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象漢諾威2017

漢諾威今天正式拉開帷幕,昨天展會前筆者走馬觀燈地看了自動化&IT、數字化工廠等幾個展館,一些零碎感受,供讀者參考。

抱團的力量

工業4.0越發成為一個陣形,這是一股始料未及的軍團力量。打自2015年工業4.0平台推出的RAMI參考架構那一天開始,德國工業的全部體系,似乎從根基入手,打算集體抱團了。

智能工廠SmartFactory的旗幟下,德國供應商正在結伴而行。智能工廠致力於推進一個智能化、模塊化的工廠體系:一切都源自組合。

這裡分為MES、TSN、IT安全等不同的模塊下,企業相互組合,共同搭載在工業4.0的戰車之上。

工業4.0是什麼,此一刻變得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德國企業,可以心無旁騖地聯手一起,形成強大的兵團作戰。

而工業4.0與工業互聯網的對標,一切仍然在繼續。

工業4.0遇到工業互聯網,成為固定論壇

為了更好地實現德國和美國的工業生態目標的一致性,德國工業4.0平台重新思考了價值流,提出了基於價值的服務VBS(value-based Service),並且給出了詳細的要素分析。

傳統VBS場景

未來的VBS場景

顯然,未來基於價值的服務VBS的場景要複雜的多,簡單的雙邊價值流變成了多邊、帶有迴路的數據流,而服務,則成為更為核心的訴求;而平台,則毫無疑問,成為全新的主宰體。

VBS成為二者重要的交互點。通過基於物聯網的VBS,工業4.0繼續深化與工業互聯網聯盟IIC的價值流對接。而工業4.0則堅定不移地走向製造價值鏈的精耕細作,通過自適應工廠AF(adaptable Factory)和無縫動態工程廠房,打造新一代製造的全新模式。

對於這樣的映射,日本早已經坐立不安了。日本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製造參考框架IVRA之後,也在積極地向工業4.0的RAMI模型對接。這是日本智能製造國際化對標的一種新構思。

在這裡,我們不難反問,中國製造2025如何跟工業4.0的RAMI進行數字化對標?——這裡說的是數字化對標,而不是文字上簡單的對標。

「中國製造2025」也走過自己的波動,剛開始的時候,輿論曾興高采烈地將其跟工業4.0對邊——瞧,你有我也有;但很快,有些專家們很在意,特別怕被說成是工業4.0的中國版本,這會使得中國製造2025成為一個應激式的產物,貌似抹殺了大批專家的原創;然而,當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從去年開始,就真的坐在一起,討論數字框架相互映射和數字對標的時候,我們卻很難在這個維度對標。

抽出一張得體的牌,這應當是一個國家整體工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混戰的局面

天下已經爛成一鍋粥。

IT和AT(自動化技術)相互擁抱的更加緊:自動化已經向IT領域進軍。西門子已經是歐洲第二大軟體公司。

而IT,則更加迫不及待地進入了自動化領域。

連ICT也以令人驚愕的速度,進入數字化製造。

一時間,張飛、岳飛,都跑步進場,工業領域從來沒有如此熱鬧。

德國電信居然粉黛登場,雲和安全,是T最關心的兩個領域。它懂多少工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物聯網簇擁著IT、AT、ICT相互遇見的時候,邊界模糊,誰也不會坐等別人來告訴自己地盤在哪裡,混戰是最好的戰略。

德國電信還能再嚴肅一點嗎?

