勤學苦練,做一個大書法家。他每每見到古人的書法名跡,總要手不釋卷,細心觀看,待到把它的字體特徵,筆畫形態以及結構布局等方面有個通盤的考慮後,再動手下筆,臨寫數十百遍,直到心領神會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歲時,他的書法已寫得別有意趣。

  但是他學了一段時間後,就流露了怕苦怕累的情緒,奢望有一條通向書法成功的捷徑。

  有一天,王獻之走進父親的書房,便問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訴他寫字的秘訣。王羲之聽了,就領著王獻之來到後院,指著十八口大缸對兒子說:「寫字的秘訣就在這十八缸水裡,你只要把這十八缸里的水寫完了,自然就知道。」

  王獻之聽了父親的教導後,就再也不敢偷懶貪圖捷徑了,而是夜以繼日,腳踏實地地練習。

  王羲之想試試兒子的功力,就從背後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筆,竟沒有拔動,於是嘆息著說:「這孩子前途無量啊!」在王羲之的諄諄教誨之下,王獻之真的寫完了十八缸水,進一步改變了當時的古拙書風,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的著名書法作品《洛神賦》,傳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稱《玉版十三行》。另外,《鴨頭丸帖》、《中秋帖》、《東山帖》等作品,也都是書法藝術的瑰寶。 《中秋帖》傳為王獻之所書,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詢的《伯遠帖》合稱「三希」,現藏故宮博物院。《書斷》中說:「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中秋帖》書法縱逸豪放,應是王獻之創造的新體。《中秋帖》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王獻之行草書二行,文曰:「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共十五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全帖用墨枯潤有致。姜夔《續書譜?用墨》說:「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則燥潤相雜,以潤取妍,以燥取險。」《鴨頭丸帖》兩層意思,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從而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獻之獨創的書體,《鴨頭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洛神賦》是王獻之的小楷作品,據說王獻之好寫洛神賦,寫過不止一本。共計十三行,真跡已不復存在。今只傳賈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稱「碧玉十三行」。現藏首都博物館。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筆致洒脫,清楊賓《鐵函齋書號》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延伸閱讀(二)    王羲之有七個兒子,比較為人們所知道的有五個,在《晉書》里正經記錄生平傳略的有三個:凝之、徽之和獻之,獻之最小。