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師生戀,沈從文和張兆和差哪兒了?
▲年輕時的沈從文和張兆和
師生戀是個挺現代的事,本文不牽扯同性戀話題哈,既然是師生戀,必然得有異性師生才行。民國之前的帝國時代,好像沒聽說過有師生戀這一說,梁山伯與祝英台,也只是同學。想了很久,想出一個案例,楊過和小龍女。
兩人在鍾南山相遇時,楊過十三四歲,小龍女18歲,楊過拜小龍女為師,叫的卻是姑姑,過了幾年楊過長大了,慢慢愛上小龍女,情比金堅,定要成親,乖乖不得了,丘處機他們一干人等,跟死了爹似的反對,一定要誅殺二人,結果還打不過兩個孩子。
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宋代,理學盛行,男女大防是有了,但不是主要問題,楊過和小龍女沒啥肌膚之親,小龍女的守宮砂還在,這也是驗過的,為啥丘處機他們反應這麼強烈呢?
▲1983版《神鵰俠侶》
因為亂倫,怎麼能娶自己的「姑姑」呢!?隔著輩分,徹底破壞了儒家倫理的基本框架。他們也不管有沒有血緣,一日為師眾生為父(母),娶師傅就是娶父母,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嬸也不能忍,伴隨著三觀盡毀、節操破碎的聲音,丘處機們是必須除掉這個兩個「畜生」,最後是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里吞。
19世紀下半葉,開風氣之先的廣東,女學生有機會進入現代學校,1860年到1907,廣州大約有40所女子教會學校,裡面恐怕沒有男老師,最多有個男牧師。
辛亥革命前後,廣東就有10萬女學生了,主要是女子學校,也不太有機會出現師生戀。1920年,無錫有個女孩叫王蘭,托在北大讀書的弟弟跟校長蔡元培說說,自己也想上大學,其時大學還沒開放女禁,男女不能同校,蔡元培卻欣然同意,來吧來吧。
北大開了風氣之先,1922年民國的教育部正式發了文,允許男女同校。就在北大自行開放女禁的同時,魯迅也恰好到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書,也算是男老師進女子學校的先行者之一。
1922年,24歲的廣東女孩許廣平,進了女師大,第一次聽魯迅老師講課,印象很深刻,魯迅個子不高,兩寸長的頭髮朝天而起,長袍黑馬褂褐,也分不出個一二三,褲子上還有補丁,皮鞋上補丁更多,講起課來蹦來蹦去的很有活力,一下課,嗖一下就沒影了,不知道是工作繁忙,還是害羞。
▲年輕時的許廣平,挺清秀的,結果後來長成電影《黃金時代》里的丁嘉麗了
許廣平什麼時候愛上魯迅的,不知道,魯迅比她大17歲,當時已經是中年人,許廣平也老大不小了,據正式記載,學生自治會總幹事許廣平,寫給魯迅的第一封信是在1925年,主要討論的是學校發展問題。
當時學生們喜好革命,情緒很容易高漲,即使許廣平這種早已過了青春期的姑娘也是如此,動不動就上街,有時候還打砸搶燒,玩嗨了一鬨而散,也不管以後怎麼辦,兵痞被稱作丘八,學生們就得了個丘九的雅號。其時國共合作,一致鬥爭北洋政府,也喜歡這些學生,好使。
當時的情況是,許廣平和其他自治會的同學,發動學生驅逐校長楊蔭榆。這個楊校長當年也是條女漢子,反抗家裡包辦婚姻,離家出走,後來還去過日本留學,算是魯迅的同仁,後來做了女師大校長,也是個女權振奮的好事。
但是許廣平她們不開心,說學校的課程設置有問題,這是個正當理由,其他就不有點不合適了,比如許廣平看不慣楊校長的穿著打扮,還有楊校長跟學校管理人員談工作嘻嘻哈哈,不莊重,這些就都不算什麼事了,而且跟你也沒關係。但是情緒一起來,學生們就要驅逐校長,自己管理學校,這有點文革的風範了。
▲魯迅三口
許廣平寫信給魯迅,聊的就是這個事,也算是尋求他的支持,魯迅剛開始還算淡定,教育部和學校的態度針鋒相對,一點都不讓步,事情越鬧越僵,學運風潮越鬧越大,魯迅也參與的越來越深,罵楊蔭榆是「寡婦」、「擬寡婦」,折騰了一年多,這邊學運如火如荼,許廣平和魯迅的戀愛也是熱熱乎乎,結下了同志般的愛情。
後來許廣平畢業,魯迅也是有頭有臉的文壇領袖,還有原配朱安在家裡,總有點不好意思,於是想了個辦法,魯迅去廈門大學,許廣平去中山大學,相約兩年,先避避風頭,這你儂我儂的,哪裡分的開,半年都沒待夠,魯迅就去中大找許廣平了,1927年當年倆人一同去了上海,公開同居,算是修成正果。
這恐怕是中國近代以來,最有名的師生戀,革命愛情、同志情深,而且是幸福的結局,兩個人相守一生,生了孩子,許廣平輔佐夫君的事業,後來又照顧他的原配,有始有終、有里有面,誰說師生戀不能幸福呢?
