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做人做事不要功高蓋主
(2017-03-31 09:23:31) 轉載▼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畢,盡畢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謗興而毀來。
權勢不宜太盛,否則會帶來危險;做事不要總想一下子做完,等做完人也累個半死;言行舉止不可標榜過高,否則會惹來誹謗和詆毀。
讀過《二十四史》的人,不禁生出感慨:「開國皇帝打天下成功之後,都免不了要殺戮功臣!」這似乎已成了一條鐵律。即使英明君主如漢高祖劉邦,如唐太宗李世民,如明成祖朱元璋等,無一例外。這一規律是如此殘酷和血腥,令功臣名將們稀里糊塗地就掉了腦袋。
凡事做得太過、力量用到極點,風頭蓋過上司,就沒有迴旋的餘地,就無法保護自己。越是有才華有能力的人越會招來君主的猜忌,擔心這些人垂涎自己的位置,自然要先動手除去他們了。所以人們總是只能共患難,不能共享福。
朱元璋為太子摘刺的故事,又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為了讓太子接位,能夠鎮服滿朝大臣,朱元璋採取個個擊破的辦法,逐一將過去一起打天下的丞相胡惟庸、大將軍藍玉等人以各種罪名滿門抄斬,剪除了對太子的威脅。看到朱元璋如此殘忍地殺人,性情仁厚的太子前去勸阻。朱元璋一句話都沒說,只是扔到地上一根帶刺的木棒:「把它撿起來!」太子一摸,頓時刺了滿手鮮血,趕緊扔掉了。這時朱元璋拿起木棒,用劍將上面的利刺全部削掉,然後交到太子手中,冷笑道:「這些刺,如果我不替你除去,你拿得了嗎?」在朱元璋眼中,功高蓋主的開國大臣們就像這些扎手的刺,嚴重威脅了皇權未來的統治。
政治家功高蓋主、得意忘形會掉腦袋,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如果思考不夠審慎,在現實中也會樂極生悲。掉腦袋不會,摔跟頭倒大霉卻是一定的。網路上有位功高蓋主的中層經理這樣寫道:「現在我遇到了許多像朱元璋這樣的人,他們攻擊並且誣陷我,我被整得好慘、無奈至極。我慶幸沒有出生在封建社會,出生在了法治社會,否則我肯定會被那些小人殺了。」打江山易,坐江山難,一同坐江山更難。打天下時,各路英豪齊聚明主麾下,大展身手,一個一個比誰功勞大。功勞越大,主子越高興,因為離統治天下又近了一步。等到天下安定的時候,那些能臣良將們就讓主子頭疼了。看著昔日的戰友,主子心裡也犯嘀咕:他們能拼殺的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能算計的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萬一哪天看我也不順眼了,聯合起來,不就連我也推翻了嗎?這還真不是瞎擔心,因為他自己就是這麼乾的,他不得不防著點。思來想去,最保險的辦法就是將他們都殺掉,殺不掉的也得廢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江山坐得穩。因此,開國初期大殺功臣之事屢屢發生。細數歷史不難發現,凡功高蓋主又不知收斂者,無一能得善終。就像漢朝初期的韓信,跟隨項梁、項羽起義,後又投奔劉邦,被蕭何薦為大將;楚漢戰爭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奇兵佔領關中,最後與劉邦會師於垓下,擊滅項羽;漢朝建立,被封楚王,因受人誣告謀反,降為淮陰侯;陳叛亂時,有人告韓信與其同謀,欲起兵長安,被呂后誘殺於未央宮。再如唐朝名臣李德裕,宣宗初即位時看到他功高權重,心生忌憚,很不平衡,李德裕終被罷官。因此古人很注意,不論取得多大的功勞,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絕對不可以功高蓋主,否則輕則招致他人怨恨,重則惹來殺身之禍,這一鐵律在現代社會同樣適用。小艾是一家電子產品公司的普通推銷員。五年後,因經營不善,產品更新較慢,公司瀕臨倒閉。小艾主動請纓,要求推出一系列新產品。老總雖對新產品不抱任何希望,但形勢逼人,只好死馬當活馬醫。誰知新產品系列一經推出,便很快成為市場競相追捧的對象,當年便奪得同行業銷售總量的冠軍,實現扭虧為盈,創造了行業的奇蹟。可以說,小艾憑藉一己之力拯救了整個公司,昔日的小艾成了「艾總」。艾總上任後,業績更是每年翻倍增長,於是,他也變得日益目中無人了。就在他處於人生的巔峰期時,形勢卻風雲突變,他被公司解職了。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太能幹了,老總怕再這麼發展下去,沒準哪天公司會改弦更張,趁局勢還能掌控的時候將他趕走,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古人功高蓋主會掉腦袋,我們現在雖不致有性命之虞,但也免不了招致人生起伏。「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的思想如今已不復存在,公司也不同於一言定生死的朝廷,但如果思考不夠審慎,凡事做得太過,風頭蓋過上司,就保不住飯碗,保不住自己了。越是有才華有能力的人越會招來領導的猜忌,摔跟頭倒大霉幾乎是一定的。當領導的總要顯示出在一切重大的事情上都比其他人高明,古往今來,只要自己不是一把手,就要永遠面臨「功高蓋主」與「兔死狗烹」的問題。領導們喜歡被追隨,不喜歡被超越。如果在工作中表現得很突出,你一定要和領導說只是做了他本來就知道但沒吩咐你去做的事,要懂得將功勞推給領導,這樣才能獲得領導的信任。如此,領導會認為你不貪功,是能夠盡心儘力輔佐他的可用之才,才會放心大膽地交給你各種任務,讓你得到鍛煉、提升。倘使你的才幹遠超過你的上司,處處和上司或老闆搶功,老闆一定會以為你野心太重,將來勢力豐滿必定難於駕馭,於是趁你羽翼未豐之時將你剪除。做人不要學韓信,不妨像張良那樣功成身退,善於避功,這樣才能明哲保身。
感悟:在中國做人做事,就要明白中國人的心理特點,通曉中國人的為人處世之道。我們生活在一個現實的社會。有一些人和事我們無法改變,此時就需要改變自己,努力讓自己適應這個社會。如果不想處處碰壁,你就必須懂得一些處世哲學和人情世故。笨人總是要等嘗盡了人間冷暖,無路可走了,才想起去學習這些道理,而聰明人則懂得利用社會上現實存在的俗禮及人之常情,在最不利的情勢里,達到圓滿的效果……文/單眼老表分享:
推薦閱讀:
※大學畢業掙了第一比錢,想給自己買個iPhone6 plus,再給媽媽買個小米note,我有這種想法是不是很自私?
※做人做事的70個準則.
※怎麼變得有意志力?
※做人做事不敗的底線——好漢也吃眼前虧
※[轉載]做人做事的七張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