相比之下,思科的數字化製造想的、做的,已經要深入得多。

此次展會,思科重點強調了圍繞著數字化製造的工廠、供應鏈與資產、勞動力等多種解決方案。雖然數字化製造理念,並沒有突出過人的表達,但解決方案卻是大把大把地呈現出來。

微軟也在現場。果然是大牌,微軟跟羅克韋爾、博世等傳統自動化公司勾肩搭背的姿態,真是人間之絕。甚至連日本橫河這樣的過程自動化公司,也在微軟的戰略聯盟之中。

微軟,這是要下多大的決心,才能跟這麼多陌生人在一起;而這些相互知己知彼的自動化廠商,又要下多大的決心,才能跟相互競爭的對手,共打一把傘。

這麼多不同親戚、不同背景的人,都在一起串門,都是數字化鬧的。

這樣的話,IBM的沃森出現,那就更加一點都不意外。沃森早就成為IBM的未來希望所在。Waston IOT也是IBM在工業領域的重要支柱。

雲與平台成為工業標配

菲尼克斯展示了其對於未來數字化工業的構想,硬體開放性平台PLCnext、軟體編程和工業雲平台,三架馬車成為支持形成菲尼克斯數字化戰略的未來。一切解決方案與產品,都圍繞此而來。

其中PROFICLOUD成為承載菲尼克斯未來數字化製造的集大成者。

歐姆龍提出了SysMAC平台,提倡一站式連接、一套軟體、一種控制器,實現自下而上、一套界面和體系的全面集成平台的解決方案。

剛剛被ABB收購的貝加萊,還沒有做好成為新東家ABB旗下的準備(事實上,二者的正式交割,應該是在六月份),因此依然以自己獨立的面貌展現。但其在本地雲解決方案,早就做好了強大的準備。

靠著EtherCAT大發橫財的倍福,也將未來篤定在雲上,雲存儲、雲存儲、分析和服務,成為其工業4.0解決方案的重要支撐。

而最為最值得關注的重頭的,自然是西門子的MindShpere。這個定義為基於雲的物聯網操作系統,正在試圖連接西門子所有的一切,重新整合西門子已經分門別類、成功的數字化實踐,和各種巨大的知識資源。

作為一種平台即服務PAAS的踐行者,它支持各種APP應用,和數字化服務的開發和運營。

終於,西門子打算把離散工業、過程工業等各方面的事情,全部要收到一面大旗之下。而且,它為第三方夥伴,可以提供的更多。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正在緩緩拉開長卷。而在這上面,各種用途不一的APPs,已經準備了很多,例如XHQ、VALVE等,包括跟合作夥伴如本特利聯合開發的產品,都在為全新的數字化服務,開創更大的空間。

兩家大放異彩的中國製造

華為,正在打算成為「製造新技術」領導者。但它似乎尚未做好引領數字化製造的準備。 「數字化轉型」,因此成為華為所決意推動工業的方向。

高性能計算HPC的雲方案,企業流程與IT的融合,都是華為積極推動雲服務的方向。

而海爾,則成為70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首次出現的家電製造商。當然,海爾並不打算在這裡展示冰箱,而是展示一種物聯時代的可複製的生產能力。海爾的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台,成為物聯網時代的大規模定製的工廠產線落地的解決方案。

這是一個用戶全流程參與(全程追溯)、大規模定製的全新體驗。通過10個工作站,和複雜的軟體支持,用戶可以在現場定製自己中意的冰箱,並且最後將簽名的成品提交給用戶。當然不是一台幾百斤的真冰箱,但能拿到一個現場真實生產的模型,已經指向了複雜產品的大規模定製時代。

這讓海爾一直在倡導的「人單合一」的管理理念,終於有了真實可見的支撐平台。理念不再是軟的口號和海爾的內部實踐,而是成為一種可以表達、可以複製、可以互聯的生產能力。物聯時代的平台,成為一種理念最具有說服力的容器。

後記

漢諾威工業展會的內容,正在由於跨界、融合而變得多姿多彩起來。簡單地看一個產品,看一個目錄就能了解天下工業的時代,悄然逝去。整體的力量、跨界的力量、雲和平台的力量,都在各自發出不同凡響的改變。

數字化,還沒算走出多遠,工業已經打算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面貌。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寶山福地印象
說說大家對淮北的印象以及淮北師範大學的印象?
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火烈鳥印象
什麼細節讓男神或女神形象在你心中一下子毀了?

TAG:印象 | 漢諾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