▲魯迅原配朱安
真有不幸福的。
就在魯迅和許廣平修成正果兩年後,一個28歲的帥小伙也來到上海,這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中國公學的老師。小伙來自湘西山裡,敏銳細膩,對美有非凡的感受力,可惜沒怎麼見過世面,比較土,課也不太會上,一開始就鬧了個大笑話。
在講台下笑成一片的學生里,有個膚色偏黑的姑娘,漂亮!一堆堆的收情書,習慣了,她也不看,給情書編號:青蛙1號,青蛙2號……編完就隨手一扔。小伙看見姑娘也不淡定了,加入了寫情書的大軍,姑娘一看是老師的情書,嚇了一跳,她的姐姐還調侃他,這個得編成瘌蛤蟆13號了吧?
小伙叫沈從文,姑娘叫張兆和,姑娘還小,又是名門閨秀,實在看不上這個山裡來的人,沈從文還真有股湘軍的狠勁兒,你不答應我就一直寫,寫了好幾年,中間給張兆和寫煩了,拿去跟校長鬍適告狀,胡適看見人家的情書,興緻盎然的讀了半天,給張兆和的建議卻是:你就從了吧。
這校長多開明,他的理由是,沈從文是當時年輕小說家裡,最有前途的一個。胡適識人還是有一套,不光評價沈從文很到位,對張兆和也很清楚。聽了校長的話,張兆和更不高興了,我就不就不。(「他頑固的愛你!」「我頑固地不愛他!」)
胡適又跟沈從文談,算啦算啦,這姑娘理解不了你的愛,你錯用情了,你要堅強,不要以後讓一個小女子誇口說,她曾經碎了沈從文的心,「此人太年輕,生活經驗太少……故能拒人自喜。」
嗯,拒人自喜。
▲沈從文為在五七幹校時,張兆和去看他,她很要求進步,胸前別著毛主席獎章
沈從文可不管不顧,文人氣質,浪漫多情,信寫的也越來越不硬氣:「莫生我的氣,許我在夢裡,用嘴吻你的腳,我的自卑處,是覺得如一個奴隸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腳,也近於十分褻瀆了你的。」幸好這是私密的情書,這話要是隔壁吳老二聽了,能渾身發抖的昏死過去。
沒想到死纏爛打終於見效,這事真讓他辦成了,把姑娘娶到手,結果日子過的卻不開心,沈從文愛聽儺戲,張兆和覺得是野調,根本不能入耳。沈從文喜歡收藏古董,張兆和說他打腫臉充胖子,不是紳士冒充紳士。沈從文仗義疏財,張兆和則整天為家裡的生活發愁。
倆人在一起就吵架,分開了倒是很膩糊,沈從文的信寫的好,張兆和愛看,後來抗戰爆發,張兆和捨不得離開北京,沈從文都急了:你是愛我這個人,還是愛我給你寫的信!?
一直到老,倆人都過的擰巴,沈從文過於浪漫,總是把張兆和想像成自己筆下的翠翠、夭夭、三三,過日子總是要現實一點,張兆和就比較容易進入現實角色,特別是解放後,一被批判,沈從文立即手足無措,最後鬱鬱而終,張兆和卻遊刃有餘,還能當上《人民文學》的編輯。
沈從文去世後,張兆和才明白過來,自己一直不懂他,「太晚了!為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其實作為文青的沈從文,這一生總在想像一個張兆和的形象,不肯接受現實中的變化,又何嘗的懂她呢?
這三個故事,關於師生戀的要素都有了,女學生、男學生;女老師、男老師。傳奇與虛構,「亂倫」與開明、傾慕與愛護、同志與師生、幸福和痛苦、想像和現實。這就是豐富的現實世界,其實師不師、生不生的,輩分、年齡差距,如今都不是事了,成年人,總有選擇和支配自己的自由,愛情這種東東,說來就來,擋是擋不住的。
楊過和小龍女差4歲,戀愛談的是飛沙走石、鬼斧神工;張兆和和沈從文差9歲,也是磕磕絆絆,你不懂我我不懂你;許廣平和魯迅差17歲,顯然平和淡定多了;至於翁帆和楊振寧……有些不明覺厲。
來源:目光之內現實以外(beautifulgaze)
推薦閱讀:
※沈從文——世上最會寫情書的男人
※沈從文、張兆和與高青子
※沈從文
※作家沈從文的入室弟子王亞蓉
※沈從文與張兆和:我在等風,也在等你