最為後人所熟知的,當然是號稱「小聖」的王獻之了。  王獻之少年時代就享有盛名,頗有乃父之風,氣宇軒昂,高邁而有風致。王獻之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很注重儀錶,穿著什麼的總是很整潔,史書上形容他:即使沒事在家裡呆上一整天,仍然衣著齊整,絕不馬虎,「風流為一時之冠」。這一點跟他父親那種在郗家前來相女婿了還坦胸高卧於東床的放誕行為倒是很有些不同。  出生在王家的獻之無疑是幸運的,他有一個被後人奉為「書聖」的父親,而且據說他的母親郗夫人同樣也寫得一手好字,(據民間流傳的說法,王羲之和郗夫人曾同為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的學生。)生在這樣的家庭裡邊,當然從小就有非常好的筆墨熏陶了。王羲之也是比較看好自己的這位小兒子的,王獻之七八歲的時候,有一天在家裡練習寫字,王羲之悄悄的走到他的後邊,看了良久,忽然伸手從後面掣他的筆,卻沒能掣過來,於是高興地對人家說:「我的這個兒子,以後一定有大名聲的。」後來有很多人從這個故事讀到了一個握筆之法,就是說寫字的時候一定要把筆握得緊緊的,象金子一樣攥住,讓別人掣也掣不動才好。其實我覺得這實在是一種誤讀,我認為王羲之在這裡強調的倒不是什麼「筆握得穩」之類的,而是讚賞王獻之習字時的這種渾然忘我的認真勁,畢竟態度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握筆之法,倒在其次。當代大書家啟功先生曾有過一個生動的說法,有人問老先生握筆之法,啟老說:「只要你覺得寫起來舒服就行了,比如你騎自行車,如果老把車把握得緊緊的,結果就只有一個,就是摔到地上去。」李可染有一次向齊白石討教握筆的秘訣,白石老人沉默良久,說:「別掉下來就可以了。」所以我想別人能否把握在王獻之手裡的筆奪過去,應該不是王羲之最關注的。  因為認為這個兒子在書法上會很有出息,所以王羲之對他教育的方法也就格外地不同,從來知子莫若父,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心高氣傲,所以他採用的是類似於激將的策略。王獻之書法上的天賦很好,入門快,進步也快,但小孩子也比較容易驕傲,寫出了好看的字喜歡到處拿給人家看。王羲之總是裝作很不高興的樣子,每次王獻之拿字過來的時候,他總是漠然的瞟一眼,然後說兩個字:不好。就讓王獻之灰溜溜的回去繼續琢磨。  王獻之也很想在書法造詣上超過他的父親,有時也很想表現一下。孫過庭的《書譜》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王羲之要到京城去,臨行前在一塊牆壁上寫了幾行字。王獻之在父親走後偷偷地把字抹掉了,自己再另外寫上去,寫完之後很得意,越看越覺得很不賴。幾天之後王羲之回來,看見那幾行字,嘆了一口氣,說:「哎呀,我去的時候肯定是喝酒醉到不成樣子了,才會寫出這樣的字來。」王獻之聽了之後覺得很慚愧。  還有一次,王獻之在房裡抄經,寫著寫著累了,就趴在書案上睡著了,這時王羲之走了進來,看了兒子寫的字,覺得手癢,就接著前面寫了一個字上去。獻之不知道父親來過,醒來後看到怎麼多了一個字?也沒太在意,接著就把這經給抄完了。看一看,覺得很不錯,又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也不敢再拿給父親看了,免得又難堪的得到「不好」的評語。他拿給母親郗夫人看。郗夫人看後,說:「好是好,但只有一字像羲之。」王獻之問:「母親說的是哪一個?」郗夫人指著其中的一個說:「就是這一個。」那個字正是王羲之寫的。  這事對少年王獻之觸動很大,他於是下決心一定要更加勤奮地練習,好歹也要搞出點大名堂來。於是在自己的後園裡準備了十缸的墨水,發誓不把這些墨水寫完,就決不出園。

