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四屆蘭亭獎一等獎凌海濤書法

藝術簡介凌海濤:安徽廬江人,別署百川堂。文學學士,現供職於安徽省廬江縣文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巢湖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巢湖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巢湖國畫院特聘書法家、廬江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08年度中國書法家論壇、中國書法超市重點推介優秀書法家。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權威書法展賽:2004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書法展 入展2004林散之獎南京書法傳媒三年展 獲獎2005冼夫人杯全國書法展 入選2005全國首屆公務員書法展 入展2005第五屆中國書壇新人展 入展2005高恆杯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全國書法展 入展2005第四屆全國正書展 入選2005西泠國際藝術節書法大展 入展2006首屆全國行書大展 入展2007第九屆全國書法篆刻展 入選2008河南省首屆電視書法大賽 獲獎2009香港書譜社第二屆梁披雲杯全國書法大賽 獲獎2010安徽省書法家百強 入選2011"我愛海南島/我愛台灣島"書畫大賽一等獎(海南文聯)2011"信德杯"全國企業書法大賽最高獎(中書協)2011"希望圓夢杯"全國書法大賽二等獎(甘肅定西)2011全國文房書畫大賽二等獎(《書法報》)2011安徽書法發展貢獻獎(省書協)2011"中國書法進萬家"活動全國先進個人(中書協)2012"吳道子書畫獎"全國書法大賽三等獎(《中國書法》)2012"國粹杯"全國書法大賽三等獎(上海、陝西書協)2012"孔子藝術獎"全國書法篆刻展 最高獎(中國書協)

百川堂隨筆(凌海濤)自兒時始,我們總太在意他人的評價,以致於漸漸忘卻學習本身的樂趣。褒與貶——總是不忍捨棄它們而輕裝前行。我們是否日益成為一隻蝜蝂?請循其本!人生若只如初見。童年時的塗鴉經驗是最可寶貴的。這是任何一位王羲之也不能給予的經驗。開生面,葆初心。漁有煙湖樵有山,鳳有高梧鶴有松。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武庫寶藏。可是,我們常會忘記,總以為風景在遠方。海上程十發嘗戲言:誰不學二王,我投他一票。我想,老人家真的投票時,恐怕會忘了這句話。標準一定會置換為:誰寫得好,就投他一票。古典與流行,繼承與創新,民間與經典,碑與帖,雅與俗,繁與簡,寫意與工筆,具象與抽象……,我們常惑於這些字眼。其實可簡單歸納為:好與壞、美與不美。別總是奉古人為至尊,仰視膜拜。更多的時候,把他們當做朋友吧,促膝晤言。這樣不會太苦。臨帖與創作,好比求學與創業。求學時打點零工無疑是位好同志,事業有成了,終生學習的觀念更要提倡,兩者的界限最好模糊一些,或者乾脆不要劃界。誰曾說過,分析藝術就是謀殺藝術。風格就是周身的空氣,她無時不在。真的不用去苦苦追尋。關於藝術效果,讓人震撼不如讓人安靜,讓人安靜不如讓人感動。古、厚、蒼、腴、醇、靜。氣、骨、力、脈、魄、神。圍棋有棋諺云:「學會定式並忘掉定式」,記住是為了忘記。學書亦然。在求新與求好兩者之間,我常常難以決斷。任其混沌吧。寫得最順手時,可能是最成功時,也可能是最危險時。作書與呼吸同。不追求完美,追求生機、追求活力。因為鮮活,所以無限可能。一切作品,就是我們的自傳。所以,要真誠。多年以後,當我們凝視著往日墨跡,如果還能依稀辨認出當時的眉眼、記起那時的脾氣、以及種種心事履痕…,我們應當欣慰。

