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講話摘錄

作為一門學科,領導科學發展很快,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許多大學都成立了領導科學系,對其進行專門研究。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隨著被領導者水平素質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那種靠管理、靠約束的領導方式越來越不管用,而那些柔性一點,靠激勵、溝通、協調、引導的領導藝術越來越受歡迎,並且形成了一個潮流。領導者學習一些領導科學、領導藝術方面的知識是很必要的,當領導可能會面臨許多轉變,如從業務主幹到領導崗位是個轉變,從中層領導走向更高一級的領導職位,同樣面臨著重大的轉變,自己的心理、角色怎麼調整,行為如何適應,這都是領導科學研究的內容,不是一些口號、經驗散亂的東西,而是一個系統。下面重點講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溝通與認同  作為領導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代溝是存在的,如不同行業的人,有行溝;不同地區的人,看問題的角度、深層次的思維模式也不同。我國文人相輕是有歷史的,這就是文人之間相互的不認同,內心深處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領導幹部往往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總是認為自己說的對,自己認為對的事別人也這樣認為,這是不對的,這就會影響溝通、妨礙認同。領導者必須首先認同別人,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客觀差別,才能形成有效的溝通。從理論層面來講,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外求共同點。領導幹部要從接人待物方面和別人尋求共同的點、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愛好。  二是內求共鳴點。內:指思維、感情、情緒,爭取和別人產生共鳴感。  三是深求認同感。領導工作的業績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決策思路的科學性和下級對領導的接受和認同程度。  四是實求影響力。領導的影響力大了,權利自然就大了。  從操作層面講,領導幹部要做好溝通與認同,要注意以下四個「調整」:  一是調整角色。領導幹部溝通時要意識到自己的角色,要把角色與期望結合起來,善於按照員工(下級)對我們的期望、上司對我們的期望來完成自我的塑造,調整好自己的行為。  二是調整方式。正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總裁威爾齊所說:「領導要學會多一點領導,少一些管理」,他強調的就是領導要學會多一點溝通。溝通的方式有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之分,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這兩種方式,針對不同的人、事、場合來運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領導對非正式溝通重視不夠,運用不好,非正式溝通對領導來說很重要,因為它能夠拉近與對方的心理距離、感情距離,這種距離縮小了,對方就容易承認你,接受你,認同你。回顧近代史的發展,領導者權力最初來源於暴力,誰擁有暴力,誰就擁有權力;後來,世界進步了,權力主要來源於財富,誰擁有錢,誰就最容易擁有權力;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權力主要來源於你的知識、能力和素質。人們都在進步,作為領導,要讓下級對你既敬,又服;既近,又親,這很重要。  三是調整距離。領導者要注意調整和下級的距離,原則是盡量縮小感情距離、心理距離,但是必須要把握一個度,不是距離越小越好,到零就更不行了。  四是調節氛圍。領導要會調節氛圍,有時是工作需要,下屬犯了嚴重錯誤或者布置工作,這需要一種嚴肅的氣氛。而有些場合需要輕鬆、幽默的氣氛,領導要善於營造和控制。總之,溝通是方式,是手段,認同是目的。  二、激勵與共鳴  「激」就是激發,在工作之前;工作之後,感覺下級的行為(意圖)符合你的意圖,符合工作決策,就給他表揚和鼓勵,這就是「勵」。 「激」和「勵」結合起來,形成互動,藝術便出來了。我們習慣講「多勞多得」,這是對的,但是反過來,「多得也會多勞」。領導對下屬進行激勵,有四個著力點:  一是需要。