延伸閱讀(三)  

史料記載(原文): 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年數歲,嘗觀門生樗蒱,曰:「南風不競。」門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獻之怒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  

嘗與兄徽之、操之俱詣謝安,二兄多言俗事,獻之寒溫而已。既出,客問安王氏兄弟優劣,安曰:「小者佳。」客問其故,安曰:「吉人之辭寡,以其少言,故知之。」   

嘗與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發,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獻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    夜卧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氈青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偷驚走。    工草隸,善丹青。七八歲時學書,羲之密從後掣其筆不得,嘆曰:「此兒後當復有大名。」 嘗書壁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為能,觀者數百人。    桓溫嘗使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駁牸牛,甚妙。    起家州主簿、秘書郎,轉丞,以選尚新安公主。嘗經吳 王獻之書《鵝池》郡,聞顧辟彊有名園。先不相識,乘平肩輿徑入。時辟彊方集賓友,而獻之遊歷既畢,傍若無人。辟彊勃然數之曰:「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齒之傖耳。」便驅出門。獻之傲如也,不以屑意。謝安甚欽愛之,請為長史。安進號衛將軍,復為長史。太元中,新起太極殿,安欲使獻之題榜,以為萬代寶,而難言之,試謂曰:「魏時陵雲殿榜未題,而匠者誤釘之,不可下,乃使韋仲將懸橙書之。比訖,須鬢盡白,裁餘氣息。還語子弟,宜絕此法。」獻之揣知其旨,正色曰:「仲將,魏之大臣,寧有此事!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長。」安遂不之逼。安又問曰:「君書何如君家尊?」答曰:「故當不同。」安曰:「外論不爾。」答曰:「人那得知!」尋除建威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及安薨,贈禮有同異之議,惟獻之、徐邈共明安之忠勛。獻之乃上疏曰:「故太傅臣安少振玄風,道譽泮溢。弱冠遐棲,則契齊箕皓;應運釋褐,而王猷允塞。及至載宣威靈,強猾消殄。功勛既融,投韍高讓。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踐阼,陽秋尚富,盡心竭智以輔聖明。考其潛躍始終,事情繾綣,實大晉之俊輔,義篤於曩臣矣。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於省察。」孝武帝遂加安殊禮。未幾,獻之遇疾,家人為上章,道家法應首過,問其有何得失。對曰:「不覺餘事,惟憶與郗家離婚。」獻之前妻,郗曇女也。俄而卒於官。安僖皇后立,以後父追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謚曰憲。無子,以兄子靜之嗣,位至義興太守。時議者以為羲之草隸,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獻之骨力遠不及父,而頗有媚趣。桓玄雅愛其父子書,各為一帙,置左右以玩之。(《晉書》卷八十)史料記載(部分譯文): 王獻之字子敬。很小的時候就有很大的名氣,超然洒脫,不受拘束,即使終日在家閑居,舉止容貌也不懈怠,他的風流洒脫成為當時之冠。在他幾歲大的時候,曾經看門人玩樗蒱,說:「南風不競。」(這局不行了)門人說:「這小孩是管中窺豹,時見一斑。」(譏笑他見識不廣,隨口亂說)王獻之生氣地說:「遠的人有愧於荀奉倩,近的人有愧於劉真長。」於是就拂衣而去了。   他曾經和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訪謝安,兩個哥哥都說一些生活瑣事,王獻之只是和謝安寒暄幾句。他們出去之後,客人問謝安王氏兄弟誰優誰差,謝安說:「小的那個好。」客人問他原因,謝安說:「優秀的人說話少,因為他說話少,就知道他的優秀了。」    有一次,王獻之和王徽之在一個房子里,家裡失火。王徽之來不及穿鞋,急忙逃了。王獻之面色不變,被僕人扶著走了出來。    有一天半夜,王獻之睡在書齋里,家裡來了個小偷,把東西都快偷光了。王獻之慢慢地說:「偷兒,那青氈是我家祖傳的,就把它留下吧。」小偷被嚇跑了。   王獻之善於寫草書、隸書,也很會畫畫。王羲之秘密地從後面拔他的筆,不能得到,讚歎說,「這個人以後一定會有很大名氣!」    王獻之曾經在牆上寫一丈見方的大字,王羲之認為他非常出色,圍觀他寫字的人有幾百個。  桓溫曾經讓他畫扇面,他不小心下錯了筆,就順著墨跡畫了一頭黑色的小牛,十分巧妙。

《地黃湯帖》跋尾

延伸閱讀(四) 