凌海濤書法集評凌海濤——骨子裡的自信並不是如「海濤」般迸發,而是被近似他的微笑的「傳統」掩飾了起來。正如海濤的筆墨,被一種莫名的力量立體地「支撐」著,凸顯出張力和衝擊力。因此,有無論是學術還是傳統作支撐的藝術形式,其內涵及其空間便足以令人遐想和揣度。(中國書協理事/安徽書協副主席王亞洲)凌海濤是「才子型」的書家,很年輕就在專業展賽中頻頻露臉,令同道矚目。據其朋友介紹,海濤在習書之前曾習國畫,後得書界前輩的有效指點,「一張白紙好寫字」,再加上個人先天的藝術稟賦,直接從繪畫轉入書法,幾乎沒有走多少。幾年前,我也曾見過他的幾幀風景速寫,線條精鍊飄逸,剛勁有力,具有書法的筆質。近讀其書法新作,雖字體變化多樣,但不缺傳統的筆法,且有當代的形式美感。傳統書法非常重視筆法,過於重法難免會抑制書法的「藝術」價值,實現「書法」到「書藝」,將書法置於「大藝術」範疇之中,應該是未來書法的方向。這也正是與凌海濤相類的「現代派書家」們的價值指向所在。他們認為:是藝術就應當重視視覺美感。他們不是靠下死工夫來獲得成功,而往往是充分發揮個人的藝術稟賦,敏銳高效地汲取相關藝術門類中的養分,以我為主,以其他一切為賓,不斷充實。他們在創作中注重當下感覺,注重寄興遣懷。最終,還是應了石濤的那句老話——尊受。(《中國美術視界網》王鴻)海濤書法總天然,七竅玲瓏意未闌。鋒穎翻飛渾絕跡,問君何處得真傳?(張先賦)凌兄飛墨如神龍,凡人見尾不見首,亢龍無悔游八仞,大道無邊寶鼎峰。(唐時明月)海濤的作品,是有姿有味的,玩的是一情趣。揮灑出來的體形,方中有圓,古法盎然,又帶有憨態之神,看是靜,實是動,搖曳起舞的線條里透露出他輕鬆駕馭本事。在不變的古典原則下尋求內在的張揚,宣洩著胸中積壓的對「二王」的不悔情感;找尋到一獨特的適合自己筆墨語言,在他的草書作品中,表現的是淋漓盡致,枯澀濃淡中流淌著對生存的對生命的思考,同時也在享受著起伏滌盪線條給自己帶來的莫名快感。(阿中)書到此,信手處,皆是真情流露。(張耀虎)起初對海濤兄書作的印象,大約時風較盛,有幾分所謂流行書風的味道:用筆大膽潑辣,字形注重誇張變形,作品塊面感強,確有幾分波濤洶湧的意向。而今,我又認識到:海濤的骨子裡原本就十分傳統。示我的一批近作中,其小幅行草作品用筆細膩精微,帖意盎然,筆法尤為中正。同時,又在造型上大膽探索,含汲古出新之期盼。字法由先前的有心安排逐步轉向因勢賦形,更為暢達。也許因為「創」的心理常佔主導,所以總體看來,海濤的作品給人感受還是:多變與別樣。品讀之際,不時地為其筆下生勢、造勢、趣味而擊節叫好,而這些經營曼妙組合在一起又顯得如此熨帖。我以為,一個大的構架海濤已然具備,提升的空間寬綽有餘。(楊文瀏)海濤的字結字靈動,筆法豐富,不拘成式,變化多端,似出於不經意之間,卻又合法度、中規矩,天馬行空,機心獨運。此外,海濤文筆與繪畫亦佳。(雲涯散客)顯然,凌先生是一位天資聰穎、對造型藝術有靈敏感覺的書壇新銳。似乎受曾翔、程風子等京派書風影響頗多。二王一路的風流,寫的很對味,精彩在於取晉人韻而不拘一筆一划形跡,有自已理解和追求,顯示更多張馳與抒情,挺清高的。值得注意的是,帖一路,往往纖巧有餘厚實不足。到此階層,單靠結構用筆變化還難以突破寂寞的瓶頸,時人風貌偶可摹之,往碑路更探,或許收穫更多。(岩壟之布衣)觀海濤先生書作,感受最深的是紮根傳統,取法高古,對碑、帖、簡等都有相當的研究,書路很廣,碑帖相融,兼收並蓄,既有傳統的古意,又有自己相對獨特的風貌,讀來賞心悅目!(三味齋主)通觀凌先生作品,碑帖結合,拙中帶秀,能收能放,而以放居多,豪放不拘小節,善於把握大局,空間的分割和結構的重新組合猶有天賦,知學善變又不失法度,給人以清奇之美。所有這些,我想可能得益於先生的繪畫功力。一點小建議:先生行筆果斷快捷,似覺停、駐、留得不夠;章法空靈消散,但緊、湊、密的不多;筆畫靈動乾淨,但粗、重、枯得不足。就少了分動與靜、疏於密、輕與重的對立變化,我的意思不是說沒有,而是不夠,望留意。個人觀點,不當處敬請先生批評指教。(虛白軒)

0查看原圖我要評論(0)

行書,徹悟大師山居詩,17×27CM,2014年


推薦閱讀:

蘇軾書法《穎州祈雨詩帖》
青石甲骨文書法作品選
明代黃姬水行草書法詩卷
觀自在——當代書法家書《心經》之 趙琪
晚清民國書法板塊 逆勢增長

TAG: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