人的需要是必需的、客觀存在的,包括精神的、物質的各方面需要。作為領導,必須盡量滿足下屬的合理需要。日本松下老闆松下幸之助說「既要當好自己的老闆,又要為對方當好掌柜」,這就是共贏的思想,因為他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即沒有追隨者就沒有領導者。  二是動機。領導要善於激發下屬的積極動機。不管怎樣激發,下屬的動機一定要和領導的最終目標一致、暗合。例如,著名的鯰魚效應,就是一種憂患激勵。  三是行為。領導要及時獎勵下屬的正確行為。例如這個很有名的故事,英國老農夫救了一隻被蛇叼在嘴裡的青蛙,怕蛇會委屈,給了它一杯自己都捨不得喝的威士忌,蛇喝了很高興啊,不一會兒就叼了兩個青蛙,來到了農夫的面前。這個農夫就是鼓勵了青蛙的錯誤行為,雖然青蛙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但是它的行為是錯的。領導要善於講故事,學會利用講故事進行領導、管理和溝通,領導的本質就是激勵,給下屬鮮花,給他夢想。  四是目標。領導要學會引導、激勵下級,要把下級分散的目標引導到單位的目標上來,盡量形成對下屬激勵的合力。  從實用的角度來講,領導進行激勵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的結合:  一是虛實結合。「虛」是指領導對員工進行精神的鼓勵、包括心理的、信任的、情感的激勵等。「實」是指物質的、經濟的、實實在在的激勵。  著名學者王選說「只對員工進行物質激勵,不進行精神激勵,是害民政策;只對員工進行精神激勵,不進行物質激勵,是愚民政策。」這個道理很簡單,誰都知道,但是他說的比較深刻。因此,領導對員工進行激勵,要把虛和實結合起來,虛激勵要達到實效果,精神激勵很重要,它可以讓下屬感覺到你對他的信任、關心和重視。從本質上,這是一種擴張,強調的是對人的承認和激發。  二是上下結合。激勵包括對上級的激勵,下級對上級的服從就是一種激勵,承認上級的能力,配合他,擁護他,這是作為下級的角色需要,也是領導藝術的需要。領導工作的本質就需要下級的追隨,不是一個好的追隨者,就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領導者一定要注意樹立自己的威信,下級一旦認為上級領導沒有能力,他就會對上級不激勵,不認同,也就不追隨。同時,領導者也要對下級進行激勵,要以對下激勵為主,把對上、對下的激勵結合起來。  三是正負結合。領導者認為下級的工作符合自己的意圖,符合工作的決策目標,就應該及時進行表揚、激勵,這是正面激勵。當下級的行為偏離了決策目標,違背了你的領導意圖,就應該給他冷落,給他約束,對他進行批評教育,甚至給予處分,這叫負面的激勵。激勵一定要正負結合,運用「舌頭加牙齒」戰略,軟硬兼施,要注意負面激勵是必要的,但激勵還是應以正面激勵為主。  四是點線結合。「點」是激勵的重點,領導要學會對重點人、重點事件、重點場合進行激勵;「線」代表的是一個過程,激勵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而是要貫穿工作始終的行為,要把點線結合起來,做到以點為主。  三、領導工作思路的完整性與一致性  領導工作的思路要完整,他包括四個要素:目的、目標、途徑、對策。「目的」很重要,是領導者思想意識、價值觀的反映,是一種理論、思維,包括「目標」,它們都位於戰略層次,這兩者應該面向高層幹部。「途徑、對策」位於戰術層次,應該面向基層幹部,主要是貫徹落實的問題。作為領導者考慮工作思路要有意識地高舉「目的」,降低「目標」的分量,同時要保持四要素的一致性,力求形成合力,不能缺少「對策」,要預見到未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問題,想好「對策」很重要,沒有它,工作思路就不完整,它的柔性很強,可以保護你的「決策」。  綜合上面的分析,領導者制定「決策」(思路)的順序應該是:一目的,二目標,三途徑,四對策,即應該從上到下進行;修訂「決策」(思路)的順序應該是一對策,二途徑,三目標,四目的,即應該從下到上進行。同時,領導者做決策要考慮到以下幾點:關係、報酬、對手、結果、研究,要做到「結果」導向,而不是「目標」導向,要考慮到好的「結果」和壞的「結果」兩個方面,要爭取好的「結果」,採取措施避免壞的「結果」。  總之,領導幹部就是出主意,最初的主意誰出不重要,關鍵是領導者的決策要完整,要由你決定,要多問一個「為什麼」、「目的是什麼」,明確目的。領導幹部應該面向未來,制定決策時,要兼顧前面四個要素,前後一致,相互照應,形成一個系統。  四、領導者的權力和魅力  權力:即硬權力,它是由領導者職務帶來的,能產生一種強制性的影響力,下級必須聽的,這對領導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時,領導者要學會運用更多的非職務權力,即你的魅力、影響力,它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  一是品德權。