魏晉時期,自魏文帝曹丕建國(220),至東晉恭帝遜位禪讓(420),前後達兩百年。其間,有文獻可征的書法家,近二百人。真正能影響規約後世書風的大家,當推鍾繇與王羲之。其他書家由於名跡罕有或者不傳,雖然聲望名垂書史,對後世的書藝發展並沒有實在的影響,即使在去其未遠的東晉,影響力也十分微弱。  就在鐘王披靡東晉之際,意想不到的是王獻之一枝獨秀,大放異彩。在東晉末年至南朝宋、齊之際的一百年間,居然迅猛地形成了推邁鐘王而獨尊王獻之的局面。王獻之作為魏晉書家群體中的一員,論行輩,他是殿軍之位。論影響力,卻遠在眾家之上,僅次於鐘王。儘管梁武帝、唐太宗貶抑王獻之,唐朝李嗣真卻將王獻之與鍾繇、王羲之以「逸品」同列。王獻之以他流美神逸的風格,為魏晉風韻增添了色彩濃重的一筆。  王獻之出身於東晉門閥士家的琅邪王氏,生於晉康帝建元二年(三四四),字子敬。是王吉十一世孫,曾祖王正,祖王曠,父王羲之。他最幼,有六兄一姊。王獻之信奉道教,「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關於他風流倜儻的故事可謂不絕於書。例如:「嘗與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發,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獻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有一天,他「夜卧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青*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盜驚走。」王獻之不象乃父王羲之訥於言,但他寡言,言談則不涉俗事。性格峻整,意趣不投或者門第相異之人,他絕不羅嗦。還善寫丹青,擅長書法,秉性作派修養,既合乎士族子弟的規範,又滲透著魏晉風度。所以,倍受王羲之的寵愛。東晉後期的名相謝安,當時正隱居會稽,王氏兄弟中,他最賞識的是王獻之。因王家出身門閥及其既有的威名,王獻之起家便為州主簿,後為秘書郎、丞。王獻之在仕途上的發展與謝安有著至為密切的關係。謝安與他父親是至交,謝、王二氏又是姻親,太元元年(三七六),當謝安以中書監總攬朝政,便提攜王獻之為長史。長史位在三公輔佐,職任甚重,身千石。太元五年(三八O),謝安為衛將軍、開府,復請獻之為長史。次年,王獻之外任吳興太守,軍號為建威將軍。太元九年(三八四)三月,謝安為太保,未久,拔擢王獻之任中書令,掌中樞機要,後因病掛職。  王獻之從7歲時便在他父親手把手的指導下學習書法,他的基本技能的訓練,特別是各種體勢及其筆法的學習,都是在他父親的親授下完成的。在王獻之學書階段即十八歲以前(王羲之仙逝那一年,獻之正十八歲),王羲之以他遒勁雄逸的書法卓然自立,並已經成為時風所追隨的宗師。在筆法私相傳授視為珍秘的當時,王獻之能得到父親的教授,王羲之書藝的機樞旨趣,自當比常人有深刻得多的領悟,功力自然堅實,從而為他在父親身後迅速地脫穎而出奠定了他人所不可企及的基礎。王羲之的風格是在借鑒、超越張芝、鍾繇的基礎之上卓然自立的。他當然不會對兒子有什麼保留。如此,王獻之除了向父親師承書世之外,鍾張理應也是他師承的對象。  王獻之傳世作品主要有:《洛神賦》。小楷書,刻本。《廿九日帖》行書,摹本。《舍內帖》行書,摹本。《地黃湯帖》,行書,摹本。《鴨頭丸帖》,行草書,摹本。《十二月帖》,行草,刻本。《中秋帖》,行草書,臨本。《鵝群帖》,行草書,臨本。《衛軍帖》,行草書。《授衣帖》,行草書,刻本。《諸舍帖》草書。《歲盡帖》,行草書。不管是墨跡還是刻本,基本上不出楷書、行書、行草書、草書等體勢。就文獻的記載而言,他所擅長的書體並非僅此而已。南朝宋虞龠禾《論書表》有王獻之善飛白書的記載。《晉書》本傳稱「工草隸」。唐張懷瓘《書斷》記載得更為全面:「子敬隸(楷)、行、草、章草、飛白五體俱入神,八分入能。」王獻之的八分書、飛白書、章草書,我們已經無緣睹其風采。關於飛白書,王羲之曾經嘆發過「子敬飛白大有意」的感慨。梁武帝評價王獻之飛白書說:「頃見王獻之書,白而不飛。」至於章草書,南朝宋明帝《文章志》中說:「其章草疏弱,殊不及父。」但是,宋明帝時的中書侍郎虞龠禾在《論書表》中則稱王獻之書法「絕筆章草,殊相擬類,筆跡流懌,宛轉妍媚,乃欲過之(羲之)。」飛白書與章草書的風範,還能在文獻中留下鴻爪之跡供人推想,而八分則杳然無跡,只能依據《書斷》留下一個入能品的空泛印象。  王獻之對後世產生重要影響的作品,以書體論,主要是楷書和行草書。他的楷書,唐張懷《書斷》曰:「能極小真書,可謂窮微入聖,筋骨緊密,不減於父。」王獻之的楷書作品,碩果僅存者乃小楷《洛神賦》。雖然僅餘十三行,宋朝以來,是書家爭相效法的名作。宋董《廣川書跋》說:「子敬《洛神賦》,字法端勁,是書家所難。偏旁自見,不相映帶;分有主客,趣向嚴整。」與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相比,一反遒勁緊縝之態,神化為勁直疏秀。這一風格特徵,又與他行草書的規模吻合。  行草書是王獻之書藝的建樹所在。在王獻之的心目中,行草書是自創風格的新體勢。道理何在?唐張懷瓘《書斷》中有一段耐人尋味的記載:「獻之常(嘗)白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頗異諸體。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也,大人宜改體。』」文中所謂「藁」,張懷瓘的解釋是「藁亦草也,因草呼藁。」藁「行之間」的書體,即指行草書。在王獻之看來,這種體勢既能「窮偽略之理」,又能「極草縱之」,而且與「往法固殊」。  王獻之提出的「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正是他創製自家風格的藝術綱領。「草縱之致」,是對張芝今草「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而隔行」特徵而言,他洞察到氣與勢的貫通是書藝的精髓所在。「窮偽略之理」,偽者,不拘六書規範;略者,省並點畫屈折。既然是快速的一筆書,為著順應筆勢的流暢,勢必省並點畫,改易點畫的形態和位置,當然要「破」六書的規範了。「草縱」和「偽略」是章草衍化為今草的旨要。王獻之以藝術家特有的敏感和洞察力,準確地把握到古人變法自新的機樞,無怪乎唐朝人說,張芝今草的一筆書,「唯子敬明其深旨。」這也是他超越其父王羲之的所在。  是藝術家而非理論家的王獻之,其書藝對後人之所以產生不可阻擋的誘惑力,過人之處在於:合「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於「藁行之間」的行草書創作中。這在書法體勢上就可以區別於張芝一筆書的今草了。既取彼精華而異於彼。然而,王羲之所寫的大量尺牘書作,也是行草書體,即用草書的筆法和字法作行書。王獻之欲創製自家風格,也規避王羲之,所以,王獻之又充分吸收張芝一筆書的草縱樣式,以別於王羲之字字獨立的行草書。於是,王獻之馳騁藝術才華的天地便豁然展現出來。  代表著王獻之行草書中獨創風格的典型作品是《十二月帖》。此帖開筆的「十二月」三字作行楷書,第四字便轉為行草書,筆勢連屬。第二行共七字,前六字一筆貫通而下,優遊疏爽。其後連多斷少,形勢宏逸。現在所能見到的《十二月帖》是刻本,筆畫映帶的細微變化,墨色泣燥的質感,已損失良多。如果是毫髮畢見的墨跡本,草縱之致,宏逸之勢當更顯神駿。最得王獻之筆法、筆意並發揚光大,卓然成為大家的米芾認為《十二月帖》「運筆如火筋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米芾從筆法的角度肯定了此帖的價值和成就。王獻之書藝的魅力,不僅在於多所偽略,務求簡易的外觀體態上,其創意核心是筆法上的,他的筆法特點是外拓。外拓筆法是解散隸體以後產生的,是筆法發展的必然趨勢。南朝時,人們曾討論過「古質今妍」的問題,實際上是個筆法上的問題。魏晉書家,以「鐘王」而論,王羲之的筆法比鍾繇外拓,所以鐘王之間呈現出威信之別;以「二王」而論,王獻之的筆法又比王羲之外拓,所以二王之間又有古今之別。王獻之的貢獻不在於開創了外拓的筆法(古人在漢代簡牘的草書中就已經運用著),追根溯源,而在於將這種筆法作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並且超越了魏晉名家,達到那個時代的極致。筆法是直接作用於書法風格的,只有當運用這種筆法創製出新的格調,造出新的書法樣式,才具有實在的意義。王獻之運用外拓筆法創造的典型風格樣式,是逸氣縱橫,優遊神駿的行草新體,唐朝張懷瓘在《書議》中對他的新體作了高度評價:「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行,草又處其中間,無藉因循,寧拘制則;挺然秀出,務於簡易,情馳神縱,超逸優遊;臨事制宜,從意適便。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  與王羲之相比,王獻之「執行草之權」,風格「神俊」,他的書法流美、詭譎、誼逸,從而為魏晉風韻開拓出新的境界。  王獻之是魏晉書家群體中的一位巨子。由於他是魏晉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博採眾長的機遇;再加上父親的悉心的傳授,使他奠定了堅實的筆法基礎。所以,說王獻之是集魏晉風韻之大成者,是不過分的。