它包括領導者的個性、氣質、等外在形象,還包括領導者的道德品質,如廉潔奉公、聯繫群眾等內在品質。當領導者的外在形象和內在品質保持一致時,就形成了自己的品德權,即影響力。因此,領導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形象和魅力,廣義的魅力就是你的影響力,建議領導幹部多用一點軟權力,少用一些硬權力。  二是專家權。如今的領導幹部基本上都是知識分子出身,一般都有自己的專業,那麼,領導者就有兩個專長,即專業方面和領導管理方面。專業方面的成績、專長就能形成你的專家權,它往往是領導幹部的前期積澱,也是推動其綜合領導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是資歷權。資歷能夠給領導幹部帶來魅力,你的年齡、魄力、特殊的閱歷、成功的工作紀錄、突出的成績,都能給你帶來魅力,帶來影響力。  魅力離不開個性,它和管理不一樣,管理強調的是規範、約束、整齊劃一,而領導強調的(承認的)是一種個性。領導者應該結合自身的優勢,來選擇一兩個方面樹立自身的威信,來形成自己的個性魅力,你的影響力大了,權力自然就大了,領導幹部要注意職務權、品德權、專家權、資歷權的運用,要掌握好幾種權力的比例,多用一點軟權力,少用一點職務權,每名領導的情況不同,因此也要掌握好軟權力內部分配的適當比例。  五、選人與用人  一是領導幹部選人要注意人的智商和情商,即考慮人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  當好領導,對人的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不是誰都能當好。領導幹部在選人時要注意幾個方面,不是誰聰明(智商高)誰就適合當領導,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積極的心態、很強的溝通協調能力,這時當領導所必需的。當領導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到積極狀態,只有自己先積極起來,發動起來,才能感染、發動下級。領導從政之要在於用人,要用人所長,根據下屬的特長來安排崗位,放對位置,「廢物」等於「人才」;放錯位置,「人才」變「庸才」。  二是領導幹部要明確自己的角色。領導是用人之才,他的職責是為員工創設氛圍,創造條件,不是非要干具體的事,領導要少為,讓下級去有為;要不為,讓下級去有為;要學會超脫,讓下級去苦,去累,下級這樣才能去表現,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是領導幹部「用人不疑」要有度。領導幹部用人要給予下屬充分的信任,要給予相應的權力,這時對的。但領導對下屬還是要有必要的約束和管理,不能片面的強調人治,法治和規章也是很必要的。  四是領導幹部要學會在用人中育人。要當好領導,一定要把育人涵蓋到用人之中。領導者的能力、素質比下級高,這是對的,這有利於樹立你的威信,但是領導和下級的能力差距過大,這也不是好事,你的一些意圖、工作方法很可能得不到貫徹落實。因此,領導幹部用人之時要注意培養下級的能力,提高下級的素質和能力,這就是擴大自己的權力。領導幹部可以通過一些非正式的培訓來提高部下的能力和素質,這有利於下屬對你的認同力和執行能力的提高。  總之,領導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關係密切,二者具有互補性。原來領導工作屬於管理工作的範疇,後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領導工作逐漸從管理工作中分離、獨立出來,二者又形成了鮮明的區別:一是方向不同。領導工作面向的是未來;管理工作面向的是現在。二是重點不同。領導工作的重點是決策(方向性的),注重的是效果;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實施、貫徹、執行和落實,注重的是效率;三是依靠的力量不同。領導強調的是影響力,即權力和魅力;管理主要依賴權力(行政的、職務的);四是中心不同。領導工作是以員工生活為中心,管理是以工作、教科研為中心;五是要求不同。領導依賴的是藝術,要求具有創造性,管理強調的是比較一致,是方法的層面。因此,高明的領導幹部要學會做一名「善於領導的管理者」。
推薦閱讀: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話
在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
六一兒童節講話
王兆國:在第十八次全國地方立法研討會上的講話(2012年9月3日)

TAG:科學 | 藝術 | 領導 | 摘錄 | 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