延伸閱讀(五)

王獻之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王獻之的書法藝術,主要是繼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規,而是另有所突破。前人評論王獻之的書法為「丹穴凰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於神智」。他的用筆,從「內拓」轉為「外拓」。後來的俞焯曾說:「草書自漢張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還創造了「一筆書」,變其父上下不相連之草為相連之草,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由於其書法豪邁氣勢宏偉,故為世人所重。王獻和他的父親一樣,不局限於學一門一體,而是窮通各家,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終於取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書跡有宋米芾臨的《中秋帖》等。柳公權跋王獻之《送梨帖》  由晉末至梁代的一個半世紀,他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揚王羲之而貶抑王獻之,一些書法評論家才開始認為王獻之的書法比不上他的父親王羲之。但是宋代書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獻之學習。現代著名學者、書法家胡小石更認為張旭、懷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獻之草書發展而成的。  這麼一位傑出的書法家,有著豐富的情感經歷。尤其是他與其妾桃葉的故事歷來是民間傳說中熱門的話題。王獻之的女兒王神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痴呆皇帝之一晉安帝司馬德宗的皇后。王獻之風流蘊藉,乃一時之冠,新安公主仰慕已久,便離婚要求皇帝把她嫁給王獻之。皇帝下旨讓王獻之休掉郗道茂,再娶新安公主。王獻之深愛郗道茂,為拒婚用艾草燒傷自己雙腳,後半生常年患足疾,行動不便。即便如此仍無濟於事,王獻之只能忍痛休了郗道茂。郗道茂在離婚後,投奔了她的伯父郗愔籬下,再未他嫁,生活凄涼,鬱鬱而終。    王獻之離婚後曾寫信給郗道茂: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桃葉渡常苦不盡觸類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無已,惟當絕氣耳!。  王獻之對道茂一直心懷愧疚,在他奄奄一息之際,做法的道士問他平生有何憾事,他長嘆道:「沒什麼別的事情,只是後悔與郗家離婚。」  他的第個段婚姻是和簡文帝的女兒餘姚公主,並被被王獻之拉進了皇宮,是給王獻之提供了一條直接進入皇權高層的快車道。如此美意厚愛,卻是給王獻之的女兒埋下了一顆大災大難、大悲大苦的種子。如此結果,誰何曾想到?年幼的孝武帝在謝安等導演下,在王獻之已有妻子、而且夫婦感情還和諧的情況下,仍挑選他為駙馬。於是,王獻之被迫與郗道茂離婚。王獻之四十一歲時,才和新安公主有了一個女兒,取名叫神愛。此後新安公主的生活就史無記載了,估計在王獻之死後不久也去世。女兒神愛後來做了皇后。  而王獻之得女不久,就娶了一位年少的可愛妓女桃葉為妾。桃葉叫他做「團扇郎」。《桃葉歌》詩云: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桃葉復桃葉,桃樹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桃葉復桃葉,渡江不明楫。但渡無所苦,我自來迎接。桃葉復桃葉,渡江不待櫓。風波了無常,沒命江南渡。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獨采我。可見,王獻之的王獻之風流蘊藉。

王獻之《忽動帖》

王獻之《授衣帖》

釋文:

獻之死罪。授衣諸感悲情,伏惟哀慕兼慟,痛毒難居。見徐並使君書,承比極勝,但承此凶問,當復大頓耳。比日憂馳,無復意,不審尊體云何? 腳及(可)〔耳〕痛氣,得此哀號,何如?先大惡時灸創,特不堪此,不乃為患,眠食幾許,使君今地,實難為識. 然所以為識,政在此耳。當今可復使不萬全,不願其以多筭難易得之,便自可令不為因絫耳。比者忉怛,當不可言,當不可言。獻之死罪。

王獻之《疾不退帖》

王獻之《思戀帖》

釋文:

獻之白:思戀轉不可言,瞻近而未得奉見,但有歎息,遲諸信還具動靜。獻之白。

王獻之《天寶帖》

釋文:

……白:東告,具天寶疾患問,何其倉卒! 乏子孫,常欣倫早成家,以此娛上下。豈謂奄失此女,愍惜深至,惻切心懷!嫂哀念當可為心!情願不可保,使人惋惋悲! 政當隨事豁之耳。嫂先積弊,復有此痛心,不審不乃惡不?甚以憂馳。眠食復多少?願遣無益,盡消息理。

王獻之《衛軍帖》

釋文:

衛軍猶未平和,而哀勞殊未得盡消息理,常以不寧。僕射得散力,甚慰。表解臺職不?知得恕不?復冠軍告,懸企。

王獻之《夏節帖》

王獻之《先夜帖》

釋文:

得書為慰。吾先夜遂大得服湯酒,諸治漸折,故頓,極難勞。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別,悵恨深。保愛。臨書增懷。王獻之(白)。

王獻之《委屈帖》

王獻之《承冠軍帖》

釋文:

承冠軍故爾,不覺轉勝。灸無所覺,憂馳深,汝燋悚可言!

王獻之《外甥帖》

釋文:

令外甥知問,郗新婦(疾)更篤,憂慮深!


推薦閱讀:

[大型書法志書] 《王羲之志》附《王獻之志》18
王獻之 行書技法要訣(下)

TAG:經典 | 王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